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句古代关于诚信的成语分享
1、说一不读音shuō yī bù èr,汉语成语,释义为形容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改变。也指人独断专行。
2、有一天,棘子成对孔子的学生子贡说:「君子只要有好的本质就够了,干麼还要有文彩呢?」子贡说:「您这样说是不对的。四匹马拉的车子,也追不回已经说出口的话。本质和文彩是同样重要的。让我拿皮草来举例解释吧!虎豹的皮和犬羊的皮,它们的区别,既在本质,也在文彩,如果把这两类兽皮,拔去上面有文彩的毛,那虎豹皮,看来就像犬羊皮了。」
3、众望有归:众望:众人的希望。深得众人拥护、爱戴,为人心所归依。形容得到大家的信任。
4、楚王见毛遂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一时惊呆了,不知怎么办。毛遂又继续说:“楚国是个大国,地方五千里,雄师百万,按理说应该称霸天下。可是令人失望的是,强大的楚国在秦国面前,竟然胆小如鼠,以前秦将白起只带几万军队攻打楚国,一举就攻下了你们的国都郢城,再战烧毁了你们的祖坟。这种奇耻大辱,连我们赵国都为你们感到羞耻,可是大王竟然对此无动于衷!所以,楚、赵联合抗秦,不仅仅是为了赵国,也是为了楚国!道理是如此简单,大王竟然在我主人面前斥责我,不是太没道理了吗?”
5、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金圣叹批:“夫人而诚~,更无食言也者”。
6、推诚接物:拿出真心来对待别人。
7、一言九鼎、言而有信、一言为定、金口玉言、驷马难追。 一言九鼎 解释: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出自:你若是专家或者要人,一言九鼎,那自当别论。 朱自清《很好》 语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金口玉言、言出如山、一诺千金、出言如山、一言为定、九鼎大吕、一字千钧、片言九鼎、驷马难追 反义词:人微言轻、一言难尽
8、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
9、(解释):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10、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11、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1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言信行果
13、真心诚意: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14、开诚相见:与人接触时,诚恳地对待。
15、成语出处:《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6、曹操敬重关公,为了笼络他,赐给他珍贵物品,关羽却拒之不受;几日一宴请,关羽从不乱吃喝;给关羽大宅,关公却将内宅分给老兵,自己住外间;派多名美女伺奉他,他却叫美女去服侍嫂子。曹操无法,安排刘备的两个夫人和关公同居一屋室。关公仍不动色,秉烛独坐在门外,专心致志读《春秋》,通霄达旦,毫无倦色。曹操想通过美色来诋毁关公,从而达到要挟逼其就范目的。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的信条在关公身上失去了灵验。
17、背义负信: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18、一言九鼎 言而有信 言必信,行必果 取信于民
19、英国: 诚实不需假于笔墨,美丽不需假于粉黛。
20、徙木为信:徙:迁移;信:信用。指说到做到,言而有信。
40句古代关于诚信的成语分享
1、说⼀不⼆:形容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改变。
2、赤诚相待: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3、(1)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一诺千金,读音yí nuò qiān jīn。是汉语成语,意思是指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也叫千金一诺。
5、(一诺千金): 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6、(出处):《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汉·王充《论衡·感虚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表里如一(说的和做的一样)
7、后申侯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
8、(jīnkǒuyùyán)
9、欺上罔下: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10、⼀⾔九⿍:九⿍: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句话抵得上九⿍重。⽐喻说话⼒量⼤,能起很⼤作⽤。
11、释义: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12、译文:以忠义为原则处事的人,正是事情所要的结果。故某集说忠义的人,表里如一。
13、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14、(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15、言而有信(yánéryǒuxìn)
16、开心见诚、传守不渝、口血未干、披肝沥胆、披心相什、剖心析肝
17、隐瞒真实,就是骗自己。
18、淑质贞亮 温恭直谅 金口玉言 抱柱含谤 不轻然诺 履信思顺 讷直守信 人似秋鸿
19、铜山铁壁:形容坚固的防御物。比喻可信赖的坚强人物。
20、出处:唐 白居易 《天可度-恶诈人也》。
60句古代关于诚信的成语分享
1、温恭直谅:温恭:温和谦恭;直谅:性格正直,能谅解人。指和气、谦恭、正直、诚信的高尚品德。
2、(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
3、修辞立诚: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4、诚信是一轮朗耀的明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
5、 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6、季礼挂剑:季礼:春秋时吴国人,重信义。比喻重信义的美德。
7、反义词:出尔反尔言而无信
8、后来申侯联和缯、西夷犬戎进攻幽王。幽王点燃烽火征调诸侯的军队,诸侯的军队没有一支到来。于是把幽王杀死在骊山下,掳走褒姒,把周的财产抢掠一空而去。)
9、●独立、客观、公正执业是我们注册会计师的天职,我们既然选择了做荷花,就要力求做到出污泥而不染.(郭晋龙,深圳注协)
10、一诺千金——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11、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12、(解释):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13、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
14、 民无信不立。——孔子、
15、释义:从古以来统治人民在于信诚,一言为重百金为轻立法严明。现今的儒士不可任意诋毁商鞅,商鞅能使法令政策坚决施行。
16、朴讷诚笃:为人朴实敦厚,不善言词。
17、腹心之臣:像人的腹心一样的臣下。比喻极受信任的臣下。
18、始终不渝:渝:变。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19、⒉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言.
20、(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首尾周密,表里一体。”《朱子全书·论语》:“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表里如一。’”
80句古代关于诚信的成语分享
1、释义: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讲话不守信用的人,他的行动就不会果敢。
2、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3、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王通文中子·周公
4、(解释):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
5、人之所助在信,信之所本在诚。——新唐书。陆贽传
6、(举例造句):则要你言而有信,休担阁了少年人。★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
7、●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潘序伦)
8、(10)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资治通鉴
9、近义词:言出必行一诺千金一言九鼎
10、苏联: 爱情的火焰需要不断添加忠诚的干柴。
11、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忠诚信实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12、松枝挂剑:比喻重信义的美德。
13、半信不信:指不完全相信。
14、说一不读音shuōyībùèr,汉语成语,释义为形容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改变。也指人独断专行。
15、尾生抱柱: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典出《庄子·盗跖》。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
16、同寅协恭:同寅:原指同具敬畏之心,后指在一处做官的人;协恭:友好合作。形容人们互相尊敬,同心协力地工作。
17、(拼音):yīyánjìchū,sìmǎnánzhuī
18、贪而无信:贪婪而又不守信用。
19、尽诚竭节: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20、解释: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100句古代关于诚信的成语分享
1、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2、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3、平原君回答说:“他是我的门客毛遂。"
4、一诺千金,汉语成语,读音为yínuòqiānjīn,意思是指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5、心服首肯:指心里信服,并点头同意。
6、十个不诚实的成语 自食其言 出尔反尔 言而无信 背信弃义 反复无常 口是心非 自相矛盾 食言而肥 颠倒黑白 欺上瞒下
7、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言之凿凿,确可信据。”
8、是个诚实守信的成语 抱诚守真 抱柱之信 达诚申信 表里如一诚心诚意 襟怀坦白 光明磊落 开诚布公一诺千金 拾金不昧
9、一秉虔诚:谓诚心诚意。
10、诚心诚意:真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11、一诺千金,读音:(yī nuò qiān jīn) 释义: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12、熊渠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想:我的力气再大也射不穿石头呀!
13、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侠客行》
14、信及豚鱼: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好。
15、(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常与出言不苟连用。
16、坚信不疑:相信,毫不怀疑。
17、心虔志诚:虔:恭敬。心意恭敬、诚恳。
18、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汉·韩婴《韩诗外传》)
19、(解释):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20、说一不二 一言为定 徙木为信 海枯石烂 指天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