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德解释名言
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遵纪守法和有良知的人,即便有急切的必须也不会盗窃,但是,即便把上百万金元给了术士,也没办法寄希望于他此后不偷不盗。
3、谁放弃责任,谁就放弃了人之为人的资格。
4、习气那个怪物,虽然是魔鬼,会吞掉一切的羞耻心,也会做天使,把日积月累的美德善行熏陶成自然而然而令人安之若素的家常便饭。——莎士比亚
5、1君子不可以不修身。——子思
6、“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宽容能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让他人痛苦,让自己也痛苦。
8、1一万个口惠而实不至的泛交,抵不过一个同生死共患难的知心。——郭沫若
9、(解读)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里第一次提出了“法治”的定义。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就大致包含两个意思:其是关于法治的形式方面的,即法治的条件。其是关于法治的内容方面的,其核心是严格依照良好的法律办事。
10、德行的实际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11、释义:指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
1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13、斗争的生活使你干练,苦闷的煎熬使你醇化;这是时代要造成青年为能担负历史使命的两件法宝。——茅盾
14、(译文):孔子说:“君子以言过其实为耻辱。
15、学习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要努力向前,要不断进取,如果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心如覆水,放出去是很容易的,但是想将心收回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1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7、见到贤德的人就要作为自己的榜样,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以他为戒)反省自身
1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9、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课本P10相关链接)
20、大学里所讲的圣王之道,在于发扬人心固有的光明的德性,在于革新人们的不良习俗,在于使人们达到完善的道德境界。
二、
1、(译文):权力和利益不能打动他,众人不能改变他,天下之大也不足以动摇他的心志。生执于此,死由于此,这就叫道德操守。
2、(解读)“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句话出自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意思是:巫山上的神女当然会健在如故,她看到这种意外的景象,该惊叹世界真是大变样了。神女即巫山神女,传说中与楚王云雨那位,出自宋玉,三峡附近有神女峰.意喻中国变化巨大,换了人间.
3、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4、(译文):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5、自己放弃自己的责任,其实就是放弃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资格。一个人要真正要有所作为,就必须践行自己肩负的责任
6、(译文):研究事物原理而后获得知识,获得知识而后意念诚实,意念诚实而后心志端正,心志端正而后提高自身修养,提高自身修养而后整顿好家庭,整顿好家庭而后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而后天下太平。
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道德经》
11、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12、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13、(解读)《礼记·大学》中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
14、不能因为坏事小而去做,也不能因为好事小而不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之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
15、《木瓜》——节选自《诗经·卫风》
16、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17、(译文):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18、(解读)出处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三《民权初步·社会建设》。民权初步,孙中山为了要实现民权主义,特别重视议事法则。是《建国方略》三书之一。
19、(译文):委屈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成真,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20、国家即使再大,爱好战争必然灭亡,天下即使安定,忘记战争必然危险。尽管今天世界进入了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竞争愈演愈烈,但战争仍是威胁国家安全的第一杀手。我们要"居安思危,常备不懈",发奋读书,报效祖国。
三、
1、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王阳明
2、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3、一寸土地就是一寸金子般宝贵,是谁把版图一块块割让出去的。
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5、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布莱克
6、当今社会,互联网使我们能够随时随地的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往、互动,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7、我们常常以我们的***,甚至有罪的***为荣,而嫉妒却是一种羞耻和不光彩的***,是一种人们矢口否认自己拥有的***。
8、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弟子规》
9、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10、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11、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邓肯
12、“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追。”
13、(解读)出自郑观应《盛世危言》郑观应编成于公元1894年(光绪二十年)。全书贯穿着"富强救国"的主题,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在当时是给甲午战败以后沮丧、迷茫的晚清末世开出了一帖拯危于安的良药。
14、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15、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1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17、真心的对别人产生点兴趣,是推销员重要的品格。——佚名
18、释义: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19、(解读)出自《千字文》,意思是:结交朋友要意气相投,要能学习上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
20、(解读)出自《论语•季氏篇》。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意思是:“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同逢迎谄媚的人交友,同表面柔顺而内心奸诈的人交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友,是有害的。”
四、
1、即使品德穿着褴褛的衣裳,也应该受到尊敬——席勒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解读)出自2016年4月15日在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基本、普遍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4、老是考虑怎样去做好事的人,就没有时间去做好事。——泰戈尔
5、社会道德美,包括2个相互之间差别的要素,便是公平正义与仁慈。
6、(译文):轻率则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宰。
7、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有学问而无道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如一鄙夫。罗斯福
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1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1、(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13、“安其学而亲其师”
14、行事讲究和谐,但不盲目附从。
15、音乐是可以纵情而不会损害道德和宗教观念的享受。爱迪生
16、良知是一种依据社会道德规则来分辨自身的本能反应,它不只是一种工作能力;它是一种本能反应。
17、(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18、(译文):仁德的人,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意指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
19、实行仁义的人好比射箭的人,射箭的人先要端正姿势然后开弓,射箭出去没有射中目标,不埋怨胜过自己的人,而反过来审察自己的不足罢了。
20、“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P70阅读感悟)
五、
1、谁可以从道德沦丧的地区脱出去,还维持雪白,就是拥有杰出的福报。
2、“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3、羞涩是惧怕或担心侮辱的心态,这类心态能够 阻拦人没去犯一些卑劣的个人行为。
4、1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5、羞耻之心,是义的开始。
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
7、仁义为友,道德为师。——史襄哉
8、善良的光荣的标志是坦白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以及别人的错误,用道德的力量去中止趋于邪恶的倾向。——蒙田
9、(译文):这句话告诫人们指责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
10、只有道德上的矮子才会要求得到应有的体面的对待。
1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12、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