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元曲三百首作者103句文案集锦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1-19 09:46:45

一、元曲三百首作者

1、中华史地十大奇书:《尚书》《左氏春秋》《山海经》《史记》《汉书》

2、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3、元曲是剧曲和散曲的总称,大家通常熟知的小令是归类到散曲里面去的,剧曲即是现代戏曲的前身,形成的文字部分就是剧本,有专门的演员进行舞台表演。遗留下来的现在只有文字部分,表演方面或演变为其他戏曲形式继续发展或销声匿迹了,两者的关系亦就是分道扬镳了。

4、何处也雕鞍去马?有心哉归燕来家。

5、路杳疏钟,似蚁行人,如步蟾宫。

6、强登临情思幽幽,望故国三千里,倚秋风十二楼。没来由惹起闲愁。

7、人踏了瓜果,马践了田禾。

8、对着这般景致,坐的,便无酒也令人醉。

9、[译文]如云团一般的烟雾冉冉升起,笼罩了清净的江湾,花草的香气溢满东西两岸。官家的租税只按九成征办。在这好时节正好去游玩,乘船到那渡口,你追我赶,然后把鱼虾野味准备好,做一桌丰盛的野餐,杯盘摆得满满的,尽情欢乐,忘记各自的艰难事。

10、一天云暗玉楼台,万顷光摇银世界,卷帘初见栏干外。

11、一葫芦酒压花梢重,随我奚童。

12、任从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农过,蚕怕雨寒苗怕火。

13、耽惊怕万千般,得受用些儿个。

14、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

15、浓淡峰峦,高低杨柳,远近桃花。

16、六桥锦绣,十里画图,二月西湖。

17、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烘。说英雄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18、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

19、西园杖屦,望眼无穷恨有余,飘残香絮,歌残白苎,

20、《显微镜下的古人生活》——《新周刊》杂志精选吴钩等历史学者专栏文章,一本书读懂古人生活

二、元曲三百首是谁编的

1、访戴归来,寻梅懒去,独钓无聊。

2、(幺)宜睛宜雨宜阴阳,比西施淡抹浓妆。

3、[译文]端起满满的酒杯开怀畅饮,难忘那故人的一片真心,今日相逢请别推,尽情地喝吧。你要唱歌时让我慢慢把酒斟,屈原为了坚持清白节操而自殉由他云吧。醉了的人和清醒的人还争什么?

4、三闾:指屈原,他曾任三闾大夫。

5、颦眉黛:形容远处的雨后春山,好像西施皱着的青黑丽眉。

6、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常记相逄若耶上。

7、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

8、断肠人:指飘泊天涯、百无聊赖的游子。

9、鸾枕孤,凤衾余,愁心碎时窗外雨。

10、骤雨过,珍珠乱糁,打遍新荷。

11、[译文]才欢聚在一起,一刹时又要离别,心里痛苦难分又难舍。画船儿载走了你也载去了美好的春光,只空空地留下让人惆怅的半江明月。

12、痛煞煞:痛苦的样子。

13、吓杀:吓到极点,犹言:“吓死”。

14、[译文]用黄金作装饰的宝剑,锋利的刀刃藏在剑鞘。束玉带,附红绒,虎头金牌缠在腰际。绿杨的树影里,骏马如飞银光耀。秋高气爽志气豪迈,建功立业,名垂朝廷。

15、对着这落花村,流水堤,柴门闭,柳外山横翠。

16、吃腥膻,着新鲜,一朝报应天公变。

17、此曲写一个妇女与丈夫离别时的情景。此女知道别后要两地相思,但又无计留住丈夫。想到江边送行;又怕世人议论,只好“君上孤舟妾倚楼”,从远处眼看着丈夫一点点的远去。“这些兰叶舟”如何能装下这么多愁。后两句巧妙地化用了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句,强化了对离妇内心的凄楚的表现力。

18、潇洒弄清声,锁窗前月色明,雕阑外夜气清。

19、[作者简介]王实甫(1260前-1324前),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其生活时代约略和白元咎、冯子振相当。写过杂剧十四种,著名的为《西厢记》,被认为是北曲好的作品之一。散曲仅存套数两套,小令一首。

20、《诸葛武侯》是一首凭吊诸葛亮的曲子。侧重点为诸葛亮的功业。诸葛亮,奠里用一个下的基础,“八阵图”、“出师表”、“梁甫吟”文治武功辉煌灿烂。虽说五丈原日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其功业与抱负,却令后人无限敬仰,由衷赞赏。

三、元曲三百首摘抄

1、人是动物,男欢女爱,常写常新。人在自省和内敛时候,很能把《瓦尔登湖》读进去,不过,我还是喜欢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喜欢专情劈腿的拜伦,喜欢眠花卧柳的浪子关汉卿。爱情里的侠骨柔肠,扭捏作态,过瘾了。

2、把人我是非遮断,阆苑蓬莱咫尺间,因此上功名意懒。

3、直志定行藏,屈指数兴亡。

4、该曲虽和马致远的《秋思》有相似处,但却又自有特点。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接着诗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

5、画楼秋露清,玉栏桐叶零。

6、白蘋(pin):一种在浅水中多年生的植物。

7、名利酒吞蛇,富贵梦迷蝶。

8、枕头儿上孤零,被窝儿里寂静。你便是铁石人,铁石人也动情。

9、故而,《唐诗三百首》将篇目定为310首,首先肯定是对《诗经》的模仿致敬,也有可能也受到了民间谚语的启发,其中肯定也有对实用性的考虑。因《唐诗三百首》影响大,后来的《XX 三百首》也就因袭了这种选集模式。

10、元代前期整个社会就已经变得腐败黑暗,马致远在半世飘泊之后厌倦了世事,遂生退隐之心。这支曲子即是表现他隐居乡村的村野逸情。在远离尘嚣的僻远乡村,人际关系变得简单,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繁琐俗事也少了不少。闲来无事听蝉鸣、看葵花开放,又看前来采花粉的蜜蜂,高枕而眠进入了梦乡。像庄周梦蝶一样,作者也在梦中分不清自己和蝶了。

11、元杂剧的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

12、[作者简介]刘致(?-1324后),字时中,号逋斋,石州宁乡(今山西平阳)人。曾就学于姚燧,官至江浙行省都事。

13、八阵图成,三分国峙,万古鹰扬。

14、寿阳曲.潇湘夜雨马致远

15、孤眠嫌煞月儿明,风力禁持酒力醒,窗儿上一枝梅弄影。

16、折桂令.拟张鸣善倪瓒

17、望人间三尺甘霖,看一片闲云起处。

18、横练:横铺着的白绢。用以形容湖水的平静澄清。

19、西村日长人事少,一个新蝉噪。

20、平湖云锦碧莲秋,香浥兰舟透。

四、元曲三百首在线阅读

1、急跳出风波大海,作个烟霞逸客。

2、方何碍:却有什么妨碍,即无碍。方,却。

3、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苦离别。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4、创业非容易,升平守分难。

5、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

6、红叶荒林酒兴,黄花老圃诗情。

7、兰膏:泽兰炼成的油,可点灯。此借指茶的水色。

8、披着领箬笠蓑衣,堤防他斜风细雨。

9、天风海涛,昔人曾此,酒圣诗豪。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供吟啸,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10、恰待葵花开,又早蜂儿闹,高枕上梦随蝶去了。

11、“芦沟晓月”是名传千古的胜景。这首小令,为我们再现了元代“芦沟晓月”的风姿。出了京城的门,摇着红色的鞭鞘。策马前进。远山朦胧树林明彻。芦沟桥俯看着下面湍急的流水。车辆可以从此桥通向遥远的边塞,大桥的栏杆背靠长空。整个大桥,有如一条千丈巨龙从夜雾中飞腾而起;又像万丈彩虹从云端直扑水面。结尾三句把芦沟桥与晓月、天上与人间,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恬淡愉悦,深邃高远的境界。作者将芦沟桥置于一个阔大的时空背景下,准确又极富感情地描画出“芦沟晓月”景色的特点,将读者带进了一个神话般的世界。

12、[作者简介]张弘范(1238-1280),元大将,字仲畴,涿州定兴(今属河北)人。曾从伯颜攻宋,任前锋渡江,长驱建康(今南京)城。后又任蒙古汉军都元帅,南取闽广,俘文天祥,南宋亡。不久病亡。他善槊,能诗,《金元散曲》录存其小令四首。

13、初相见时,止望和他同偕老。

14、酒乍醒,月初明,谁家小楼调玉筝?

15、[写作背景]盍西村的小令中有两组分别题为“临川八景”及“杂咏”的组曲,共十四首。本篇为“临川八景”中的第三首,咏临川元宵节的水上灯船,着意渲染的是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

16、鸾舆:皇帝的车驾,亦指代皇帝。此处指代刘备。

17、跃马常食肉:指高官厚禄,富贵得志。

18、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钉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19、闷酒将来刚刚咽,欲饮先浇奠。

20、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

五、元曲三百首是什么书

1、[写作背景]见伯颜作《喜春来》。

2、[译文]雨在飘洒,风在吹扬。地场好梦风惊醒,细雨断人肠。风过梧桐叶,寸点落芭蕉。风雨交加令人增添悲怆,雨和着风卷起阵阵凄凉。风雨让人如何承受,但是它却一定让人承受,它实在难于让人承受啊!

3、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

4、[中吕]阳春曲·别情

5、更有清溪,绿水,画船儿来往闲游戏。浙江亭紧相对,相对着险岭高峰长怪石,堪羡堪题。

6、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7、常记得离筵饮泣饯行时,折尽青青杨柳枝。

8、小梅香俄俄延延待把角门关。

9、和泪送春归,倩水将愁去,是溪边落红昨夜雨。

10、和花和月,大家长少年。

11、问什么虚名利,管什么闲是非。

12、王和卿,大名(今属河北省)人,为人滑稽佻达,名播四方。与关汉卿相友善,尝讥谑汉卿。关虽极意还答,终不能胜。中统初,燕市有一蝴蝶,其大异常,和卿即赋[醉中天]小令,由此名声更显。卒,汉卿曾往吊。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13、侯门:泛指官宦显贵人家。

14、这首《村居》歌吟隐居生活的闲适安稳。前四句表达归隐的决心。他还把来往于城市,看成是会“俗却新诗”,进一步突出了官场豪门与乡野隐居的对立。后五句写隐居环境的优美和隐居生活的安逸。山水澄明,风光秀丽,垂柳落花,安宁闲适。戴上斗笠,披上蓑衣,江畔垂钓,何等惬意。纵有斜风细雨,亦不必归去。

15、三脚猫:缺一脚的猫。喻指徒有其表实不中用的人。

16、沈熙乾.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17、除了以上两种原因,孙洙之所以把篇目定为三百篇,应该也是考虑到了实用性的问题。金性尧先生在其《唐诗三百首新注》的前言中说:

18、这支曲子以一个女子的立场和口吻,倾诉送别丈夫的离情。丈夫将远行赶考,妻子到长亭送行,离别使夫妻双方都感到难以割舍的痛苦。曲子写的就是这一片情思,既简单又平常,是历代文人吟咏烂熟的主题。但这种情感是永恒的,只要作家具有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就能常吟常新,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19、云入浩歌,一任旁人笑我。

20、《双调·卖花声》太平吴氏楼会集乔吉

1、罗襕:绮罗袍,元朝以丝罗制的官服。

2、春风花草满园香,马系在垂杨。

3、觉来时满眼青山暮,抖擞绿蓑归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