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122句文案集锦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0-05 11:00:11

一、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1、解释: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

2、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戎沐浴,则可以祀上帝。”(离娄下)

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4、解释: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5、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6、(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解释:一个正人君子所能做到大的事情,或是所要祈求的大事情,就是与人为善。

8、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尽心上》

9、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10、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

11、(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12、(40)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13、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14、养心莫善于寡欲。

15、(感悟)人活着,就应该坦坦荡荡,明明白白,无所愧疚。

16、行为有未能达到预期目的者,都要反过来要求自身做得更加完善。只有自己做得正,天下才会向你倾心。

17、吾善养浩然之气。——孟子名句

18、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19、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20、(赏析)第一乐,是家庭之乐,人情之乐;第二乐,是自身之乐,道德之乐,第三乐,则是奉献之乐。人有自我需要的满足,有社会尊重的满足,尽现于此矣!

二、孟子经典的二十句话

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名言

2、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

3、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

4、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5、(译文)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

6、提示:点击上方"温馨之音"↑免费订阅本刊

7、《孟子》十句名言,经典励志,值得背诵下来。

8、解释: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

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0、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11、(4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13、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14、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孟子•梁惠王下》)

15、(译文) (孟子说:)“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份苛刻的诋毁。”

16、(4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7、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离娄下)

18、来源:邹城市广播电视台

19、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20、在古时,《孟子》是“教科书”般的存在,是历代儒家学子必读必考的著作。

三、《孟子》中的经典名句

1、(译文)百姓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2、(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3、贫穷时就搞好品德的修养,得志时就帮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

4、解释: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

5、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6、(4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7、(5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8、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9、(译文) (孟子说:)“孔子是一个不会做过火的事的人。”

10、解释: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11、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确立正常命运的方法。

12、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离娄上》)

13、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把百亩田地耕种得不好作为自己的忧虑的人,那是农夫。

14、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15、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

16、(解释)人民大众重要,国家政权次之,国君为轻。

17、邀请金奖获得者参加邹城中华母亲节及参加孟子杯大赛展览开幕式。徒步“孟母三迁”之路。前往邹城交通自理,大赛负责三天两晚食宿。

18、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9、(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0、(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四、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和出处

1、(10)国君好仁,天下焉。

2、(译文)(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关系重大,干诡诈投机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之心的。如果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那又怎样能赶上别人呢?”孟子经典名言名句3(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3、(译文) (孟子说:)“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放弃正路不去走,丧失了良心不去求,太可悲了!人丢了鸡犬,都知道去找,良心丢了却不知去找,治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就行了。”

4、解释: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5、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孟子·公孙丑上》)

6、则天下归之,以政伤民,民乐其亡,以梃服强,仁与不仁也

7、解释:能工巧匠能够教会别人规矩法则,但不能够教会别人巧。

8、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9、(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10、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1、(译文)孟子说:“如果西子施身上沾了肮脏,别人走过她身边时也会掩着鼻子;虽然是个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斋戎沐浴,也一样可以祭祀上帝”。

12、(译文)孟子说:“孔子是一个不会做过火的事的人。”

13、(译文) (孟子说:)“饥饿的人吃什么都美,干渴的人喝什么都甜,这是由于没有尝到饮水和食物的正常味道,因为饥饿与干渴损害了他的味觉。难道只有嘴舌和肚子有饥饿干渴的损害吗?人心也都有类似的损害。如果人能够不使饥饿干渴造成的那种损害,成为人心的损害,那就不会把比不上别人作为忧虑了。”

14、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1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16、(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17、“一个贤明的君主,必须恭敬节俭,一切依礼来对待下面。从人民那里索取时,要按规定办事。”

18、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9、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0、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五、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大全

1、《道德经》厉害8种思维颠覆你的大脑,读完真的不一样!

2、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3、解释:伟大的人,不偏离他的纯洁、善良的心。

4、0003河南永城分院负责人:崔中伟

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6、解释:诚是天赋予人的本性;追求诚,是做人的根本准则。一个人做到至诚而不能使人们感动,是从未有过的事;同样,缺乏诚心的人是无法感动别人的。

7、(3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8、解释:执政者如果以顺应民众的快乐为快乐,民众就会为执政者的快乐而快乐;如果把民众的忧苦当做自己的忧苦,民众也会为执政者的忧苦而忧苦。

9、(译文)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10、得到天时还不如得到地形便利好,得了地形便利还不如得到和顺的人心好。(要得天下,必先得人心)

11、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12、(译文)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

13、(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4、解释:(君主)光有善心却不去施行,是不可能达到仁政的目的;仅有法律而不想办法推广,书面上法律是不可能自己去实施的;这里指出了实践的重要性。

15、(译文)孟子说:“老百姓生活和生产上的事不可不急地对待啊。”

16、(译文)丰收年成,年青人多表现懒惰;灾荒年成,年轻人多表现强暴,并不是天生的资质有所不同,是由于环境把他们的心变坏了的结果.

17、我们的目标:让每一个家庭拥有一套国学经典!

18、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19、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20、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x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有好的时机,不如有着好的环境。有着好的环境不如人们能够同心协力。

2、(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3、(译文)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

4、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5、解释:观察人的方法,没有比观察人的眼睛更好了。眼睛不能掩盖人们内心的丑恶,一个人心中正直,眼睛就显得清明。

6、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

7、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8、解释:在享受安逸中衰亡,在忧愁祸患的环境中生存。

9、(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0、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11、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1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名句

13、解释: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就对了。

1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15、南阳联络处负责人:吴海霞

16、(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17、(解释)爱护别人的人,别人总是爱护他;尊敬别人的人,人们总是尊敬他。

18、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9、(译文)人有不做的事情,而后才会有所作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放弃一些事情不做,才能在别的一些事情上做出成绩。

20、(译文)(孟子说:)“仅仅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人们要想叫它生长起来,都知道怎样去培养它。至于对自己,却不知道怎样去培养,难道爱自己还不如爱桐树梓树吗?真是太不动脑子了。”

1、解释:君主看待臣下如同自己的手足,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看待臣下如同犬马,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路人;君主看待臣下如同泥土草芥,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仇人。

2、解释:采用象人的土陶踊殉葬,这样的统治者怎么会忍心让它的人民饥而死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