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海德格尔经典语录
1、《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代表著作。海德格尔在作品中,对于人的生存状况从结构上作了分析,认为生存在世界上的“人”,必将通过情绪、领会、语言等方式与各色各样的物事打交道,世界也就在这种展开中同时成为人的舞台。
2、Holzwege(1950)《林中路》
3、WasheißtDenken?(1951-52)《什么叫思想?》
4、EinführungindieMetaphysik(1935,1953年出版)《形而上学导论》
5、UnterwegszurSprache(1959)《在通向语言的途中》
6、《存在与时间》作者:马丁海德格尔
7、《人生的智慧》(TheWisdomofLife),阿瑟·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
8、《弗洛伊德与命运分析》(FreudandDestiny),尼古拉斯·摩根斯坦(NicholasMosley)
9、DieFragenachderTechnik《技术的追问》
10、SeinundZeit(1927)《存在与时间》
11、《西方哲学史》作者:伯特兰罗素
12、Thisisthelasttime
13、WissenschaftundBesinnung《社会与反省》
14、这是后一次机会了
15、KantunddasProblemderMetaphysik(1929)《康德与形而上学的问题》
16、BauenWohnenDenken《筑·居·思》
17、《理想国》《哲学原理》《人类理解研究》《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纯粹理性批判》《历史哲学》《实用主义》《猜想和反驳》《科学研究纲领方法》《存在与时间》《真理与方法》
18、IdentitätundDifferenz(1955-57)《同一与差异》
19、因为你和我,生来就是为了奔赴那宏大的死亡
20、存在不是现成存在者的现成属性,而是“去存在”的种种可能性,它是此在在世界中的历史性、时间性的展开活动。因此,世界不是一种现成的空间或场所,而是此在本身的展开状态,它是此在通过现身、领会、言谈等生存机制组建、构成或开展出来的。
21、《赛义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TheKiteRunnerbyKhaledHosseini)。
22、这些书籍都提供了独特的哲学观点,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生和生命的真正含义。
23、马丁·海德格尔(公元1889年9月26日—公元1976年5月26日),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邦(Baden)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Messkirch)的天主教家庭,逝于德国梅斯基尔希。
24、ErläuterungenzuHölderlinsDichtung(1936-38)《荷尔德林诗的阐释》
25、Gelassenheit(1959)《泰然任之》
26、《马斯洛的人类学》(TheAnthropologyofMaslow),R·J·克莱尔(R.J.Clare)
27、《林中路》作者:马丁海德格尔
28、DerSatzvomGrund(1955-56)《根据律》
29、WeristNietzschesZarathustra《谁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
30、向死而生是指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其存在论名著《存在与时间》里面用理性的推理详细的讨论了死的概念,并终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
马丁海德格尔经典语录
31、《儒家的智慧》(TheWisdomofConfucius),庄子(Zhuangzi)
32、《荒原》(TheWasteland),T·S·艾略特(T.S.Eliot)
33、Wegmarken《路标》
34、那么选择你后想说的话
35、威尼斯当地有一个传说,日落时如果恋人们在叹息桥下的贡多拉上亲吻对方,就将会得到天长地久的永恒爱情。这个传说使得叹息桥成为世界上具浪漫色彩的桥之一。
36、《悲剧的诞生》作者:尼采
37、这种展开,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相应的对应样式。《存在与时间》从“此在”出发追问存在的意义,把时间看成此在存在的境域,对“此在”、“世界”以及“在之中”的阐释都是依据“时间性”来进行的。“在之中”不是一物现成地在另一物之中,不是空间上的在。他尽管也说“依寓”、“逗留”、“居住”,但其突出的是“在之中”的过程性。
38、前一句话是向生而死。死和亡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概念,死可以指一个过程,就好比人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边缘,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个小时,甚至于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这个时候出自于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寓意是把活着的每一天都当做生命的后一天,这样人就会惜时如金,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每分每秒!
39、向死而生——只有真正的抱着直面死亡的心态,才能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意义。
40、《纯粹理性批判》作者:伊曼努尔康德
41、马克思主义主要哲学著作选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哲学笔记》《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实践论》《矛盾论》
42、马丁·海德格尔
43、CauseyouandI,wewereborntodie
44、主要作品:《存在与时间》《林中路》《路标》《荷尔德林诗的阐释》。
45、überwindungderMetaphysik《克服形而上学》
46、《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ZenandtheArtofMotorcycleMaintenance),罗伯特·波西格(RobertM.Pirsig)
47、这个传说在1979年的浪漫喜剧电影《情定日落桥》中得到了演绎,在影片中,住在巴黎的13岁美国女孩罗兰聪明而且富有,闲暇时光阅读马丁·海德格尔的著作;13岁的法国男孩丹尼尔同样聪明但是很穷,酷爱好莱坞电影,擅长喜欢利用自己的数学天赋来赌马。两个孩子相见后坠入情网,但是遭到罗兰母亲的极度反对和拆散,罗兰和丹尼尔后决定私奔去威尼斯,“在日落时的叹息桥下接吻”,以求永不分离,于是这对小情人在老绅士朱赛的帮助下,不惜一切地要达成这个心愿。这部影片的主演是1948年奥斯卡佳男主角奖的获得者劳伦斯·奥利弗,导演是1973年奥斯卡佳导演奖的获得者乔治·罗·希尔。
48、《托尔斯泰的哲学》(Tolstoy'sPhilosophy),E·H·卡兰斯(E.H.Carr)
49、《理想国》作者:柏拉图
50、《自卑与超越》(ThePsychologyofSelf-Esteem),内森·布兰登(NathanielBranden)
51、So,chooseyourlastwords
52、《中国哲学史》作者:冯友兰
53、BeiträgezurPhilosophie(VomEreignis)(1936-1938,1989年出版)《对哲学的贡献》
54、《存在主义心理调节》(ExistentialPsychotherapy),艾尔弗雷德·兰格(IrvinD.Yalom)
55、由莱斯·哈尔斯特龙导演、希斯·莱杰主演的2005年电影《卡萨诺瓦》中也有叹息桥的场景。故事发生在1753年,卡萨诺瓦是出生在威尼斯的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冒险家和作家,“追寻女色的风流才子”和18世纪享誉欧洲的大情圣。影片中,卡萨诺瓦曾被军队拘禁在叹息桥另一头的监牢,虽然人们说跨过了叹息桥的囚犯再也无法回到这个世上来了,所以在桥上的小窗口边不由发出后悔而不舍的叹息声,但是机警聪明的卡萨诺瓦还是从监牢里成功越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