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著名的10副对联-通用69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1-08 08:32:36

古今著名的10副对联

1、花团锦簇江山添异彩;虎啸龙吟华夏壮神威

2、岁月逢春山河添锦绣;人民思治龙虎振精神

3、俯首甘为孺子牛。

4、这幅对联是出自鲁迅的《自嘲》诗中,后人一直将次对联传诵,一是对鲁迅先生的纪念,二是为了勉励自己。

5、一木焉能支大厦;

6、王夫之的书房对联: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7、楼大防的书斋对联:门前莫约频来客,座上同观未见书。

8、猪公狗公乌龟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

9、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领异二月花。3、搔痒不着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4、山奔海立,沙起雷行。

10、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11、正如作者诗云:“红尘倦游人,山中避烦扰。多少山中人,梦向红尘绕。”动中求静,闹里寻幽。人啊,人,就是生活在这种矛盾之中。

12、白话文翻译:有志向的人,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羽破釜沉舟,终的百二秦关都归于楚;苦心人,天也不会辜负他,就像勾践卧薪尝胆,仅以三千越甲,吞并了吴国。

13、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全联意思是新年开始,它将带来更多的吉庆;美好的节日,它的名字叫长春。余庆,先代的遗泽,语出《易.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嘉节,美好的节日,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此句脱胎于杜甫《春夜喜雨》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4、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8、移花得蝶,买石饶云。

15、漫扫白云看鸟迹,自锄明月种梅花

16、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这是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也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从字面上看,“纳”即“享受”;“余庆”,旧指“先代的遗泽”,《易经•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全连蕴含着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对联的头尾还嵌入“新春”两个字,中间嵌入了“嘉节”两个字,合起来“新春嘉节”,巧妙。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这是一副传统春联,深得世人喜爱,所以使用普遍广泛,影响较大。联意为: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世间一切事物都除旧布新,得以新生和发展。“一元复始”,指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万象”,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更新”,除旧布新。联语紧切新春佳节世人辞旧迎新的心态,简洁明快,言约意丰,凝炼工整。因此,人们除了单独作春联外,还常常以它为春联的基本词组,构成较长的新春联,如“一元复始春光好;万象更新喜气多。”“瑞气盈门,一元复始;春风拂面,万象更新。”等。  人登寿域;  世跻春台。  ——这也是一副传统春联。春为一岁之首。中国民俗,不论出生在哪个月份,大多以“过一年,长一岁”推算,而健康长寿又几乎是所有人的愿望。此联就是表达的这个祝福。“寿域”,指人人得尽天年的太平盛。“春台”,春日登眺览胜之处。常作太平盛世的象征。联语既切春节,又含祝福,言简而意深。  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这是一副传统春联。此联出典于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爆竹、桃符都是古代人们在春节时用来驱除邪鬼的道具。现在春节燃放鞭炮,过去没有发明火药之时没有鞭炮,就用火烧竹子,使其毕剥发声,来驱除山鬼瘟神,称之为“爆竹”。“桃符”也是古时民俗,用桃木板画神像挂在门旁,以驱鬼避邪,每年春节都要更换。大约从唐、五代开始在红纸上写表示吉祥、祝福的文字(即春联),但春联称“桃符”一直延续到清代。写春联以迎新春佳节,已是几乎所有华人的习俗,长盛不衰,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内容常有更新罢了。该联选取春节期间传统民俗中富有代表性的两种典型物品——爆竹和桃符,遣词组句,有声(爆竹之响),有色(桃符之红),形象鲜明,描绘生动,十分准确地表达了“除旧迎新”的主旨。联句语言精练,声、色俱备,对仗工整,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广泛流传而不衰。  一元二气三阳泰;  四序五福六合春。  ——这是一副使用了数字入联和词语典故的传统春联。上联“一元”,指事物的开始,这里指一年之始。“二气”,指阴气和阳气。“三阳泰”,即三阳开泰。《易》中,农历十月为坤卦,纯阴之象;十一月冬至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所以旧时以“三阳开泰”或“三阳交泰”为岁首称颂之语。下联“四序”,指春、夏、秋、冬四季。“五福”,五种幸福。《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桓潭《新论》:“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多。”“六合”,指上下前后左右四方,凡指天地之间、整个天下。联语巧用数字,用典恰切,既合节日,又表达了对天下所有人的良好祝福。  梅呈五福;  竹报三多。  ——五福,即寿、富、康宁、好德、老终命。见《尚书·洪范》。三多,即多福、多寿、多男子。见《庄子·天地》。联写冬物,意在以之迎春祈福。既能援引典故,使其意绪丰富,又用词简练,对仗工稳,此春联遂广为应用。  两袖清风,造福大众;  一身正气,振兴中华。  ——元代诗人魏初《送杨季海诗》有句“交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以“两袖清风”喻杨季海为官廉正,囊空如洗。后世沿袭,成惯用语。此种春联,并非随处可用,一如衣饰,须量体而服。此联只宜于政府。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此联乃清朝邓石如自题于书房的楹联。春风有包容接纳万物的博大情怀;文辞笔墨如秋水一般,不沾染半点世俗尘埃。何等气度,何等清高。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花永开。  ——春天代表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年四季都是春天的话,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欣欣向荣、兴旺的样子;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斑斓,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一年四季如春,天天百花盛开,形容社会蒸蒸日上、生活红红火火,这是个美好的祝愿的意思。此联联概括了祖国百花争艳,万物生辉的繁荣景象,讴歌了新时代的新面貌,尽情地抒发了春联的创作者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赞颂。  但将忠厚培元气;  惟有诗书发异香。  ——南宋大儒朱熹《近思录•为学类》有言:“人之寿夭在元气”。所谓元气,亦称原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负载着生命现象。人生所赖,惟气而已,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故自古以来,怡养元气甚为流行,而为人忠实厚道、善良宽容,不仅是存世立身之要义,也利于培补、蓄养元气。诗书何来异香?因诗书能给人以生存智慧与生命能量。清代大学士张英曾说:“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这副传统春联以说理的笔法,上言养气,下言读书,阐述为人处世之哲理,引人深思。  迈步迎春,春风扑面;  抬头见喜,喜气盈门。  ——词人李清照十分赞赏欧阳修《蝶恋花》一词“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盖以为三“深”字连用,其用不同,殊为奇妙。此联“春”“喜”二字亦各连用,前后词性不同,颇与其相类。兼之一“迎”一“见”,前者有意,后者无意;前者“有我”,后者“无我”,对举工整且意绪丰美,此针顶联实为佳对。  惠风远拂,神州溢彩;  丽日高悬,大地生辉。  ——《太平御览》引《梁元帝纂要》曰:“春亦曰发生、芳春、青春、阳春、三春、九春;风曰阳风、暄风、柔风、惠风;景曰媚景、和景、韶景;时曰良时、嘉时;辰曰良辰、嘉辰、芳辰;节曰芳节、嘉节、韶节、淑节;草曰弱草、芳草;木曰华木、华树、芳林、芳树;林曰茂林;鸟曰阳鸟、时鸟、阳禽、候鸟、时禽、好禽。”人们对春日怀有好感,嘉辞美语贯于其前,遂有上列种种称呼。简而言之,阳风也罢,惠风也罢,其实都是指春风而已。此联亦是赞美春日之意。  麒麟凤凰,皆为世瑞;  芝兰玉树,自应家征。  ——上联祝世得圣主,民享太平。“麒麟”与“凤凰”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动物。麒麟,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凤凰,是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羽毛五色,声如箫乐。这两种动物都是祥瑞的象征。《管子•封禅》有:“今凤凰麒麟不来,嘉谷不生。”《隋书•李德林传》有:“明王圣主,得骐驎凤凰为瑞,是圣德所感,非力能致之。”可见,有凤皇麒麟到来,就是太平盛世的气象。下联祝子孙贤令,门楣光辉。“芝兰玉树”一语出自  《晋书•列传第四十九》:“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后因以“芝兰玉树”喻优秀子弟。因此,有芝兰玉树生长,自是丕振家声的征兆。此联上下比分从“国”与“家”着笔,第一分句皆引用典故,以动植物起兴,再揭示出“国泰”与“家兴”的主旨。联语雍容典雅,吉祥止止。  凤历书元,人间改岁;  鸡声告旦,天下皆春。  ——凤历,即所谓皇历、黄历。典出《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少皥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后因用“凤历”称岁历。含有历数正朔之意。上联意为朝廷所颁历书规定了新春第一天为“元日”,所以人间便改换了新岁。下联更进一步细节的描写,元日的清晨,雄鸡的啼叫声唤起了初升的太阳,于是普天下皆为春天了。这副传统春联,巧嵌“元旦”(中国古代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庆祝新的一年来临,预兆国运昌隆,人民幸福。  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风一家。  ——这是幅广为流传的春联。上联举冬季代表性的三种植物,下联则列春日繁盛的三种果树,以表辞旧迎新之意。“松”、“梅”、“桃”、“李”与“杏”五者皆为形声字,皆从“木”,“竹”字乃象形字,大体言之,颇类似。至于“岁寒”与“春风”之对,“三友”与“一家”之对,也十分工整,无怪乎广为流行。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多数春联并不止于刻画景观之变换,往往承载有祈福的功能,此联就属于此类。论起流传之广泛,此联恐怕丝毫不减于“一元复始”与“万象更新”之对。  细雨无声,滋润满园锦绣;  春风有意,妆成一树玲珑。  ——上联化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句,下联化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句。虽意绪有些简单,专写春日绿色,好在能化古人佳句,对仗也还算工稳,不妨赏之。  泽沾雨润,杨柳依依亲万户;  民富物丰,财源滚滚涌三江。  ——《诗经·小雅·采薇》有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既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写不舍之状。“财源滚滚涌三江”或“财源滚滚达四海”之类,为意欲发财致富者常用。一雅一俗,不妨略加留意,赏其得失。  桃李迎春,无边景色来天地;  江山入画,万缕诗情上笔端。  ——上联化杜甫七律《登楼》“锦江春色来天地”句,“来”字自然神奇。下联以“上笔端”对,虽然显得勉强,气势也大为衰减,然而添了不少柔媚之气,正所谓一张一弛,颇为奇妙。兼之下联用“江山”,上联用“桃李”,前者气势壮于后者,故而此联显得错落有致,意蕴相融,且对举也工稳,亦属佳对。  革故鼎新,十亿神州歌盛世;  倡廉反腐,千秋禹甸庆兴邦。  ——“革”“鼎”本为《周易》二卦,革为变革之意,鼎为鼎立之意。“禹甸”本出自《尚书·禹贡》,甸服是五服之一,此处代指中华大地。两者同为六经典故,相对十分妥帖。以“倡廉”对“革故”,以“反腐”对“鼎新”,相反相成,虽仅八字,天道流行隐然居乎其间,此其可赏之处。  报晓鸡声,拂晓钟声,声声悦耳;  赏心国事,舒心家事,事事关情。  ——此联仿照顾宪成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在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成。相较而言,顾联适用的对象是读书人,此联则普遍可用;顾联满心境沉郁,此联则心绪欢快。明季之风雨如晦,今日之国泰民安,于此可见。

17、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十个对联:

18、蒲松龄的书斋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9、这副对联是嘉庆年间状元李绍仿所作。这幅对联巧妙的将清代从顺治到嘉庆的名字都潜入其中,且对仗工整,丝毫没有牵强的意味。

20、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笔,笔写文章。

21、顺泰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

22、祖国腾飞大鹏振羽翼;宏图再展乳虎显神通

23、宋江吃败仗,吴用威消。

24、清代曹雪芹《太虚幻境对联》

25、秋从夏雨声中入,春到寒梅蕊上寻。

26、这幅对联中用了四个历史人物的名字,即举案齐眉中的孟广和梁鸿,《水浒传》中的吴用和宋江。

27、徐文长的青藤书屋对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28、金牛辞旧携凯歌而去;乳虎迎春带捷报新来

29、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30、我来敲不二法门,催座上菩提快拔众生登彼岸;

古今著名的10副对联

31、仙凡界者是仙境与人间的分界线。仙境清心幽雅,公平和谐;人间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好似戏场。到那里去?由你自己选择吧!

32、劈开出字两重山。

33、清代蒲松龄落第自勉联。

34、虎跃龙腾有天皆丽日;花香鸟语无地不春风

35、这幅对联是借佛喻世,看似是问佛,实际上是为了质问当局的当政者们,只知道享乐,而不知道关心民间疾苦。

36、白虎替青牛招财进宝;黄莺鸣翠柳辞旧迎新

37、踢倒磊城三块石;

38、横眉冷对千夫指;

39、欠金何必起高楼。

40、明末崇祯进士金声的书斋对联:穷已彻骨,尚有一分生涯,饿死不如读书;学未惬心,正须百般磨练,文通既是运通。

41、出来便到戏场中。

42、好十副九言春联

43、苏轼早年书房对联:发奋识全天下字,立志读遍世间书。

44、治平熙世正是隆恩庆万年。

45、上联:假作真时真亦假,

46、瑞雪兆丰年年年大吉;丑牛接寅虎虎虎生威

47、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丝织锦绣;

48、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49、此联巧妙地解析了“磊”字和“出”字。三石成磊,两山为出,这是依据象形和会意的造字原理组成的复合汉字。

50、虎跃龙腾创人间奇迹;莺歌燕舞描大地春光

51、历史上著名的10副对联,文采飞扬,堪称传世名联。

52、满林风月来扣禅关。

53、郑板桥的书斋联:咬住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54、这幅对联上联是从桑树到桑叶再到养蚕,又从蚕吐出的吐织成锦绣。下联是从草到兔子,再从兔子到兔毛,又从兔毛做成的笔联系到文章,环环相扣,紧密关联。

55、进去乃游神境内;

56、诸葛亮的草庐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57、效虎豪吟放怀歌富岁;闻鸡起舞挥笔颂春光

58、佛既辟大千世界,种人间烦恼莫耽独乐守名山。

59、这幅对联联中的“一木”和“欠金”是拆字,何在一起是本钦二字,用于讽刺。

60、大地河山造成乐土;

古今著名的10副对联

61、孟光轧姘头,梁鸿志短;

62、联语重点在下句,反映了作者欲有补于世而不求闻达的高尚情操。拟人手法的运用,春风能“放胆”“梳”柳,夜雨可“瞒人”“润”花,使人读来倍感亲切。联语充满生机,颇合颂春题旨。

63、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64、陆游的书房对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65、鱼所肉所麻将所,所内者甜,所外者苦;

66、春山春水春意浓,春色醉我新天新地新景象,新风宜人

67、这是一幅讽刺性很轻的对联,是讽刺那些封建贵族们鱼肉百姓,只知道吃喝玩乐。

68、移花兼得蝶,卖石更饶梅。

69、蒋士铨的书斋联:至乐莫过读书,至要莫于教子;寡智乃能习静,寡营乃可养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