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句鲁迅的英雄事迹简短精选
1、鲁迅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2、鲁迅就是凭着对自己严格的要求,勤奋好学,在全班取得了好的成绩。这件事,鲁迅始终没有忘记。许多年以后,他还告诉身边的亲人,要记住这个早字。
3、更重要的是他的声音吼醒了东方睡狮.
4、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影响着他的读者、研究者,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现代作家、现代知识分子。鲁迅一生追求民主,早在新文学运动伊始时期便向封建旧文化宣战,不断与压迫民众的旧思想旧文化斗争。“女师大学潮”发生后与迫害学生的军阀进行论争,鲁迅不畏强暴执笔对战,显示出一个正直文人的气概。尔后国民d统治之下又大胆披露其黑暗统治。
5、早年与厉绥之和钱均夫同赴日本公费留学,于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为广泛的笔名。
6、有一次鲁迅在路上碰到一个受伤的车夫,那个车夫因为在拉车时不慎把玻璃刺进了自己的脚里,正在痛苦的呻吟并打算这如何回家。鲁迅出于怜悯之心不求回报的拿了膏药和绷带为这个车夫包扎伤口。过后,这个车夫对鲁迅感激不已,然而,鲁迅又十分朴素,没有炫耀自己的才华,只是默默的,对这个社会奉献。赞同
7、据说,鲁迅小说里那个用暗箭伤后羿叫逢蒙的人指的是高长虹,一个曾与鲁迅进行过笔战的青年作家。
8、不仅有文章 还有例子 一起送给你 希望对你有帮助
9、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10、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11、家里的钱越来越少,为了给父亲治病,鲁迅经常拿着母亲给他的东西送到当铺里、换了钱给父亲治病抓药。每天他都往返在当铺与药铺之间。
12、一九三三年,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兼总干事杨杏佛,被国民d特务杀害时,那次鲁迅也正是特务的目标.杨杏佛被难后,他甘冒生命的危险,赴万国殡仪馆送殓,出门连钥匙都不带,大义凛然地蔑视国民d特务的枪弹.这些视死如归的事例,正是鲁迅之所以为鲁迅的本色!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真正本色!
13、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教育部迁往北京。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3年间陆续在《新青年》发表小说、新诗、杂文、译文50余篇,并参与《新青年》编务。
14、有一次,鲁迅在上海的街头溜达,身后总跟着一小特务盯梢。当然这对鲁迅来说是常有的事。鲁迅故意将他当成乞丐,坦然地转过身去递过一块银元:“买饭吃吧。”
15、鲁迅的小说选材独特,在题材的选择上,鲁迅对古典文学中只选取“勇将策士,侠盗赃害,妖怪神仙,才子佳人,后来则有妓女嫖客,无赖奴才之流”的模式做出了改革,以“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式的创作目的,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16、奔月》选自小说集《故事新编》,基本沿用已有的故事情节,但执着于食物粗精,整日为了一碗乌鸦肉炸酱面絮絮叨叨、争争吵吵的嫦娥与后界,却早已是丧失了神性,只剩以食色为本性的人性了。
17、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18、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文化偏重论》等重要论文。
19、他会成为一个好医生的,如果他愿意,他会医治许多如他的父亲一样的病人;
20、其实鲁迅这样做,是为朱安和母亲着想,而自己静受痛苦,这也是贯穿他一生的牺牲精神。他曾说:“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古代并没有“爱情”这个词,而鲁迅这一代人恰恰是刚刚接受爱情这个观念。
40句鲁迅的英雄事迹简短精选
1、编辑看了书稿后,以“难以断句”为由,回信要求鲁迅加上标点符号。鲁迅回复:“既要作者加标点符号分出段落、章节,可见标点还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标点也得算字数。”那家出版社没办法,只好采纳鲁迅的意见,标点符号也折算字数支付稿费了。
2、2月开始续译《死魂灵》第二部。5月15日再发病,医生诊断胃疾,自后发热未愈,31日,史沫特黎女士引美国邓医生来诊断,情况不乐观。
3、演讲轶事 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请作演讲,鲁迅也不例外。他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常常被掌声和笑声包围。有一次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北师大请他去讲演,题目是《文学与武力》。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不少攻击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他在讲演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一席话顿时引得会场上充满了笑声。
4、后,鲁迅希望他们走出一条新的“路”,希望他们的后辈有“新的生活”。
5、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亭,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部现代白话文小说。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
6、八月任命为教育部佥事。从本年起至1917年,他大量抄古碑,辑录金石碑帖,校对古籍,其中也对佛教思想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7、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8、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9、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着名的文学家。
10、许广平一次在鲁迅家帮他抄书稿 鲁迅对许说:"我会看手相 许以为他真的会看 就把手 给他 后来才知道鲁迅 是怕许 抄太多手疼 也是想拉她的手 许心头一热 从此事看出鲁迅很关心他人 而且很会浪漫
11、宫门口三条二十一号鲁迅故居,是鲁迅先生在京的后一处寓所,也是鲁迅在京四处故居中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得完整的一处遗址。1949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纪念日),鲁迅故居正式开放,后逐渐演变为今天的北京鲁迅博物馆。
12、1892年入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课余影描图画。与章闰水建立友谊,1898年4月,入南京水师学堂,改名周树人。12月,被本家叔催促参加县考,中榜后以四弟患病为由不再参加府考,继续前往南京求学。
13、民国七年(1918年)5月,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载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
14、辣椒驱寒鲁迅先生的事迹。
15、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群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
16、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
17、金良守(韩国文学评论家):“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大领土的作家。”
18、这一天,当他忙妥家里的事儿,赶到三味书屋时,老师已经上课了。站在门外的鲁迅为难,他既怕老师生气,又怕耽误课程,犹豫一会儿,就硬着头皮敲门进了教室。
19、乡村大自然的景色、与闰土等“野孩子”的生活,以及民间文艺和绘图的书,引起了鲁迅极大的兴趣与爱好,这些兴趣与爱好,看似平行,实则互相联系,都影响着他的生活与性格,以后日渐发展,都服务于他那伟大的理想。日后从事文学,表现农村的贫困,深刻揭发社会的矛盾,以及研究汉画、造像,提倡木刻,都与此相关。至于批评的眼力,也在童年开始萌芽。而从家族得来的那种公正、刚强,持之以恒的精神,在他后来与逆境战斗时,又得到了发展。以上所叙述的鲁迅童年生活这一段,在鲁迅的一生中,也可以说是较为幸福的吧。这使他日后回忆起来,往往起一种美的感觉,一种向往的心情,并常从此获得创作的灵感。
20、冯雪峰想起出版社已经给他寄过50元稿费,便坚持要退还给鲁迅。鲁迅这次付校对费,显然是想改良他窘迫的经济状况,所以坚持给了冯雪峰。
60句鲁迅的英雄事迹简短精选
1、郭沫若(诗人、学者):“鲁迅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划时代的文艺作家,是实事求是的历史学家,是以身作则的教育家,是渴望人类解放的国际主义者。”
2、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院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了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简直乐开了怀。
3、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客,因此对他十分客气,很小心地给他理发,还一直问他的意见,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谁知道付钱时,鲁迅却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鲁迅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
4、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5、鲁迅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其中一个是这样的:
6、他在讲演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一席话顿时引得会场上充满了笑声。
7、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8、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开矿。这期间接触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对他以后的思想具有一定影响。除读新书外,爱骑马运动,干预和旗人子弟骑马竞赛。
9、鲁迅弃医从文,表明他有着从根本上济世救人的美好愿望.我敬佩他的选择.这是一种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已任的奉献精神.这样的人是圣人.同时,鲁迅的选择表明,他已经抓住了中国社会根本的问题—国民劣根性问题.他希望用他的笔来改造民众的性格,来唤醒民众,来拯救中国.如果效仿他的人多了,中国就真的有希望了.几十年过去了,鲁迅的事业仍然未有完成,有待于有志者继续奋斗.现在大部分的医生要比玩笔杆的人有钱了.
10、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1、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着名的文学家。
12、8月,发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9月,致信台静农,拒绝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离开广州赴上海,并与许广平在上海开始同居生活。
13、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14、为了记住这次迟到的教训,鲁迅就在三味书屋自己书桌的右上方,用小刀刻了一个早字,以早字来告诫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迟到,要勤奋,要遵守私塾的纪律。
15、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人称“文教思革”。发表中国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6、求学时期: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家乡的三味书屋,进入金陵的新式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并改名为周树人。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铁路学堂,与陈衡恪结交,1901年毕业,颇受进化论思想影响,爱读新思想的书,尤其是翻译的小说
17、理发师听了觉得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
18、从此以后,鲁迅起得比从前更早了,他一件一件地忙完家里的事情后,就赶紧背起书包,匆匆地向三味书屋走去,没有再迟到一次。
19、闰土是鲁迅家的一个“忙月”(过年过节或收租时来给人做工的)的儿子,天真活泼,二岁,他与鲁迅的感情很好,告诉鲁迅很多农村生活趣事,如: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他们相处了一个月左右,闰土就回家了,从此再没见面。
20、鲁迅正值生病期间,咳嗽的十分厉害,可他还坚持每天熬夜写作,可鲁迅对自己的病情一点都不在乎,倒天天关心女佣阿不让她干重活,由此可见鲁迅的心地是多么善良。
80句鲁迅的英雄事迹简短精选
1、鲁迅13岁的那一年因祖父下狱,他和弟弟被安插到离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
2、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
3、没过多久,鲁迅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到了东京,联络了许寿裳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筹办文艺杂志。不久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后来他写了大量的杂文和小说,成为我国伟大的现代文学作家。
4、鲁迅走在上海的街头,身后总跟着一小特务盯梢。当然这对鲁迅来说是常有的事。鲁迅故意将他当成乞丐,坦然地转过身去递过一块银元:“买饭吃吧。”
5、看见迟到的学生,老先生是满脸的不高兴,他停下正讲的课,问道:你怎么才到呢,鲁迅从座位上站起来,回答道:先生,我去药铺给父亲抓药,耽搁了一会儿,就来晚了。
6、1,白天工作,晚上写文章2,把看书当作休息3,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4,无论环境多差,身体多差,也工作到深夜5,逝世前还帮人翻译小说,坚持写日记6,参加回忆风雨不误,只有他等人,没有人等他
7、1910年8月,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1911年,写个人的第一篇小说文言小说《怀旧》。1912年,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
8、可是,从13岁起,鲁迅更开始和社会有了接触,要亲自尝受人世的辛酸
9、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节衣缩食,购置了多册书本。他平时很爱护图书,看书前总是先洗手,书脏了就小心翼翼地弄干净。
10、另外,绍兴柯岩鲁镇也推出大型实景影画剧——《鲁镇社戏》。全剧以鲁迅小说中的鲁镇和人物为背景,以一个小学生偶然穿越回百年前的鲁镇为线索,再现了闰土、阿Q、祥林嫂、孔乙己、狂人等经典人物所经历的故事。
11、很多然都知道鲁迅是我国伟大的现代文学作家,但是并不知道鲁迅当年是如何走上文学创作这条路的?本文就来简单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12、1927年初,鲁迅又转赴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担任了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同时兼任教务主任,一边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一边投入新的战斗。同年4月,鲁迅经受了腥风血雨的考验,因营救学生无果,愤而辞职。在血的教训面前,鲁迅早年形成的社会发展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严厉解剖自己的思想,纠正了过去只信进化论的“偏颇”,从此,他的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起点。
13、他想先生批评得对,一个总爱迟到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我不能原谅自己,无论什么理由都不能耽误上课。
14、求学时期: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家乡的三味书屋,进入金陵的新式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并改名为周树人。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铁路学堂,与陈衡恪结交,1901年毕业,颇受进化论思想影响,爱读新思想的书,尤其是翻译的小说
15、但他成为了中华民族灵魂的医治者,
16、湖南株洲籍翻译家张友松在大姐张挹兰和姐夫李大钊去世后,家庭一下陷入了困境,他不能继续留在北大念书了。当时在北大教书的鲁迅对张友松寄予了很深的同情,亲自推荐他去了北新书局做编辑。
17、鲁迅的《故事新编》,除“序言”外,共收《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八篇。
18、12月,与梁实秋等人就第三种人、自由人发生论争,双方争论持久,1930年2月,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
19、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起使用的笔名,出身于浙江绍兴县一个败落的封建家庭。
20、鲁迅的主要事迹20字这么写:鲁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弃医从文,以笔救中华。
100句鲁迅的英雄事迹简短精选
1、1902年到日本留学,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
2、1909年8月,归国,任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和化学教员兼任日本教员铃木珪寿的植物学翻译。
3、有一次,鲁迅在上海的街头蹓跶,身后总跟着一小特务盯梢。当然这对鲁迅来说是常有的事。鲁迅故意将他当成乞丐,坦然地转过身去递过一块银元:“买饭吃吧。”
4、鲁迅一生写下了多万字的著译,他的《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许多作品一版再版,被翻译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语等多种文字,饮誉全球。《鲁迅全集》是他留给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先生的事迹鲁迅写过一首《自嘲》诗,其中有两句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新村寓所与世长辞,终年55岁。鲁迅先生的伟大事迹:鲁迅的伟大事迹演讲轶事
5、法捷耶夫(AlexanderAlexandrovichFadeyev,苏联作家):“鲁迅是真正的中国作家,正因为如此,他才给全世界文学贡献了很多民族形式的,不可模仿的作品。他的语言是民间形式的。他的讽刺和幽默虽然具有人类共同的性格,但也带有不可模仿的民族特点。”他又评价鲁迅为“中国的高尔基。”
6、第二次再见,那是鲁迅阔别故乡二十余年后回来的事了,而闰土已是六个孩子的父亲了,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生活的磨难,苦得他成了一个“木偶人”。
7、《一面》〈纪念刘和珍君〉
8、(无产阶级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9、大家知道:标点号虽然其貌不扬,但在文章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呢。可当年的出版界对标点号不重视,在支付稿费时,往往把它从字数中扣除,不给稿费。一次,鲁迅应约为某出版社撰写书稿,由于事先探知该出版社不支付标点号的稿费,因此他的书稿通篇没有一个标点号.
10、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节衣缩食,购置了多册书本。他平时很爱护图书,看书前总是先洗手,书脏了就小心翼翼地弄干净。他自己还准备了一套工具,订书、补书样样都会。一本破旧的书,经他整理后,往往面目一新。他平时不轻易把自己用过的书借给人,若有别人借书,他宁可另买一本新书借给人家。
11、告诉我们世界上是没有鬼的,(简述:毕竟鲁迅先生有这样一句话,他说过世界上没有鬼,另外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12、鲁迅的婚姻道路在当时很有代表性,这一代人恰好生于历史的转折点上,时代还不能提供实现新思想和新追求的机会。所以我们评价前人,应该有一个历史的态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评价。
13、杂文集:《坟》 《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等
14、1927年,1月赴中山大学任教。3月,与中共两广区委书记陈延年会见。4月1日,赴黄埔军校发表演讲《革命时代的文学》,12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29日,营救进步学生无果愤然辞职。
15、6月,身体略有好转,鲁迅及身边的人都认为鲁迅先生好了。10月17旧病复发,18日黎明前疾病发作,气喘不止。19日上午5时25分逝世。
16、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请作演讲,鲁迅也不例外。他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常常被掌声和笑声包围。有一次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北师大请他去讲演,题目是《文学与武力》。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不少攻击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
17、3月2日,出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被选为常务委员,作《对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演讲。1936年1月,肩及肋骨皆出现剧痛,后的创新之作《故事新编》出版。
18、他自己还准备了一套工具,订书、补书样样都会。一本破旧的书,经他整理后,往往面目一新。他平时不轻易把自己用过的书借给人,若有别人借书,他宁可另买一本新书借给人家。
19、鲁迅通过对闰土少年和成年后生活与精神的变化的描写,揭示了农民所承受的多重灾难和人格的伤害。
20、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客,因此对他十分客气,很小心地给他理发,还一直问他的意见,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谁知道付钱时,鲁迅却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鲁迅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