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大全解释【25句精选】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1-09 09:19:54

谚语大全解释

1、牛不喝水强按头一—比喻用强迫手段使就范。

2、鸟兽散一一形容成群的人象鸟兽逃散一样纷乱地散去(多形容敌人溃逃)。

3、不住,更谈不上帮助别人。

4、同生死,共存亡一一形容彼此间利害一致,生死与共。

5、意思:民间流传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

6、本意是口口相传的传言。是比较直白的事实。例如无知是福。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枪打出头鸟。云彩往东一阵风,云彩往南水连天,云彩往西披蓑衣,云彩往北一阵黑。……都可以称之为谚语(也包括农谚)。谚语多是千百年来,人们在与大自然斗争,与人交往的经验总结。多是正确的警句。————无事不登三宝殿,狗咬吕洞宾,刀子嘴豆腐心,……称之为俗语,也是惯用语。它未必是对的正确的。其中有很多出自明代话本与小说的。再深究,属于更早时期的成语的白话解释。例如:口蜜腹剑(说的是李林甫),人们在用它表达自己情绪时,觉得仅仅四个字,还不足以宣泄自己情绪,于是乎就多说几个字:别看他笑眯眯,一肚子坏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惯用语。他人偶至,蓬荜生辉,无事不登三宝殿,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这三句,在文化层次不同的人群里,各取所需。无事生非,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也是层次不同的人所用的。

7、抹一鼻子灰一—比喻本想巴结讨好,结果反倒碰个钉子,落得很没趣。

8、农业生产又是由人在进行的,因此农谚中还有很多内容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经营管理的经验等。

9、牛头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1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11、莫须有一一原意是也许有吧。后指凭空捏造。

12、语,普通话读音为yǔ、yù,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时代。“语”字,《说文解字》解释为论也。从言吾声。鱼举切。“语”字基本含义为谈论;议论;辩论,如:语议;引申含义为代替语言的动作,如手语;又引申为代替语言表达思想的方式或动作。

13、难于上青天一—比上天还难。形

1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旧谚。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

15、放之四海而皆准一一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准:准确。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16、泥菩萨过江一—表示连自己也保

17、谚语的谚字,它是形声字。

18、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一一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19、宁为鸡口,不为牛后一—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20、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21、在古文中,“语”多用作动词,表示交谈,说话,如语,言也——《广雅》。

22、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和谚语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语、歇后语、俗语、警语等。

23、农谚,是指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农谚讲的是农业生产,广义的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农之中还包括农作物、果蔬、蚕桑等,这些内容在农谚中都有。再说,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肥料、水分、温度以至于季节、气象、气候条件,这些方面在农谚中占有大量内容。

24、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一一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在旁协助。

25、驽马恋栈豆一一劣马惦着的只是马棚里的饲料。比喻无能的人只贪图安逸,无远大志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