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老子道德经全文解析及通俗译文137句文案集锦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1-09 08:06:33

一、老子道德经全文解析及通俗译文

1、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2、②玄牝(pìn):象征深远而看不见的生育万物的总根源,这里用以形容“道”的不可思议的生殖力。牝,生殖。

3、所以,知道满足,便不受困辱;知道停止,才能免除危险,可以得享长久的生命。

4、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5、凡过去的有或知都属阴一去不反了。定格在过去长死之化道也。

6、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7、译文: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虽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勃然举起,这是因为精气充沛的缘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和气纯厚的缘故。认识淳和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叫做“明”。贪生纵欲就会遭殃,欲念主使精气就叫做逞强。事物过于壮盛了就会变衰老,这就叫不合于“道”,不遵守常道就会很快地死亡。

8、明白我的人越是稀少,表明我所有的越是珍贵。所以圣人外表是粗麻衣,内里有真宝贝。

9、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10、天地无私而听万物之自然,故万物自生自死。死非吾虐之,生非吾仁之也。譬如结刍以为狗,设之于祭祀,尽饰以奉之,夫岂爱之?时适然也。既事而弃之,行者践之,夫岂恶之?亦适然也。圣人之于民亦然。特无以害之,则民全其性,死生得丧,吾无与焉。虽未仁之而仁亦大矣。

11、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12、揉合黏土制成器皿,上面有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用处(能容纳)。

13、同理,圣人把自己置于后,他反而在前;把自身置之度外,他反而长存。这不正是由于他无私,反而成全了他的私吗?

14、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5、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

16、天长地久(天长地久)。

17、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8、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19、无名天地之始(天地在开始时并无名称),

20、道亦乐得之(道也愉快地接纳);

二、老子道德经全文解析及通俗译文书籍

1、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2、吾不知谁之子(我虽然不知它的来源),

3、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4、孔德之容(天人合一的通道可以容纳万众的意识),

5、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6、“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7、复归于无物(还是把它复归于无物吧)。

8、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仅此三者作为法则是远远不够的),

9、“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同样,圣人无所偏爱,取法于天地的纯任自然。即圣明的统治者对百姓也不应有厚有薄,而要平等相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作息。对此,老子作了个形象的比喻:圣人不仁,对待老百姓也要像对待刍狗一样。

10、公乃全(公正豁达才能完整周全),

11、不尚贤(不刻意招贤),

12、揣而锐之(铁器磨得锐利),

13、(对应通行本第二章)注:天下都迷恋的事物,是恶的根源。都偏爱于好的,是不好的根源。有无相生,难易相对生成,长短相比而显现,高下相依而存,音声波动相互应和,时间前后相随。因此圣人皆以无为法而行,行不言之教。万物无时无刻不在演绎道却像还没有开始,所为甚大而无所着,成就一切而不占有(无所得)。因不占有(无所得),也就没有失去。

14、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15、①谷:形容虚空。神:形容不测的变化。

16、莫非道也,而可道不可常,惟不可道,而后可常耳。今夫仁、义、礼、智,此道之可道者也。然而仁不可以为义,而礼不可以为智,可道之不可常也。惟不可道,然后在仁为仁,在义为义,礼、智亦然。彼皆不常,而道常不变,不可道之能常如此。道不可道,而况可得而名之乎?凡名皆其可道者也。名既立,则圆、方、曲、直之不同,不可常矣。

17、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18、②毂(gǔ):即车轮中心穿车轴的圆木.北方叫它“车头”。

19、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20、惚兮恍兮(在这种亦真亦幻的意境中),

三、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1、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

2、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①,事有君②,夫唯无知③,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④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⑤而怀玉⑥。

3、生之畜之(创造并养育万物的大道),

4、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5、太上,不知有之(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

6、美者,人心之所进乐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而偏举也。此六者,皆陈自然,不可偏举之名数也。自然已足,为则败也。智慧自备,为则伪也。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使功在己,则功不可久也。

7、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

8、无为:顺应自然而不强制。

9、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

10、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

1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2、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13、使民不争(使民众不去争名);

14、本章,老子首先提出一种对立统一的世界观,然后在其基础之上探索“圣人”治国处事的方式,即“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通过顺应天地大道,世间根本的那些自然规律而达到一种内与外,大与小,个人与集体的和谐。很多朝代,尤其是战乱刚刚结束之后,社会复苏的时候,老子的思想对于治国、治家来说就极为重要。比如汉初实行黄老思想,提倡无为而治,使国家在秦末的战乱废墟上逐渐恢复过来,实现了著名的文景之治。

15、④绵绵:冥冥无形象,连续不断的样子。

16、人之所畏(人们所畏惧的东西),

17、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8、斯不善已(是因为不善的意念在作怪)。

19、何谓贵大患若身(什么叫贵大患若身)?

20、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四、老子道德经全文解析及通俗译文翻译

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我何以知道众生万物的规律)?

3、看见而不晓得,叫做"夷";听到而不明白,叫做"希";摸索而不可得,叫做"微"。"夷希微"三者,不可思议,难究其竟,所以它们混而为一。在他之上不再有光明,在他之下不再有黑暗。难以言说的无限延绵啊,又复归于空虚无物。他是没有状态的状态,没有形象的形象,叫做恍惚。迎面看不见他的先头,追踪抓不著他的尾迹。

4、人为努力的,必然失败;人为持守的,必然丧失。所以,圣人不是靠自己的作为,就不失败;不是自己努力去持守,就不丧失。

5、知常曰明(了解变化规律才算通晓明白)。

6、可以用言语描述的道,就不是恒久不变的道;可以叫得出的名,就不是恒久不变的名。有了空间,才开始呈现出天地;有了根源,才开始孕育万物。所以,如果一个人经常保持宁静无欲的心态,就可以深入观察到天地万物的微妙之处;如果常存欲望,就只能看到天地万物表层的东西。空间与物质同时出现而有不同的称谓,它们都很神秘。那神秘又深远的极处,便是产生天地万物之所在。

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9、老子所提出的一系列辩证统一的对立面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亦随处可见,善恶、是非、强弱、祸福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生真谛。在生活中只有知道这些,才能从黑暗中发现光明,从困境中找到希望,茫茫乱世中坚守一方清净;只有了解这些,才能做到不断进取,居安思危,正确地思考所遇到事情的是非善恶;只有清晰地认识到这些才能透过事物的表象,去观察它们的本质,寻找隐藏在表象内部的真实,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纵观万物。

10、“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玄牝的门户,是孕育天地、化生万物的根源。它的作用大。“玄牝之门”、“天地根”,都用来说明道为产生天地万物的始源。古代也有人把本章的要旨解释为胎息养生之术,认为“天地之门,以吐纳阴阳生死之所气。每至旦,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之上,徐徐按捺百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所以吐故纳新。是蹙气良久,徐徐吐之,仍以左右手上下前后拓。承气之时,意想太平元气,下人毛际,流于五脏,四肢绵受其润,如山纳云,如地受泽,面色光涣,耳目聪明,饮食有味,气力倍加,诸疾去矣。”(《御览方术部》引《修养杂诀》)这是把老子的思想与传统养生术联系起来的解释。这种思考的角度,也不失为对老子学说的一种发挥。

11、不推崇有才能的人,免得人民竞争,不诊视难得的货物,不让看到人民去当盗贼。不让看到可以引起贪欲的事物,使民心不被扰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使天下人心里空空的,吃得饱饱的,没有争强逞能的志向,身体棒棒的,经常使人民没有心智和欲望使那些有心智的人也不敢妄为。用无为的原则办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12、是以圣人之治也,

13、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14、自其无名,形而为天地,天地位而名始矣;自其有名,播而为万物,万物育而名不可胜载矣。故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用也。圣人体道以为天下用,入于众有而常无,将以观其妙也;体其至无而常有,将以观其徼也。若夫行于徼而不知其妙,则粗而不神;留于妙而不知其徼,则精而不变矣。

15、夫惟不居,是以不去,夫指某人也,惟,惟一守不居不死,去过去,不去不死去。不固定在过去的時间点上就不会死去,比如死过的人某年某月某日祭周年同理也。

16、九层的高台,起于一堆堆泥土;

17、信实的人,以信实待他;不信实的人,也以信实待他,从而结出信实的果子。

18、所以,圣人用“无为(无不为)”的方法治世, 用“不言”(以身作则) 的方式教化。

19、故能长生(所以能长生)。

20、唯道是从(只有符合大道才能被认从)。

五、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pdf

1、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古人所言“曲则全”者),

2、作为本质来说,道是世界的物质基础“气”及其变化的自然法则的统一。

3、道是光明的,世人却以为暗昧。在道里长进,却似乎是颓废。在道里有平安,看起来却像是艰难。

4、外其身而身存(置之身外反而让人民依赖他的存在),

5、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6、是以圣人之治(所以圣人的治理方法是):

7、柔弱的胜于刚强的。鱼不能离开水(而上岸),国家的主权和势能也无法(离开道)向人展示清楚。

8、大方亡隅,大器曼成。大音希声,大象亡形,道隐无明。

9、俨兮其若客(严肃的好象虔诚的客人)。

10、其下,侮之(更次的,人民轻蔑他)。

11、天子没有按正道去做,天下走正道的人也会变为追求奇变的人,善良的人也能变为妖孽。人们处在迷惑之中,时间本来就已经很久了。因此,圣人保持自我的方正,却不按的标准去要求众人;保持自我的清廉寡欲,却不割裂伤害众人;保持自我的率直,却不随意做事;保持自我的明察,却不炫耀自我。

12、如果说补充能量,怎样做才能对未来几年的发展提供足够而有效能量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而所有这几个方面都是一种关于学习的,是关于自己与社会的学习。

13、优秀的人听了道之后,勤勉地遵行。一般的人听了道之后,仍是似懂非懂、若有若无的样子。俗陋的人听了道之后,大声嘲笑。若不被这种人嘲笑,那还叫真道吗?所以《建言书》上说:

14、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原文:

15、而我独若遗(而我们却希望自己扔掉包袱)。

16、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17、《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18、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xī)①。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②。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③,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④。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⑤,故大制不割。

19、它深邃广博,像万物的本源。

20、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贞如愉。

1、绝学无忧(这就是崇高而快乐无忧的学问)。

2、可以说这种说法与《易经》的“一阴一阳谓之道”相合。在《易经》之中,阴阳既是构成天地间万物的本源,又是世间万物运行的规律。阴阳交合而生万物,万物的生老病死、兴衰存亡又无不遵循着阴阳消长的大道。

3、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4、国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

5、(1)反,有相反、返归二意。二意相通:反于世界,返归于道。详见第三部一章一则"反"。

6、在现实生活中,究竟该怎样正确对待有和无呢?只有始终保持虚无的态度,做到“有功”而不自居,“有才”而不自傲,“有力”而不乱用,这样才能达到“以无为有”的境界。因为有和无是互相转化的,我们拥有的东西也会瞬间化为乌有,只有保持虚无的心态和境界对待自己拥有的东西,才能真正地拥有它们。所以,我们是处在有的层面的,解决矛盾时要以无为本。

7、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以百姓比刍狗也。橐,排橐也。龠,乐龠也。橐龠之中空洞,无情无为,故虚而不得穷屈,动而不可竭尽也。天地之中,荡然任自然,故不可得而穷,犹若橐龠也。愈为之则愈失之矣。

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虆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9、 成功的意义就在于超越自己。

10、闭其兑,塞其门,和其光,同其尘,其解其纷,是谓玄同。

11、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12、音声相和(音声相和)、

13、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4、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15、用尽智力和物力来制成器物,而器物发挥作用常常靠它空洞不实的部分。没有实际存在的物质部分就无法使用,没有空洞不实的部分就没法施展器物的功能。所以圣人常常从无概念、无称谓、无特征、不可辨的、无目的、无局限的宏观角度,来观察世界和万物的奥妙;常常从有概念、有称谓、有特征、可区分、有目的、受局限的微观角度,来观察某一特定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边际,即万物的复杂差异和千变万化。人知道有与无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就完满了。

16、物树其慧,事错其言。不慧不济,不言不理,必穷之数也。橐龠而守数中,则无穷尽。弃己任物,则莫不理。若橐龠有意于为声也,则不足以共吹者之求也。

17、本章用具体比喻说明如何认识自然和对待自然,论述天地本属自然,社会要顺乎自然,保持虚静,比喻鲜明生动。本章也是承上章对“道冲”作进一步论述。此处由“天道”推论“人道”,由“自然”推论“社会”,核心思想是阐述清静无为的好处。

18、想用人为的努力去赢得天下,我看达不到目的。天下是神的器具,不是人为努力就能得著的。人为努力的,必然失败;人为持守的,必然丧失。

19、增强民众的血性骨气。

20、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1、以后的官宦生涯中,他随着d争形势而起起代伏,如同乱流中的落叶,到处迁徙。后他看清世事,回家修筑了一座“归来园”以自娱,自号归来了,忘情于仕途,羡慕淘陶渊明的为人。

2、临事之纪,慎冬如始,此亡败事矣。

3、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②,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⑧,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④,生而弗有,为而弗恃(shì)⑤,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5、 人们做事情,往往功败垂成。

6、秉持大道之象者,普天下都前往归向他。普天下都归向他,也不会互相妨害,反而得享安息、平安、太平。

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8、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

9、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0、它绵绵不绝,若有若无。它运作万物,永无穷尽。

11、少则得(爱好越少越容易获得感悟),

12、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

13、若有人想在万民之上,先得自谦为下;要为万民之先,先得自卑为后。圣人正是这样,他在上,人民没有重担;他在前,人民不会受害。所以普天下都热心拥戴而不厌倦。他不争不竞,谦卑虚己,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14、人利用事物“有”的那部分,却不知道这功用正是“无”造就的。有无相生相成,才构成了能为人类所利用的世间万物。

15、五味令人口爽(美味佳肴令人品不了疾苦);

16、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17、弱其智、强其骨(宣传弱智、强骨的好处),(注:弱者道之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