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5-17 16:44:04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Ⅰ)

1、昆德拉把贝多芬创作“Esmusssein”的故事作为论述巴门尼德“轻与重”的范例,他认为人终的职业、成就,冥冥中是有种必然性的,人对于自己的人生选择都带着一种自愿性的必然,当演员的人,自小就有在别人面前表演的欲望。

2、第二类是那种离开了众多双熟悉的眼睛注视的目光就活不下去的人。那些不知疲倦地在组织鸡尾酒会和宴会的,就属此类。他们比第一类人更快活,因为第一类人若失去了公众,就会想象着自己生命殿堂的灯火全都熄灭了,而这种事在每个人身上迟早都会发生的。而第二类人却相反,他们终总是能得到某种目光。

3、在他看来,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人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

4、米兰·昆德拉,捷克裔法国作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50年代初,他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以及《后一个五月》等诗集。但诗歌创作显然不是他的长远追求。后,当他在30岁左右写出第一个短篇小说后,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此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

5、这句话意思是:人生的诸般苦事:如压迫、压抑、被侮辱与被损害、荒诞的遭遇、饥饿等一系列导致人精神或肉体痛苦、难忍的事情看似轻如鸿毛的事情,却让人难以承受。生命如此单薄轻微,无法承载过重的负担。

6、而每个关键词都是人物不同可能性的侧面。可能性是与一次性抗争的积极的方式,因而此书可视为对自以为是的“”的瓦解。而生命由于缺乏的意义,变得没有依凭与支撑,甚至不如随风飞舞的羽毛那样有确定的方向。

7、在媚俗被当做谎言的情况下,媚俗必定处于非媚俗的境地。媚俗一旦失去其专横的权力,它就像人类的任何一个弱点一样令人心动。因为我们中没有一个是超人,不可能完全摆脱媚俗。不管我们心中对它如何蔑视,媚俗总是人类境况的组成部分。

8、萨宾娜是一个画家,曾经是托马斯的情妇之也是特丽莎妒忌的对象。萨宾娜一生不断选择背叛,选择让自己的人生没有责任而轻盈的生活。

9、但凡识字的人,总得读一本米兰·昆德拉的书吧。出版近40年中一直享有盛名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就成了很多人的首选。这本披着情色外衣的小说其实很认真的在讲一个漫长又悲伤的爱情故事,顺便抛出了一连串的人性拷问、哲学概念、政治批判、道德伦理……这些概念像冬日狂风的列车外,无心擦过且却尖锐锋利的落叶,摧毁人的面具盔甲,让他们忽然像群体裸奔一样可笑尴尬。

10、历史的黑暗也会不断重演:十四世纪的非洲部落之争,法国大革命,二战重复上演,罗伯斯庇尔、希特勒不断出现,战争、死亡、病痛持续不歇。

11、我是读书爱流泪的人,有时候为了情节为了主人公,有时候带入了自己。读这本书之初,我不知道有什么点,是作为人们评做巨著的原因,中间,后来,我全心全意五体投地:细碎与延展,绝望与信念,逃不开的逃避与反复的回归重生,无法和解的和解与挣扎不懈的自我救赎,让我总是哽咽流泪,不为浅薄的主人公的境遇,而是背后带来的深意。

12、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逃离,特蕾莎逃离了昔日让她厌恶的生活,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全新日子。

13、集中营,就是日日夜夜,人们永远挤着压着在一起生活的一个世界。残酷和暴力只不过是其次要特征(而且绝非必然)。集中营,是对私生活的彻底剥夺。普罗恰兹卡虽在自己家里与朋友喝酒聊天,但却无处躲避,他是活在集中营里(他居然不知道,这是他致命的错误!)。特蕾莎以前和母亲住在一起,也是活在集中营里。从那以后,她明白了集中营绝无特别之处,没有什么值得让人惊讶的,而是某种命定的、根本性的东西,来到世上,就是来到它的中间,不拼尽全力,就不可能从中逃出去。

14、“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可是在每一个时代的爱情诗篇里,女人总渴望压在男人的身躯之下。也许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15、他仿佛走进了一个死胡同里,在情人们的眼里,他带着对特蕾莎的爱的罪恶;而在特蕾莎眼中,他又烙着和情人约会放浪的罪恶之印。

16、卡列宁是特蕾莎养的一条狗。它在临死前,和我曾经养的狗狗一样,那么让人心碎疼惜,又无能为力。原来太过懂事,真的会在对方心上凿一个洞,而那些强扭着要占有一切的,只是对方心上司空见惯又懒得拂去的尘埃。世界上狗和狗的差异比人与人的不同真的小太多了。

17、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因为消亡让一切没有意义,世界的面目丝毫不会改变。永恒的很轻薄,比如一张照片,会消逝的死亡又算得了什么?

18、一直只钟情于羊角面包的卡列宁,如果是个人,它早就会对特蕾莎抱怨说,您应该给我来点更丰富新鲜的东西吃。因为人类的时间是直线向前的,单调的重复是向生活的示弱,会消磨一切美好。但是动物不同,它们的时间是循环往复的,每日的重复才是它们心安并期待的幸福。而人,总是急着寻找意义和变化,但一切在意义面前,都容易笨拙、慌乱。

19、萨比娜与托马斯,无疑是轻的两位代表。

20、“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很多看起来无足轻重的事情,但是实际上等事情发生了以后结果往往让我们没有办法承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Ⅱ)

1、「托马斯和特蕾莎的相爱相杀」

2、她常对托马斯说:“我很喜欢你,因为你是媚俗的对立面。在媚俗的王国里,你会是一个恶魔。在任何一部美国片或者俄国片里,你都只能是那种让人嫌恶的角色。”所以萨比娜在托马斯心中和特蕾莎一样代表着他生活的两极,相隔遥远,不可调和,却一样美妙。

3、阅读是我们离美近的时刻

4、特蕾莎是昆德拉笔下一个很具代表性的人物,也是与现实联系为紧密的一个女性形象。在作者男性话语笔下的这个人物形象,具有传统女性的一般特点,即认为灵与肉是不可分的。这正是特蕾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5、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

6、意思是说人们不能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换言之:也就是人们对遭受痛苦的人具有同情之心。

7、当北极近到可以触到南极,地球便消失了。

8、但在其他语言中,例如捷克语、波兰语、德语、瑞典语,“同情”这个词用作名词,由相类似的前缀加“情感”一词组成,使用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很难讲它特指的是不好的或是一般的情感。

9、而特蕾莎是一名餐厅女服务生,与托马斯则完全不同,在特蕾莎眼中,男女双方必须因为爱而结合,双方均需要对彼此负责,灵与肉无法分离,生命必须承担一定的重量。但戏剧性的是,坚守不同信仰的两人互相爱慕并选择结婚,但向往生命之轻的托马斯在婚后难以承受特蕾莎的生命之重,因此也使得两人一直在生命的轻重之间反复徘徊。

10、特蕾莎把托马斯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但每一次逼迫托马斯的追随,其实不是因为深爱,而是出于考验。而托马斯总是在一次次想要彻底摆脱特蕾莎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她的同情之爱,已经彻底不能离开她。“他们的爱情是一座不对称的奇特建筑:它建立在托马斯对特蕾莎之忠贞的信念上,就像一座庞大的宫殿仅基于的一根圆柱。”

11、不解之词是我喜欢的一个章节,这是属于萨比娜的章节。

12、巴门尼德于公元前六世纪提出世界分成对立的两半:光明、黑暗;优雅、粗俗;温暖、寒冷;存在、非存在。他把其中一半称为积极的(光明;优雅,温暖,存在),另一半自然是消极的。轻为积极,重为消极。昆德拉却认为这种二分法很幼稚,认为“也许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然后他追问“那么我们将选择什么呢?沉重还是轻松?”

13、我们不能承受生命之轻,除非我们愿意承受生命之重。我们眼里不能只有自己所没有得到的东西,而应清楚,你所有的到底是什么,它们到底有多厚重。“命运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码”,做一个“人”吧,灵与肉不分离,是一个完完整整的生命。

14、《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表面看是一部爱情故事,骨子里却是一本概念小说,机智、诱人、严肃,充满情感,是一部开阔又复杂细致的作品。它里面交织着政治与哲思、肉欲和灵魂、趣味和深度……对于性爱与政治之间巧妙的交互作用进行娴熟的叙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深刻的哲理开头,结束于悲怆的诗意氛围中,为我们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人类不可避免的误解所产生的深刻原因。

15、记得看完书的当时,就有一个好姐姐的结婚二十年纪念日,她邀我去参加,还要我作为她的好姐妹发言。看着面容如此姣好的姐姐,还有她那大她好像十岁,一直有点腿疾的先生,这样如此热烈地秀着他们风雨同舟共同渡过的岁月,我的脑海中跳出的就是生命的厚重。于是我说:两个人携手走过的生命是热烈的,生命中不能承受的是岁月之轻,而你们是一对将生命隆重庆祝的、可以承载风风雨雨的伴侣!

16、小说首先提出问题为托马斯设定规定情境,即轻与重的存在编码;于是哲学思考本身有了小说性,问题本身则是小说家在作品中显现的哲学思考。

17、因为至上的爱情,是一种化学、物理甚至反人类作用的情感,正如诺兰的《星际穿越》曾说,爱是永恒不变的力量,能够超越所有维度,当我归来,你已垂暮,我一次呼吸,划过了你一辈子的岁月。

18、佛兰茨是活在虚幻中的人,萨比娜离开后就成了他幻化的女神,但他以为自己活在真实的世界里,真实表示:不说谎、不欺骗、不隐瞒。

19、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书评·经典语录

20、昆德拉真的很会写,这么多人生大命题的探讨,这么多深刻的道理,通过一个故事串联在了一起,真是一种超能力。深度、可阅读性都让我叹为观止。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Ⅲ)

1、希望等自己生命更成熟一点的时候,再读,能理解更多一点。

2、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终将只剩下两个字——“媚俗”。

3、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或许太过于沉重,我自信并没有真正完全将这本书读懂,只是通过第三方视角来窥得了作者的部分意图,但终归是别人的观点。等我变得更加成熟些后,我会将这本书再读过,真正的去了解作者内心的世界。

4、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分享并愿意和您的朋友一起分享,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5、人类真正的善心,只对那些不具备任何力量的人才能自由而纯粹的体现出来。

6、萨比娜移居到了巴黎,背叛让她激动不已,使她一想到眼前铺展开的崭新的道路,是又一次叛逆的冒险,便满心欢喜。只是一旦道路走到了尽头,又会怎样呢?一个人可以背叛亲人、配偶、爱情,但当这一切都没剩下了呢?还有什么好背叛的?

7、托马斯之所以深深理解着萨宾娜,是因为他们都是媚俗的自觉抵制者。媚俗用作者的话就是“它是掩盖死亡的屏风”。托马斯,一个用外科手术的思维来对待人生的一生,他的生存目的就是要反抗从众。直到他被特蕾莎以爱之名的裹挟,不断缩小着生活的半径和精神驰骋的疆域,他垂老的手再也拿不住手术刀,他依然在抵抗,不是对特蕾莎爱的抵抗,而是对整个媚俗不堪的时代。

8、但是该小说目的不是讲故事,故事只是一个载体,小说好像由许多“哲思散文”组成。作者在书中,一章接着一章大发议论,发表哲学高见。就是这些高见影响了故事的流畅性,也加深了小说的思想深度和高度。不过,这些高见倒是合乎我胃口,我只是不喜欢小说写得如此艰深抽象。所以我在此好心提醒,没有一定人生阅历又不喜欢思辨的人不要看这本书,看了也白看,因为你看不懂。

9、静下心来,再听原唱,我还是没忍住当年的感动!

10、女人、音乐、游行、光明、美、忠诚,对她而言,都有些烦人、伤心、不堪回首的记忆。相反的她更喜欢与之对应的黑暗、丑陋与背叛。

11、一个不断要求“出人头地”的人,应该料到总有一天会感到发晕。发晕是怎么回事?是害怕摔下去?但是,站在有结实的护栏的平台,我们怎么还发晕呢?发晕,并非害怕摔下来,而是另一回事。是我们身下那片空虚里发出的声音,它在引诱我们,迷惑我们;是往下跳的渴望,我们往往为之而后怕,拼命去抗拒这种渴望。

12、★关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体会范文十篇

13、书中昆德拉奏响了他的四重奏:托马斯,特瑞莎,萨宾纳与弗兰茨。通过各个人物的角度讲述了了一个存在主义的主题,重还是轻?政治对人生命的扭曲程度到底有多大?昆德拉借萨宾纳的口说出了“我不是反共,我是反对媚俗!”借此表示了他自己的取向。

14、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得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书的开篇就说过这样一段话。

15、当她端着给托马斯的白兰地酒从吧台往回走的时候,她就努力地想要从这个偶然中悟出点什么,但直到托马斯结账后走出酒吧,特蕾莎也没有悟出什么。直到她下班后看到酒吧正门对着的黄色长凳上端坐着的托马斯时,她才突然明白:这个陌生人注定要出现在她的生命里。

16、“恐惧是一种撞击,是彻底失去理智的一瞬间。恐惧没有一丝美的痕迹。”但一直在托马斯这里追求美与爱的的特蕾莎,直到陪伴自己多年的卡列宁死在自己怀里,她才忽然顿悟,原来卡列宁才是自己生命中那束爱的强光。而托马斯是习惯黑暗的人,光对于他反而会尴尬不适,就像一个多年不照镜子的人,突然和镜子里那个自己迎面撞上,反倒成了陌生的人。

17、而萨宾娜一直钟情的那顶礼帽,她喜欢赤裸着带着这顶帽子的意义,就在于这是女权对男权的赤膊相见,是对整个媚俗时代的反戈一击。如果她再有多一点的耐心,她和弗兰茨的词汇或许会像害羞的情人,慢慢地、怯生生地走到一起去,像一种旋律自然地融进另一首歌曲。或许在弗兰茨的真情感化下,她会重新成为一个自愿放弃攻击性的女人。

18、“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的永劫回归观是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

19、einmalistkeinmal

20、人生没有重来贪婪有何不可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Ⅳ)

1、这一点很矛盾,就如托马斯一般矛盾,徘徊在轻与重之间。

2、负担越重,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真切存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3、书里说美是被背弃的世界,我认同这个说法。

4、昆德拉从一两个关键词以及基本情境出发构成了小说的人物情节,他以一个哲人的睿智将人类的生存情景提升到形而上学的高度加以考虑、审查和描述;由此成功地把握了政治与性爱两个敏感领域,并初步形成了“幽默”与“复调”的小说风格。

5、我被打动并进入的那刻是从后一章“卡列宁的微笑”开始的。这一章很奇妙,没有它,小说依然完整,但是有了它,你觉得自己竟在小说中有了角色。

6、总之,这是一本值得用时间慢慢品味的书,如果你能坐地下来阅读,一定会有所体会。

7、这,也许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啊!

8、1968年,当俄国坦克开进布拉格,正式入侵捷克,也就是作者昆德拉的祖国,作者以男主人公托马斯和女主人公特蕾莎为眼为手,揭示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下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对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

9、昆德拉一开始就提出了永恒轮回的哲学论,他明显是反对这种论调的,并认为永恒轮回的宿命会成为不可承受的负担,每个人都会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牢牢地被钉死在永恒上。

10、对于托马斯来说,“Esmusssein”表示的必然性,与特蕾莎“Eskönnteauchanderssein”(别样亦可),是痛苦的情感冲突。

11、“Esmusssein”:贝多芬后一首四重奏后一个乐章的两个动机,表示“非如此不可。”

12、因为爱情两人走到一起。在托马斯和特蕾莎的人生经历中,作者重点讲述了托马斯。正是在小说规定的生活情境中,他选择了自己所坚持的人生意义,他所认为的在他的人生中有分量。同时,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作者对生命重要性的体验:每一个生命过程都不能重复,没有彩排。完成了,就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定格,所以每一个选择都承载着沉重的分量,意义重大,可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顺利或坎坷,幸福或痛苦。托马斯把他们的相遇神圣化,所以托马斯把他们相遇的场景记在心里。但是和特蕾莎住在一起就不和谐了。他宁愿回忆他们一个晚上的相遇,也不愿晚上和特蕾莎一起吃饭。特蕾莎离家很久了,托马斯特别想见到她,好好抱抱。

13、该书的中文译本早由韩少功、韩刚于1985年翻译,作家出版社1987年出版。200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又出版了由南京大学教授许钧重译的版本,书名也变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台湾,皇冠出版社于2004年根据新法文译本再次出版繁体中文译本,由尉迟秀翻译。

14、在某些情况下,人注定要演戏。他们与沉默势力的抗争(反对河对岸的沉默势力,反对变成无声的窃听隐藏在墙中的警察),是一个剧团向一支军队发起的战斗。

15、这“独立针”简直就是一种强行的注入,这只是在通过强行手段告诉自己,要独立、不要依赖任何人,自己一个人也要活得精彩,这种强行的注入只是体内存在这样一种药剂,却并不是内心的一种价值认同。

16、这是米兰·昆德拉的书,大意是说生命因为能够背负起许多重量而显得有意义,如果一个人变得轻而又轻,就会觉得人生毫无意义,这是生命所不能够承受的。昆德拉揭示了人类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但他和我们一样,无力解决这个问题。

17、《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以六十年代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期为背景,揭示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被政治化了的社会现象,书中有对人性的考察,有对个人命运的呈现,有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

18、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在五年前,可以说一遍阅读下来人是浑浑噩噩的,可能跟年纪和阅历有关,从此这本书被我放进了柜子。这次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打开了这本书,这次的阅读的体会和第一次大相径庭。所以我认同一些人的说法:米兰·昆德拉的书读一遍是不够的。可能是我的水平不够,将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看了两遍还是不能完全体味到其精髓。说来有些惭愧,尽管如此,还是想写一篇文章来对所看所想的内容进行一次整理总结。

19、就这样,他们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托马斯觉得特蕾莎和他所有的情人都不一样,自己完全无法离开她,于是不久,他们就结了婚。而特蕾莎也为自己在布拉格开始了新的生活而兴奋,她终于摆脱了平时在小镇上伺候那些酒鬼喝酒,周日又得给弟弟妹妹洗脏衣服的生活。

20、他总要隐瞒着什么,又是隐藏又是假装,还得讲和,让她振作,给她安慰,翻来覆去地向她证明自己爱她。还要忍受因为嫉妒、痛苦和做噩梦而产生的满腹哀怨,总之,在特蕾莎面前,托马斯总觉得自己是有罪的,得为自己开脱,请对方原谅。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Ⅴ)

1、但是在这样的生命之轻中,终压倒他的,却是他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2、我们能够舍弃“任何一个人”,却不能舍弃“一个人”。

3、我们常常听到人们抱怨生活中有太多的责任、世俗、规矩等负担,总是感叹生命中有太多不能承受之重,因此都想快快卸掉重担轻装前行。

4、只是,这样的比喻慢慢地让托马斯发现,他居然每天都乐滋滋地盼望着和特蕾莎共同入眠,他每天给特蕾莎编故事,轻声地讲给她听,或者说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即使声音单调,翻来覆去,却觉得很有趣,能够给人抚慰。

5、爱上一个人,有时候是从一个比喻开始的,一个女人以一句话印在男人心里的时候,那是爱的萌发。但你永远无法知道这种爱的纯度有多高,因为爱中始终有二者实力的较量和无休止的欲望冲突。

6、他和特蕾莎之间的爱情很美好,却也很累人。

7、“如果我们没有能力爱,也许正是因为我们总渴望得到别人的爱,也就是说我们总希望从别人那儿得到什么(爱),而不是无条件地投入其怀中并且只要他这个人的存在。”

8、著名作品包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笑忘书》等。1989年天鹅绒革命前,他的作品在捷克斯洛伐克长期被禁。他很少接受媒体采访,虽曾获得六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截至目前为止没有获奖。

9、人类的博爱都只能是建立在媚俗的基础之上。

10、第一次的背叛是不可挽回的。它引起更多的背叛,如同连锁反应一次次地使我们离初的背叛越来越远。

11、特蕾莎这么多年对他而言就是一个比喻“她只是个他从涂了树脂的篮子里抱出来,安放在自己床榻之岸的孩子。”这个篮子里的孩子是改变托马斯生命之轻的开始,而这个篮子外的枪声,却是特蕾莎生命之重的结束。

12、当我以这样的开场认识特蕾莎,我就爱上了这个女主人公,我初想,仅是因为是“书”吧,它也是我的秘密暗号啊,后来,我慢慢理解了这爱,是因为同样的重。同时,理解了这种逃避与自我,我也就明白了特蕾莎后来成为一名摄影师,成为一个活得重的意象代表,存在的基础和意义了。

13、“如果永恒轮回是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这句话解释了书中的轻与重,轮回是重的,责任是重的,但生命没有轮回,只有一次,也因此变得轻了起来。对于所谓的生命之轻,是因为生命并无轮回而只有一次,也因此,我们的每一个选择也只要一次,变得独一无变为可承受之轻。只是,在这轻与重之间,我们需要活在真实里,才能在这短暂且的生命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14、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是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

15、偷偷告诉你设置星标获得福利的机会更大哦

16、我倾向于认为,人从出生下来就是一种群居动物,群居动物天然就代表了人渴望相互依赖,渴望彼此沟通,渴望彼此交流。这种交流可能是语言上的倾听与诉说,也可能是心灵上的相互滋润,彼此交融。

17、布拉格的日子平静而美好,然而特蕾莎却发现自己并不是托马斯的唯他还和他的那些情人们保持着亲密而疏离的联系。这个发现,让她十分恼怒,甚至噩梦缠身,从此陷入生命的困境之中,不能自拔。

18、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有一句话几乎能够完全表达我的观点:

19、看完这本书好多年过去了,生活中除了有如好姐姐这样相守的美好,更多的是会触情生命中那些不能承受之轻:轻轻一句话,一个转身,从此就可以相忘于江湖,这样的生命之轻,又该如何承受呢?

20、而特蕾莎还是像第一夜那样紧紧地攥着托马斯的手,不是手腕就是手指,或者脚踝,仿佛他是身体的一部分。如果托马斯想要离开又不弄醒她,就得费一番力气,这让托马斯既意外又沮丧,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告诉自己,特蕾莎就是一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顺水飘来的孩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