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中秋
1、大概从周朝开始,人们除了在季节变化时同时祭祀日神和月神外,还专门在秋天朝拜月神,这就是《礼记·保傅》中所说的“三代之礼,天子春朝朝日,秋莫夕月”。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至于月神的性别,自周朝以后,逐渐被确定为了女性,如《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就记载:
2、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3、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5、在诗人的眼里,月亮总是为钟情的题材,古代描写月亮的诗词多到不可胜数。在中国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之中,就有一首《陈风·月出》。(诗词里的中秋)。
6、风格和阔大的意境,他与兄弟苏辙词说中秋的佳作,永世流传。(诗词里的中秋)。
7、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8、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西江月》
9、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10、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11、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苏轼有一首词《阳关曲·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2、点评:明明是自己在长安,望月而遥想鄜州(今陕西省富县)的亲人。但诗歌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写出了一家人的真挚感情,经常被后人借鉴。
13、望月寄思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这篇出自《诗经·陈风》的《月出》多被认为是描写男子在皎洁月夜下对意中人的思慕之情。两千多年前,陈地的这个男子,对着一轮月亮,涌起了相思之情。月光皎洁美好,一如意中人的皎洁美好。
14、诗以月为主线,处处从对面着墨,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妻子儿女月下思亲图,从而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思念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15、在以月亮为题材的古诗中,李白的一首《月下独酌》是有名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这首诗中,李白再次给我们展示了他恣意的潇洒和漫无边际的想象。文字间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意,让读到这首诗的人都有所动。
16、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17、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8、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19、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作为宋词代表人物之苏轼的词追求壮美的
20、明清时期亲人团圆成为中秋节俗的明确主题之一。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并且此时有了“团圆节”之名。
21、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22、还有白居易在《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诗说中:“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月夜忆舍弟》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3、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____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24、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25、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26、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27、点评:月亮还是昔日的月亮,地方却不是往年那个地方,自然,身边的人也不再是往年的人。被贬湓浦(今江西九江),物是人非,故乡不见,孤苦伶仃。诗歌清冷至极,悲苦无形。
28、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宋·苏东坡《西江月·顷在黄州》
29、唐朝以后,中秋节拜月、赏月更加盛行。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说:
30、点评:这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也是自古以来写中秋的作品中公认的绝唱。它构思奇拔,独辟蹊径,神话与现实、感慨与旷达,层层交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也极富哲理与人情。通观全篇,皆是佳句,很好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