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著名的四句话(精选好句138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9-22 09:19:00

王守仁100句名言

1、王守仁说过的话

(1)、天下之人心皆吾之心也,天下之人犹有病狂者矣,吾安得而非病狂乎?犹有丧心者矣,吾安得而非丧心乎?

(2)、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3)、(译文)善念生发时心里知道了,就扩充它;恶念生发时心里知道了,就制止它。

(4)、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5)、圣人只是还他良知的本色,更不着些子意在。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良知之无,便是太虚之无形。

(6)、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7)、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8)、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王守仁

(9)、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至善。

(10)、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11)、(译文)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炼,才能真正站得住脚;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

(12)、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 --王阳明

(13)、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4)、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

(15)、一者天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若只知主不知一即是理,有事时便是逐物,无事时便是着空。

(16)、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17)、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妍者妍,媸者媸,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

(18)、诚是实理,只是一个良知。实理之妙用流行就是神,其萌动处就是几。

(19)、王守仁名言,王守仁至理名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20)、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2、王守仁著名的四句话

(1)、未发之中是如何?汝但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养得此心纯是天理,便自然见。

(2)、致知二字,乃是孔门正法眼藏,异此而学,即谓之异端;离此而说,即谓之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

(3)、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4)、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5)、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

(6)、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7)、山石崎岖古辙痕,沙溪马渡水犹浑。夕阳归鸟投深麓,烟火行人望远村。...

(8)、夫美质难得而易坏,至道难闻而易失,盛年难遇而易过,习俗难革而易流。

(9)、后世良知之学不明,天下之人用其私智以相比轧,是以人各有心,而偏琐僻陋之见,狡伪阴邪之术,至于不可胜说。

(10)、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11)、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

(12)、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3)、久别龙山云,时梦龙山雨。觉来枕簟凉,诸弟在何许。终年走风尘,何似...

(14)、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此处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一是百是,一错百错,正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界头。

(15)、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16)、古人为治,先养得人心和平,然后作乐。比如在此歌诗,你的心气和平,听者自然悦怿兴起。

(17)、若论圣人大中至正之道,彻上彻下,只是一贯,更有甚上一截,下一截?

(18)、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

(19)、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后正确结果的高座。

(20)、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

3、王守仁名人名言

(1)、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2)、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亦非仁人忠恕恻怛之心。

(3)、10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4)、夫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谓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谓之气,以其凝聚而言谓之精。

(5)、譬之金之在冶,经烈焰,受钳锤,当此之时,为金者甚苦;然自他人视之,方喜金之益精炼,而惟恐火力锤煅之不至。既其出冶,金亦自喜其挫折煅炼之有成矣。

(6)、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底,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

(7)、辰阳南望接沅州,碧树林中古驿楼。远客日怜风土异,空山惟见瘴云浮。...

(8)、是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又称,和陆九渊一起主张研究心学。王守仁知行合一的理论深得人心。他的这一理论具体内容是什么?王守仁的名言有哪些?

(9)、方园不盈亩,蔬卉颇成列。分溪免瓮灌,补篱防豕蹢。芜草稍焚薙,清雨...

(10)、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思是良知之发用。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

(11)、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12)、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寅。——王守仁

(13)、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14)、我很擅长帮人解读天赋,也很擅长一对一帮人梳理人生、看清人生迷雾。

(15)、树暝栖翼喧,萤飞夜堂静。遥穹出晴月,低檐入峰影。窅然坐幽独,怵尔...

(16)、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即“慎独”,即“戒惧”。

(17)、☞浙江儒学会吴光会长,方太茅忠群董事长,相聚"力行论坛",助你立大志!

(18)、君子之酬酢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19)、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0)、(译文)用事实记述的叫做史,用道理记述的叫做经。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

4、王守仁经典名句

(1)、(译文)善念生发时心里知道了,就扩充它;恶念生发时心里知道了,就制止它。

(2)、江上但知山色好,峰回始见寺门开。半空虚阁有云住,六月深松无暑来。...

(3)、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4)、(译文)圣人也是通过学习才了解道理的,众人也是天生就具备了解道理的本能。

(5)、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心体明即是道明。

(6)、孔子无不知而作;颜子有不善,未尝不知:此是圣学真血脉路。

(7)、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8)、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9)、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只是一“傲”字,便结果了这一生。

(10)、以是存心,即是后世猜忌险薄者之事,而只此一念,已不可与入尧、舜之道矣。

(11)、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

(12)、精一之精以理言,精神之精以气言。理者气之条理,气者理之运用。

(13)、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14)、●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用这样的方法也算是对天道的一种回馈。 ----三余无梦生

(15)、文字思索亦无害。但作了常记在怀,则为文所累,心中有一物矣,此则未可也。

(16)、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17)、故凡慕富贵、忧贫贱、欣戚得丧、爱憎取舍之类,皆足以蔽吾聪明睿知之体,而窒吾渊泉时出之用。若此者,如明目之中而翳之以尘沙,聪耳之中而塞之以木楔也。其疾痛郁逆,将必速去之为快,而何能忍于时刻乎?

(18)、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

(19)、王阳明名言四:“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来自于王阳明的王门四句教,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20)、只论精不论多寡。只要此心纯乎天理处同。便同谓之圣。

5、王守仁后一句话

(1)、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2)、“六经”只此一言便可该贯,以至穷古今天下圣贤的话,“思无邪”一言也可该贯。

(3)、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4)、(译文)与朋友谈论学问,必须婉转曲从谦虚下问,与之宽和相处。

(5)、《中庸》谓“知耻近乎勇”。所谓知耻,只是耻其不能致得自己良知耳。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

(6)、至今还公认的评价说:中国历史上只有2个圣人,就是孔子和王阳明。王阳明是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心学之集大成者,是明代影响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

(7)、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王阳明。

(8)、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

(9)、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

(10)、凡是攻击别人的过失,揭发别人的阴私,以换取正直名声的,都不能说是帮助他人为善。

(11)、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塞内加

(12)、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13)、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4)、王守仁为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仕于孝宗、武宗、世宗三朝,自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宸濠之乱,因功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晚年官拜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逝世。明穆宗时追赠新建侯爵,谥号“文成”。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于孔庙。

(15)、人固有见其父子兄弟之坠溺于深渊者,呼号匐匍,裸跣颠顿,扳悬崖壁而下拯之。

(16)、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王阳明

(17)、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18)、凡后生美质,须令晦养厚积。天道不翕聚,则不能发散,况人乎?花之千叶者无实,为其华美太发露耳。

(19)、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0)、明朝思想家王守仁语“大抵童子之性,乐嬉游,而惮拘俭,如草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

(1)、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自2021年7月开始日更朋友圈,累计写过6000条内容,经常让人看得停不下来。

(3)、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

(4)、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5)、我不会用这种方法去对付别人,但别人用这种法来对待我,攻击我的过失,都是我的老师,我有怎么能够不欣然接受,并且由衷的表式感激呢?

(6)、昨夜月明峰顶宿,隐隐雷声翻山麓。晓来却问册下人,风雨三更卷茅屋。...

(7)、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王守仁

(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9)、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10)、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

(11)、天下之人心皆吾之心也,天下之人犹有病狂者矣,吾安得而非病狂乎?犹有丧心者矣,吾安得而非丧心乎?

(12)、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

(13)、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14)、佛氏不着相,其实着了相;吾儒着相,其实不着相。

(15)、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16)、以言语谤人,其谤浅;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17)、(译文)用事实记述的叫做史,用道理记述的叫做经。

(18)、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

(19)、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20)、昔镜未开明,可以藏垢。今镜明矣,一尘之落,亦难住脚,此入圣之机也。

(1)、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2)、任何组织、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转载和二次修改

(3)、约礼只是要此心纯是一个天理。要此心纯是天理,须就理之发现处用功。

(4)、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5)、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6)、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7)、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察精察处即是知。

(8)、一个政府,不得人心到如此境界,也算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朵奇葩。

(9)、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

(10)、有志於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於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王守仁

(11)、王阳明心学源于程朱理学,而又大异于程朱,关键是对万物本源的认识截然不同。程朱理学是“向外求”,认为万物之本源就是儒家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谓之“道学问”。而阳明心学是“向内求”,认为万物皆源于人之本心,谓之“尊德性”。龙场悟道,王阳明叹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认为自己搞错了,追求圣人之道,修炼自己的本心就足够了,何必向外求证事物之理!

(12)、圣人致知之功至诚无息,其良知之体皎如明镜,略无纤翳。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所谓情顺万事而无情也。

(13)、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4)、(译文)你没看着这花的时候,这个花和你的心同归于寂静。当你来看这个花的时候,这个花的颜色和你看的同一时刻明白起来。因此知道这个花不在你的心外。

(15)、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16)、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

(17)、君子之酬酢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18)、王守仁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王守仁的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