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诗风格特点【文案53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3-04 10:14:47

孟浩然的诗风格特点

1、储光羲(约706~约763)唐代诗人。润州延陵(今江苏金坛)人。祖籍兖州(今属山东)。开元十四年(726)进士,与崔国辅、綦毋潜同榜。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宜、下□等县尉。仕宦不得意,隐居终南山的别业。后出山任太祝,世称储太祝。迁监察御史。天宝末,奉使至范阳。

2、先看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山居秋暝给我们显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动衬静,静里含动。诗人用平淡的手法,表达了大自然的意境美,显示艺术的美,原生态的气质美,以及其中包含的禅意美。

3、(芜湖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邮编241002)

4、高适(700年—765年) 唐代边塞诗人。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省衡水)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20岁西游长安,功名未就而返。开元20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后漫游梁、宋。天宝三载,与李、杜同游梁园,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天宝八载(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岁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这是他生活的转折点,以后仕途遂顺,创作渐稀。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海县侯终散常侍,世称“高常侍”。永泰元年(765年)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5、    孟郊的乐府诗与其他诗一样,总体上给人“孤郁冷峭”的感受。如《苦寒吟》:

6、    这首诗借屈原的冤魂抒发自己心中的悲怨。构思的大特点是塑造了屈子的冤魂形象:秋风吹入楚江水,孤月独照屈子的冤魂,他手握绿色的荷花在哭泣,满腔愁绪导致苦泪如倾,像珍珠一样滚落到荷叶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千门都有恶犬狂吠,导致屈子有冤无处申。此诗可以说是剥离了有关屈原的所有美人香草的饰物,抓住核心,直指鹄的,依然取得了震撼灵魂的艺术效果。

7、    韩愈在《贞曜先生墓志铭》中说:孟郊“为诗,刿目鉥心,刃迎缕解,钩章棘句,掐擢胃肾,神施鬼设,间见层出。” 可见孟郊的创作方法是刻意搜求尖酸怪异的意象,呕心苦吟地锤炼诗歌语言,追求庖丁解牛那样的迎刃而解的简捷结构,并且想象出人意外,新颖诡怪。

8、  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突出的当如苏东坡的诗词,豪放雄壮,像一位手执铜琵琶的关东大汉。

9、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10、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才华早显,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幼年均聪明过人。

11、浩然隐居自适,偶写羁旅愁思,诗风清淡自然,以五言古诗见长。其诗风特点如下:

12、(2)孟浩然出游偏爱水行。遇景入咏时,常从高远处落笔,至寂寞处低徊。景物与情思相融,形成平淡清远而意兴无穷的明秀诗境。

1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14、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15、☆风格特点: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16、(解析)为什么醉里贪欢笑?为什么会觉得古人的书全无是处?为什么昨夜会醉倒松边?词中无一字交代,全靠读者自己去玩味。下片描写醉态形象生动,跃然纸上。

17、  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勃发于笔端。如杜甫《登高》“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8、(2)双线交织式:如《古乐府杂怨三首》其二以夭桃与游女双线展开,清晨的桃花与红妆的游女,双双娇妍美好;薄暮的桃花与衰老的游女,双双黯然失色;但是树有百年花,而人却没有永远的颜色。因此花可以送人到老尽,而人在悲伤的时候,花却依然悠闲自在。将人生短暂、宇宙永恒的感慨,寄寓在人与花的对比中,双线并行,相互映衬。又如《征妇怨二首》:

19、    女子相信自己的坚贞,故而敢与丈夫打赌,用两人的眼泪滴在两处池塘中,看那芙蓉为谁而死吧!这首诗通过女子的口吻,以决绝的语气,表达忠贞刚烈的品性,没有任何虚词滥语,然而形象却仿佛呼之欲出。

20、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21、孟浩然是与王维齐名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山水诗居多,或写游历所见各地山水景色,或写家乡自然风光。其中往往在抒写孤高的情怀中夹杂着失意的情绪,在以景自娱中融入了旅愁乡思的情怀。如《宿建德江》、《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江上思归》等。他的田园诗主要是写隐居生活的高雅情怀和闲情逸致。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等。

22、  风格清淡自然。在孟浩然的山水诗中,主要是描述隐居生活的闲适、羁旅途中的愁思,在诗中,思想感情平淡,没有激烈的情感流露,诗歌的意境也很平淡,主要是日常景物的描写,不会用到瑰丽的词和夸张的想象。

23、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

24、本词一改作者深情婉曲的词风,开豪放之词的先路,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25、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奈的情怀。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真实。显然,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颇像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26、(答案)(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2)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27、☆风格特点: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8、-------------唐-------------

29、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30、在孟诗众多的艺术魅力中,“清”是孟诗主要艺术特色之一。“清”是浩然诗中鲜明的美感特点。如《夏日南亭怀辛大》云:“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诗人选择了“山光”、“池月”、“荷风”、“香气”、“竹露”、“清响”这些自然景物,已经使人感到清幽雅淡,再加上作者的描述:山光西落,正是黄昏时节,这时池月东上,有了一些光辉,但是不是那么明亮,多少带一些朦胧。这种环境,不能不使人感到清幽,诗人散发乘凉,心情恬淡。这时他又闻到一股微风吹来的荷花香气,听到竹叶上露水下滴的响声。荷花的香气是清淡的,但是可以嗅到;竹叶上露珠的下滴声是细微的,却可以听到。

31、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柳永、李清照、姜夔的词。

32、与王维相比,孟浩然就很少用明艳、鲜丽的色彩。孟浩然更喜欢白描,以清淡之语入诗。比如他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写日落西山的时候,山谷晦暗,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泉水叮咚作响,看着这样的一幅景色,那真是感到爽快。人归鸟栖,小径两边挂满了如丝般的女萝,诗人对琴独坐,在等待着远方的友人。全诗没有彩绘,没有着力的渲染,用平淡的语言表现景色和人物的心境,清幽。再如他早年写的两句诗:“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曾令一时的诗友“嗟其清绝”,都把笔撂到那儿,不写了,说难以为继了。与此相似,孟浩然还特别喜欢用“澄”字,“澄清”的“澄”。如“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耶溪泛舟》),“欲知清与洁,明月在澄湾”(《赠萧少府》),澄清的水正好用来表现“清”这种特点。白居易后来感叹说:“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正是指这一点而言的。所以,“清”可以说是孟浩然诗的一大特色。

33、    沈德潜赞美此诗曰:“此天籁也。已近远公精舍,而但闻钟声,写‘望’字意,悠然远神。”洵为的评。从挂席几千里迤逦而来,在泊舟浔阳郭时,终于望见了闻名遐迩的庐山那气势雄伟的香炉峰,这里便是西晋高僧慧远习道隐居的圣地,也是孟浩然灵魂栖息的精神家园,一种凌空飞越的渺远意蕴洋溢在诗句之外,真所谓得“韵外之致”“景外之景”者也。孟浩然另一首描写庐山的诗说:“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彭蠡湖中望庐山》)描写就变得真切可辨了,虽然也提到远公,但显然缺少悠远的韵味。又如《寻梅道士》:“彭泽先生柳,山阴道士鹅。我来从所好,停策汉阴多。重以观鱼乐,因之鼓枻歌。崔徐迹未朽,千载挹清波。”全诗多用典故来媲美梅道士的雅韵,而这种“韵”都来自典故中的主人公,柳是彭泽先生的柳,当然就带有隐逸色彩了,鹅是山阴道士鹅,当然就包含了王羲之的高韵,观鱼乐让人联想到庄子濠上的洒脱超逸,歌是楚辞《渔父》里传出的歌,顿生澹荡飘逸的神韵,加上崔州平、徐庶隐逸的痕迹依然留存,千载之下还洋溢着清澈的波纹。如果没有这些古代名人雅士的点缀,这首诗将失去悠然的韵味。

34、(20北京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35、-------------宋-------------

36、    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幼年失怙,与母亲相依为命。早年与诗僧皎然及太子文学陆羽有交往,曾旅居河阳、侨寓苏州等地,四十岁之前的行踪难详。应母亲之命,于贞元七年(791)至贞元十二年(796)三次应举,登第时已经四十六岁。贞元十六年(800)选调溧阳尉,因不屑俗务,官事荒废,专事苦吟,被罚半俸。后经韩愈等人推荐,入河南尹郑余庆幕府,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过上了稳定生活。元和九年(814)在赴任途中暴卒于河南阌乡。孟郊生于天宝末期,历经安史之乱,又四处漂泊,出仕之后也是长期沉沦下僚,终生贫困潦倒。晚年更是经历丧母与失子的双重折磨,以致死后丧事及遗孀遗孤都全靠韩愈、张籍等友人操办和周济。

37、  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38、(1)单线推进式:如《羽林行》先布置环境背景,并以胡人射雕手不敢出门加以衬托,将天寒地冻写到极点,然后推出羽林豪杰,他骑着白马带着苍鹰,冲向冰凌覆盖的黄河。结构采用简单的线性展开,却漫向遥远,冰天雪地里的英雄结局怎样,令人揣想,并留有余味。又如《临池曲》:

39、    这位羽林英雄,在严酷的冰天雪地里,在胡人射雕手不敢出门的时候,竟然“锦臂飞苍鹰”,骑着白马,挥鞭冲进黄河的冰凌,向敌人的阵地猛扑过去,也是托古乐府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这些可能是孟郊乐府中少有的激情昂扬的篇章,考察孟郊全集,他反映重大现实问题的作品多写在德宗贞元后期,宪宗元和之后由于年龄、心境、际遇的改变,就再也难以看到这样的作品了。

40、    这种乡愁除了与旧游友人分享,还需要与亲人们分享。如《入峡寄弟》云:“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泪沾明月峡,心断鶺鴒原。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孟浩然年轻时期生活较为惬意,跟兄弟们闭门读书,从未出远门进行过冒险的活动,但一旦踏入江湖,那种艰辛就难以言表,在三峡的旅行就经历了这种况味,所见的景象是千峰耸立、万壑奔流,几天几夜都能闻到凄厉的猿鸣,引发思乡的归恋,却乡梦难成,遥想兄弟们天各一方,星散难聚,加上深秋的露珠寒冷侵袭肌肤,更是苦不堪言啊!

41、(4)孟郊三岁丧父,至少有五十年的时间与母亲相依为命,对母亲内心的孤苦有深切理解,进而表达对以母亲为代表的女性悲剧命运的同情,加上古代“求女”文化传统的影响,故乐府诗中鲜明的意象主要是女性形象。

42、    这首诗今天看来不免带有浓重的封建意识,似乎是表彰为夫殉节的烈女形象,其实内含并非如此简单。这首诗让人想起汉乐府《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如果说《上邪》中的女子是以呐喊来表达不愿与情郎分手的刚烈果决情感的话,那么《列女操》则是斩绝地表达在丈夫去世后永葆忠贞的庄严心声,孟郊用“梧桐”、“鸳鸯”起兴,视“殉夫”为“舍生取义”的壮举,以“妾心井中水”誓不起波澜的比喻,赞扬贞妇的品行。这与其说是写古烈女,还不如说是对母亲的刻画,因为孟母就是这样一个烈女!同时,在表彰烈女的操守时,也能让人产生人格操守方面的普遍联想,完全可以认为是孟郊对自己人格坚贞的写照。“操”类乐府,属于琴曲歌辞,琴是古代君子修身的乐器,古人认为“琴之音以淳古淡泊为上”,这首诗正是与古琴之音相表里的,也体现出“淳古淡泊”的特点。与这一主题类似的作品还有《静女吟》,这位“静女”与好打扮善妒的“艳女”迥然有别,她行为检点,尊礼守德,“嫁德不嫁容”,并且“琴弦幽韵重”,这个形象虽然是一个待字闺中的静女,但她的德行与孟母的贞静也相似,不妨也可以作为孟郊心中追寻的女神来看。孟郊描写贞烈女性形象时,擅长作决绝语,如《古怨》:

43、    前四句点明送别的地点及情感特征,暗用江淹《别赋》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典故;接下来四句转入眼前的景象描写:亭台楼阁沐浴在落照的余晖中,田野村庄静静躺在清澈透明的汉水边呈现出秀美的姿容;山风吹来有如管弦奏出美妙的清音,竹林间顿时生发出无限的幽兴;后四句慰藉行者,祝愿他像鲲鹏展翅那样一飞冲天,而自己则真诚期待朋友再次归来。送别的安慰忌讳虚词诳语,孟浩然的祝福给人真纯的感受。

44、☆风格特点: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颂。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

45、    这是一首公认的“清远”之作,刘辰翁评曰:“起得高古,略无粉色,而情境俱称,悲慨胜于形容,真岘山诗也。复有能言,亦在下风。不必苦思,自然好,苦思绝不能及。”前四句有一股穿透历史的疏荡之气,以简朴凝练的笔墨表现出时间的力量,正如王尧衢所评:“‘代谢’者,有后事代之,则前事谢去也。日往月来,此往彼来,便成古今。‘古今’者,往来之积也。惟江山古今不改,迹常留,所以我辈得有今日岘山之登临也。须登临人,方可登临,我辈自负不浅。”尽管人生短暂与江山永恒之间形成一种无可奈何的张力,容易产生对生命短促的悲慨,但孟诗却强调“我辈”今日的登临,带有一种难以抑制的自豪感和飘逸感。五六句展现江山此刻的景象,照应“登临”的题目,尾联又合到岘山,转回历史胜迹,今日读羊公碑而泪沾襟,并非为羊公而悲,而是人事代谢,转瞬古今,而未来的人也必定为我辈登临而悲伤。这种前能见古人后可观来者正是显示时间的力量。全诗没有一个生僻难字,却表现出令人咀嚼的隽永韵味。

46、☆风格特点:关心现实,接近人民,平淡浑厚。

47、    孟浩然闭门隐居也有求仕的愿望,也许在张子容、王昌龄、储光羲等友人的劝说下,终于赴长安应举,干谒贤达,甚至亲见过皇帝,但都以失败告终,尽管没有真正踏上仕途,却对仕进的失意体味很深。如《岁暮过南山》:

48、☆风格特点:豪爽旷放者有之,婉约蕴藉者有之,清透淡逸者有之,古雅峭拔者有之,清丽回转者有之,绮丽绝艳者有之,即不能以“豪放”一词囊括,也不能用“婉约”一语标称,就风格而言,苏词是又能豪放,又能婉约,两种风格非但不相互排斥,而且是刚柔相济,即苏轼自谓的“刚健含婀娜”。

49、    雅者,正也。唐人对《诗经》雅正传统的继承,从初唐陈子昂提倡“风雅兴寄”(《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并序》)开始,到李白“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古风·其》)的自觉继承,再到柳宗元创作《唐雅》,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复古潮流。孟郊当然也是弄潮儿之他很多诗中表达了追求大雅的文学理想。如“章句作雅正,江山亦鲜明”(《赠苏州韦郎中使君》),“新声唯雅章”(《赠万年陆郎中》),“落落出俗韵,琅琅大雅词”(《答友人》),“自悲风雅老,恐被巴竹嗔”(《自惜》),“苟非圣贤心,熟与造化该”(《赠郑夫子鲂》),都表现了孟郊追求贞正纯净的雅正文化传统,这正是他乐府诗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观因素,也是他适应文学潮流的正确选择。

50、⑷语言方面,孟诗的语言平淡简朴,王诗的语言清秀工巧。

51、诗意于表面的自在恬然中,流露出内心的孤独,而“长歌楚天碧”的结句,刻画出清寂幽独的诗境。又如《渔翁》:

52、郦道元(约470—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平东将军郦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其曾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等职,还做过冀州长史,鲁阳郡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职务。执法严峻,后被北魏朝廷任命为为关右大使。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被萧宝夤部将郭子恢在阴盘驿所杀。年少时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