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小故事20字
1、爱因斯坦在数学方面可以说是“天才”,他在12岁到16岁时就已经自学学会了解析几何和微积分。而对于不想表现自己这个“缺点”,他也是“死不悔改”。
2、 亲爱的同学们,《名人故事》中的爱因斯坦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呢?请你用几句话来谈谈你的感受吧!请在下方留言,相信你们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郭老师在这里等着你们!
3、一次,一群青年学生包围了从德国移居美国的爱因斯坦的住宅,要他用“简单的话”解释清楚他的“相对论”。当时,据说全世界只有几个科学家看得懂他关于“相对论”的著作。(爱因斯坦的小故事20字)。
4、“这有什么关系?反正在纽约谁也不认识我。”爱因斯坦回答说。
5、团队花了一年时间研究这份珍贵的文件。他们猜测,这封信是爱因斯坦对戴维提出的问题的回信。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戴维加入英国皇家海军。他接受了工程学的训练,研究的课题包括雷达在探测船只和飞机方面的初步应用。这项崭新的技术在当时还是绝密。
6、如:每日一段《弟子规》精读,回复数字:80808080808080808
7、如今,已有研究揭示了候鸟导航的秘密,让它们在飞行数千千米后仍然可以精确地到达目的地。早在21世纪初,利用无线电发射器对鸟类的研究表明,鸟类在飞行过程中会使用一种磁罗盘作为它们的主要定向导航。
8、1942年,35岁的托马森已经是美国普林斯顿市一个小有名气的园艺工,他曾受邀为很多大富翁的花园做园艺护理,并且颇受好评。
9、巨星陨落了!电讯传遍地球每一个角落:“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逝世,终年76岁。”
10、1942年,35岁的托马森已经是美国普林斯顿市一个小有名气的园艺工,他曾受邀为很多大富翁的花园做园艺护理,并且颇受好评。
11、1949年10月,70岁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给英国一位雷达研究者格林·戴维(GlynDavys)写了一封信。这封信不长,只有约100字不到,似乎是给戴维的回信。有趣的是,信中的内容不是关于雷达或者它的物理的,反而探讨了一些有关鸟类和蜜蜂,以及它们特别的感官和行为的话题。
12、爱因斯坦闻讯后,耸耸肩道:“100位?干吗要这么多人?只要能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是一个人出面也就足够了。”
13、E=mc²,物质不灭定律,说的是物质的质量不灭;能量守恒定律,说的是物质的能量守恒。
14、 在第二局的“生死关头”中,我知道自己和爸爸硬拼是不行的,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反应快,直接把板凳占完,不留一点儿空隙。“决赛”开始了,我咽了咽口水,抓住时机高声喊道:“停!”我一转,一坐,便赢了!“耶!我赢了!”我欢呼着……(爱因斯坦的小故事20字)。
15、路上一心思考着讨论的问题,不知不觉地迷了路(刚到普林斯顿)。
16、1917年,也就是他创立广义相对论的第二年,为了解释宇宙的稳恒态性问题,爱因斯坦和荷兰物理学家德西特各自独立进行此项工作的研究。他们发现引力场方程的宇宙解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也就是说宇宙要么膨胀,要么收缩。由于物理直觉上的偏见和数学运算上的失误,爱因斯坦决不放弃静态宇宙的概念,为求得—个静态的宇宙模型解,不惜在方程中引进—个“宇宙项”。这个结论在当时既符合宇宙学原理,又符合已知的观测事实。然而,1922年,美国学者弗里德曼求出了这个方程的另—个动态解;1927年比利时学者勒梅特也独立求得同—解。从数学角度证明,宇宙不是静态的,而是均匀地膨胀或收缩着。然而,爱因斯坦仍然不肯接受这个结果,坚持他的静态宇宙模型观。
17、在一次手工课上,老师站在讲台上说:“同学们,你们自己动手,先制作一个自己拿手的玩意儿,让老师瞧瞧你们的水平吧!”听到老师这么说,同学们都忙着准备了起来,只有爱因斯坦坐在座位上一动也不动,原来,爱因斯坦没有什么擅长的,现在正着急呢!
18、“爱因斯坦,谁也不能成为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自己的镜子,天才也许会照成傻瓜。”
19、但完全出乎意料的是,这还让他们得到了一个有关爱因斯坦的惊喜。
20、再之后,因爱因斯坦的性格有点孤僻,他去世后,关于生活方面的资料寥寥可数。1979年,在爱因斯坦诞辰100周年的时候,一个叫托马森的老人根据回忆,撰写了一本新书,书名叫《一个园艺工和爱因斯坦的故事》,书中披露了爱因斯坦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没想到成了畅销书。
21、一天,爱因斯坦在纽约的街道上遇见一位朋友。
22、一个星期之后,托马森再次来老人家修剪草坪,完成工作之后,老人拉着托马森的手说:“我根据你的推荐,苦练了一个星期,你看这次拉得怎样?”说完,老人熟稔地操起了琴弓。
23、这下子大家都不笑了,老师看了看爱因斯坦,满意地点了点头,同学们的目光里也充满着敬佩。
24、“这有什么难记的?”爱因斯坦说:“两打与十九的平方,我记住了。”
25、“您说什么,博士?”爱迪生打断了爱因斯坦的话问道。
26、爱因斯坦说:“先生,我同意你的说法,可这两种理论对我来说,感觉都是相同的.”
27、父亲充满关爱地望着爱因斯坦说:“在我们故乡流传着这样一个寓言,我希望你能认真地听一听。”
28、4岁才开口说话,甚至有些木讷,上小学时成绩不好,中学时被勒令退学,在常人眼里,这是不是一个笨孩子?可是,爱因斯坦的父母用赏识的眼光发现了他超人的音乐天赋,发现了他可贵的探索精神,从此为他打开了通向广阔人生的大门。
29、爱因斯坦喜欢阅读哲学著作,并从哲学中吸收思想营养,他相信世界的统一性和逻辑的一致性。在“奥林匹亚科学院”时期大卫·休谟(DavidHume)对因果律的普遍有效性产生的怀疑,对爱因斯坦产生了影响。
30、一个觉悟的人必然能笑对一切世事而不执著其中,也正因为觉悟而内外光明才会生出无穷的智慧,智力来自于大脑,是低级而有限的;而智慧来自于心灵,是光明而无限的。
31、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母亲的再三告诫对他来讲如同耳旁风。直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故事是这样的:
32、启示:在一个崇高的目的的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33、我们一来到世间,社会就会在我们面前树起了一个巨大的问号,你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 ——爱因斯坦
34、科学决不是也永远不会是一本写完了的书。每一项重大成就都会带来新的问题。任何一个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出现新的严重的困难。 —— 爱因斯坦
35、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世时,有一个大得出奇而且有棱角的后脑勺,母亲以为是个畸形婴儿。两岁半了,还不会说话。一天,家里来了一个骑脚踏车的小妹妹,他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是的,可是她的小轮子究竟在哪里呢?5岁时脾气狂躁,把家庭教师吓跑了,还用儿童锄头在妹妹头上敲了一个“大窟窿”。
36、一天,托马森正在为草坪修剪,突然从花园中传来小提琴悠扬的旋律,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爱好音乐的托马森顺着琴声望去,只见一个老人正在如痴如醉地演奏着,心无旁骛。
37、爱因斯坦曾为一对年轻朋友证婚。几年后,那对夫妇带小儿子来看他。孩子看了爱因斯坦一眼就嚎啕大哭起来,弄得这对夫妇很难为情。
38、别开生面,原来是笔开生面。唐太宗为表彰二十四位开国功臣,命人在凌烟阁画上他们的肖像。到唐玄宗李隆基时,画像已色泽暗淡。李隆基听说曹操的后裔曹霸擅长画人物和马匹,命他把这些画像复原。经过曹霸精心描摹,画像果然重放光彩。后来杜甫赠曹霸诗一首,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成语“别开生面”,由此而来。“别开生面”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另外开创新的局面。
39、由这段话可知,玛丽在1895年12月30日之前,就已经开始 (跟爱因斯坦一同) 给爱因斯坦父母写信了。由于爱因斯坦家与温特勒家是通过共同朋友梅尔的介绍,及孩子的寄宿才相识的,并非世交,因此玛丽给爱因斯坦父母写信一事,代表的是她跟爱因斯坦的交往已进行到可以“知会”父母的程度了——虽然那时爱因斯坦寄宿于温特勒家才不过两个月左右。
40、爱因斯坦说:“先生,我同意你的说法,可这两种理论对我来说,感觉都是相同的.”
41、五岁时,爱因斯坦有一次卧病在床,父亲送给他一个罗盘。当他发现指南针不断地指着固定的方向时,感到惊奇,觉得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这现象后面。他一连几天很高兴的玩这罗盘,还纠缠着父亲和雅各布叔叔问了一连串问题。尽管他连“磁”这个词都说不好,但他却顽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这种深刻和持久的印象,爱因斯坦直到六十七岁还能鲜明的回忆出来
42、 我们先搬来两个小板凳放在一起,然后,我们又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来分派谁先当裁判,后,分派出来的顺序是:爸爸、我、妹妹。“各就各位,预备——开始!”爸爸一声下令,我们仨绕着两根板凳走。我死死的盯着其中一根板凳不放,耳朵警惕地听着裁判下令。“停!”一个干脆利落而又洪亮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飞快地向其中一根板凳跑去,正要直接转个九十度就一屁股坐下时,我突然发现了一个黑影。爸爸!不行!得赶紧坐下去!在短短的一秒钟内,我快速地思考着、快速的往下坐。时间像凝固了一秒似的,我的汗珠从鼻尖上无声的渗了出来。这紧张的气氛持续了三秒,我终于安安稳稳地坐在了板凳上。而妺妹那边呢?她正在和爸爸进行着激烈的搏斗:爸爸后脚一踏,屁股一扭,妹妹也不甘示弱,两只脚死死地稳在那里,挪都挪不开。但这气势也没持续多久,妹妹便战败了。
43、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三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曾带他去给医生检查。还好小爱因斯坦不是哑巴,可是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吃力但认真地思考。
44、1905年5月的一天,爱因斯坦与一个朋友贝索讨论这个已探索了十年的问题,贝索按照马赫主义的观点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两人讨论了很久。突然,爱因斯坦领悟到了什么,回到家经过反复思考,终于想明白了问题。第二天,他又来到贝索家,说:谢谢你,我的问题解决了。
45、当然,玛丽也并非毫无察觉。在信的中间部分,她提及了爱因斯坦信中的一句令她困惑的话,这也是我们之所以会知道“情变”已经发生:“我不太理解你信中的一段话。你写道你不想再跟我通信了,这是为什么呢,亲爱的?”玛丽并且提到爱因斯坦曾在早先的一次远足途中写信表示过,玛丽在奥尔斯贝格期间两人应相互写信。爱因斯坦那封早先的信件也已不存,但那次远足发生在1896年6月,因此信件的时间也是1896年6月。这表明,爱因斯坦与玛丽的关系直到1896年6月为止还是正常的(注7),且爱因斯坦早在1896年6月就已知道玛丽要到奥尔斯贝格短期教书 (下文会用到这一信息)。
46、有两只猫在屋顶上玩耍。一不小心,一只猫抱着另一只猫掉到了烟囱里。当两只猫从烟囱里爬出来时,一只猫的脸上沾满了黑烟,而另一只猫的脸上却干干净净。干净的猫看见满脸黑灰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又脏又丑,便快步跑到河边洗了脸。而黑脸猫看见干净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是干净的,就大摇大摆地到街上闲逛去了。”
47、爱因斯坦性情温和,心地善良,从来不忍心拒绝摄影师、画家、雕塑家的请求。然而,要应付络绎不绝的艺术家,摆出他们所需要的各种姿态实在花费了他的很多时光。
48、爱因斯坦走出住宅,对这些青年说:“比方这么说——你同一个美丽的姑娘坐在火炉边,一个钟头过去了,你觉得好像只过了5分钟!反过来,你一个人孤单地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5分钟,但你却像坐了一个小时。——喏,这就是相对论!”
49、事实上,科学家认为,爱因斯坦的这封信再次证明了,爱因斯坦对自然世界的洞察力,以及对新领域开放的态度。他们相信,在今天,这或许可以进一步激发和鼓励人们对交叉学科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50、有一次,爱因斯坦走在纽约的大街上。他好的朋友遇见了他。并对他说:“爱因斯坦,你该买件新衣服了。看看你的衣服多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