民本的成语
1、民本的成语100个
(1)、典故出自北宋大儒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2)、板板六十四: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比喻刻板不知变通。板:即“版”,铸钱的模子。
(3)、苛政猛于虎: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
(4)、(拼音): guó yǐ mín wéi běn,mín yǐ shí wéi tiān
(5)、树倒猢狲散: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依附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6)、十万八千里:形容相距极远。也形容差距很大。
(7)、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孟子·公孙丑上》
(8)、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9)、②“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廉洁自律,坚持尚俭戒奢
(10)、高门大族 ( gāo mén dà zú )高贵的、地位显要的家庭或有特权的家族。
(11)、杯酒释兵权: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12)、民怨沸腾人民的怨声就象开水在翻滚一样。形容人民对腐败黑暗的反动统治怨恨到了极点。
(13)、漏瓮沃焦釜:用漏瓮里的余水倒在烧焦的锅里。比喻情势危急,亟待挽救。
(14)、紧行无好步:走得太急步子就迈不稳。比喻过于仓促,事情就做不好。
(15)、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民为贵,君为轻
(16)、孟子所说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
(17)、 “父母官”这一说法虽然透着浓厚的封建官本位色彩,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时劳苦大众对拥有为民情怀官员的渴盼和呼唤。“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路线是d的生命线,我们应时时刻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从历史中吸取精华汲取教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同时,要始终坚持立d为公、执政为民,努力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抓起,从群众希望办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真抓实干的行动,替群众分忧,为人民造福。
(18)、 民为邦本,未有本摇而枝叶不动者。——宋·苏舜卿《诣巨疏》
(19)、大眼望小眼: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怎么办好。
(20)、无立锥之地:没有立锥子的地方。比喻连极小的地方也没有。后常形容贫穷。
2、民本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1)、西汉南阳堵阳(今方城县)人张释之,时任司法高审判官,“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以公正执法名扬天下。据《汉书·张释之传》载:张释之严于执法,当皇帝的诏令与法律发生抵触时,仍能坚持“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共同也”的法治理念,以法律为准绳,不阿贵不凌弱。
(2)、骑牛读汉书:形容刻苦攻读。——五字成语大全
(3)、滚滚长江,让人倍增“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时代紧迫
(4)、历史上由于苏联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苏联崩溃的现实,给了国内外许多人污名化社会主义的口实。社会主义这个词的贬义色彩,在很多人眼里是无法抹去的,这是一个客观的问题,并不以我们如何理解和解释这个词为转移。当我们使用一个本身就处于下风的词语去描述我们自己的时候,在不讨论具体内容时,我们已经占了下风。不论内涵,名字本身就是重要的,这是一个传播学的常识。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出自《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故D正确。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6)、齐家,治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人的抱负。古人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和家风传承,齐家一端连着个人修身,一端连着治国平天下的宏愿。
(7)、(出处)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8)、河东狮子吼: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
(9)、(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得意。出自《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10)、身后识方干:比喻一个人才,生前无人赏识,死后才被重视。
(11)、银样镴枪头:样子象银子实际是焊锡做的枪头。比喻外表很好看,实际上不中用。
(12)、千条万条忠诚是第一条。年轻干部要锤炼忠诚之心,不断掸去思想灰尘、永葆政治本色
(13)、③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
(14)、而中原一词真正发扬光大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在洛阳龙门(当时叫伊阙)搞军演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轻重,意图称霸中原。这也是“问鼎中原”这个词的来历。
(15)、礼轻人意重:礼物虽然很轻,但人的情意却很深厚。
(16)、△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孟子》,岳麓书社出版
(17)、赏析:春天来了,暖暖的东风频频吹来,给我文明富裕之家庭送来春的气息,文明之家春天常驻。东风隐喻了国家关注民生的政策,国富民强。千万种吉祥之彩云聚集的爱好音乐的人家,琴瑟和声,社会和谐歌升平,吉祥人家用美好的音乐来庆祝年年丰衣足食,富足有余。福禄,纳入乾坤很远的钱财。门、户属于代词,代表主人。
(18)、更进一步,想了解一下哪些成语源出宝鸡。结果令人震惊,与宝鸡相关联的成语典故居然达数十条之多,并且大多数成语充满正能量,代表了宝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品格,也带给我们莫大的精神营养。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秦晋之好”、“爱屋及乌”等等。为此,摘录出三组有代表性的成语典故,予以归纳,从三个侧面反映宝鸡的文化特色、人文品格。
(19)、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宋·苏辙《新论下》
(20)、“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的主要意思就是百姓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只有这个国家的根本稳定了之后,国家才能安宁,而现在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已经被大家用做事一个成语,主要是让人们安分守己,才能维护社会和制度的稳定。
3、民本的成语四字成语
(1)、(解析)①③: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有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徐悲鸿用“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这副对联作了精妙的概括,把中国人的审美意境表达得十分传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因自然因素的不同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鲜活地表达中国的审美,①③符合题意。②:文化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可以体验不同的审美意境,更重要的是优秀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积极影响,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说法错误。④:不同的自然环境可以影响地域文化,但是不能决定地域文化,④说法错误。
(2)、典故出自《史记》:“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西周时期,周成王封叔叔周公的儿子伯禽为鲁侯,周公则留在西周发祥地岐山。在伯禽赴封地前,周公告诫儿子说,自己的地位已经不算轻贱了,洗一次头发,都要三次握住头发,暂停洗发,去接待宾客;吃一次饭,要三次吐出食物,暂停饮食,礼遇来访者。纵使这样做,都害怕失去人才。可见其求才心之诚,情之切。
(3)、大眼望小眼: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怎么办好。
(4)、对国家的治理需要吸纳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下列名言寓意与政府的宗旨相吻合的是
(5)、 富国之术,不在乎聚敛而在惜费。——宋·辛弃疾《九议》
(6)、首先提出“无为而治”主张的是( )。
(7)、不打不相识: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8)、出处:《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9)、(译文)宋国有一个担心禾苗生长不快而去把它拔高,疲倦无神地回到家,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生长了!”他儿子赶快跑去一看,禾苗都枯萎了。
(10)、于是首先想到,为什么说“雍容华贵”源自宝鸡。经过上网搜索,虽无确凿文献记载此成语的出处,但从历史事件看,可说明此成语与宝鸡有着天然的联系。雍州,作为古代九州之源于今天宝鸡市凤翔县境内的雍山、雍水,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或许受周礼秦制的长期熏陶,这里的人民仪态温文尔雅,庄重大方,很有感染力和影响力,因此,人们就用雍州人之容很华贵来形容一个有品位人的行为举止,进而简化成“雍容华贵”这个成语。
(11)、 天时不可失,人心不可违。——康有为《政论集·上粤督李鸿章书》
(12)、无官一身轻:不做官了,感到一身轻松。封建官僚官以后常用这句话来自我安慰。现也泛指卸去责任后一时感到轻松。
(13)、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14)、民安物阜阜:多。社会安定,物资丰富。形容太平盛世的景象。
(15)、(解析)②③:“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与“闭门造车”是两种对待外来文化的不同态度。前者是民族虚无主义,后者是封闭主义,两者都割裂了文化发展中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②③符合题意。①:前者是民族虚无主义,而不是历史虚无主义;后者是封闭主义,而不是守旧主义,①说法错误。④:两者都割裂了文化发展中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而不是割裂了文化发展中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④说法错误。
(16)、民膏民脂膏、脂:油脂。比喻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
(17)、四海皆兄弟: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同“四海之内皆兄弟”。
(18)、“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籍贯南阳,曾写下《师说》、《过南阳》等名篇。除文学成就外,韩愈大的功绩是被贬官潮州后为百姓做的四件实事:驱除鳄鱼、兴修水利、赎放奴婢、兴办教育,其中兴办教育尤为世人称道。
(19)、 但愿天下人,家家足稻粱,我命浑小事,我死庸何伤!——宋·文天祥《五月十七日夜大雨歌》
(20)、着三不着两:指说话或做事轻重不当,考虑欠周,注意这里,顾不到那里。
4、民本的成语10个
(1)、不能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形容文章。
(2)、熏莸不同器:熏莸:香草和臭草。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3)、两雄不并立:指两雄不能并容,必定相争斗兼并。
(4)、冰炭不相容:冰:冰块;炭:炭火。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并存。
(5)、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上下之益,在能相济。——清·申涵煜《省心短语》
(6)、“烈火焚烧若等闲”引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火迸金星上九天”引自韦庄的《秦妇吟》;“白日登山望烽火”引自唐代李颀的《古从军行》。
(7)、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年轻干部要提升干事之能,练就拥抱新时代的真本领
(8)、(解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9)、隔山买老牛: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况,就轻易决定。
(10)、(出处)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11)、人生路不熟比喻初到一个地方各方面都很陌生。
(12)、(捉襟见肘)出自《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成语解释: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13)、鹿死不择音:比喻只求能够安身,并不选择地方。
(14)、一鞭一条痕:比喻做事着着落实或说话切中要害。同“一棒一条痕”
(15)、原文: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16)、后来,成语“握发吐哺”比喻为礼贤下士,殷切求才的品德。正是因为周公这样爱才、惜才的智慧和美德,才使得周王朝英才汇聚,周王朝也成为我国历史上存续时间长的王朝。
(17)、福、财是喜庆词语,四海、乾坤是借代,也是夸张的手法。主人用这副春联,希望能迎到四海很多的福禄,纳入乾坤很远的钱财。门、户属于代词,代表主人。
(18)、 天下之大务,莫大于恤民。——《朱子大全·文庚子应诏封事》
(19)、 民者,天下之本;而财者,民之所以生也。——宋·苏轼《策别十六》
(20)、东风射马耳:射:射出。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5、民本的成语及意思
(1)、平地一声雷: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2)、鹿死不择音:指庇荫的地方。音,通“荫”。比喻只求安身,不择处所。亦比喻情况危急,无法慎重考虑。
(3)、(译文)智者没有不知道的,但是急于解决当前事务;仁者没有不爱人的,但是急于爱亲人和贤者。
(4)、贵人多忘事:高贵者往往善忘。原指高官态度傲慢,不念旧交,后用于讽刺人健忘。
(5)、 官肯着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清·金缨《格言联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