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诗特点【文案77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3-03 16:51:34

陶渊明的诗特点

1、陶诗中冲淡之美的境界是主要的艺术成就。正如鲁迅所说的,陶诗并非浑身“静穆,”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三海经诗十三首》其十)之类的“金刚怒目”,此类诗写得慷慨激昂,豪情迸溢,表现了诗人豪迈诗风的一面。另外,陶诗也有磊落不平的悲愤之句,“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十二首》其二),也有忍饥抱寒的愁苦之音,“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故沈德潜说陶诗“有忧勤语,有自任语,有知足语,有悲愤语,有乐天安命语,有物我同得语”(《说诗晬语》)。

2、不过是极平常的一条山涧,一只鸡,一束照明用的荆薪,出自陶渊明笔下,便有了盎然的生趣。农村生活的简朴,邻人的亲切,以及乡间风俗的淳厚,全都呈现在纸上,给人以美的享受。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陶诗的确淡,但淡得有味,是由至醇至厚转成至淡,是美的极高境界。

3、王维的诗意境空灵隐逸,极富禅意。像《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4、酒至酣时似梦似醒,能使人如行走诗中,如仙如幻,其味无穷。因此,诗和酒一直有如左右两只手,从精神和物质的不同角度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通过刺激人的神经,荡涤人的灵魂,从而激发出人的激情,让无数的诗人们在激情澎湃中得到了超越平凡、平淡和平庸的精神享受。(陶渊明的诗特点)。

5、在与玄言诗作一对比之后,如果将陶诗的这种特点与在他稍后的谢灵运相比,则更可以看出陶渊明对玄理的内化。前人早已指出,谢诗后总有一玄言“尾巴”,如《登池上楼》的后一句“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徵在今”,直接引用了《周易》中的“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之语,已示自己的归隐之意。这一句之所以被人诟病,是因为它实际上仍使用的是哲学语言与思路,即用象来示意,依靠的是读者的理性推论而非感性体验,所以作为诗歌而言,就略显枯涩,并不能让人产生美感。

6、如果将陶渊明与后世的诗作简单作一比较,则这种特点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六朝时期,随着诗歌愈为“声色大开”,“炼字”也得到巨大发展,诗歌的动词、形容词选用愈为精细,如谢灵运的名句“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在谢诗这一句中,“林壑”、“云霞”、“夕霏”的意象选取本身就较为细致雕琢,而“敛”和“收”两个动词更是精工地描绘出山光渐隐,天色愈暗的暮景。这两个动词在词义上即有“收缩”之意,在这里的语用中,它们也是尽可能收缩着自己的描述范围:无论是“收”还是“敛”,都旨在精准地描摹出这一动作中特殊的部分,而并非像陶诗中的动词一样旨在概括出动作的普遍成分。

7、我自己觉得,所谓诗人,并不依附于“诗”这个形式。也就是真正的诗人写出来的东西,就算没有诗的骨架支撑,没有辞藻的辅助,不需要构思,就单看诗本质流露出来的思想,是直接就从脑海里泉涌而出的东西,不是刻意创造,有意而为之的。诗的本身,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这种东西并不像许多人写诗,或是绞尽脑汁,或是反复推敲——或许经历一次次修改的成品出现时,确实很光彩夺目,但其实已经失去了作为诗的本质,变得空了。我认为真正的诗,真正的创造,只在作者一念之间而成。

8、在诗歌创作中,情、景、理三者交融至关重要,而情又是重要的,离开情的景就没有了生气,离开情的理更是"淡乎寡味"的空理。而陶诗总能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悟出之理,又呈现新的意境,给人以美感。

9、(3) 钱惠梅.“质⽽实绮,癯⽽实腴”——论陶渊明⽥园诗的艺术特⾊(J).⽂教资料,2007(26):11-

10、魏晋南北朝那个离乱的年代,壁画题材多为割肉贸鸽、舍身饲虎等,其中传递的思想大约是:连贵族都牺牲自我挽回鸽子老虎的生命,更不必说一般的老百姓在人世间的一般牺牲了。这些壁画以及诡异笑容的佛像,都是在填补人们崩塌的精神世界,求得“心灵的喘息和精神的慰安”。到了唐朝则相反,佛像体现出的更多是祥和、庄严的感觉,西方极乐世界更是令人羡慕的幸福所在,与人世间的悲苦形成了互补。

11、在诗歌创作中,情、景、理三者交融是至关重要的。离开情,景就没有了生气,理更是“淡乎寡味”的空理。景和理如果没有浓厚的感情渗透,便失去了作品的生命力。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飞禽走兽、花卉草木和山山水水都饱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同时,诗人又善于寓情于理,把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陶诗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叙事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通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天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与不似,只是写出他自已胸中的一片天地。且看《饮酒》其五:

12、还是比较赞同魏晋人与自然相融,无分你我,无分轻重的观点。所谓的魏晋,在我看来在某束缚上是在唐朝开放前的一次预演,然而在思想上相比唐朝反倒增添了一份多元性。一方面是地域文化的第一次冲突,一方面是朝代兴衰的快速更迭,碰撞与碰撞之间产生的是孙浩《尔汝歌》的嘲弄,蜀公主的冷冷一笑。于我们当今人看来,或许颇具情趣,但于当事人怕多是家破国亡后的无畏一切吧?当然徽之砸琴之举不似叹家弟之逝,反倒是希望人琴相随的成就。至于为什么魏晋时人喜用玉山将崩形容高士,就不得而知了。

13、(晋)陶渊明著.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

14、更需要注意的是,在陶诗中,意象这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并不是以对抗的形式来展现的,而体现为一种物与物之间互相和谐,体现为两种意象彼此之间的相互追随与迎合。例如,同样是摹写山水,在谢灵运笔下是“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从斤竹涧越岭溪行》),用“隈隩”、“陉岘”等险字极写山川之高峻险要;而陶渊明笔下则是“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弱湍驰文鲂,闲谷矫鸣鸥”(《游斜川》),天色是“澄”的,正因其澄淡所以能闻得水鸟的鸣声,水流是“远”的、“弱”的,正因其微弱所以能与游鱼相和谐。山水景色,在谢灵运的诗中处处表现为景物之间的犬牙交互、参差相斗,而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却是相互协调,一派宁和。

15、陶诗之“腴”,不仅体现在对诗歌语言形象性的重视和挖掘上,还体现在陶诗中意象自身的特点上。简言之,陶诗中的意象大都具备两个特点:第物之自身的饱满充盈;第物与物之间的浑融和谐。

16、(2) 戴建业.回归⾃然与澄明存在——论陶渊明诗歌语⾔(J).九江师专学报,1993(01).

17、陶渊明的诗,语言质朴自然,集抒情、写景、议论于一体,深受人们喜爱,对后世影响很大,尤其是《饮酒二十首》。这二十首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以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18、阿斯兰在《纳尼亚传奇里》并不是一个尽善尽美缔造者,他也会利用“心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结合上一次的讲座,我想说:神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或许也拥有着一颗人类的心,并不是那种大义凌然的形象。或许,他们也会幽默、会失落、会有愁绪,而这正是我心中的上帝。

19、山涧清且浅,可以濯我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20、回复“真题”,可下载各大高校文学考研历年真题;

21、而后四句写人不见人,只闻人语声。就像《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出场时的情形,采用了“未见其人,先见其声”的写作手法。

22、王维是南宗画派开创者,文人画的始祖,因此,王维的诗,都具有画面感和美感。

23、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主要两点:一是       、       、       、       的浑融,二是平淡中见       ,朴素中见       。苏轼概括为“       、       ”。

24、在这里,“忽与一觞酒”首先打破了前文已经稳定下来的“逝将不复疑”:“忽”字表明这是一种瞬时的动作,从而造成一种不稳定性,使读者产生理解上的阻塞:为何突然要引入“酒”的意象?“酒”与达人的“不复疑”又有何联系?而后一句对这一疑问做出了回应:“日夕欢相持”作为一个定格的、不断重复的画面,重新使诗歌回归稳定平淡的感情基调,同时也表明“忽与一觞酒”这两句的意义:达人的“不复疑”,正是体现为这种“日夕欢相持”的、有乐须尽乐的态度。正是通过这种突然而至的旷达与欢乐,这首诗歌才具有了“生命的感发”,令人感到亲切,而不至于成为枯燥的说教。

25、的确,王维此诗,颇有陶诗空灵、隐逸的境界。

26、陶诗不用夸张的铺排和绮艳的色彩,不用刻意雕琢的对仗和深僻的典故,他诗句的魅力,在于全是以他性情中自然流出的言语,于内在的感情力量。他之所以选择这样纯净的去尽华饰的语言,是因为他向往的是闲适淡泊的人生,他要表达的情怀,是一片纯真心地,而不是矫饰的感情世界。陶诗的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之美。陶诗的语言不是未加工锤炼的粗糙平俗的民间口头语言,而是语言巨匠剥落浮华后高度凝炼所达到的更高境界和水平。

27、陶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继承了       、       的传统,它围绕着诗人           这个中心,表现了自己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格。其代表作有《            》其二(白日沦西阿)、《            》其十(精卫衔微木)等。

28、这种貌似平淡实则醇美的特色,实为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人所知,亦人所能。张戒所说的“味”,当是陶诗醇美的韵味。此种韵味之所以“不可及”,原因固然众多。我们撇开文学修养、艺术才能等条件,可以说这种韵味只有像陶渊明那种不愿随俗浮沉,不肯汩泥扬波的诗人才能写出,也即只有寄心于远、心境“至闲至静”者才能写出。

29、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

30、这首诗简单质朴,但读来却有一种深邃悠远的象征意味,意蕴深厚。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佳处不在语言,与陶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

31、陶诗常常取发“自然”和平常人的生活,却通过诗人的组合,又呈现了新的意境,给人以美感。“日入室内睹,荆薪代明烛”(《归田园居》其五),不过是极平常的一束照明的荆条,但是诗人写出来就增强了亲邻之间欢聚谈笑的生活气氛。这一气氛的形成,也正是诗人甘愿归隐躬耕,坚守精神家园的结果。“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只用“床席”两字,就具体地写出他安贫守俭的生活,看似平淡,但平淡之中,却透着一种超然洒脱。

32、元好问曾评价陶诗为“豪华落尽见真淳”,这句话可看做是“癯而实腴”的一个注解。正如陶渊明自身在“守拙”中实现了“颖悟”一样,陶诗也在质朴中实现了丰富。一方面,陶诗在实词的写意与概括、虚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中形成了自然浑融的风貌,另一方面,陶诗又通过对诗歌语言特性的挖掘,对意象的选择与描写、对语序的跳跃与沟通,展现出一种质朴背后的丰富意蕴,正是这两者的对立统才造就了陶诗令人感动、令人回味的文学面貌。

33、田园诗,之前给我的感受是自然朴实,相较于文字上的感受,我认为更直观的是田园诗在我的脑中所产生的色调——不同于山水诗的清远缥缈的青色的冷,它带给我的是一种淡米色的温暖,这也让我从中感受到了田园诗的淳朴与生活感。

34、陶诗则不然,如在陶诗中为接近理性思辨的《形影神》三首,也始终没有放弃诗歌语言本身的形象性。陶诗写“身没名亦尽”之后,采用的并非是说教的态度,而是表现自我情绪的“念之五情热”。三首后的“神释”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说理意味,但仍然体现出语言的形象性:相比起说教,“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更偏向于一种感性的体悟,也正是这种体悟使得陶诗具备了叶嘉莹先生所说的“生命的感发”,具有了令人共情和长久回味的魅力。由此可见,陶渊明的“忘情”其实并非情感淡漠,而是一种“情志合一”,真正达到了自然的境界。

35、从前诗中很少见的那平凡事物,如桑、麻、鸡、犬等等,一经陶渊明写入诗篇,和他的生活、志趣融合起来,就无不充满奇趣盎然诗意。读过陶诗的人,都会对他描写的农村景物留下深刻的印像。“鸟弄欢新节,冷风送余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一)和“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同样是写春风,但都写得这样简练丰富,不相重复。再如“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浩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人是似乎毫不经意地就写出了人们在冬雪时候的一切细微感觉。这种感觉所体现的和谐,是人与自然泯合为一的结果。更主要的是这些景语在各首诗都和诗人所描写的感情很微妙的融合在了一起,成为表现诗人胸怀志趣的有机组成部分。

36、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37、前四句写景,仅仅二十个字,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妙的秋林图。展现了一幅有光有影,有声有色的水墨画。想起光雾山的秋天,七十二潭不正是这样美好的景色吗?

38、通过陶、谢诗歌的这种语言差异,也可以一窥二者不同的创作心理的不同:陈寅恪先生曾把陶渊明的思想概括为与阮籍嵇康之“旧自然观”相对的“新自然观”,袁行霈先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陶渊明的“新自然观”实际上为“真自然观”,他既不同于汲汲于名教的“伪”,也并非像嵇、阮一样佯狂而偏于“伪”,而是通过归隐自然的方式,将自己与世界万物融为一体,大限度地去“伪”而存“真”,以此达到“自然”的状态。陶诗选取具有普遍性、概括性的实词,一定程度上即为追求物我合一这一思想倾向的体现。而谢诗的精准背后,则是一种分离剖析的创作思维:在这里,人与世界的融合被打破,诗人也由内在于世界的“体验者”,变为外在于世界的“观察者”。因此,比起“物”与“我”之间的感发,“物”与“物”之间的情态与关系得到了诗人的更多重视。

39、随手拈来,便有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阳关三叠之绝唱“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举杯邀明月”;杜甫“性豪业嗜酒”;柳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自始至终逃之不过躲之不及一脉相承的诗人,当数陶渊明“携将酒去,载得诗归”,!一代诗风,一代酒豪。陶渊明爱酒、嗜酒,因为酒,自心底流露出无比高尚的人格魅力,也因为酒,才给中国文化在骈体文玄言诗盛极的魏晋时期独辟一代文风。

40、陶渊明原本在我心中一直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缥缈隐士形象,这次讲座提醒我还是一个真实的人。他曾屡次出仕,然而每次都无法忍受官场的虚伪势利,终高唱着“归去来兮”隐于田园。他曾有过希冀,但这个离乱的时代让他失望透顶——他当时毅然与之决裂,而我如今方才懂得他的悲伤。陶潜是一道微光,他不曾停止闪耀,只是归于清静可爱的田园,坚持追寻着构建着自己的理想世界——诗文的格律对他早就不是羁绊,他兴许是带月荷锄归后在满天繁星的辉映下提笔蘸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一般的美文便如泉水般自然地汩汩流淌出来……那不期然而然的一丝欣喜,那眼前悠然的南山,在抬头微笑荷锄的此刻融为一体,浑然成为了那“美好的生命样态”……真实的那份情感,那种“与天地共存”的和谐美好,是千年后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会欣然神往的那片田园吧。若是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陶渊明该多好……

41、需要说明的是,陶诗中语序的这种跳跃性,与其说陶渊明刻意锻炼而成,不如说其情性的自然流露。虽然陶渊明还没有完全超越生死、名利,但是他所持有的“新自然观”让他能够以一种旷达的心态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变故。换句话说,这种跳跃,正是陶渊明的旷达所在:他的思路能够从眼前的情景中忽然跳脱出去,在瞬间达到一种与自然契合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埋藏或泯灭内心的矛盾与忧愁。这种旷达的胸襟,颇似于后世苏轼在《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中所表现的那样:既然“敲门都不应”,那就不妨“倚杖听江声”。在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时,陶渊明与苏轼都能够以退为进,找到新的人生出口

42、可以说,陶渊明《饮酒二十首》这组诗,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而《饮酒二十首》中为经典的又当属今天我们分享给大家的《饮酒·其五》,诗中无一酒字,却句句让人醉,写出人的状态。

43、将知识点归纳成不同的题型加以记忆,例如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或论述等,系统有效地记忆专业知识。

44、 陶渊明的诗,使我们勾起对和谐社会的向往。陶渊明诗歌中的哲学思想,给今天的人深刻的启迪:在现今忙碌的人类社会中,唤起⼀个赤诚、质朴无华、纯净的灵魂。陶渊明在乡间的闲适生活,物我两忘的人生意境,为处于极度紧张状态的现代人提供了⼀种新的选择。

45、“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探询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称为“自然哲学”,它既包含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

46、诗歌首四句写身居“人境”而精神超脱世俗的虚静忘世态。中四句写静观周围景物而沉浸自然韵致的物化忘我心态。后两句又深进一层,写“心”在物我浑化中体验到了难以言传的生命真谛此诗意境从虚静忘世,到物化忘我,再到得意忘言,层层推进,是陶渊明归隐后适意自然人生哲学和返璞归真诗歌风格深邃、充分的体现。

47、诗人的佳作不胜枚举。他用如椽之笔,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中的经典,让我们在一幅幅优美的风景中,得到无法比拟的艺术享受。

48、但是,当陶渊明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结庐在人境”四句,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所谓“心远”,即心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由于此四句托意高妙,寄情深远,因此前人激赏其“词彩精拔”。

49、陶诗所描写的往往是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这些在别人看来平平淡谈的东西,一经诗人笔触,就给人以新鲜的感觉。例如:“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写夏日闲居的恬适心情,“贮”字用得多么有趣,好像凉爽都贮存在林下,随时可以汲取一样。南风也体贴人意,为人撩开衣襟送来凉意。又如:“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两个“亦”字表现物我契合的境界,也是极平淡而又极有趣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仅仅十个字便写出了雪的轻柔以及出乎意外见到大雪时的惊喜之情。《归园田居》其五:

50、回复“测试2”,可获取现当代文学基础测试题;

51、感触深的还是嵇康的那篇绝交书,他义愤填膺地怒骂山涛,临死却又把儿子托付给山涛。可见他并不是厌恶山涛,而是失望,失望于昔日的好友竟会邀他做官,竟会让他回到黑暗的官场。他的这一篇,细究下来,其实是写给当时所有官员看的,目的就一个,连我好的朋友我都可以因此绝交,别来找我做官。他极力拒绝出仕,也是竹林七贤的共通特点,不被各种条款规矩所拘束,淡泊名利,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着实令人佩服。

52、陶渊明的诗和生活完全打成一片,正如宋施德操所说:“渊明随其所见,指点成诗,见花即道花,遇竹即说竹,更无一毫作为。”他似乎无意写诗,只是从生活中领悟到一点道理,产生了一种感情,蕴含在心灵深处,一旦受到外力的诱发(如一片风景,一节古书,一件时事),便采取了诗的形式,像泉水一样流溢出来。如《拟古》:

53、陶诗富有哲理,但不是抽象枯燥的哲学说教。他的诗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些朴素自然的诗句,都像格言一样,言浅意深,发人深思。清人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说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是很中肯的评论。

54、(清)叶燮,薛雪,沈德潜著.霍松林校注.原诗,一瓢诗话,说诗啐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

55、复习过程中,应逐渐抛开书本,整理成精炼的笔记。通过习题练习,整理真题答案,巩固知识点。

56、这种因景物相互协调、追随而带来的宁静与和谐,在陶诗中比比皆是,如“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和郭主簿二首》其一)”、“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读山海经》其一)”、“山涤余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等等;有时,陶渊明甚至将自己融入到这种景物的和谐中去,不只物与物之间相互追随,物我之间、他人与自己之间,也是和谐统一的。例如“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和郭主簿二首》其一)”、“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其一)”,等等。

57、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具有画面感和丰富的美感。

58、陶渊明萌发出来归隐的念想,是在他在经历十三年的仕途坎坷之后,在《归鸟》一诗中就不难看出来他的这种思想。陶渊明选择出仕做官,为的是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可是当了那么多年官,他却丧失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官不仅没有达到他的理想,还失去了他的自由。“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在他的眼中,官场就是⼀座坚不可摧的囚笼。当他看到天空中的一片白云时,他感到的羞愧,因为他没有达到自己大鹏展翅高飞的理想,反而让自己变得更加地拘束了。终,陶渊明开始憧憬自己辞官归隐的⽣活场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他把自己对自然的向往,比作⼀只鸟儿对森林的思念,这就是陶渊明的真实感受。

59、后,陶诗之“腴”不仅体现在意象的选择上,还体现在诗歌语序的跳跃上。在陶诗中,常常会宕开一笔,在叙事中加入写景,在描写中加入抒情。这种语脉的跳跃更显示出陶诗之“腴”。葛兆光先生曾将诗人的思想流动与语言表达分别概括为“意脉”和“语序”,并指出在诗歌中,意脉与语序的分裂拓宽了诗歌阅读与理解的空间,使得诗歌语言赢得了日常语言所没有的张力,这种分裂同时也让读者视线和焦点完全自由。对于陶诗这一个案而言,这一论断也是精辟的。在陶诗中,通过语序的跳跃,陶渊明打乱了读者对诗歌的阅读期待,使得两句之间由跳跃产生空白,在“以意逆志”的阅读心理下,读者自然会通过自身的经验想象来尽力弥补这一空白,更为广阔的诗意空间由此产生。

60、像这样让人传颂的诗句还很多。比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简单却有不简单的效果。比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那对友人的款款深情,深深地感染着读者。

61、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

62、 ——节选自袁行霈《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与陶诗的自然美》

63、在近体诗中,动词、形容词一般为炼字的重点,但是由于处于诗歌发展早期的汉魏古体诗中,却较少出现刻意的炼字。陶诗更是如此,在陶诗中,大多字词都朴实淳厚、浑然天成,修辞性与雕琢感较少。前代学者已经指出,陶诗常用“挥”、“尽”、“来”、“开”、“佳”、“好”等动词、形容词,如“山气日夕佳”(《饮酒》其五)、“一觞聊可挥”(《还旧居》)、“绿酒开芳颜”(《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飘飘西来风”(《与殷晋安别》)等等。细查之,不难发现这些字词均具有以下特点:第它们的概括性强,这类词汇在功能上更倾向于从不同事物之间抽象出普遍的、共通的特征,而非描摹出事物独特的、的情态;第它们的适用范围广、使用对象多,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开放性,因而能够让人产生一种熟悉感、和谐感。这两个特点相互交织,陶诗自然浑融的诗歌风貌由此形成。

64、读完这首诗,感觉自己的灵魂都被洗干净了,我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整首诗有一种镜花水月般的纯美,让人想起《雪国》里的景色描写。

65、这样的一段文字,读来让人耳目一新,诗情画意就在眼前,那种轻松欢快也感染着我们。

66、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67、陶渊明作品的语言平淡,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表意易读懂,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味,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梁实秋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68、陶渊明诗中的叠字加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体现出来了音乐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居》其⼀),在每⼀句诗的开头都使用了叠字。“暧暧”意思是昏暗,指田间晨昏之际的景象,“依依”指炊烟缓缓升起的状态。“暧暧”和“依依”两对叠字,使得村庄和炊烟这两处在农村常见的景色,被描绘成了⼀幅远近、冷暖、动静相结合的优美画面。陶渊明诗歌中的叠字还表现在好多诗中,如“遥遥辉,荡荡空中景”(《杂诗》其⼆);“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挽歌》其三)等等。这些叠字的使用使得陶渊明诗形成了独特语境,增强了诗的气势和美感,又加强了诗人的感情,形成⼀种和谐的韵律。

69、陶渊明的《闲情赋》,写得多么绮丽多姿,这说明他并不是不会使用华美的辞藻和细腻绘声绘色。他的诗文创作中洗尽铅华,以质素自然创造出情味极浓的冲淡美的艺术境界。写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不用“撒盐”“飘絮”之类的精巧比喻,只平平常常的十个字,就写出了雪落无声的轻柔意态。写风,“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诗》),不用“青萍”“惠风”之类的典故,只一“翼”字,便将南风微拂新苗摇曳之态写得和煦暖人。陶诗的语言是不露斧凿却高度艺术化的传神之笔,是诗歌大师语言功力炉火纯青的化境,非寻常辈可比拟。元好问说陶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三十首》其四),殆非虚誉。

70、“诗人”到底是什么?我想“他”应当是哲学与艺术的结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流传至今的文学正是浩瀚宇宙与苦短人生矛盾中碰撞出的思想精华,它令我们更加努力地在我们短暂的人生中追逐那片属于自我的“思想田园”,抛开一切的欲望,随顺自然,在自然的和谐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71、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其诗的大特点。另外,王维的诗,还有陶诗空灵、隐逸的境界。

72、陶渊明诗文中很少见人,更少见人与人的互动,平白干净,萧舒极简,他爱这样的自然胜过其他一切,草木云翳,山川河水,万物有灵且美,只不过像是自然里面恰好包含了邻里、妻儿,所以才顺带写到了人,写到了自己,写到了生活。也许正是人情冷暖的缺失成就了陶渊明的文字,一片澄澈没有波澜的水,才能倒映出更真实完整的世界。

73、《红楼梦》中,香菱读完王维的诗,这样评价道:“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74、老教授在后说的一番话值得探讨,他让孩子们经历过纳尼亚的奇遇之后不要谈起这件事,也不要和别人说,他还说经历过同样奇遇的人会在谈吐、神态中表现出来,彼此会互相知道。这让我想到了以前一部电影叫《你的名字》,男女主角在经历了同样的身体互换后能在人海中一眼认出对方。我想,这应该是他们之间有一种羁绊,也可能经历了同样的事情,他们有了类似于共同语言的联系。而教授让孩子们不要在这个世界中谈起纳尼亚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个世界与纳尼亚世界是毫无干系的,他们顺着这个世界的法则来,不必要记得这些吧。

75、热爱饮酒、拒绝官场、享受清谈、风度翩翩,这几次读书小组下来,认识了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魏晋风流人士,走进了他们。感受到了他们从神坛步入人世后不得不与世俗的种种矛盾斗争——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是为与趋炎附势的社会划清界限,表明坚定的立场;向秀等人的妥协,是为自保抑或是真的认为“狷介之士,岂足多慕”也无所谓了吧,让我印象更深的是刘伶与杜康的传说故事,虽然荒诞不经、不足以信,而其洒脱不羁幽默逗人的醉态背后他对于生命之本又有多少思考呢?一直认为爱酒的人往往都并非真的是爱,而是作为幌子去寻求一种孤独思考的机会……他们的寂寞身影悄然归隐在了历史的长河里——兴许他们自己,并不感觉寂寞吧。

76、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