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名字80句精选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0-20 08:35:48

佛经名字

1、根据于凌波先生《近代佛教人物志》记载,民国是高僧大德辈出的时代,公认的民国四大高僧是虚云、太虚、印光、弘一。如果加上圆瑛,就是五大高僧。还有弘扬《华严》宗的月霞,弘扬天台宗的谛闲,弘扬密宗的大勇、持松等都是一时之杰。

2、天晴后,玄奘急忙命悟空前去探路,找个好地方好把经卷摊开晾晒一下。

3、《西游记》西天取经取的是佛经。

4、双鬓萧萧非吾惜,

5、历史名人起名的那些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人是如何起名的。

6、其中,礼经在汉朝是指仪礼,主要讲士大夫阶层的礼仪,在汉朝时叫<士礼>,晋朝时始称<仪礼>,同时还有两部讲礼的:<周礼>和<礼记>。至东汉时,学者郑玄为这三部礼书作注,合称三礼,唐以后都列入经书。

7、我国现代作家张恨水,原名张心远。有一次他读了李煜《乌夜啼》末句诗“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后,醒悟到时间如流水,切不可让它在叹息中白白流逝。于是改名张恨水,作为对自己一生的鞭策。

8、巨赞法师(曾任我佛教协会副会长),有诗赞之:

9、写的是晒经石三个字,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灵山如来佛祖那取来真经,授完封后驾云准备回大唐,如来佛祖问观音,唐僧师徒一共经过了多少难,观音一箅八十难,佛教讲究九九归真,于是佛祖叫观音再给师徒设下一难,结果师徒四人被大风吹到河里,经书湿了,在晒书时书贴在了石头上--页,从此石头上写上晒经石三个字。

10、话音刚落,立即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瓢泼大雨倾盆而下,师徒四人被淋成了落汤鸡,经卷也全被淋湿透了。

11、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原名沈雁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从武汉回到上海,一时无以为生,便听从朋友的劝告,花了四个星期写成了他的名作《幻灭》,准备在叶圣陶代编的《小说月报》上发表。可当时,他正被蒋介石政府通缉,如果用真名,将会给叶圣陶招来麻烦,而且《小说月报》的主人、商务印书馆的老板也不会允许,他当时思想也确实处在一个苦闷痛苦的矛盾中。于是他随手写了“矛盾”二字作笔名,可叶圣陶认为“矛盾”二字显然是假名,仍然会招来麻烦,于是便在“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字头。以后沈雁冰便一直沿用这个笔名。

12、虚云禅师(1840--1959),湖南湘乡人,俗姓萧(一说肖),名古岩,字德清,六十岁后改字幻游,号虚云,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虚云禅师,十九岁出家,二十岁依福州鼓山涌泉寺妙莲老和尚受具足戒;四十岁发心朝五台山,以报父母深恩,由普院心起香,三步一拜备受饥寒而道心愈朗,三年遂愿;后在滇中阐教近二十年;九十五岁返曹溪,重建南华,中兴云门。历任福建鼓山、广东南华、云门大觉诸大寺院住持。虚云老和尚一生一衲、一杖、一笠、一钟行遍天下,由自度而度人。于一九五九年农历九月十二日示寂,世寿一百二十岁,戒腊一百零一。

13、印光法师(1861(辛酉年)~1940(庚辰年)),即释印光,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愧僧,又因仰慕佛教净土宗开山祖师--当年在庐山修行的慧远大师,故又号继庐行者。大师俗姓赵,名丹桂,字绍伊,号子任。陕西郃阳(今合阳)孟庄乡赤城东村人。大师振兴佛教尤其是净土宗,居功至伟,是对中国近代佛教影响深远的人物之一。大师在佛教徒中威望极高,与近代高僧虚云、太虚、谛闲等大师是均为好友,弘一大师更是拜其为师,其在当代净土宗信众中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及。

14、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被推选为第一任会长。

15、辛弃疾名字的由来:辛弃疾的祖父辛赞希望他成为大将之才,很崇拜西汉的名将霍去病,所以就给他取名叫“弃疾”。

16、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出生时头顶有些凹陷,又因其父叔梁纥因家中原有九女一子,但的儿子却有残疾,与其母一起到曲阜东南的尼丘山求子,后果真降下一子,春秋时期家中长幼以”伯仲叔季“排序,孔子是家中的第二个男孩,因此取”仲“代表他在家中的排行。其父便为其取名为”孔丘“,字“仲尼”。

17、叫晒经石。

18、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原名李仲葵。他在14岁时便以优异的成绩获准公费留学日本,可是他在填写登记表时误将年龄“十四”填入了姓名栏内。由于表格不好换,他急中生智,将“十”字加上几笔改成了“李”字,“四”字却无法再改。但是叫“李四”这名字不好听又没有意义。怎么办?他一抬头,看到中堂大匾上有“光被四表”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是形容盛德善行远播四方,于是他便灵机一动,在“李四”后面加上一个“光”字,后来便叫李四光。

19、释太虚,法名唯心,字太虚,号昧庵,俗姓吕,乳名淦森,学名沛林,原籍浙江崇德,生于浙江海宁,近代著名高僧。

20、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是父母所起,因为他生在阴历腊月二十三那天,离春节只差七天,图吉利,取名“庆春”,是庆贺春天到来的意思。到他上中专师范的时候,他为自己起了一个字,舍予。这个字取得很巧妙,是把自己的姓拆成两半,成为“舍予”二字。这两个字又有讲法,是“舍我”也就是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的意思,也有奉献自己的含义。以后他又取“舍予”中的头一字,前边加上一个“老”字,当作自己的笔名。1929年他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时正式署名为“老舍”。

21、简单的说法,四书指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种著作;五经指的是<易>、<书>、<诗>、<礼>、<春秋>这五部典籍。

22、屈原,名平,字原,但实际上他姓“芈”,并不姓“屈”;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23、我国美学家王朝闻,原名王昭文,因受《论语》中“朝闻道,夕死可矣”启发,22岁时改名王朝闻,表达自己寻求艺术真谛、探索人生真理的精神。

24、孔子姓孔名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得名“丘”的缘由主要有两种说法。《史记·孔子世家》:“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25、虚云禅师,湖南湘乡人,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六十岁后改字幻游,号虚云,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历任福建鼓山、广东南华、云门大觉诸大寺院住持。

26、隐居灵隐两经乘。

27、近代四大高僧:太虚大师,谛闲法师,虚云法师,印光大师。还有如弘一大师、圆瑛法师。

28、谛闲法师(1858--1932)浙江黄岩人,号卓三。法师毕生幸勤弘法,诲人不倦,教通三藏,学究一乘,为天台泰斗。对近代佛教有扶衰起弊之功。且梵行高尚,弟子甚众。一生著述宏丰,有《大佛顶首楞严经序指昧疏》等。

29、妖孽横行有剑锋。

30、晒经石。

佛经名字

31、因此,唐僧发愿要去“西天”求取真经。所谓西天,就是历史上的天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在真实的历史上,玄奘去西天取经的目的,与小说几乎等同,因此,玄奘要去印度,佛教的发源地,去寻找佛陀真经。

32、民国四大高僧:太虚大师,谛闲法师,虚云法师,印光大师。

33、儒学初的课程有四门功课,是儒生的必修课,它们是诗、书、礼、乐,时称为四术,约相当于今天的文学课、古代史课、政治课及音乐课。后来增设了易和春秋,相当于当时的哲学课和近代史课,这已经是孔子晚年的时期了,后人称之为“六艺”,也叫六经。其中因为古代没发明乐谱而致使乐经在战争中失传,到汉朝时只剩下了其他五经,汉文帝时开始设立各经学博士至武帝时代完成系统学府,五经之说至此流传至今。

34、《水浒》的作者施耐庵,原名施端彦。他创作《江湖豪侠传》时,写到“石秀智杀裴如海”一章,感到笔不流畅,难于卒章,于是弃笔掩卷,不愿再写下去。友人得知此事,给他讲了一个和尚潜心念经、端坐庵内30年,居然把木鱼敲了个深坑的故事,对他颇有启迪,便写了“耐庵”两字贴在书房,作为座右铭,告诫自己潜心创作。以后他干脆更名为耐庵。

35、李叔同(1880-1942),即弘一法师,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著名的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中国话剧、中国油画、广告画的开拓者之一,也是西方乐理传入中国的第一人。弘一法师精研律学,弘扬佛法,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代表作品《送别》、《南京大学校歌》等。6、中国近代佛教领袖,1929年与太虚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佛教会,并连续数届当选主席,法师一生为团结全国佛教徒、促进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36、虽然这些经书在我国封建社会中是作为经典来遵奉的,但其实也有时代的不同,我们今天把儒家学派的经书统称为十三经是源于南宋时代,而在之前又分几个时期,不同的时期对经书有不一样的说法,这是要加以注意的。

37、释太虚(1890年1月8日-1947年3月17日),法名唯心,字太虚,号昧庵,俗姓吕,乳名淦森,学名沛林,属牛,出生在清代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在上海玉佛寺示寂于公元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七日,原籍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生于浙江海宁,近代著名高僧。

38、而所谓国学中儒学的十三经一说,则是在唐朝的科举发明以后,前面提到的礼分三礼,春秋分三传,分开计算则是九经,唐太学里作为标准的经文由前九经再加<孝经>、<论语>、<尔雅>,后到宋朝时崇文抑武又把孟子列入经书,共十三种,以后再没增加,但十三经名字的由来更晚,大致在明朝汇刻<十三经注疏>和<十三经古注>才正式有了现在通用的十三经之说。

39、四书在先秦前就存在的,当时尚无四书之说,其中<论语>孔子死后汇编的孔子言行录,<<孟子>是记述旧中国时代孟轲的政治思想的书,而<大学>与<中庸>本来是礼记里的两篇文章,讲作学问和修身之道的,到南宋时,学者朱熹把它们分别独立出来加以注解,并且和<论语>、<孟子>合编为一套丛书,作为学习儒家经典的初级入门教材,叫做<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步兴淖邮椋送饣褂懈霰鸪平小把в孤勖稀薄?

40、穷尽世传佛诸宗,

41、唐僧师徒历经磨难上岸后,风平浪静,太阳当空照,于是师徒手忙脚乱,兴奋地拿出被河水浸泡过的经卷铺在晒经石上晒干。待他们收好经书离开后,晒过经书的石头上出现了三个大字——晒经石。

42、印光法师,即释印光,法名圣量,字印光。大师俗姓赵,名丹桂,字绍伊,号子任。大师振兴佛教尤其是净土宗,居功至伟,是对中国近代佛教影响深远的人物之一。

43、我国著名油画家徐悲鸿,原名徐寿康。有一次,他到一个亲友家去吃喜酒,许多有钱的子弟都穿着绸衣,而徐悲鸿却穿了一件布大褂,这样就遭到别人的冷落,从此他愤世嫉俗,立志不穿绸衣。为了在社会上谋生立足,他想进“洋学堂”读书,但父亲拿不出钱。于是他便去向别人借钱,可是谁也看不起他这个“穷小子”,这使他深感前途的渺茫,世态的炎凉,不禁悲从中来,犹如鸿雁哀鸣,从此改名为“悲鸿”。此后他一直以悲鸿自诩,并发愤绘画,终于成了艺术大师。

44、悟空赶紧带师傅来到山上,玄奘一看十分满意,并指着一块黑油油的大石头说:"这块石头正是晾经的好地方,你们赶快打开经卷摊开晾晒,并令八戒看守经卷,不得有误。"很快,经卷晾晒干了,师徒四人急忙收拾经卷,准备赶路。不料有几张紧紧粘在石头之上,怎么揭也揭不下来。没办法,只好抄录在别的纸上。

45、另外,我要给大家讲的是这四书五经内容涉及面广,包括文学、史学、哲学、政治、经济、教育、伦理、道德、天文地理、艺术科技等各个方面。

46、猪八戒实在忍受不了,便苦苦哀求师父道:"这天要热死人,还是找个树荫歇息一下再赶路不迟。"玄奘听后立即呵斥道:"这一片戈壁荒原千里,连棵草都不长,哪里来的树,还是赶快赶路要紧!"八戒无奈,只得撅着大嘴,气喘嘘嘘地向前赶路,一边走一边向天上看去,只见天上蓝蓝的,一丝云彩也没有,顺便说了一句:"这会儿要是下一场雨该多痛快呀。"不料。

47、传说,当年唐僧师徒取经归来,过通天河时,突然河面风起云涌,因唐僧师徒忘记化神老龟的嘱托,忘记了替老龟向佛祖询问何时修正圆满,不料却惹恼了老龟,于是中途被掀翻落水。

48、古代有个对子:三星日月光,四诗风雅颂。其中风指国风,诗经的一种,雅是大雅小雅的统称,颂也诗书中的一种载体。关于此节,将在以后论及对联的艺术一节谈及。

49、虚云法师,印光大师,弘一大师、圆瑛法师

50、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51、是《普贤行愿品》,从《华严经》里摘录出来的

52、通天河桥南岸,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名叫“晒经石”,石旁古柏群上的经幡随风飘摇,仿佛诉说着神话故事的沧桑。

53、还有如弘一大师、圆瑛法师。

54、近代出现的佛教界名僧有敬安、月霞、谛闲、宗仰,以及太虚等人。近代出现的佛教界名僧,大多致力于各种类型的佛教文化事业。由于他们的多方联络,使渐趋沉寂的中国佛教界出现了一些生机,推进了近代中国佛教的发展。在这些佛教僧人中,比较知名的有敬安、月霞、谛闲、宗仰,以及太虚等人。释敬安(公元一八五一至一九一二年)字寄禅,俗姓黄,湖南湘潭人。他曾在宁波阿育王寺燃左手的两个手指头供佛,因而自称“八指头陀”。公元一九0二年,他出任宁波天童寺住持。公元一九一二年,江浙各地名山大寺的代表会聚上海留云寺,商议召开中华佛教总会成立大会,寄禅被公推为会长。敬安生平颇有诗名,并以诗结交海内名流,被尊为“诗僧”,有《八指头陀诗文集》行世。释月霞(公元一八五七至一九一七年),名显珠,俗姓胡,湖北黄冈人。他主持过南京僧师范学堂,又曾在上海哈同花园创办华严大学,宣扬华严教义。公元一九一七年,月霞在常熟创办法界学苑,但不久即于杭州玉泉寺病逝。释谛闲(公元一八五八至一九三三年),俗姓朱,名古虚,号卓之,天台宗僧人。他曾在浙江、南京、上海等地讲经说法,先后主持过南京僧师范学堂和宁波观宗学社。谛闲一生专研天台宗教义,曾被授记为天台教观第四十三世传人,因此成为近代中国佛教天台宗的标志人物。谛闲与月霞是清末民初早僧侣办教育的两位法师。近代佛教史上一些名僧如仁山、常惺、太虚、持松等都曾师从过他们。宗仰(公元一八六五至一九二一年),法名印楞,俗姓黄,江苏常熟人。他曾研习英、日、梵等文字,精于诗、书、画、金石等。公元一九O一(清光绪二十七年),他于上海与蔡元培、章太炎、邹容等组织中华教育会,并出任会长。

55、尔雅者善辨言求经训此莫先【解释】《尔雅》一部分辨别古今文学的差别,另一部分解释文字的意义和给事物的名字下定义,所以我们要读经书之前,应当先读《尔雅》,然后才能读懂群经。〖启示〗《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

56、通天河桥南岸,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名叫“晒经石”,传说,当年唐僧师徒取经归来,过通天河时,突然河面风起云涌,因唐僧师徒忘记化神老龟的嘱托,忘记了替老龟向佛祖询问何时修正圆满,不料却惹恼了老龟,于是中途被掀翻落水。实则掌管天下的如来佛祖让弟子观音菩萨查看唐僧是否功德圆满时发现九九归一少了一难,于是,安排弟子观音作法。虽然是神话传说,石上字痕犹存、清晰可辨,晒经石由此成为玉树藏族自治州的一靓丽的旅游风景线。

57、《涅般经》四百卷,《菩萨经》三百六十卷,《虚空藏经》二十卷,《首楞严经》三十卷,《恩意经大集》四十卷,《决定经》四十卷,《宝藏经》二十卷,《华严经》八十一卷,《礼真如经》三十卷,《大般若经》六百卷,《金光明品经》五十卷,《未曾有经》五百五十卷,《维摩经》三十卷,《三论别经》四十二卷,《金刚经》一卷,《正法论经》二十卷,《佛本行经》一百一十六卷,《五龙经》二十卷,《菩萨戒经》六十卷,

58、西游记后一集当中晒经书的石头上面的字写的字是晒经石。唐僧师徒过凌云渡,乘无底船,终达彼岸,得以脱胎换骨,来到灵山。佛祖命二尊者引他们到珍楼用斋,入宝阁选经。不料二尊者却向他们索取“人事”。悟空不肯行贿,结果取来的竟是无字白经。他们重返灵山告状,佛祖却不责怪二尊者。师徒们只好把紫金钵盂送给尊者,才取得有字真经,并一一受封佛

59、不久,这块晾晒过经卷的黑石突然变成白色。以后,人们便把这块洁白如玉的石头称为"晾经石"从此,这个民间传说就流传开了。

60、谛闲法师浙江黄岩人,号卓三。法师毕生幸勤弘法,诲人不倦,教通三藏,学究一乘,为天台泰斗。对近代佛教有扶衰起弊之功。一生著述宏丰,有《大佛顶首楞严经序指昧疏》等。

佛经名字

61、石头上写着“晒经石”。后一难:唐僧师徒从云端掉在通天河岸边,又遇见当年的老鼋,老鼋再次驮他们过河。在过河途中问唐僧当年托咐的事情,唐僧却忘了向佛祖询问,老鼋一怒之下将他们翻入河中。

62、唐僧玄奘是和尚,佛教徒,所以,他所求取的经书一定是佛经,这一点自不待言。在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目的是:大唐国境内流通的佛经质量不高,翻译不准,篇幅残缺。而佛经作为当时的“无上宝典”,可以起到避邪驱魔,保佑国土,滋润万民的效果。

63、西游记后一集当中晒经书的石头上面的字写的字是石经晒,“石经晒”是老字现在读“晒经石”。

64、实则掌管天下的如来佛祖让弟子观音菩萨查看唐僧是否功德圆满时发现九九归一少了一难,于是,安排弟子观音作法。

65、屈原在楚辞《离骚》中说:“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这四句的大意是:父亲认为我的生辰好,为我起了一个好名字,名叫做“平”,字叫做“原”。东汉王逸在《章句》中解释屈原的名字时说:“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

66、另外我们容易错误的是春秋一书,<春秋>本是鲁国史书,我们称春秋一般是指它的注解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东汉以后左传流传广影响大,通常情况下我们说春秋就是指左传。

67、(1890年1月8日-1947年3月17日),法名唯心,字太虚,号昧庵,俗姓吕,乳名淦森,学名沛林,属牛,出生在清代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在上海玉佛寺示寂于公元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七日,原籍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生于浙江海宁,近代著名高僧。

68、《大集经》三十卷,《摩竭经》一百四十卷,《法华经》十卷,《瑜伽经》三十卷,《宝常经》一百七十卷,《西天论经》三十卷,《僧祗经》一百一十卷,《佛国杂经》一千六百三十八卷,《起信论经》五十卷,《大智度经》九十卷,《宝威经》一百四十卷,《本阁经》五十六卷,《正律文经》十卷,《大孔雀经》十四卷,《维识论经》十卷,《具舍论经》十卷。

69、后提提尔雅,该书实际上是汉朝人在战国时代学者们积累的训诂资料的基础上编定的一部按意义分类解释的古典字典,因为对读古经(严格意义上讲,中国人一直在读古书)很有帮助,所以被尊为经书。

70、晒经石晒经石的传说在甘肃嘉峪关附近,有一块洁白的晾经石,传说是玄奘晾经的地方。据说唐朝玄奘与悟空、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长途跋涉,从印度取经回来,闯过火焰山,涉过疏勒河,来到河西走廊。这天,天气特别炎热,烈日当头,如焚似火,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更是热得无处藏身,石块被烤得滚烫滚烫,好象天上下火一般,玄奘骑马在前,三个徒弟背着经卷紧跟后面,没走几步就个个被烈日烤得汗流浃背,唇干舌燥,面红耳赤。

71、圩,读wéi,义同“凹”,即中央低而四周高。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出生时头顶上有个小“凹”,因而名“丘”。为什么头顶上有个小“凹”就取名“丘”呢?因为古代“丘”也有“中间低四周高”的意思。

72、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原名陶文俊,他年轻时信奉王阳明“知是行之始”的哲学思想,于是改名陶知行。后来,他通过教育实践认识到自己年轻时信奉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谬误,转而笃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于是把名字改为“行知”。表明着他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向唯物主义的转化和发展。

73、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名字也很有意思,他在江苏金坛县“乾生泰”小杂货铺呱呱坠地后,父亲华志祥刚好背了一个箩筐进店,这时接生婆向他贺喜,年过四十的父亲把儿子抱在怀里,笑嘻嘻地看了看,然后拿过一个箩筐,轻轻放到里面,又在上面扣了一个箩筐说:“进筐避邪,同庚百岁,就叫罗庚吧!”从此,这位后来成为著名大数学家的名字一直没改,老人起的名字虽然有封建迷信的因素,可也不妨碍华罗庚在数学领域作出伟大贡献。

74、悟空一个跟头翻上云端,发现不远处有一座黑油油的黑石山,一打听得知此山叫洞庭山。

75、一杯淡淡岂由衷。

76、第二种说法是,鲁国有座尼丘山(在山东曲阜东南),孔子出生前其母曾“私祷于尼丘之山”,孔子因而名“丘”,字“仲(孔子排行老二)尼”。此说源自《孔子家语·本姓解》。

77、对佛教教理研究深,贡献大的,应该首推法尊法师和印顺法师。法尊法师主要从藏文中译出古印度中观派后期著作,比如月称菩萨《入中论》,辩破了唯识,拨乱反正,对唯识学误解佛般若进行辩明,使佛般若正义复显,这是汉地佛教欠缺的,长期以来,由于宋代开始禁止翻译佛经,汉地佛教对佛教教理高认知,止于唯识,对印度佛教后期情况一无所知,不知唯识学在古印度已被月称菩萨辩破,法尊法师的译作正好弥补这一欠缺,是佛教思想发展史后续的补充,只有加上后期中观派批驳唯识误解,辩明中观正义,才是完整的佛教思想史,所以,法尊法师的贡献是巨大的。

78、我国现代著名作家郭沫若,原名郭开贞,1919年,他在日本留学时,才取了“沫若”这个笔名。这是什么意思呢?“沫”、“若”,即沫水和若水,是流经郭沫若家乡的两条河流。郭沫若取此二水作为笔名,是表示他身在异国、不忘家园的意思,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79、慈悲心本能狮吼,

80、师徒四人努力游上岸却发现经书湿了。他们找了块大石头凉晒经书,在收经书时不小心将经书撕破,造成经书不全。这块石头就成了晒经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