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胡雪岩台词【精选36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9-22 10:17:16

徽商胡雪岩台词

1、慈禧西狩时,正是得益于乔致庸的赞助。1900年,慈禧太后迫于形势,带领光绪暂避西安。由于走得太过匆忙,没有带够钱财,乔致庸敏锐地捕捉到这些信息,主动奉上白银40万两作为“勤王”的经费,获得慈禧太后极度亲赖,专门为乔家大院题词“福种琅嬛”。

2、胡雪岩,起于穷苦,走向红顶。

3、高阳的《胡雪岩全传》更好。

4、乔致庸比胡雪岩早出生五年。但应当认为是同一年代的人。

5、该电视剧片头歌曲是《去者》,片尾曲是《情怨》。《情怨》和《去者》,都把现代流行乐手法地结合了中国传统戏曲元素,创造出一种几近全新的音乐风格。

6、“南有胡雪岩,北有乔致庸”,同为清朝巨富。

7、乔致庸,书生经商,低调办事。电视剧《乔家大院》,说的是乔致庸坎坷的经商人生。实际上,真实的乔致庸远比戏曲中传奇的多。

8、胡雪岩的财富达到巅峰时,据说拥有3000万两白银,相当于北洋水师近10年的经费支出(北洋水师的经费约为400万两白银),试想一个人的财富能够供养亚洲强大的舰队10年,自古至今有谁能与之匹敌。

9、此后,太平军兴起,王有龄战死,左宗棠上任浙江巡抚,胡雪岩更为传奇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一方面左宗棠需要筹备粮草抵挡太平军,一方面胡雪岩需要寻求新的靠山,两人一拍即合,才有后来“守杭州,平伊犁”的传奇故事。与左宗棠合作期间,胡雪岩获得“亦官亦商”的多重身份,为他经商办事提供极大的便利。

10、北有乔致庸,南有胡雪岩”,之所以把两个人放在一起对比,是因为他们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11、战乱中两次机智的应变使胡雪岩得到了左宗棠的赏识,他便顺势依附于左宗棠的麾下。胡雪岩一面为左宗棠筹粮,一面利用过手的官银在上海筹办私人钱庄,继而又独揽替左宗棠代购洋枪洋炮的生意,并为左宗棠计划在福建创建的马尾造船厂筹集资金,后又首举外债。胡雪岩对左宗棠军务的支持引起了慈禧的注意,御封其为四省税务代理总管,后又御赐黄马褂,封为一品顶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红顶商人。

12、乔致庸早年没有经商的想法,一心钟意科举读书,还没来得及科举入仕,长兄如父的乔致广去世,乔致庸万分不舍地放下书本,心不甘情不愿地走上经商之路。由于乔致庸饱读诗书,为人性情宽和,在他的带领下,乔家的名声越来越大,各种钱庄、票号遍及全国,根据文献记载,乔家拥有200多家商行,加上各种田产、宅院估算,巅峰时期的乔致庸,个人财富多达2000万两白银之多。

13、红顶商人胡雪岩--智者把握机遇,圣者创造机遇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徽州绩溪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企业家,政治家;幼名顺官,字雪岩,著名徽商。开办胡庆馀堂中药店。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高达二千万两以上,人称“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胡雪岩商训  是“天”、“地”、“人”,内容即为: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14、剧情简介

15、都是同一时代的人。

16、乔致庸和胡雪岩两人处于同一时代,乔致庸比胡雪岩大五岁。二人都是晚清杰出的商人。胡雪岩晚年因涉入政治斗争过深,遭到清政府以及外国势力双重打击,其下产业纷纷破产或被查抄,其本人也于1885年过世。而乔致庸却活到了1907年,其下大德通等票号也在其晚年发展到鼎盛,乔氏商号更是存活到了解放前。

17、二月河在谈到胡雪岩和历史小说与高阳之间的区别时说:“高阳先生的优点是:贵族气息浓厚,文笔从容。他的笔法柔和,看完之后,心理有一种舒展的感觉。缺点是:稍微啰嗦一些。唐浩明写书是严谨的,对历史资料掌握得可以说是很准确的。但缺点是:人物刻画不够好,例如《曾国藩》人物的把握不是太好。而我自己从严谨的角度,不如唐浩明,行笔从容上不如高阳。但是情节和个性化地语言表述有我独特的地方。”

18、乔致庸和胡雪岩是同一年代的人

19、乔致庸出生于1818年,胡雪岩出生于1823年,乔致庸比胡雪岩大了5岁。两个人一个代表晋商,一个代表徽商。

20、乔致庸早年失去双亲,由乔家大儿子(乔致庸的亲哥)乔致广抚养成人。乔致庸与胡雪岩不同,本身乔家在当地已经是有名的富商望族,传至乔致庸一辈,已经是三代富贵之家。

21、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徽商,政治家;幼名顺官,字雪岩。开办胡庆馀堂中药店。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高达二千万两以上,人称“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

22、胡雪岩的一生能够有很大的成就,与他的幸运密不可分。从闭塞的山村走向繁华的都市,有幸成为钱庄大老板的女婿,无意间结识落魄书生王有龄,资助他博取功名,后成为浙江巡抚。胡雪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自王有龄的报恩,任职浙江巡抚期间,王有龄极尽所能地帮助胡雪岩经营阜康钱庄,给他提供诸多便利渠道。胡雪岩不负王有龄的期望,很短的时间内,阜康钱庄成为浙江真正的财富所在。

23、胡雪岩(1823-1885),本名胡光墉,幼名顺官,字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13岁起便移居浙江杭州。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

24、徽商创始人是清朝商人胡雪岩

25、年,郁郁而终。

26、乔致庸(1818—1907年)同时代的大徽商胡雪岩(1823—1885年),其治家水准和个人操守与乔致庸相比,相差!两人都是长袖善舞的大商贾。

27、胡雪岩与乔致庸,两位清朝晚期,乃至商界历史上的风云人物。

28、胡雪岩是典型的草根逆袭,他以放牛娃的穷苦出身,凭借智慧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生于安徽的偏远乡村,自幼贫寒少年丧父,12岁帮人放牛时,无意间捡到一只包袱,便一直守在路边等待失主来取,没想到失主是杭州杂粮行的老板,从此胡雪岩走出山村,踏上一片陌生的经商道路。

29、胡雪岩是徽商派,作为著名的红顶商人,堪称商界千古未有的奇才;乔致庸也丝毫不逊色,他是晋商派,人送外号“亮财主”。两个人年纪相仿,所处的年代相同,胡雪岩生于1823年,乔致庸生于1818年,他们以超人的智慧,用极短的时间迅速积累出巨大的财富。因此历史中有着“南有胡雪岩,北有乔致庸”的说法。

30、他先后在杭州杂粮行、金华火腿商行等多处做过伙计,后经人介绍来到阜康钱庄,迎娶阜康钱庄的后人于氏为妻,同时继承钱庄5000两白银作为本钱起家,胡雪岩拥有经商的资本后,他的商业才华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徽商胡雪岩台词

31、“经商要学胡雪岩,当官要学曾国藩”,高阳的《胡雪岩全传》一度成为现代经商人士必看的图书之一。胡雪岩是中国晚清第一大豪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外国银行开展金融业务往来的人;第一个获清廷特赐二品顶戴、赏黄马褂、准紫禁城骑马的殊荣。被誉为“亚商圣”,可谓晚清一大奇人。作者在书中叙述了胡雪岩一生的经历,从多方面介绍了“红顶商人”胡雪岩在官场、人际、处事、情感、商场、谋略等方面的处世为人之道,艺术地再现了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广阔历史背景下,胡雪岩由商而官,亦官亦商,暴起暴落的历史画面。全书内容丰富,故事翔实,是一本难得的珍藏本。该书问世后,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社会中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影响,许多外国读者对此书也产生了兴趣,希望能从中学到经商的技巧。有关胡雪岩的书籍可谓比比皆是,但论笔力与境界,均不能与高阳此书相提并论。

32、五花马是《胡雪岩》的歌

33、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而为左宗棠赏识,后来又帮助左宗棠组织“常捷军”、创办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西征平叛阿古柏时,为他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高达1195万两,采供军饷、订购军火,并做情报工作,常将上海中外各界重要消息报告左宗棠。备受欢迎时,官居二品,赏穿黄马褂。利用过手的官银在上海筹办私人钱庄,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阜康”钱庄分号,被称为“活财神”。在杭州创立了“胡庆余堂”中药店,制“避瘟丹”、“行军散”、“八宝丹”供军民之需,药店传承至今,赢得“江南药王”之美誉。

34、《胡雪岩》是1996年由金韬导演的电视剧,由陈道明、茹萍等主演。该剧讲述了清末著名徽商“胡雪岩”的故事。

35、胡雪岩与乔致庸同为清朝巨富,谁的能力更强,一直都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36、从此,胡雪岩凭借其卓越的商业头脑,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阜康”钱庄分号,在杭州创立了“胡庆馀堂”中药店,其事业已如日中天。为了打破洋商的垄断,他还办起了民族工业缫丝厂,迫使贪婪的英商只好求助于历来与左宗棠为政敌的李鸿章。经过李鸿章幕后谋划,胡雪岩被摘去“红顶”,近3000万两银子的家业也顷刻贻尽,一代商业奇才只剩孑然一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