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抽象名言
1、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抽象哲学概念,是道家孔子提出的。
2、孔子强调实践,认为做到“仁”并不难,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所以,要实现“仁”,关键是在力行,是要积极地践行仁爱的思想。可见,孔子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与它的“仁”的实践原则是密不可分的。而且,“仁”的实践特性也必然把内在的精神指向外在的形式“礼”,从而把“仁”和“礼”联系起来,“仁”与“礼”的统一是孔子仁爱实践的又一重要特征。礼乐正是“仁”的重要实现手段。人们通过“礼”的具体实践,维护国与家、人与人之间的上下左右、尊卑长幼之间的秩序、团结,这种“礼”的行为和规则,实际是“仁”的外在规定。
3、由于强调“仁”的实践,孔子鼓励学生积极出仕,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安定尽力尽责,仁者“任重而道远”,如果“仁以为己任”,就要“死而后已”。当然,“仁”的实践不仅是入仕为官(在孔子看来,这是实现仁政的好途径),还体现在人生的多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即表现为对一切具体学问和道德的追求。“仁”对学问的要求是无限的,学问越大,实行仁爱的能力则越强。所以对仁的无限追崇,必然相应地会自觉无限地努力求知。好学是“仁”的实践的一个要求和前提,并且其本身就是实践的一种形式。孔子欣赏的弟子颜回就是好学不倦、踏实勤奋的典型仁者,他称赞道“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孔子自述自己也是“多能鄙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从这些话语中我们听到的是一个永不停歇的仁爱践行者的内心自白。
4、三、“孔子“仁”的本质是自觉追求大爱之境
5、关键词:孔子;仁;孝;大爱;实践
6、“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孔子的“仁”的思想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具有复杂的结构。从一个有机的整体看,孝是“仁”的基点,从孝出发,通过“仁”的具体实践,后实现“仁”的目标,即建立充满大爱的大同社会。
7、二、“孝”是孔子“仁”的基点
8、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9、《道德经》开篇第一章,老子就说明:道是抽象的,任何人都没有见过,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奥又深奥,如果道用语言能表述,那它就不是恒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词去命名,那它就不是恒名。
10、作为一种思想伦理体系,孔子的仁学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在当今依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在所有儒家经典中能反映孔子仁学思想的莫过于《论语》,其中出现“仁”的章节多达五十九处,而每次孔子对“仁”的解释又不尽相同。通过对这些章节的分析,笔者认为孔子关于“仁”的论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仁的内容,达仁的方法,仁的作用。细分之,仁的内容是一个由个人修养到社会责任的升华过程。其基本的内涵是孝、悌、忠、信、诚、恕、敬。这些是人的自身品格修养。而达到仁的方法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在于自己必须有为仁之决心,要持之以恒。有了决心是前提。然一人之智总会有蔽,故要与朋友以礼乐文章相切磋。仁的作用也有两途:个人和社会。于个人而言,仁有止恶就善修人道之作用,而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息乱,利于国家统治稳定,国家之富强。概言之,“仁”三个方面的内容发端于两点,即“仁者,人也”和“仁者,爱人”。孔子首先把人当做人来看待,发现了“人”,这是前提,在此基础上去“爱人”,由“亲亲”之爱扩展到家国、天下,这是“仁”的本质内容,“仁”的内容、作用及其修行方法均由此延伸而来。在深入分析“仁”的内涵的基础上,探讨这一思想对古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侧重点在于“仁”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消极意义,具体体现在政治、选举、教育、自然科学等方面。文章的后论述了孔子仁学的现代启示,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然而社会道德却不断滑坡,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盛行,人们普遍缺乏精神归属感。通过对仁的研究发掘有利于重建中国的社会道德、加强当代人的个人素养;另外,祖国统一大业悬而未决,全球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等,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孔子仁学思想中的精华也不啻是一剂良药。
11、孔子“仁”的思想体系中,认为“孝”是“仁”的初的起点,所谓“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以“孝”为基点,不断陶养而达成“亲仁”,是孔子推许的人的理想成长状态。“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做人的根本,有了这个根本,才可能走上君子之道,才能懂得“为仁”之道。
12、孔子是儒家代表人物,其思想核心是“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高的道德标准是‘仁’”。而孔子讲“仁”,每次对象不同,环境不同,他的讲解都不一样,可以看出孔子“仁”的内涵是丰富的,其含义深刻而宽博。两千多年来后人对“仁”的解释从未停止过,见仁见智,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阐释和注解。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孔子“仁”的思想,仍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和解读。
13、孔子看到了“仁”的本质是“大爱”,而且这种爱是人发自内心的自觉追求,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一种自觉行为。在“仁”的思想指导下,君子可以不断祛除和远离恶的行为,而且处处为别人着想,后实现大爱的人生超越。孔子认为一旦人有了仁爱的追求,就自然会远离“恶”,“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每天远离恶多一点,就接近“仁”多一点,日积月累,大爱之仁心就可逐渐养成。不仅如此,具有仁爱之心的人不但远离了恶,而且时时都会为别人着想,以别人的苦乐为苦乐,以仁爱之心对待一切。比如孔子在遇到别人有丧事时就如同自己有丧事一样,如《论语》中记载的“子食于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之类的事,说明孔子的仁爱,是体现在人生的方方面面,哪怕是生活中一些小事,也能体现大爱之精神,这是真正达到了仁者的大爱之境。 也是从“仁”的大爱本质要求出发,在政治上孔子自然要求统治者对人民要推行仁政,要用大爱之心来关心民众的命运,为人民的幸福而克制自己的贪婪和欲望。他指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明确要求统治者约束自己,把不合礼法的言行纳入礼的范畴,一旦他做到了这一点,天下的人都会认为他做到了“仁”,就实现了仁政。
14、“孝”与“仁”直接相关,不仅是“仁”的根本,而且孔子进一步指出“孝”也是“忠”的根本。孔子多次指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孝慈,则忠”等等,从这些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孝心是“仁”的起点,而且还是“忠”的前提,一个有孝心的人同样会忠于君主,这在孔子看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种观点应该说是符合中国的民族特点的,中国的政治体制一直是家国同构、二元一体的模式,君主实际上就是大的家族的家长,大家族管理统治着无数小家族,孝于自己的父母和忠于大家族的家长原则上是一致的,实质上“忠”就是放大的“孝”。既然孝者能达到忠信,因此,孔子才会把“孝”作为人生的根本,把推行孝道作为大的政治。而当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参与政治时,他说“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认为做到孝就是参与政治了,不需要一定要出来做官。可见他是把“孝”提升到了政治的高度。在教育弟子方面,他把“孝”也放在重要位置上,“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不仅要求弟子们对“孝”要身体力行,而且视之为真正的得道之“学”,高于普通的求知问学。
15、如何理解孔子“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呢?当代著名学者李泽厚的观点颇为精当。他认为孔子的仁学思想是一种整体模式。它由四个方面或因素组成,诸因素相互依存、渗透或制约。构成这个思想模式和仁学结构的四因素分别是(一)血缘基础,(二)心理原则,(三)人道主义,(四)个体人格。其整体特征则是(五)实践理性。这些因素共同构建成一个有机整体,使“仁”获得自己的生命和品质,拥有自我生长和更新的机制,从而具有自我调节、自我转化和相对稳定的多种功能。可以看出,“四因素说”是从不同侧面对孔子的“仁”进行了细致分析,找出了其中的有机联系,然后从宏观上概括把握,后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孔子的“仁”就是一个浑然一体、结构完整的一个仁学体系。因此,今天我们在理解孔子的“仁”的思想时,不能只看到某一点或局限于某些观点,而忽略其内涵的丰富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16、孔子是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家、践行者,而且在他的“仁”的体系中,常常把实践放在第一位。他对夸夸其谈、言过其实的人十分反对,认为:“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巧言乱德”,“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中这些话充分看出孔子反对空谈虚夸者,他认为这样的人正是缺乏仁爱的人,是道德品质低下的人。他认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因而他要求自己和学生都要做坚韧不拔的“躬行君子”。
17、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后甚至归结到“心安”两字。——费孝通
18、从“孝”出发,孔子把“仁”首先归结为亲人之爱,然后根据这种人生常理,再把“仁”向更大的范围推及,直至天下众人。孔子认为“仁”的本质特征,就是要把爱心从狭小的自己和家人之爱中推及众人,真正的仁者是要爱天下人,成就别人,所谓“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样的大爱之境应该是仁者的自觉追求和人生志向。孔子在表述自己的志向时,就是把实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样充满人间大爱的社会作为奋斗目标,以天下人的幸福为己任,可见他的“仁”的本质就是追求大爱无疆的境界。
19、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今天仍然需要我们继承弘扬。对孔子的“仁”进行深入分析解读,有助于理解和传承孔子的“仁”的思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在人生的实践中遵循“仁”的方向,按照“仁”的要求砥砺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20、四、“仁”的实践指向是其外在特征
21、一、孔子“仁”的思想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2、作为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仁”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儒家一切思想基本上都是从‘仁’字出发,就普遍性与差别性而言,则‘仁’之本身必具备其普遍性及差别性。”孔子的“仁”虽有差别性,有亲疏等级不同的区别,但他的“仁”的普遍性则是重要的一点,他认为“仁”是社会通行的法则,所有人都应该具备“仁”的言行,“仁”体现在所有人之间,既存在于君臣之间,也体现在君子和君子、君子和小人之间,只有所有人都追求仁爱,全社会才是真正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大同世界。在孔子心目中,正因为“仁”的普遍性,是人的本性,所以他才“有教无类”,希望所有人都能达到“仁”的境界。因此,孔子的“仁”是至高无上的,它既是道德范畴,也是政治原则;既是抽象的道德理念,也是可实践的具体行为;既有先天的生成,也有后天的养成。它不是一个僵化的概念或教条,而是鲜活的、具有源源不断生命力的一个世界,是一个内涵丰富、自成体系的有机整体。
23、在费老看来,乡土中国是整个中国社会重要的根基,不了解中国的乡土文化,就无法实现现代化道路。所以有机会,我还想把费孝通先生的其他著作读一读,了解一下他的相关研究。因为他都是在当地进行实地调查之后,提出的结论和观点,这一点很重要。这里摘录费老的几个名言:
24、由此可知,“孝”在孔子“仁”的思想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孔子把“孝”作为“仁”的基础,把“亲亲尊尊”作为“仁”的标准,反对把“政”、“刑”从“孝”“仁”中分化出来,希望通过对“孝”的提倡,来使天下恢复他心目中理想的政治秩序。
25、《道德经》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中国文化抽象宇宙观的核心概念,老子认为宇宙的本原是“道”,道作为滋养宇宙万物,然而又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无形无状,无影无象,无法用语言阐释清楚,却又是真实存在;并非清晰可辨,也并不是昏暗一片,连绵不绝啊!不可具体描述和形容,它反复回到无形无象,无声无色的状态,这就是无形的形状,无物的物象,这叫做惚恍。然而“道”又无时无处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可以用人们的意识去感知,的一种“抽象”,所以老子所定了两个抽象概念名称“无”和“有”,无并非什么都没,只是看不见的物质,处于无名状态,有是万物之母,故“道”是为抽象的道,“名”是为抽象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