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其一【文案36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3-03 16:51:58

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其一

1、  这四句是两种生活之间的过渡,前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顺畅,毫无阻隔。因为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的句式,便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再从这里转接下文,就显得自然妥帖,丝毫不着痕迹了。

2、在东边高地上种植禾苗,禾苗生长茂盛遍布田野。(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其一)。

3、诗中描写了田地、草屋,榆树、柳树、桃树、李树等各种树木,以及村落、炊烟、狗、鸡等。展现出的乡村生活场景可以根据诗中描绘的景物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丰富画面。

4、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5、kāihuāngnányějì,shǒuzhuōguīyuántián。(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其一)。

6、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错误的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7、第四首写作者亲自参加劳动和对劳动的热爱,表明他不但没有因早出晚归地辛苦劳动而减少对劳动的兴趣,反而加深了他对劳动的感情,坚定了他终生归耕的决心。

8、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

9、yúliǔyīnhòuyán,táolǐluótángqián。

10、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

11、正如“抱朴含真”是他的思想性格的特质一样,质朴真率、平淡自然也是他的诗歌创作的基本风格。总之,“真”、“淳”、“拙”不但是他的人生理想的核心,也是他的美学理想的精髓。他的诗风“淡”而能“永”,正是这种独具一格的美学情趣的具体反映。

12、第五首诗讲述了作者耕种归来的活动,表达其欣然自得之情,内蕴醇厚,情感真挚。

13、fāngzháishíyúmǔ,cǎowūbājiǔjiān。

14、要问我这样做是为什么?人的一生总要从事劳作。

15、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16、《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

17、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虽是“误入尘网”,却是情性未移。这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顺畅,毫无阻隔。因为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句式,便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

18、清晨起下田地铲除杂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锄回去。

19、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20、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21、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22、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这是第一首。

23、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24、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25、  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适俗韵”无非是指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吧,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同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两句表现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但是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背自己的本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26、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27、再有语言明白清新,几如白话,质朴无华。这首诗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意境,诗的语言完全为呈现这意境服务,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诗便显得自然。总之,这是经过艺术追求、艺术努力而达到的自然。

28、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

29、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30、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31、①韵,气质,性格。    ②三十年,乃十年之夸词,诗人出仕十余年,而夸言三十年。此句有多种解释,这里极言日久难耐。    ③羁鸟,被束缚的鸟。    ④方宅十馀亩,谓宅地较宽。晋代田亩比现在小。    ⑤暧暧,隐蔽貌。  依依,轻柔袅动貌。    ⑥樊,篱障。

32、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33、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34、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35、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