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的古诗10首4句
1、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3、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公元1256年(宋理宗)
4、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爱国的古诗10首4句)。
5、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7、功名外,心事一杯中。____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爱国的古诗10首4句)。
8、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9、 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点出其原因所在。项羽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杀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至今”两字从时间与空间上将古与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勾联起来,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刻用意。
10、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____陆游《夜泊水村》
11、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12、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展开全文17(魏晋)曹植《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1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代·杜甫《春望》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14、我不如起个磨刀石的作用,能使钢刀锋利,虽然它自己切不动什麽。——贺拉斯
15、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16、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赏析: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17、?《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8、白居易的这首诗尤以第二句为有名,影响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激励了多少辈中国人奋发向前,人不死,奋斗不止。
1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20、?《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清·林则徐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2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2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23、.她从小接受d的教育积极参加革命斗争,一九四六年,在她年仅十四岁时就被吸收为中共候补d员,一九四七年一月十二日在山西军阀阎锡山的军队突然袭击云周西村时被捕.
24、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25、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宋代·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释义: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
26、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7、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8、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他就不属于人类。——海涅
29、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30、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____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3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32、 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萧邦,19岁从音乐学院毕业时已经很有名气了。后来他决定出国深造。在朋友举行的送别晚会上,朋友们赠送给他一只装满祖国泥土的银瓶。这只银瓶一直伴随着他19年。1849年秋天,萧邦病重垂危。临终前,他嘱咐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不会允许将我的遗体运回华沙,就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去。”
33、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作者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34、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中国人所特有的佳节思亲就来源于此。
35、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36、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3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38、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燕然未勒归无计。
39、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40、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41、 译文: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4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是事事关心。——顾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