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巴金的资料简介10字(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04 02:08:38

巴金的资料简介10字(1)

1、(8)巴金:《再说现代文学馆》,《巴金全集》第16卷第439页。

2、第2天,他又带着孩子们去逛书店了。

3、我们需要努力提升自己,不迎合、攀附任何人。每个人都有无数的可能,世上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4、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

5、1929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笔名在《小说月报》发表长篇小说《灭亡》,引起文坛的关注。

6、粉碎“四人帮”以后,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些巴金过去的着作,巴金心里很不安,便关照出版社不要给他寄稿酬。出版社如何处理这笔钱?在d委会上,大多数人主张以巴金的名义设一个编辑奖。知道巴金肯定不会同意,于是,在向巴金转述d委意见时,就说建议把稿费用来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编辑或作者。果然,巴金很快回信,说道:稿费就用来帮助作者吧,“设立奖金我不赞成,我反对用我的名字。”

7、(1)巴金故居藏件,未刊稿。

8、巴金为何不同意出版他的《全集》?巴金说,编印《全集》是对自己的一次惩罚。因为,他认为,他的作品百分之五十不合格,是废品。

9、巴金从内部对封建家庭作集中而又深刻的成功描写,彻底撕开封建家族制度虚伪的面纱,显露它吃人的本质,并明确揭示它“木叶黄落”的穷途末路,是巴金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特出贡献,也是《激流三部曲》杰出的思想意义所在。

10、他积极呼吁和组织建设中国现代文学馆,并将自己几十万元的积蓄、稿酬和8000多册藏书捐赠给文学馆。

11、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d派爱国民主人士。

12、那天朋友从广州赶来给我看几通巴金致余思牧的信,想请我写篇短文做点介绍。我们在杭州西溪湿地的一家宾馆里边看边聊至午夜12点,分别时偶尔问及那天几号?朋友告知2017年10月17日。巧了,10月17日正是巴金谢世、一代文坛巨星陨落的日子……我自知才疏学浅,本不敢允诺写这篇短文,如此便无以推却了。这是巧合,万事有缘。

13、因其特殊贡献,1999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下属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8315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

14、巴金的多余人形象主要表现在《激流三部曲》中。比如高觉新,他和觉慧、觉民一样,受到了新思潮的影响,并被强烈的吸引;但是他又处于长房长孙的地位,有着整个封建大家族赋予他的期望和责任。

15、庆幸的是,巴金写给余思牧的信完好保存下来了。

16、2003年国务院授予他“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17、巴金生于1904年四川成都,逝世于2005年,巴金的原名为李尧棠,巴金所写的题材包括长篇和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大多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内容朴实,感情真挚,且带有强烈的自传性,其中尤为著名的是他的《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

18、我们走过一段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

19、出版社和时间空白,预留使用时填写,这是巴金在1980年代初写给出版社的通用信函。巴金一生不曾领过国家的工资,靠稿费生活,这份短简自断“财路”,等于把自己的生活保障都捐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尽管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但是这足以证明中国现代文学馆在他心中的分量。

20、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本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除巴金外,还有王文慧、欧阳镜蓉、黄树辉、余一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当代作家。

巴金的资料简介10字(2)

1、适逢巴金诞辰115周年,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全新汇编的10卷本《巴金译文集》以飨读者。此次底文为巴金故居授权的版本,由巴金故居专家审定并做出出版说明。

2、《雨》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3年1月初版

3、家》描写的是“五四”之后,成都地区一个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溃的故事。故事集中在1920年冬到1921年秋的八九个月时间里,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撕开了在温情关系掩盖下的大家庭的勾心斗角,暴露了所谓“诗礼传家”的封建大家庭的荒淫无耻,也描写了新思潮听唤醒的一代青年的觉醒和反抗,从而宣告了这个封建大家庭必然崩溃的命运。觉新;屈服于封建专制制度没有反抗意识。觉民;与琴结婚,敢于反抗封建专制制度。梅,喜欢觉新,但屈服封建专制制度,后因伤心而病故。鸣凤,内心渴望爱情却又不敢表达出来,很无奈。

4、1961年10月14日巴金给余思牧的复信。

5、趁自己还年轻,给自己一个机会。努力奔向自己想要的生活。

6、1933年4月,西江乡村师范学校校长陈洪有北上进行教育考察,5月底经过上海时约同巴金一起回新会。当时,巴金还不满30岁,已是著名作家。他南下广东,“到另一些未曾有过我的脚迹的地方去”(巴金语),并看看一班献身教育事业的青年朋友。5月31日,巴金同陈洪有一起到西江乡村师范学校,先在学校住了3天,随后就到新会县城近郊的天禄、天马、茶坑等乡村游访了3天,后在新会坐当时新宁铁路的火车到台山公益住了一晚,6月7日傍晚回到西江师范学校参加座谈会,9日当晚离校返穗,在那里逗留了10天。

7、1990年前苏联“人民友谊勋章”、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

8、巴金一家在广元时,住在衙门内的三堂里。初巴金同母亲睡在一起,那是一架清代的雕花架子床,夏天挂的是罗纹帐,冬天则换上白布帐,室内方桌放一盏圆灯盘,长颈项的柚油灯,灯草点燃时偶尔还结个黑灯花,然后毕剥地炸开,又重新燃成明亮的灯火。

9、他以一部部饱含激情的作品和一颗挚爱祖国人民的赤子之心饮誉海内外,他创作的大量优秀作品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

10、民主革命时期,他积极参加进步社会活动。

11、后又五次访问前苏联。

12、1964年9月6日巴金给余思牧的复信。

13、罗荪时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文艺报》主编,是巴金与中国作协联系的重要纽带,也是巴金关于文学馆设想为切实的支持者和实践者,在文学馆的提出、筹建和规划中,他起到关键作用。除了他之外,巴金的那些老友们在那时候和以后的岁月中也都为文学馆贡献了力量,他们中有代为呼吁的,有捐赠资料的,还有为文学馆募集资金的。在这些人中间有茅盾、夏衍、冰心、李健吾、唐弢、萧乾、汝龙、辛笛……这是一份很长很长的名单。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大家的全力支持下,巴金的设想越来越接近目标。

14、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

15、在法期间,一方面大量阅读西方哲学和文学作品;另一方面,时时关心着祖国的命运,思念着苦难中的国家和人民。

16、1925年,8月,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准备报考北京大学,因病于上海休养。9月,参加发起无政府主义组织上海民众社并出版《民众》半月刊。本时期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一些著作。

17、巴金却说自己“不”。这个“不”,不是他在《随想录》中对自己灵魂的拷问,而是对自己的文学成就,文学生命:他说,他的作品,百分之五十是废品。

18、1998年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

19、(29)郑荣来:《中国现代文学馆筹建处正式成立,前往祝贺,巴金赠巨款和大量藏书》,《人民日报》1982年10月17日第1版。

20、新中国成立后,他拥护中国共产d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为新中国的文学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巴金的资料简介10字(3)

1、作者:(匈)尤利・巴基

2、(9)巴金:《现代文学资料馆》,《巴金全集》第16卷第295页。

3、作者:(波)廖・抗夫、(俄)克鲁泡特金

4、本次推出的《巴金译文集》共十册,精选巴金先生翻译的已成经典的译本,包括屠格涅夫的《木木》《普宁与巴布林》《散文诗》,高尔基的《草原故事》《文学写照》,迦尔洵的《红花集》,赫尔岑的《家庭的戏剧》等。这些译著的单行本1950年代以前曾多次重印,影响甚广。

5、有人说过,路本没有,因为走的人多了,便成了一条路。又有人说路是有的,正因为有了路才有许多人走。谁是谁非,我不想判断。我还年轻,我还要活下去,我还要征服生活。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会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载到什么地方去!

6、1982年意大利“但丁国际奖”

7、一九三五年我在日本东京想念祖国,感情激动、坐卧不安的时候,我翻译了屠格涅夫的散文诗《俄罗斯语言》。……我写《火》的时候,常常背诵这首诗,它是我当时‘的依靠和支持’。——巴金

8、姜德明后来把他们的谈话内容写进文章发表,这一次谈话,可能是巴金早向友人透露建立类似文学馆这样一个“单位”的设想。历史地看,我们不能不敬佩巴金的敏锐,他的资料保存、搜集的意识走在了大多数作家和学者的前面。1979年巴金访问法国、1980年访问日本,在海外,他看到人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资料搜集的热情,这与国内刚刚结束的文化浩劫中被当作“毒草”恰成对照。他还看到一份资料,讲日本东京有一家近代文学馆是靠作家们自己的力量建立起来的,中国作家为什么不能行动起来建一座中国现代文学馆呢?

9、1984年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0、回国后在上海担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

11、1962年12月25日巴金给余思牧的复信。

12、(7)巴金:《现代文学资料馆》,《巴金全集》第16卷第295页。

13、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4、1962年3月9日巴金给余思牧的复信。

15、文人多自尊,多轻狂,多自以为是。世上少有赞叹别人的文人,更鲜有批评自己的文人。所谓“文人相轻”,不仅有道理,而且是一个普遍现象。

16、(30)刘麟:《巴金的后一件工作》,《文学的怀旧》第134页,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3年9月版。

17、罗荪回信,谈到他在北京为此事奔走的初步成果:

18、图:巴金保存的一帧现代文学馆(万寿寺)正门照片

19、书房是在二堂这边的一间小屋,窗外便是花园,由巴金的父亲聘请了一个中年先生任教,学生是巴金和他的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共五人,而服侍他们的老书僮是六十多岁的贾福。教书的刘先生很温和,面貌也很和善,而且教学有方。每天早晨,学生一进书房就先给老师行礼,而老师则带着微笑点点头。巴金和他的三哥同坐一根板凳,老师教认方块字,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这个老师从来不骂人,巴金有时背不出书,先生也不生气,只是叫慢慢地重读,直到背得整个课文。因此从小巴金便十分喜爱书房。刘先生很能干,能绘地图、能画图画,同时还画出了小巴金梦想的有山、有洞、有狮、虎、豹的惊险、美妙的图画。

20、合作或投稿:zjwysh755@1com

巴金的资料简介10字(4)

1、1993年,巴金90岁诞辰时,四川省作家协会打算以巴金的名字设立基金会和文学奖,巴金又是坚决不同意。巴金专门致函四川省作家协会,再次表述自己的意见:“我一向不赞成以我的名字建立基金会、设立文学奖。”

2、半个世纪以来,巴金以自己的言论和艺术创作热情地参与中国现代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在“文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变得更好”的思想指导下,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叛逆性格和奴性人格的艺术典型以“立人”。

3、几年前我流着眼泪读完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曾经在扉页上写了一句话:“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4、《雾》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6年1月版

5、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6、抗战胜利后,他回到上海,继续在文化生活出版社从事出版和翻译工作。

7、参考百度百科的巴金词条。。已经讲得详细了http://baike.baidu.com/view/17htm

8、他连续五届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关心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关心人民政协的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d领导的多d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9、(3)姜德明:《与巴金闲谈》第16页。

10、2002年,出席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一些代表,又提议修建巴金故居,四川省委也很重视,但仍然被巴金拒绝了。

11、对于正在推进中的中国现代化事业,巴金认为精神的现代化更不容忽视:“点着火柴烧毁历史资料的人今天还是有的;以为买进了新的机器就买进了一切的人也是有的。但是更多的人相信我们需要加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对我们民族精神的认识。认识自己,认识我们的文学,认识中国人民的心灵美。我们有一个丰富的矿藏,为什么不建设起来好好地开采呢?”(9)这等于说文学馆从设想中就不仅仅是史料保藏的“仓库”,它是与一个民族的精神史和文学史联系在一起。

12、1990年获前苏联“人民友谊勋章”、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

13、他积极拥护主席提出的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14、中国作家协会积极地承担文学馆的规划和筹建工作。

15、他所提供的带有强烈主观性、抒情性的中、长篇小说,与茅盾、老舍的客观性、写实性的中、长篇小说一起,构成了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中、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巴金也因此为扩大现代文学的影响,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

16、别无选择,只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修缮。罗荪向巴金汇报:“文学馆的事已作了布置,下周将去访乔木同志,拟一面修缮,一面着手收集资料,并住进人员,订出进度规划,积极进行。”(31)随后,罗荪又向巴金详细叙述由张光年支持的中国作协d组会关于现代文学馆面临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部队占用的房子正在有期限的撤出,商请清华大学建筑系设计初步方案,“拟订了修建计划,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修缮三两个院落,第二步清除火烧场,修建第五个院子,第三步修建第六个院子”还有专门修建一个文物资料存放处……”(32)

17、1962年5月20日巴金给余思牧的复信。

18、简介:《木木集》收录屠格涅夫两部中篇小说《木木》《普宁与巴布林》,皆取材于现实。“木木”是一条小狗的名字,小说展示了聋哑农奴的悲剧性命运,小说的人物原型就是作者的母亲和她的看门人。《普宁与巴布林》是屠格涅夫童年和青年时期的回忆。

19、巴金同志的一生,是不断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一生,是对国家和人民忠心耿耿、为文学事业奋斗不息的一生。

20、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巴金的资料简介10字(5)

1、事实并不是这样。生活并不是悲剧。它是一场“搏斗”。我们生活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罗曼·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我认为他说得不错。

2、巴金的母亲对子女的教育也花费了许多心血。在广元的日子里,她给巴金和两个姐姐、两个哥哥亲手装订了小白纸本,差不多每天都亲自给孩子们手抄一首娟秀的小字的词。晚上,巴金在桐油灯前的方桌旁靠着母亲读写和背诵小本上的词,后来他深情回忆说:“这是我们幼年时代音乐。”

3、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4、巴金回信中再次明确自己的想法,并要带头捐款:

5、1934年至1935年在日本学习日文。

6、“文革”结束后,有关部门将巴老在“文革”中被查抄的解放前全部稿费积蓄人民币25万元发还给他,巴老当即捐出15万元,作为他所倡议建立的中国现代文学馆的第一笔基金。从那以后,巴金凡得到稿酬、版税或文学奖金,全部都捐献给了现代文学馆、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或者“希望工程”。

7、(26)罗荪1982年1月1日致巴金信,孔瑞、边震遐编:《罗荪,播种的人》第271页。

8、1923年,离成都去上海、南京求学。

9、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过程。

10、巴金真正称得上代表作的只有一部“家。(而其中真正称得上语句经典的只有其中一章“鸣凤。以后的春,秋,等都是凑数的。

11、(32)罗荪1983年4月22日致巴金信,孔瑞、边震遐编:《罗荪,播种的人》第277—278页。

12、(28)巴金1982年5月13日致罗荪信,《巴金全集》第24卷第135页。

13、(24)罗荪1981年6月28日致巴金信,孔瑞、边震遐编:《罗荪,播种的人》第267页。

14、简介:《夜未央》中收录的两部作品《夜未央》《告青年》曾深深打动过少年时代的巴金,并对他信仰的选择和确立起到了重要作用。《夜未央》是波兰人廖•抗夫创作的三幕剧本;《告青年》则是俄国革命家克鲁泡特金对即将踏上社会的青年如何选择人生道路的告诫与劝说,他在书中表明:只有万人获得安乐,才有个人的幸福。

15、1949年7月,他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

16、此文写于1980年12月27日,次日在为《创作回忆录》所写的《后记》中,他再次呼吁:“出版这本小书,我有一个愿望:我的声音不论是微弱或者响亮,它是在替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出现喝道。让这样一所资料馆早日建立起来!”(5)

17、1962年8月,率团参加了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八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以后又多次去日本访问。

18、1962年4月23日巴金给余思牧的复信。

19、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

20、他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