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培根原文英文
1、谈读书是《培根随笔》中的一篇重要的文章。1653年发表,收于《培根随笔》一书中。《培根随笔》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2、坚持一种信念就等于自带一种枷锁,会使思想和行为无法自行其是。
3、读史可以明鉴原句是“读史可以明智”出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论求知》一文中。
4、求知可以改进人和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实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5、因此,如果一个人不愿做笔记,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只愿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定很狡黠,才能掩饰他的无知。
6、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7、学史以明智鉴古以察今出自《吕氏春秋》
8、“读史可以明鉴”原句是“读史可以明智”出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论求知》一文中。
9、原文是:
10、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11、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办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
12、《论求知》
13、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他可以研习经院哲学,因为这门学问讲究繁琐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学,如此等等。这种种头脑上的缺陷,可以通过求知来疗治。
14、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
15、这句诗出自于《增广贤文》。
16、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17、——弗朗西斯•培根
18、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政治家、哲学家、语言大师,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人。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19、只有愚者才等待机会,而智者则造就机会。——弗朗西斯•培根
20、作者:弗兰西斯·培根
21、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
22、观点:想做一个聪明人,是有必要知道一些典故和历史的,姑且不去评论历史人物的对与错、是与非,从历史中,应该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做生活中的智者。
2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24、学史以明志出自《培根随笔·谈读书》,原句如下:
25、“读史明智鉴往知来”意思是:“读以往的历史发展,可以明白清醒,鉴别以往的过错,知晓未来需要如何发展。”
26、语出弗郎西斯·培根的《论读书》读史使人明智,因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读诗使人聪慧,因为诗诗精简美丽的语言演算使人精密,因为心会和数字一样细如发哲理使人深刻,因为看问题的角度更多元伦理学使人有修养,\因为道德是每个人心中的准则辑修辞使人善辩,因为出口成章靠的是逻辑
27、来源处:《中国通史:读史明智鉴往知来》
28、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限于质量粗劣的书。否则一本好书将象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29、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30、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读史使人明智培根原文英文
31、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32、成语延伸: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正如古人所云:学皆成性。不仅如此,连心智上的各种障碍都可以读适当之书而令其开豁。
33、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良----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为改良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
34、作者简介:
35、求知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书本条条办事会变成偏执的书呆子。
36、“学史以明志”,是由培根的《培根随笔》中的《论求知》一文中的“读史使人明智”改变而来。原文是“智”,仿改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