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陶行知的知行合一理论59句文案集锦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0-27 08:51:34

一、陶行知的知行合一理论

1、陶行知原名文浚,乳名和尚,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并且以此自勉。

2、并不是简单拼凑在一起的分量,

3、1923年8月,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成立,陶行知开始大力推广——从他写给妹妹陶文渼的信里就可见一斑,“我过几天还要到军队里,工厂里,清节堂里,监狱里,济良所里去推广平民教育”。由于陶行知等人的工作,南京一地就出现了126所平民学校,学生近5000人。日后,陶行知还组织编写《平民千字课》、编辑出版《平民丛书》、《平民周刊》等。此时的陶行知,通过平民教育运动,似乎已经看到当初“以教育促共和”的理想正慢慢实现。他说:“我要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我深信平民教育一来,这个四通八达的社会就要来临了。”

4、“知”和“行”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前者是后者的指导思想,后者又能够反作用于前者,是对前者的进一步完善、升华。

5、教学做合一的意思是教育和实践是统一的,教育的时候既要注重知识,也要注重实践。个人认为这个理念是说一个人不能只是死读书,还要用行动来结合书本知识,从行动中获得更多知识。而且在教育中实践是很重要的,实践才能出真知。这个教育理念也蕴含着知行合一的道理。

6、核心理念: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7、更是称赞其为“当今一圣人”

8、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所以不能解决问题的,不是真教育。

9、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修,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先生之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10、23岁的陶行知在毕业典礼上宣读论文《共和精义》,黄炎培在台下观礼。32年之后陶行知去世,黄炎培题写挽诗,依旧说的是当年的场景:“秀绝金陵第一声,当时行知号知行。”

11、在教育中强调知行合既要学习道理,更要注重实践。具体要求有:

12、陶行知先生一生潜心践行教育研究,细心探索学校教育,开创出一系列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教学做合一”是他的重要原则,认为“教学”就是要在“做”上用功夫,在“做”上“教”、在“做”上“学”。陶先生还指出要让孩子们身心全面发展,就要真诚地与他们生活在一起,贯彻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行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及实践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3、你如果想要儿童变成顺从并守教条的人,你就会采取压服的教育方法;而如果你让他能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有想象力,你就应该采取能够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

14、毛主席称赞其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用四个字概括他为“万世师表”,更是称赞其为“当今一圣人”

15、总之,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并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渗透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16、“知”,人们顶多理解为学习知识,而“行”,可能会被视为影响学习的“不安定因素”,遭到排斥和抗拒。从老师到学生,都会担心因为“行动”影响“成绩”,会挨众人的批评。

17、关于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名言:

18、有诗曰:“敬爱陶夫子,当今一圣人。”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圣人,我们当踏着他为我们修筑的阶梯继续攀登,而不是消闲地站在山下袖手观山,望山而拜。

19、这与卢梭的自然教育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已到了人的手上,就全变坏了。”就是对当代教育的大警示。

20、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运用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小塞涅卡

二、知行做合一 陶行知

1、“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这是做中学活动中“做”的灵魂,强调了“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行以求知,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手的操作和心智的操作与改变,是主动探究和学习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条件。大胆地放手让孩子在实验中猜想并验证自己的想法,深信:“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为孩子们展开一片充满想象,充满生机的天地!

2、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3、1946年7月25号,

4、其核心的观点是做学问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育人先育心,如果品德高尚教育即可有教无类。育人育心,与王阳明的“致良知”无异,而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更是不谋而合。

5、由此可见,“做”是“教学做合一”理论的核心。“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要求教师不要一味地以语言文字为中介来传授,而要“在做上教”,学生也不再是通过机械地记忆来接受教育信息,而要“在做上学”,教师教与学生学必须在共同“做”的基础上完成。陶行知先生还进一步提出:“真正的‘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行动;思想;新价值之产生。”所谓“做”,正如他说的:“一面行,一面想,必然产生新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努力创设一种让学生劳力上劳心的“做”的教学模式,真正使学生学有所获。

6、社会即学校的意思是社会其实是就是一个学校,社会是教育的范畴。通俗来说就是我们的教育要扩大到整个社会,而不是只局限与一部分。我们既要注重学校的教育,也要注重社会的教育。同时一个人在社会中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而且学习也不能不考虑整个社会的环境。

7、还可以活成这样一个大写的模样。

8、需要因材施教。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

9、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不去学习陶行知的思想,不去积极践行陶行知的实践要求,那几乎还没有触及到中国教育的实质,如盲人摸象,又如沙地建楼,岂不误人误国?

10、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11、再次,我们每天要问的,是“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

12、首要就是破除唯分数论。现在学校教育大的弊端就是眼中只盯着学科成绩,考试成绩固然是衡量一个学校教育成果的重要标杆,但在衡量一个学生的全面成长发展方面,如果只盯着成绩,这是不合适的。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我们回归本源,教育不就是为了一个人全面的成长发展吗?仅凭考试成绩就可以衡量一个人全面发展的程度吗?陶先生的理念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理念,生活教育是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创造教育是核心,他所倡导的知行合一所强调的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3、1914年9月,和汪纯宜结婚不久的陶行知,即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留学。他一方面定向研习市政学,一方面也修习教育课程,包括“教育行政学”、“教育研究法”、“教育心理学讨论”以及“中学课程”等。对于陶行知的课程选择,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余子侠分析:“在夏季加习的几门学位外的课程表明,他已决意转攻教育学,争取更高一级的学位。”

14、1932年9月,陶行知在上海设立“山海工学团”——取名“山海”,是“因山海关已成为国防第一线以示不忘国耻”;“团”,则是针对“中国社会之一盘散沙的大病”。工学团是一个极为朴素的组织,“将工厂、学校、社会打成一片”,以强调“在劳力上劳心”和“手脑相长”。陶行知说:“四万万人若都能用脑来指挥手,手来变化脑,那么组织起来必能产生惊人的力量了。那时应付日本,一定不难。”为了应付工学团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陶行知又推出了“小先生制”——让十多岁的小孩,担当起先生的责任,从而“小孩教小孩”。“小先生制”首批培养出来的200多名小孩,都能“教哥哥姐姐、教放牛娃、教砍柴伢,为普及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15、第三点是要“做好为止”。

16、陶行知和孩子站在旁边,满怀兴趣地看师傅修表。看他怎样拆开,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又看他加油后,把一个个零件装配起来。从头到尾,整整看了一个多小时。全部装好后,师傅上了发条,表重新发出清晰的嘀嗒声。孩子高兴地欢叫起来:“响了,响了,表修好了!”

17、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18、品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学习陶行知,在行中知,在知中行,边行边知,边知边行,坚持到底,慢慢地去咀嚼,去感悟,去提高,我相信我们的教育之路会走得更好!《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3《陶行知教育名篇》感悟到一个灵魂中镌刻着中华文化印记的知识分子的民族情怀和崇高追求,真切地感受到这位现代教育家为了理想教育的构建和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倾其一生所做的种种努力。

19、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评论

20、王阳明的思想中典型的是知行合一。他首先强调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即他说的"致良知",但如何使人的主体与可体联系起来呢?王阳明主张"求理于吾心",即"知行合一"。他用主体包容了客体,将客体的独立性、自然性和物质性否定了。对于行他解释道:"凡谓之行者,只是著实去做这件事。若著实做学问思辩工夫,则学问思辩亦便是行矣。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做这件事,思辩是思辩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辩矣。"所以,王阳明的"行"范围很广,包括了学、问、思、辩,这在《中庸》里是"知"的四个侧面,在王阳明这里合一了,因为他模糊了两者的界限。

三、陶行知的知行合一理论论文

1、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所以,我们要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你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当你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

2、因此,我在“考前加压,高效冲刺”的咨询中,根据不同性格特征和心理情绪的学生,不同程度要求并反复强调的“加强运动和娱乐”也是难贯彻的。

3、首先,我们每天应该问的,是“自己的健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

4、第三要解放小孩子的嘴。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

5、可以说,如果没有金大就学的机会,陶行知对“知行合一”的思考不可能如此深入,对民主共和也难以有如此认识——陶行知日后思考教育与国民改造的关系,思想根源皆起于此。

6、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7、爱满教育,爱上自己的教育工作,爱上自己的学生,这是我读《陶行知教育名著》的大体会。《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6近日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感受颇多,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以及“创造的教育创造儿童的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解放,现今有许多学校还是靠牺牲儿童的时间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成绩”,这就使儿童失去了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

8、陶行知大声呼吁:“八天的和平太短了,我们需要永久的和平!假装的民主太丑了,我们需要真正的民主!”6月29日,陶行知与郭沫若、沈钧儒等发起《致美国人民书》。

9、陶先生是一位让人肃然起敬的教育家、一位知行合一的实践者、一位以教育报国的爱国者。在实施教育双减的大背景下,纪念陶行知先生的诞辰显得愈发有特别意义。

10、罗丹说:“恶是枯干”。我想要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关键要有适宜的气候、一定的土壤、而这些条件要靠全体教育工作者去力行。

11、费正清说:“陶行知与政治当局的关系是矛盾的,他的乡村实验终于不能获得任何当权者的有效保护。陶行知和冯玉祥之间有一种隐秘的关系,这位‘基督教将军’是蒋介石的对手,钦佩并可能帮助晓庄学校的事业。蒋介石本人曾短暂地对晓庄学校的进展感兴趣,但在1930年下令关闭该校,可能是因为他认为该校有社会方面激进的可能性。”

12、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13、陶行知先生作为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教育学说,既强调了教育的显著功能,又关注了教育的目的是适合中国的国情,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应该成为中国教育血液的重要成分,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敬业精神让人感动,使我为之折服。

14、细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其创新的思想犹如一根金钱,打破了人们对于偶像,迷信,教条的陈旧观念,使当时的知识分子们从僵化习惯性思维中走了出来!

15、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值得我们把时间、精力都投入进去做研究的学问,而《陶行知教育名篇》如同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在这条学习之路走得更远,更真,更实。

16、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17、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

18、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这是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二理由。

19、陶行知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体现了他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的治学态度,也蕴含着其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基础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