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句孔子教做人做事的道理合集
1、孔子高兴了,或许还会在车上唱歌:“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嘶哑摇滚的那种。当年崔健老师唱这歌的时候,总有一股淡淡的山东口音,听着就跟孔子特别和。而如果孔子会出现在《乐队的夏天》舞台,这一曲翻唱的《假行僧》也会感动全场。
2、从此,孔子对于宰予内心就已经有一个看法,后来他还发现宰予在课上睡觉的时候,就对他更加失望了,所以他才说出了这句“脏话”。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6、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7、要知错就改。这些做人的原则仍然是做人应遵循的起码道德准则。
8、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9、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0、孔子讲求“立”,他实际上在三十岁就找到了一种坚实的东西。历史学者钱穆先生曾说,“孔子至于乃确乎卓然有立,独立不倚,强立不反。自知其所学之有成,而不随众为俯仰。”
11、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2、古代的圣人孔子一生中有着弟子3000人,可以说孔子是那个时代桃李满天下的人。
13、再加十年的修养磨炼,“六十而耳顺”。我们小的时候读书,老师讲的也听不懂,什么叫耳顺?有同学告诉我,孔子以前大概耳朵听不见,到六十岁挖耳朵挖通了,这是小时候同学们讲的笑话。其实耳顺就是看一切好的、坏的,听人讲话对的、不对的,听来都很平常,都没有什么,就像做饭一样,修养的火候到家了,好人当然要救,坏人更要救,这是耳顺,“六十而耳顺”。
14、白话释义: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1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6、翻译: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1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18、这就是我们能复原的那个鲜活的孔子:没钱,但任性洒脱,懂文艺,吃着火锅唱着歌,坐着马车一路前行。这样的一个孔子,够酷。
19、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兵不厌诈,巧用手段
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四十句孔子教做人做事的道理合集
1、他认为宰予不成器,但是宰予后也获得了很高的成就,名扬天下。
2、有容乃大,市井小人中有大才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4、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5、再加十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得道了。你们现在教孩子们读古书,看看孔子几十年的修养,到七十以后,他真正的大彻大悟了,是这么一个过程。
6、其实孔子对于宰予这样评价,并不仅仅因为宰予在白天睡觉这件事。
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8、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9、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0、这一章,孔子对季文子进行评价,认为他遇事三思而后行的做法太过谨小慎微了。孔子认为,遇事“再斯可矣。”
11、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12、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13、仁德是修身的关键。一个人只要立志于培养自己的仁德,那么他就不会做坏事。如果一个人去掉仁德,也就不能成为君子,君子应该时时刻刻不违背仁德。孔子认为仁德甚至比生命更宝贵:志士仁人不能因为求生损害仁德,当生命和仁德冲突时宁可杀身以成仁。
14、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5、鲁国三桓之家的孟献子闻知此事,还生气地将儿子仲孙幽禁七天。受到管教的仲孙改过前非,亦仿而学之。消息不胫而走,在季文子的倡导下,鲁国朝野出现了俭朴的风气,并为后世所传颂。
16、尽量不说大话,说了就要做到
17、能屈能伸,不逞一时之能
18、善于表现自己,就是竞争力
19、意思:孔子说:“直到每年中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后落叶的。”
20、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六十句孔子教做人做事的道理合集
1、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3、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4、不迁怒,不贰过——孔子名言
5、大处着眼,细处着手
6、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信实。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再进一步概括,“文”和“行”都属于外在的本事(做事),“忠”和“信”则是内在的修养(做人)。学习的两大任务就是学做人、学做事。
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8、从社会需求来看,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又红又专”的人,“德才兼备”的人,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能力。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随着社会发展,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更会成为选人用人的核心原则。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名句
10、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12、南师讲述:我们做人做事先求充实自己,圆满以后,才能得成果。
13、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14、道不同,不相为谋。
15、——和人交往,要知道别人的短处和长处,不要用别人的短处来相处和考验,否则就会友谊不长久。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7、这样的一个人生活在今天,他会在北上广中心区买房吗?恐怕不会。孔子倒想过“居九夷”,那是一种五线城市郊区的感觉。有人说条件太差了,他的反应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话特别李雪琴——熏鸡架、炖大鹅,我的要求,九夷也合格。
18、季文子,姓季孙,名行父,谥号文,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据史料记载,季文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金玉重器,忠于公室者也”,是一位名符其实的清官。但同时又有人说:“文子生平盖祸福利害之计太明,故其美恶两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过为谨慎;然其流弊将至利害徇一己之私矣。”认为他做事思虑太多,过于谨慎,容易徇一己之私。孔子听了他的事情后,说道:“做事从正反两面考虑一下就行了。”
19、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0、好了。大家看了我的注释与译文,应该知道,这里是表示孔夫子赞成<三思而后行>的,并不是反对<三思而后行>,也不是修改<三思而后行>。而是肯定<三思而后行>。
八十句孔子教做人做事的道理合集
1、所以说,三思而后行这句话要灵活运用,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因材施教。对性格急躁做事容易冲动的学生让他做事三思而后行,锻炼他的稳定性。对慢性子做事优柔寡断的学生要让他做事果断,不要三思而后行。锻炼他的果敢性,敢于自己做主的性格。
2、而孔子的一生中也说过很多的名言警句,都被他的弟子收录在《论语》这部书中。
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4、不患无位,患无所立
5、纵观古今中外,那些大人物,哪一个不是对自己加以约束的人,他的成功不是白来的,而是长期以来对自己的约束,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又不能做。
6、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7、可妻也,虽在纟累纟曳之中,非其罪也
8、甚至国君思念嫁与他国的女儿,与女儿见上一面,都要被贬斥——“公会杞伯姬于姚,非事也。天子非展义不巡守,诸侯非民事不举。”
9、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10、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1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第一》)
1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3、他的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现今的职业教育是很有启示的,在我们的课堂上,仍有一些教师在“满堂灌”,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时间。课堂上,“主体”变成了“客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完全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这实在有悖于教学规律的。
14、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15、阴与阳,本体与自然,人意识与自然的顺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把人天地之间的关系,讲得很透彻。总的来说道德经是教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能和与这个世界相处,与这个世界的人,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寻求长生之道。如何寻找幸福快乐,延年益寿。
16、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17、快乐做人,快乐生活
18、到了春秋战国的时候,天下乱了,那个时候不但中国乱,印度、欧洲也在乱,都一样的。因为我们现在的人书读不多,只知道中国有春秋战国,那个时候的欧洲,一样是混乱的时代,印度也是,这个地球的命运是很有意思的。这个时候,孔子出来整理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古书,集中起来叫做六经,现在我们传下来的有五经。比如《诗经》,社会乱的时候老百姓心里有许多讲不出来的话,就用唱歌啊、作诗啊,来讽谏政治。孔子整理的时候,有些太低俗的不要了,把好的集合起来叫《国风》,代表某一个地区的风气,某个时代的情绪。
19、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0、与狼共舞,要先变成狼
一百句孔子教做人做事的道理合集
1、孔子两千五百多年前说过的话,今天还有价值吗?
2、礼之用,和为贵。
3、但是却令人没有想到是,孔子随口说出的这句话,到现在还流行,甚至成为了现在很多老师教育那些不听话、学习差的学生的口头禅。
4、2020年,劲牌公司毛铺年份匠荞的全国化正式开启了。2020年9月9日毛铺年份匠荞线上,成为毛铺进军次高端白酒市场的核心产品。9月17日,品牌在武汉举办了首场毛铺中国和宴暨毛铺年份匠荞上市发布会。9月25日,劲牌公司在江西南昌举办第二场上市发布会。而在10月23日,还将在长沙举办和文化沙龙,随后,还有更多城市的和文化沙龙陆续开启。
5、非礼勿动,给人留下好印象
6、在任何情况下,果断的决策很重要,它能决定命运的转折,道路的曲直,成败就在一念间,说说容易,做时难,多少事,多少人,都在犹豫不决中坠入深渊,且想且慎之。如若做事犹豫不决时,畏首畏尾,毫无主见,不利于孩子成长。
7、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8、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9、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0、不循规蹈矩,才能有大成
11、一次,钥匙也想过一过安逸的生活,于是把自己藏了起来。主人出门后回家,不见了钥匙,气急之下把锁给砸了,并顺手扔进了垃圾堆里。进屋后,主人找到了钥匙,气愤地说:“锁也砸了,现在留着你还有什么用呢?”说完,把钥匙也扔进了垃圾堆里。
12、但是,在某些紧急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时间让人“三思”,此时不管何种性格的人,都要迅速做出决断,由此带来的后果有两种,要么“一足失成千古恨”,造成终生遗憾,要么一举成功,从此美名远扬,所以孔子说:“再,斯可矣”,“再”即“再次”,即“两次”的意思,也就从正反两个方面权衡利弊,迅速采取行动。比如你行走在路上,突然发现前面的房子失火,此时你头脑中的反应可能只有两个词:“救”还是“不救”?不会容你作过多的思考,如果选择“救”,可能救房屋主人一命,你会成为英雄;如果选择“不救”,房屋主人可能因此而丧命,你会受到良心的谴责。所以,在危急情况下的快速决断,似乎与一个人的性格无关,取决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
13、<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1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5、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16、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17、如果孔子真得出了这个结论,那么他也一定是,至少经过了多少次的思考才得出来的。这样的话,那就是一个矛盾。实际上孔子真正要表达的,做事不需要三思而行,那是针对具体的事情来说的,而不是针对所有的事情。什么事情不需要三思而行呢?是指那些你自己很熟悉的事情或者领域,轻车熟路的领域。因为这种事情你做起来经验丰富、胸有成竹,得心应手,能够做到趋利避害。这种事情不加思索就知道怎么干,那何必要三思而后行呢?
18、这就要提到他的学生宰予了。
19、香港首富李嘉诚,总是以身作则,对自己加以约束,他的员工就会认为,嗯,我跟对了老板。
20、我们现在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其意义也在于此。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不管什么时候,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教育要先从教会学生做人开始,教做人是教育根本任务,学做人是学习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