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饺子的诗句
1、释义:把扁食(水饺古称)捏成好像月牙那样弯弯的样子。
2、饺子这一节目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饺子》
4、莫道离别愁几许、一饺此中揽。来年早归喜几多、吃饺话团圆。
5、有才何须多开口,万般滋味肚中藏。
6、蒜姜和荤素,缄口品揪心。
7、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8、《饺子诗》其一
9、是上春三五日,盘餐到处定居先
10、蒸饼犹能十字裂,馄饨那得五般来。
11、释义:在元旦这天,制作扁食(水饺古称),奉献给年长和上位的人,用来祝贺长寿。
12、有缘伴君三杯酒,相逢一笑齿留香。
13、时代:清朝
14、诗句:春前腊後物华催,时伴儿曹把酒杯。
15、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16、牢骚太盛难容物,我辈岂是蓬蒿人
17、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18、《饺子诗》其二
19、《对食戏作》
20、释义:穿白色衣服站在台案前面,一双巧手赛过天上的工匠。面粉如雪花飞舞,皎洁的月牙在空中出现。清水里飘着芙蓉一样的菜叶,饺子像元宝落入了白玉盘子。吃货们吃遍天下美味,饺子是鲜美的。
21、略同汤饼赛新年,荠菜中含著齿鲜
22、《饺子诗》
23、素衣台案前,巧手赛天工。雪花纷飞舞,皎月平空现。清水飘芙蓉,元宝落玉盘。饕餮世间味,是此物鲜。
24、清水飘芙蓉,元宝落玉盘。
25、饺子含禅意,食中蕴道深。
26、饕餮世间味,是此物鲜。
27、诗句“素衣台案前,巧手赛天工。雪花纷飞舞,皎月平空现。”,就是形容饺子的。
28、时代:明朝
29、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30、时代:宋朝
赞美饺子的诗句
31、三、《饺子》素衣台案前,巧手赛天工。
32、过年吃饺子的来历与传说
33、诗句:略同汤饼赛新年,荠菜中含著齿鲜。是上春三五日,盘餐到处定居先。
34、作者:蒲松龄
35、诗句:扁食捏似月牙弯
36、饺子诗(一)
37、饺子因所包的馅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种类繁多。即使同是一种水饺,亦有不同的吃法: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线穿元宝'。
38、银箸夹瘪汤内月,愿为饕餮是非人。
39、素衣台案前,巧手赛天工。雪花纷飞舞,皎月平空现。
40、饺子,又名水饺,原名“娇耳”,是中国的古老传统面食,源于中原宛城,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饺子深受中国广大人民的喜爱,是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每年春节必吃的年节食品,在许多省市也有冬至节吃饺子的习惯。
41、时代:现代
42、作者:沈榜
43、作者:何耳
44、释义:春季之前腊月之后正是万物苏醒的时节,当时陪伴着孩子们把酒言欢。大家抢着吃东西,平常的蒸饼都能抢成十字裂开,更好吃的馄饨(水饺古称)还不得抢的分成五块啊?
45、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46、《聊斋志异》
47、诗句:时元旦,作扁食,奉长上为寿。
48、清水飘芙蓉,元宝落玉盘。饕餮世间味,是此物鲜。
49、玉衣裹起撑船肚,沸水催熟腹中珍。
50、素衣台案前,巧手赛天工。
51、《水饺》
52、晶莹皮似玉,馅美咽生津。
53、一盘饺子千般味,二两醍醐也解愁。
54、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
55、雪花纷飞舞,皎月平空现。
56、作者:胡秉言
57、椒醋辛酸绊,度量限逸沉。
58、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59、《宛署染记·民风土俗》
60、朵颐酣畅响天嗝,几人问谁下罗灶?
赞美饺子的诗句
61、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62、扁食捏似月牙弯-----------------清代蒲松龄时元旦,作扁食,奉长上为寿------明《宛署染记·民风土俗》载好受不如躺着,好吃不过饺子------北方民谣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北齐时的颜子推也曾著书曰当时的馄饨就是现在的饺子
63、俗客常笑撑船肚,知己方知腹中珍。
64、会饮何须找华楼,临街小店慰心喉。
65、莫道离别愁几许,一饺此中揽。来年早归喜几多,吃饺话团圆。
66、时代:清代
67、《饺子诗》其三
68、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69、二、《饺子诗》俗客常笑撑船肚,知己方知腹中珍。
70、牢骚太盛难容物,我辈岂是蓬蒿人。
71、出自:《饺子》
72、《饺子诗》其二有才何须多开口,万般滋味肚中藏。有缘伴君三杯酒,相逢一笑齿留香。
73、《饺子》素衣台案前,巧手赛天工。雪花纷飞舞,皎月平空现。清水飘芙蓉,元宝落玉盘。饕餮世间味,是此物鲜。
74、饺子诗(二)
75、诗句:素衣台案前,巧手赛天工。雪花纷飞舞,皎月平空现。清水飘芙蓉,元宝落玉盘。饕餮世间味,是此物鲜。
76、相隔千里终团圆,共坐檀桌前。举筷入口皆思念,同衬此时意。
77、释义:春季之前腊月之后正是万物苏醒的时节,当时陪伴着孩子们把酒言欢。大家抢着吃东西,平常的蒸饼都能抢成十字裂开,更好吃的馄饨(水饺古称)还不得抢的分成五块啊.
78、略同汤饼赛新年,荠菜中含著齿鲜。
79、诗句:春前腊後物华催,时伴儿曹把酒杯。蒸饼犹能十字裂,馄饨那得五般来。
80、清代何耳的《水饺》诗
81、《饺子诗》其一相隔千里终团圆,共坐檀桌前。举筷入口皆思念,同衬此时意。莫道离别愁几许,一饺此中揽。来年早归喜几多,吃饺话团圆。
82、释义:水饺和面条竞争着新年的喜气,荠菜的鲜味留在筷子和牙齿上。特别是立春后的三五天,餐盘里常见的食物就是水饺了。
83、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84、四、《水饺》何耳略同汤饼赛新年,荠菜中含著齿鲜。
85、作者:陆游
86、是上春三五日,盘餐到处定居先。
87、玉盘满盛银元宝,竹筷伸向玲珑饺。
88、《水饺》略同汤饼赛新年,荠菜中含著齿鲜。是上春三五日,盘餐到处定居先。
89、一、《饺子诗》有才何须多开口,万般滋味肚中藏。
90、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赞美饺子的诗句
91、饺子是中国东汉南阳医圣张仲景发明的,它的历史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明朝末年张自烈做了很好的说明:“水饺耳,即段成式食品,汤中牢丸,或谓粉角,北方人读角为娇,因呼饺饵,伪为饺儿。”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比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南方有些地方过年时会打散鸡蛋后加热做外皮包上肉馅称之为蛋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