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有名的句子并赏析汇总49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1-27 09:39:24

论语中有名的句子并赏析

1、(鉴赏: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3、(鉴赏: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5、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6、(鉴赏: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8、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9、白话释义:礼的应用,要以能够斟酌损益,从容中和为可贵。

10、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11、白话释义:只要他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遇到国家有为难而愿意付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的境遇也不忘记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成为一个的人。

12、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

13、(鉴赏: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14、春秋·孔子《论语》中关于礼仪的句子:

15、文章赏析:

16、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17、白话释义:不具备‘仁’的修养的人不能长久地保持朴素的本质,不能安然于俭朴的生活,也不能体验生命本具而长久的快乐。具备“仁”的修养的人是坚持、安守‘仁’的品格,有智慧的人会运用‘仁’的原则以求得利益.

18、白话释义: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你一旦这样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了。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1、《论语》多次提到“仁”字,这是第一次出现。意谓学之内容在仁,而行仁的根本在孝悌,务使孝悌之道推广而成为通行人群之大道,则少“好犯上”和“好作乱”之人。此谓“圣人以孝治天下”,被视为“治国之宝鉴”。孟子忠实地解释了孔子关于“仁”的含义:“亲亲,仁也”;“仁之实,事亲是也”;“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朱熹在《论语集注》中也说:“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儒家孔门这个以孝悌为基础的仁,是宗法血统性的仁,名分等级性的仁,受礼制约的仁。《为政篇》孟懿子问孝,孔子明确答以“无违”,即无违礼:“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没有礼,也就没有孝了,也就没有仁了。

2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3、扩展资料

24、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25、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6、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27、(鉴赏: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8、又如,”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

29、(鉴赏: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30、《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论语中有名的句子并赏析

31、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③,鲜矣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⑤。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⑥。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⑦!”(《学而篇第一·第二章》)

32、(鉴赏: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33、前一则是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那么他们之中必定有人是我的老师;后一则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要以诚实为先,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34、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自己愿意实行仁,仁就可以达到。

35、白话释义:礼的功用,是为了让人们相处和顺、社会和谐。上古圣王之道也就美在这和顺之上,不论大小事情都都是为了人们生活的更和谐。但是也会有行不通的时候,如果一味的为了和谐而和谐,无原则的调和,而不用礼来为之作适当的限制,就行不通了。

36、《论语述而篇》中。

37、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施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实践,用好心坏心来说,要防止好心办坏事,就要慎施。)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

38、(鉴赏: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39、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40、这周,同学们学习了《(论语)十则》这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二千多年前的伟大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一篇语录。

4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42、这其中给我感受深的两则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3、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44、仁是内在的品质,修养仁德全在自己。但仁又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只要我们真心诚意地追求,任何人都可以达到仁德的境界。但难的是能坚守仁德。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45、礼之用,和为贵。

46、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47、(鉴赏: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48、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49、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二千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是同样具有教育意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