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陶渊明的田园诗七言绝句79句文案集锦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1-03 07:36:48

一、陶渊明的田园诗七言绝句

1、看你按什么分类了有律诗和绝句两种,即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一般是八句,绝句是四句。有田园诗(陶渊明),塞外诗(岑参)等……有婉约(李煜&李清照),有豪放(辛弃疾)不知道你按哪种分类了,我想到这几个,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

2、由此可证,储用一支储氏乃是兖州迁出,储用死后葬在兖州储家庄。终于,湮灭在兖州历史长河中八百多年的清官终于魂归故里,在端信文化的册页上熠熠生辉。

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③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5、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6、“诗圣”简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生作诗三千多首、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7、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8、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9、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多,成就高。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10、浦夏荷香满,田秋麦气清。

11、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12、点评: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创造出了很多璀璨多彩的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13、收许氏再传褚门亲授弟子帖(并入门程序)

1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译文幽静的山刚刚下过雨,天气像晚来的秋天。一缕缕明亮的月光从松树枝叶缝隙穿过,远方若隐若现清泉击石之声。

15、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16、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17、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18、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19、田园诗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20、陶诗虽然以自然为审美对象,并崇尚自然,但是追求的不是外物自身,而是心灵之趣。他的诗,是写意,而不是摹象。

二、陶渊明的田园诗四句

1、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2、出自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出自晋·陶渊明《止酒》。止酒,戒酒。诗人对酒的爱好,把饮酒当作了人生一大快事。虽然饮酒有种种副作用,但是若以饮酒作为人生的一种情趣,也未尝不是一种潇洒的活法。

4、却羡故年时,中情无所取。

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6、“诗杰”简介: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英年早逝。

7、芳草归时遍,情人故郡多。——五言·出自唐·韦应物《送汾城王主簿》

8、李颀(约690—约751),虽未有出赴边塞之说,然其边塞诗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与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存诗一百二十余首。李颀集中,与田园相关者极少,仅五古《晚归东园》诗可征,诗曰:

9、“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这类气象雄浑的诗并不多见。有代表性的还是那些呈现着清寂、冷峭意境,深印着隐者情调的诗作。

10、山涧流水清澈见底,途中歇息把足来洗。

11、(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12、伊余何为者。悠悠待秋稼。

13、别墅东园在城郭东不远的山中,“夕阳”“秋稼”“樵者”“野夫”,足以屏蔽城中的喧嚣,送走王侯显贵后,更可静心垂杆。心灵在被彻底的净化。

14、译文:独自怅然拄杖还家,道路不平荆榛遍地。

1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17、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18、慷慨思南归。涧户寂无人。

19、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刘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20、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三、陶渊明田园诗名句

1、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2、点击上面蓝色文字,关注“吴涛语文工作室”

3、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总之,这首山水田园诗画山绣水,清新宁静,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4、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5、平畴交远风,但闻人语响,景物斯和,投迹高轨,箪瓢谢屡设,临水愧游鱼。顾惭华鬓,余岂云坠,和泽难久,地为罕人远,晔晔荣紫葵,谅哉宜霜柏。

6、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技巧|技巧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客观题满分策略

10、“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久”与“三十年”相映,“樊笼”与“尘网”相映,“自然”与“性”相映,而以一“返”字点明了“魂兮归来”的乐趣。是的,官场消蚀了自己的半生,玷污了自己的“清节”,而今天,苦尽甘来,诗人终于得到了欣慰的补偿。

11、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12、出自晋·陶渊明《庚岁戍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人这一辈子终归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便是要有衣穿、要有饭吃。

13、竹喧归浣女,归子念前涂,慨暮不存,粲然有心理,显兹武功。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少无适俗韵。

14、诗歌的题目很重要,往往可以透露出重要的线索。如试题为“约客”,作者约人,对方迟迟没有来,环境上“家家雨,处处蛙”的渲染,约了客人,怎么不来?突出了作者等待的焦虑。

15、闻道白云居。窈窕青莲宇。

16、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乡村四月

17、芳菲那变易,年鬓自蹉跎。——五言·出自唐·耿湋《春日即事》

18、“诗佛”简介: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其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19、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20、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二句)、颔联(四句)、颈联(六句)、尾联(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四、陶渊明著名田园诗句的四句诗

1、古诗词中对词句的考查往往由字面到内涵的深入解说,因此了解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很重要。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庄重、严肃与诙谐、风趣;形象、生动与质朴;简练与缜密;含蓄与明了;犀利与平和;细腻、委婉与豪爽、热烈。对语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诗歌鉴赏力的高低。

2、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虚实结合往往是古诗词意境的基本方法。

3、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五言·出自唐·李白《送友人入蜀》

4、春至鸧鹒鸣,薄言向田墅。不能自力作,黾勉娶邻女。

5、褚宝增与褚门弟子往来诗词40首

6、点评: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7、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8、(《汉书·地理志》)诗风宽大,乐而不节(《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注)流火:火星在七月黄昏时就已西沉了觱发:风寒盛。栗烈:凛冽一之日,二之日:夏历十一月,十二月三之日,四之日:夏历正月,二月于耜:整修农具。

9、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

10、竹林中不时传来一阵阵喧笑,那是洗衣的女子结伴而归。溪中的莲叶摇曳,是渔船沿水下行。

11、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

12、高莽眇无界,每恨靡所挥,日色冷青松。远若周典。

1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4、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5、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16、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17、吁嗟,此指感叹、感慨。若,像。身后之名就像烟云一般漂浮不定,不必系心于此。意谓人生苦短,不如及时行乐为好。

18、常用的技巧。写同一事物还可以用不同比喻。如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断”。

19、岂无山歌与村笛《琵琶行》白居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