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的名言警句和意思精选29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8-11 08:39:19

法家的名言警句和意思

1、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一只手击掌,即使再用力也不会有声音)

2、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3、恩怨不入公门。(不因私人之间仇隙而影响公务)

4、法家则更强调平等观念。法家的平等有两个含义:一、在法律面前的平等,二,在人生发展机遇上的一种动态平等。先说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法家有句名言,叫“法不阿贵”,是大法家韩非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法律是不向任何权贵低头的。这说明,法家认为,任何人在法律面前必须俯首帖耳,不能有特权。韩非还说,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大夫有过错也要受刑罚,草民有功也要受赏。这里总的贯穿的是一种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5、故势不便,非因此逞能也。(因此,当形势不便时,是不就应逞强的)

6、因可势,求易道。(根据可以成功的形势,来寻求易于成功的方法)

7、法家主要是靠法条来节制人们的行为,这就是从人的自身外制定一些规章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即所谓外治。

8、去甚去泰,身乃无害。(行为不过度,才不会危及己身)

9、去甚去泰,身乃无害。——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子·扬权》译文:行为不过度,才不会危及己身。

10、对于以知治国,庄子说“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其末存乎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

11、而在这一篇里面,进一步提出了著名的“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的思想,意思是要我们不要去追求传统意义上的“圣贤”或者圣人,而且要放弃所谓的“巧智”。

12、君子去泰去甚。(君子行为处事要适可而止,不应过度)

13、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君主维修丧失转而要仰仗臣下了)

14、庄子认为知是“争之器”,而且知往往会被大盗所利用,所谓“盗亦有道”便是如此。

15、不劲直,不能矫奸。(不刚劲耿直,就不能矫正奸邪之风)

16、庄子反对儒家的以仁义治国和法家的以刑罚治国。

17、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子·主道》译文:看见就好像没看见,听到好像没听到,知道好像不知道。

18、君无见其所欲。——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子·主道》译文: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19、倒言反事以尝所疑。(故意正话反说或正事反做,来试探臣下)

20、对于刑罚治国,“昔者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

21、庄子反对儒家和法家的治国方法的核心--反对“以知治国”。

22、孔子创立的儒家,特别侧重强调等级思想,维护现有等级制度。为什么这样说呢?在孔子眼里,破坏了这种等级制度,就等于礼崩乐坏,是一种很糟糕的事。诸侯吃饭超过了天子的规格,就是礼崩乐坏;诸侯听音乐超过了天子的规格,也等于礼崩乐坏;诸侯埋葬,超过了天子的规格,也等于礼崩乐坏;诸侯祭祀超过了天子的规格,也等于礼崩乐坏。同样,大夫之于诸侯,大夫做事也不能超过诸侯的规格,否是也是礼崩乐坏。这样一级压一级,大家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按部就班的做事,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才是和谐美好的事。

23、庄子的治国之道

24、小利,大利之残也;小忠,大忠之贼也。秦吕不韦《吕氏春秋·权勋》译文:小利是大利的祸害,小忠是大忠的祸害。

25、庄子认为儒家的仁义礼乐违背人性,会使百姓“失其朴”。

26、所以,庄子与老子一样,主张无为治国,任其自然,认为“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君主要“无容私”,“汝游心于淡,合气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27、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避匹夫。——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子·有度》译文:施加刑罚不回护大臣,施以奖励不忽略平民。

28、首先来看第一个,在上一篇《·胠箧》里面,庄子提出了著名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圣人和大盗都是庄子明确反对的,圣人因为有为,而圣人的出现,又不可避免地导致盗贼的出现。

29、儒家强调内治表现在诸多记载中。其著名的理论是“慎独”,孔子所谓“慎独”,是一种修养方法,就是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这里面有一个自律问题,心理道德自控问题。孔子所谓不患别人不知道自己,患自己不努力,也是讲的要练内功,要自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