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在哪个国家实现
1、 后来这些著作传到了秦国,秦王政看完后,发出了“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的感叹。
2、转眼之间。我已在法院工作了一年,对法律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渐渐地喜欢上读相关法律著作的书籍,其中法家经典著作《韩非子》,让我获益匪浅。
3、顺带说一句,在斯巴达城邦,其公民也如蜜蜂围绕蜂王聚集在一起,完全属于他们的国家。年轻人所受训练的使命就是保持城邦的威力,任何与这目的无直接关系的东西都必须放弃。因而一个斯巴达人不是一个活着的人,而是一部运转良好的机器中的一个部件。据此看来,韩非也是这一思想。
4、除了在理论方面的著述之外,我国历代杰出的军事家、将领们在以法治军过程中,往往也是以身作则,秉公执法,赏罚分明。曹操征战中原多年,麾下将士虽然有“红袍队”(曹氏宗亲)和“绿袍队”(非曹氏宗亲)之分,但是在对待赏罚的问题上,曹操却可以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对待有功的将士,即使不是曹氏宗亲,曹操也一样给予奖励提拔,而且绝不低于曹氏宗亲,例如李典、乐进就都是从普通士卒提拔起来的将领,即使如徐晃这样的降将立了战功也一样得到重用;相反,对待犯了过错的将士,即使是曹氏宗亲,曹操也一样施以惩罚,只是在程度上稍轻一些,例如即便曹操本人践踏了庄稼,亦“割发代首”,以示与将士们赏罚一致。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在治军生涯当中,严于律己并且严格执法,留下了“挥泪斩马谡”之后又勇于承担责任的美谈。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岳飞,运用法纪严格约束军队,坚持“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不仅得到了百姓们的拥护,也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做到了令行禁止,因此取得了军事上的一系列胜利。
5、接下来,我们就围绕下面两个问题来了解韩非的重要意义。
6、为了更有效地动员全国各地的资源,中央还要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就是“中央集权”,为了国君的指令能畅通无阻,那就要树立国君,违令者斩,这就是“君主专制”。
7、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对后代的政治有很大的影响。
8、在韩非之前,前期法家中的商鞅、申不害和慎到三人的法治思想,分别揭示了当时法治的三个侧面。
9、 法家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像管子就说过,商人日夜兼程,赶千里路也不觉得远,是因为利益在前边吸引他。打渔的人不怕危险,逆流而航行,百里之远也不在意,也是追求打渔的利益。有了这种相同的思想,所以商鞅才得出结论:“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在哪个国家实现)。
10、上篇分三章,第一章是学术史的梳理,阐述了古今“韩非学”的研究状况,并探讨了韩非子政治思想研究中的“当代性”,继而提出韩非子政治思想再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章从现代学术史的角度考察了晚清专制概念的引入对20世纪法家思想研究的影响,借此审视法家“专制论”的得失,并通过对“思想与社会”关系的多面性和复杂性的反思,为全书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通过对先秦诸子思想研究视角的考察,认为其中经历了由“差异”到“共识”的转变,先秦诸子的政治理想层面是共性大于个性,并主张在此视阈中审视儒法关系。
11、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适应了中国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需要,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过程中起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12、我们不知道,在他的理想国中,他给自己留了一个什么位置。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受了怎样的刺激,竟能怀着对人类刻骨的仇恨和蔑视,而书写下数十万言。在他眼里,所有的人,根本就不是人,都不过是些会说话的工具,无非是为伟大国家服务的牲畜,随时都应该为国家和君主而死。既不需要主见,也不需要情感和意识,让他们计划生育就计划,要他们生二胎就生二胎,一切全看统治需要。
13、提到“法”,我们会习惯性联想到“严刑峻法”,其实“法”基本的含义是“标准”,而“法”这个的概念,其实儒家早就在用了。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他认为,世道之所以乱,是因为人们欺君犯上,不遵守秩序。
14、”马上进攻韩国索要韩非,韩非到了秦国,得到了李斯的信任,却遭到了李斯的嫉妒。韩非上书秦王:先进攻赵国和齐国,后进攻韩国。李斯便以此为借口,说韩非是韩国派来的奸细。秦王受蒙蔽,便把韩非治罪。韩非想向秦王解释,但无法得见,李斯则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逼迫他自杀。后来秦王后悔,想要赦免,韩非却已经死了。
15、 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16、先秦法家学说以管仲为开山鼻祖,此后有子产、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慎到等,或有法治之理论,或具法治之事功,对韩非学术思想之形,各有其相当之影响。
17、颜渊赞叹老师孔子时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用这句话来评价先秦思想学术文化,也是恰当的。学习研究先秦思想学术文化,越学习越感到其高大伟岸,越研究越觉得其玄妙深远。先秦诸子百家永远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学术文化宝库。每当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就更加离不开先秦圣贤及其思想学术文化资源,他们会给我们价值指导,他们会给我们智慧启迪,他们会给我们谋略选择。我们不要忘记:先秦思想学术文化资源还在滋养哺育护佑着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啊!
18、 治国用人,贵在法度。针对当时社会兼并战争不断,君主用人随心所欲的状况,韩非尖锐指出,“贤者懈怠而不劝,有功者隳而简其业,此亡国之风也”(《八奸》)。继而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有才能的人懈怠而不求上进,有功劳的人堕落而轻慢职务以及用人不当之社会问题,作为国家,必须“据法而进贤”(《内储说上七术》),建立人事法制法规,人才选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为君主,必须“以度量准之,以刑名参之”(《难二》),“试之官职,课其功伐”(《显学》),使之“使法量功”而“不自度”(《有度》),“循名而责实”(《定法》),“推功而爵禄,称能而官事”,则“所举者必有贤,所用者必有能,贤能之士进,则私门之请止矣”(《人主》)。通过建立一个以法量功、据实论绩、计功行赏、程能授事的量能用才新标准,凭法的尺度量才,以法的规范用人,做到循章依法,改变了之前诸家在人才量判尺度上的模糊性与随意性。与此同时,韩非还提出一系列可行的原则方法,如“使鸡司夜,令貍执鼠,皆用其能”(《扬权》),强调对人才要扬长避短各展其才;如“一人不兼官,一官不兼事”(《难一》),强调一人不兼任他职,一职不兼管他事,对人才要专职专用;如“人主之过,在己任臣矣,又必反与其所不任者备之”(《南面》),强调对人才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颇值借鉴。
19、韩非的这些思想主张对秦国的影响:当时的新兴封建地主阶级迫切要求,即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而韩非的这些思想主张刚好为他们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一统中国后,将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思想确立为治国思想,但秦朝刑法严酷,无异于助纣为虐,秦国终灭亡。
20、 非子着作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经验,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
21、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韩非可能不是耀眼的那个人,但韩非在历史上却是个具有枢纽意义的人物。
22、如果说,儒家用道德规则来约束君臣之间的关系,还是一种比较文明的手段的话,那么,韩非则干脆纵容君主的恶行,统治者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包括诡计、欺诈,甚至特务加猜疑,甚至采用黑社会的恐怖手段等一切狡猾的卑劣手段来维持他的权力和政权,无限制地强制、压迫乃至残酷的迫害人民服从其统治,使臣子和人民处于屈服的地位,而全然与道德无关。从这时起,我国政治的目的便只局限于如何维持君主的权力,及尽大可能地消灭一切对专有权力的觊觎和挑战,克制人类追逐统治和权力的欲望,而丧失了仁慈心肠。我国历史上的帝王可以随意订立法律,成为了粗暴而残酷的人,人民便一直受到暴君的统治。我们民族从这时起也学会了只听命于强权,向严厉欺压我们的暴君低头,对强权俯道帖耳,成为了国家权力的工具。人民被剥夺公平、感情遭受欺骗等,并承受腐败、远离真相,经受鲁莽、欠缺责任感等,只能低声下气地、盲目地苟活于世,过着贫穷、备受压迫的生活,心灵是贫穷的和苦于不能满足的,而产生了冷漠、麻木、无操守等德性。而商人不准积累财富。荀子过秦时便发现,那里的百姓头脑简单、老实巴交、畏官吏、乖顺听话。官吏兢兢业业地工作,官民皆有古风、纯朴至此,战国时代兴起的民本思想便完全丧失。这些主张被历代统治者所利用,我国便至今古风尤存。
23、但到韩非这里,“无为”被解释为“君无为,法无不为”。意思是具体的事情君主应该靠法律来解决,而君主本人为了控制群臣,不应该有特定的喜好或者厌恶,这样就不会被臣子猜测掌握了。
24、韩非子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法家实践理论。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
25、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他的形上思想资源是道家学说,“归本于黄老”,主题是老子“道”的理念及其“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形下思想资源则是先秦法家的不同派别,主要是商鞅之法、申不害之术和慎到之势。
26、其次,治国先要治吏。在新的形势下,光靠商鞅的“法”,一赏一罚,已经跟不上统一斗争的需要了,必须要把慎到的“势(君主)”和申不害的“术(帝王之术)”也融合进来,形成组合拳,再加上“六微七术”等谋略,才能有效控御官吏。君主对待臣下,绝不能仁慈,要像劈削树木那样,不定时地予以杀戮或者奖赏,使其务必长期处于惊惧之中。官吏们越惊恐,就越听话,君主的就越巩固,政策的执行就不会打折扣,从中央到地方,才能如臂使指。
27、法是韩非思想高范畴,集聚着韩非所有的政治理念和方法举措,“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心度》)。法的核心是赏与罚,“故善为主者,明赏设利以劝之,使民以功赏而不以仁义赐;严刑重罚以禁之,使民以罪诛而不以爱惠免。是以无功者不望,而有罪者不幸矣”(《奸劫弑臣》)。
28、群星是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墨子,源头活水是诸子百家思想。汉初司马谈概括为儒、道、墨、法、名和阴阳六家;《汉书·艺文志》拓展为九家,增加了农家、纵横家和杂家。先秦时期,具有显学性质的名为三家,实有四家。韩非认为是儒、墨两家,“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韩非子·显学》,以后凡引用《韩非子》一书,均只注篇名)。孟子则认为是道、墨两家,“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杨即杨朱,属于道家。法家晚成,却深刻塑造了战国格局,秦王朝运用法家思想富国强兵,统一天下,其影响之大不亚于儒、道、墨三家。
29、 韩非子反对政治治理的原则建构在私人情感联系与当代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上,主张将人的自利本性作为社会秩序建立的前提,强调君主统制权视为一切事物的决策核心,君权是神圣不可侵犯,君主应当运用苛刑峻法重赏来御臣治民,以建立一个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
30、再者,体例独创,方法论意识明确。教科书式的论著体例,长于说事,短于论理。该书则采取了问题意识的体例,即围绕韩非政治思想这个主题,将涉及的主要问题予以运思,大问题以章,其中的小问题以节,逐个突破,看似形散,实则神聚。如韩非“专制论”是学界影响较大的观点,该书则用一章的篇幅以详细考察其来龙去脉及得失。方法论观念的淡薄,在一段时间以来的中国思想史研究中表现尤其明显。近些年来,有学者提出了“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历史”的思想史理念,这就在“由子书到子书”、“由思想到思想”或者“由社会到思想”的研究套路之外,大大拓展了思想史研究的范围和资料范围。我们不能排除思想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但也不能夸大这种影响。我们应该拓宽思想史的研究视野,从历史中发现并考察思想的轨迹。该书研究的是韩非的政治思想,其中也有对先秦诸子思想的探讨。在研究的过程中,作者并没有罗列法、术、势、仁政、无为等概念及其阐述,而是从历史出发,侧重探讨该时期所形成的普遍的政治思想共识,把该时期的政治思想从众多的具体主张中抽绎出来。这也意味着作者不仅看重思想家的言论,也注重其历史活动及影响的考察。这样的研究思路,就会促成一种从历史中发现思想的研究方法。这也是不同于“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历史”的一种新研究方法的尝试运用。
31、后来这些著作传到了秦国,秦王政看完后,发出了“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的感叹。但韩非在出使秦国时,没有得到秦王政的信任,更被李斯、姚贾陷害,被毒死在秦狱中。
32、夏海,浙江安吉人,法学博士。1978年入中山大学哲学系学习,1982年分配到中央国家工作,1999年考入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攻读博士学位。长期坚持国学和传统文化研究,近年来出版多部著作,主要有《论语与人生》《品读国学经典》《老子与哲学》《国学要义》《孟子与政治》《国学溯源》等。
33、韩非过于洞悉人间的欲望、利害和罪恶,主张疗治乱世投以虎狼之剂,被传统社会的统治者尤其是暴君、枭雄奉为圭臬,给当时的百姓民众造成了无尽灾难。加之韩非神经过敏及偏执,喜欢把论点推向极端;文笔又峻急峭拔刻薄,赤裸裸地暴露人性的丑恶和政治的不洁。
34、不过统治集团中不只有君主一个人,还有许多大臣,他们参与政策制定、行政管理。这些人万一动了坏心眼儿,很容易给君主带来大麻烦。为了帮助君主驾驭臣僚,韩非拿出第二件法宝,叫“术”。
35、看起来法家学派都喜欢变革,其实变革只是手段。被归类为法家的学者、政治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就是站在高统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而统治者天然要巩固、扩大自己的统治权,希望能掌控更多的土地、财富。
36、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18年11月9日第3版
37、韩非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解老》、《喻老》两篇中。
38、 韩非子着重总结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融为一本。他推崇商鞅和申不害,同时指出,申商学说的大缺点是没有把法与术结合起来,其次,申、商学说的第二大缺点在于“未尽”,“申子未尽于术,商君未尽于法”。(《韩非子·定法》)韩非按照自己的观点,论述了术法的内容以及二者的关系,他认为,国家图治,就要求君主要善用权术,同时臣下必须遵法。同申不害相比,韩非的“术”主要在“术以知奸”方面有了发展。他认为,国君对臣下,不能太信任,还要“审合刑名”。在法的方面,韩非特别强调了“以刑止刑”思想,强调“严刑”“重罚”。
39、墨家在西汉时基本绝迹。秦汉之后,真正具有影响力的名为两家,实有三家。南北朝刘昼认为是道、儒两家,“道者玄化为本,儒者德化为宗,九流之中,二化为”(《刘子·九流》)。冯友兰把老子与孔子的思想概括为“极高明而道中庸”,认为极高明即玄虚精神,主要来自道家,道中庸即入世精神,主要来自儒家,两者结合,便是中国哲学精神。(冯友兰著:《新原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3页)儒家与道家形成了阴阳互补的文化结构。法家沉寂了,却没有绝迹,而是暗流涌动,士大夫耻谈法家,统治者却明贬暗用。法家与儒家一起建构了外儒内法的政治结构,诚如汉宣帝所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汉书·元帝纪》)在传统社会,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是儒家和道家,指导中国政治运作的是儒家和法家。
40、韩非认为,既然困境是由乱世引起的,那么好的办法,便是结束乱世,实现统一。于是乎,建立一个统一的而非分裂的、君主集权的而非贵族擅权的、郡县制的而非分封制的大一统帝国,便是他的高理想。
41、孟子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42、没有像一些法家所号召的那样,对君主盲从,而是不惜以死相谏,大大缓和了君主专制政治的暴烈。
43、这种思想在战国的大变革时期对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是有积极意义的。
44、“我们对于韩非子还能再说些什么?”套用美国学者本杰明·史华兹在其名著《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的开场白“我们对于孔子还能再说些什么”,用以形容韩非子的研究同样适用。自秦朝开始,迄于当今,兼及海外汉学,有关韩非子研究的成果,不可谓不丰富。但是,这么多的研究成果,却并没有为我们同情理解韩非子及法家思想提供足够的认识凭借。韩非子作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和法家一起,在历史上一直被误读。首先,秦朝二世而亡的短祚命运使得法家思想和暴政联系在一起;其次,清末民初,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法家又被当时思想界以“专制论”定性;再者,20世纪30年代,国家主义派提倡“法家思想复兴论”,使得法家思想与蒋介石的专制独裁统治产生了逻辑关联;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评法批儒”运动中利用法家及韩非子大搞“影射史学”的做法,再次干扰了对法家思想的客观认识。因此,宋洪兵新著《韩非子政治思想再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即是希望重新检讨学界以往韩非子的政治思想研究的方法、立场和观点,探求先秦诸子在基本政治价值层面的思想共识,并试图建构韩非子政治思想体系的政治价值和政治策略的理论框架。
45、 韩非主张社会历史进化论,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韩非子用进化的历史观点分析了人类历史。他把人类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古,当今几个阶段,进而说明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那种想用老一套办法去治理当世之民的人都是“守株”之徒。
46、法家不同于纵横家,在于有着完整的思想体系;而法家又不同于道、儒、墨三家,在于法家代表人物积极投身于政治活动,准确说就是变法图强,因此法家在当时就不仅仅是一种学说,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运动,这也就决定了在先秦的诸子百家中,法家对当时的社会进步和时代变迁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事实上,由于春秋早期的管仲时期法家思想的萌芽已经产生,因此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治国理念或多或少都已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同时,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文武分职并未完全定型,作为贵族阶层的卿、大夫还没有太明确的分工,常常是平时管理政事,战时带兵打仗;并且由于战争频繁,使得军事成为当时治国的第一要务,因此在这一时期,治国和治军之间并没有形成十分明显的区分,而治军理念也同样深受法家思想的影响。产生于这一时期的著名兵书经典《孙子兵法》开篇就写到:“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其中“法令孰行”、“赏罚孰明”都体现了军队法治的思想。在当时,以“周礼”为核心的旧秩序逐渐瓦解,而法家思想所倡导的新秩序正在形成,体现在当时的治军理念中就是“礼”与“法”相结合的思想,例如《司马法》中提到:“礼与法,表里也;文与武,左右也”,法家代表人物吴起在《吴子》中强调法令明,赏罚信的同时,也提出:“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通过“律”和“法”来治军,除了体现在这一时期的治军理论中之外,也贯穿在军事家们的治军实践当中:兵家是诸子百家中将实现军事目的当作第一目标的思想流派,代表人物孙武在练兵时,仅因一次军训成绩不理想,就凭“已明而不知罪者,吏士之罪也”将两名宫女斩首的做法,虽然有失草菅人命;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司马穰苴因“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将监军庄贾斩首更难免有借“执法”清除异己之嫌疑,但是,在当时“礼崩乐坏”、人心散乱的时代背景下,由于旧秩序“礼”的缺失,这些看似偏激的做法恰恰对于建立新秩序“法”的威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7、一是法治派,以商鞅为代表;二为势治派,以慎到为代表;三则术治派,以申不害为代表。
48、(夏海先生作品集)韩非与法治(精)+国学溯源+孟子与政治+国学要义(精)
49、 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
50、“非攻”反对战争,在当时主要是反对不义战争,反映了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
51、 韩非子反对天命思想,主张天道自然。他认为“道”是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源,“道”先天地而存在。有了“道”才有了万物,“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藏,维斗得之以成其威,日月得之以恒其光。”“宇内之物,恃之以成。”(《解老》)韩非同时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理”这个哲学概念,并论述了它与“道”的关系。他认为,“道者万物之所成也,理者成物之文也。”(《解老》)“理”在韩非看来,就是事物的特殊规律,人们办事应该尊重客观规律。
52、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53、势是韩非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君主称王称霸的基础,“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威势者,人主之筋力也”(《人主》)。势的要义是君主专制,独享权力,“道无双,故曰一。是故明君贵独道之容”(《扬权》)。
54、后来法家的观点逐渐出现了。法家学派认为国君为了更好地统治,那就应该务实一点,主动变革。什么能提高国力那就做什么,什么阻碍国力发展就清除掉什么。
55、研读韩非,首先要有定力,不为其刻薄寡恩左右情绪;同时要有理性,在仔细梳理韩非思想的过程中,汲取精华,剔除糟粕,还韩非一个真实的面目。有的学者评价孔子、老子和韩非的不同特质,或许可以作为参考,“如果说孔子的伟大是中正的伟大,老子的伟大是超越的伟大,那么韩非的伟大,则是倾斜的伟大了”(杨义著:《韩非子还原》,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页)。
56、面对这种情况,韩非吸收前人经验、综合各派主张,专门为君主定制了高效统治“三件套”。这组“三件套”分别是:“法”“术”“势”。“法”用来解决君主和普通民众的关系,“术”用来处理君主和臣僚的关系,后的“势”,是“法”和“术”得以实现的保障。
57、这种主张,商鞅也有过。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便是加强秦王集权,打击豪强贵族,奖励耕战,将秦国变成一个军国主义国家。韩非觉得商鞅做的还不够狠,“未尽于法”,只有对国民人身上的赏罚还不够,必须要让君主的权力能控制到疆域范围内的每一颗脑袋,每一张嘴,要把所有人都约束到国家机器的罗网之中才行,就像管理一个大型的养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