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一些带有谐音的歇后语
1、●。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2、这个例子就是歇后语的运用,人们说歇后语时一般只说前半句,后半句不说,因为大家都知道,心领神会。
3、矮子爬楼梯——巴不得(迫切盼望)
4、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5、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上下为难
6、做人要像小葱拌豆腐一样,一清二白。
7、扯胡子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
8、厕所里打灯笼——找死(照屎)。
9、举个简单的例子:
10、飞机上挂暖壶——高水平(瓶),
11、●。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12、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13、弄堂里跑马--题(蹄)难出
14、●。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
15、谐音的歇后语,它是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鼻孔里灌米汤——够受的炒了的虾米——红人(仁)
16、爱打官司逞英雄——穷斗气
17、●。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18、气豆芽炒虾米(小虾)——两不值(直)
19、矮子坐高登—-上下两难
20、比如: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21、矮子想登天——不知天高地厚;痴心妄想
22、揍鸡毛——壮胆(装掸)子冬瓜皮做甑子——不争(蒸)
23、孩子,你要好好学,要像空蒸笼上灶台给我争气
24、●。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25、还有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水仙不开花——装蒜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百川归海——大势所趋蝎鳓虎子掀门帘儿---露一小手儿
26、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27、屁股上挂暖壶——有一定(腚)的水平(瓶),
28、戏台上的鞭子--加码(假马)
29、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弹)
30、字谜:●。空中布袋------------装疯。(装风)。
搜一些带有谐音的歇后语
31、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火烧旗杆——长叹(炭)粪坑关刀──文(闻)也不能,武(捂)也不能。
32、●。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33、釜底抽薪——奄奄一息(熄)。
34、笑话:有个人对一群人说:兄弟们,我上调(吊)了!。
35、观音堂里着火--妙哉(庙灾)
36、甘蔗地里长草——荒唐(糖)
37、按别人的脚码买鞋-—生搬硬套
38、寿星打靶--老腔(枪)
39、(留绳)。
40、飞机上放鞭炮——想(响)的高。
41、老虎拉车——谁敢(赶),
42、泥菩萨身上长草--慌(荒)了神
43、庵庙里的尼姑——没福(夫)
44、空蒸笼上锅台--争(蒸)气
45、可以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46、歇后语:妈妈的众姐姐--多疑(姨)
47、王八的屁股——规定(龟腚),
48、岸上按捞月-—自费功夫;白费劲
49、矮子坐高凳—-够不着
50、造句:他要是再这么赌下去,就只能是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了
51、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52、岸边的青蛙——一触即跳
53、矮子爬坡——贪便宜
54、下班之后,老王和老李、老张说:“今晚咱们几个在哪玩啊?”
55、扯铃扯到半空中--空想(响)
56、九毛加一毛——十毛(时髦)。
57、岸上看人溺水——见死不救
58、听到那个消息的瞬间,我就像泥菩萨身上长了草一样的慌了神
59、老李说:“外甥打灯笼呗!”
60、鹌鹑要吃树上果—-尽想好事;想得倒美
搜一些带有谐音的歇后语
61、矮子爬坡——步步高升;步步登高
62、安禄山起兵一一反了
63、矮子推掌-—出手不高
64、●。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65、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66、麦柴秆吹火--小气(器)
67、矮子坐高凳--上下够不着;上下为难
68、“照舅”是前半句的直接说明(解释),“照旧”是“照舅”的谐音,也是这句歇后语的真正含义(这条歇后语本来想表达的意思)。所以楼主想问的括号里的字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本句歇后语的直接说明和解释,括号外的那个词才是谐音和真正含义。
69、举个生活中的例子:
70、对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71、庵堂里的木鱼一任人敲打
72、老张说:“好嘞!”
73、戏台上的垛口--不成(布城)
74、●。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75、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76、矮子里面拔将军——将就材料;短中取长
77、不努力学习还想有好的成绩,根本就是甘蔗地里长草——荒唐嘛
78、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