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论语12章中的格言警句【116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9-25 09:07:07

论语12章中的格言警句

1、扩展资料:

2、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出他指出一个方面的道理,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它三个方面的道理时,就不再教他了。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我每天要思考反省的三件事分别是,是否忠于自己职责;对朋友是否有失信的地方;学到东西有没有去实践。

7、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8、古:粗劣

9、温故而知新

10、——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1、我十五岁专心学习;三十岁有了自己的方向和主张;四十岁可以不受外界因素干扰;五十岁能够分辨哪些该顺天道哪些可以人为改变;六十岁能够吸收不同观点的意见;七十岁干自己喜欢的喜欢的事情还能不触犯规矩。

1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3、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14、古:多次

1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6、今:可能、许可

17、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8、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9、昨日像那东流水。

20、多学习几遍从中能得到新的知识,这就相当于老师啊。

21、——颜回请教问孔子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

2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3、语文书中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

24、——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25、古:可以、凭借

2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2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8、这里可以看成三句话,三个层面,第一个是学习,学到的东西能应用到实际中是很好的;第二个是为人处事,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大老远的过来也是很好的。第三个是修身,别人不了解你的具体情况,即便不小心做的不对,而你不去计较,这也是君子的美德之一啊。

29、饭疏食饮水

30、省略句:可以为师矣

论语12章中的格言警句

31、古:冷水

3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3、匹夫不可夺志也

3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5、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

36、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37、不亦说乎

38、温故而知新:表顺承

39、——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大责任,路途漫长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的责任吗?直到身死才能结束,不是很漫长遥远的吗?”

40、博学而笃志:表并列

41、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42、乐:名词--意动。以..为乐

43、《论语》十二章,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其中多为孔子的言行,一部分是孔子弟子的言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44、传不习乎

45、可以为师矣

46、十二章中的句子大多和学习、为人有关,具有强的教化作用。真正看比较全的《论语》的话,会发现以教育人为目的的语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想那个时代,是开启了底层的社会民众对于改变天下大势的理想之门,不过遗憾的是,这道大门之后的路径,是从千百年后的隋唐——科举制度确立——之后,才得以铺就的。孔子周游列国,有一种布道的感觉。但这种布道在当时的时代看起来,是失败的。对他许以官位和物质的人很多,但真正愿意按他所说的来做的人少之又少。这其中的原因,恰恰体现出孔子以及那些和他一样的思想家的无比伟大。

47、《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

48、——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礼节能怎么样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

49、《论语述而篇》中

5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1、五、特殊句式:

5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3、学习却不思考,就会带来困惑,只思考却不学习新的知识,就不会有进步。

54、论语十二章

5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6、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57、——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58、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5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60、可以为师矣:当、做

论语12章中的格言警句

61、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6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63、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64、——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65、论语十二章有治国道理。《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论是选择、探讨、交流的意思,语是话语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建议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于是便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论”读音为“lùn”,从字面上理解,《论语》即为言论的部分汇编。

66、《论语》十二章没有治国道理。十二章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

67、四、古今异义:

68、二、通假字:

69、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70、孔子难道不明白这一点吗?甚至在世界范围内被承认为伟大思想家的他当然是明白的。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自己想要做的一切。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恰恰也就是他动人的地方。

7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2、这章经文中,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和举一反三有相似含义。

73、仁在其中矣:它的

74、三、词类活用:

75、知道去做不如喜欢去做,喜欢去做不如把这当做快乐的人。

76、而要从这个角度提高国家的力量,必定涉及孔子所言的礼乐崩坏。那时候人们大多关注自己自己的生存,当我们的注意力几乎都放在这样一个基本的层面上时,秩序和文明难免受到践踏。说是君王们愚蠢到不倾听大师们的言论,倒不如说是时代的车轮从所有人身上强行碾过了。

77、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8、几个人当中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长处,看到他们缺点我也可以引以为戒。

79、《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文集。共20篇,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80、颜回做的好啊,单调而清贫的日子,别人无法忍受,颜回却能过的很安乐。颜回做的好啊。

81、不亦君子乎

8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3、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84、军队的主帅可以被击败,人的信仰却不可被击败。

85、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

86、《论语十二章》(节选)先秦:佚名

87、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年轻时善于思考学习,年老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思想:他认为万事万物有它自己的规矩和秩序,人人都应该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应有的付出,终也收获应有的回报。春秋时期古代中国的奴隶制度迅速瓦解,封建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却也使规矩对人的束缚力逐渐丧失。孔子认为自己所处的是一个动乱无比的时代。他四处奔走呼告,希望人们重回正道,复兴灿烂的华夏文明。

88、温故而知新:懂得

89、——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喻:通晓,明白。)

90、时:名词--状语,按时

论语12章中的格言警句

91、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92、今:数词

9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94、说:同悦,喜悦、愉快

95、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9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与三隅反,则不复也

97、——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所有的努力都废弃了;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虽然只有一筐,但我也在前进。”

98、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

99、我想,在那样一个时代,很少有一个成年君王是真正的很傻。所以他们应该明白孔子所陈述的理想社会的确是可以让百姓和乐国家齐心的良策。然而在那样一个战火纷飞,动乱不已的年代,比起大同社会,生存才是第一要务,国家和国家之间相互倾轧攻伐,没有物质、民力、军队,国家连基本的存在都无法。君王作为国家的主人,何尝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强盛呢?但在那个时代,国家强盛外显的条件就是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存在力的强弱。

100、饭:名词--动词,吃饭

101、坚定不移多学习,多思考其中的疑惑,自然就能达到仁人的境界。

102、判断句:贤哉,回也!

103、日:名词--状语,每日

104、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5、古:普通人

106、吾日三省吾身

10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8、学而时习之

109、今:疏通、疏散

1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1、一、一词多义:

112、——“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113、粗茶淡饭,抱着脑袋睡觉,也很快乐,我才不愿用不仁义的手段去获得富贵。

11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15、——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116、所选的十二章语录,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七则见于《雍也》篇,第八,九则见于《述而》篇,第十,十一则见于《子罕》,第十二则见于《子张》,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有价值的部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