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月下独酌李白(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5-09 07:25:04

月下独酌李白(1)

1、醒时同jiao欢⑽,醉后各分散。

2、Tobringmemyshadowandmakeusthree.

3、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4、我先是听说酒清比作圣,又听说酒浊比作贤。

5、我放声高歌,月亮好像流年难舍;我尽情起舞,影子便破碎零乱。

6、辞粟只能隐居首阳山,没有酒食颜回也受饥。

7、月下独酌李白,李白是古代著名的一位诗人,被诗人称为诗仙,李白的诗在我们的课本中出现的多,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月下独酌是李白著名的诗词,学习一下月下独酌李白吧。月下独酌李白1月下独酌

8、当代不乐于饮酒,虚名有什么用呢?

9、孙老师,文学硕士,任教十年。教学风趣稳重,上课富有激情,感染力强,热爱文学,坚持写作,有较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功底。教授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强悍,能迅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善于激发写作兴趣,快速打开学生思路形成佳作,课堂效果好。中考经验丰富,冲刺提分成绩显著。辅导学生在中考中屡获佳绩。

10、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11、①三人:即我、明月、身影。

12、…Shallgoodwilleverbesecure?

13、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14、然而忘情的相聚痛饮总是有散席的一刻,作者不得不面对“醒时同jiao欢,醉后各分散”的无奈。可是铁了心,看透了世间事的李白,后在面对散席的时候,定下了“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的誓言。由此进一步突出了本文的核心:“独”!孤独与寂寞,不仅仅是在今日此时,今后的漫长岁月,也找不到能与自己同饮的人了。

15、中心思想:《月下独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组诗。共四首。其中第一首著名。这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此诗充分表达了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的胸襟。构思新颖,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诗中别具神韵的佳作。

16、⑵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17、辛夷树下,执子之手·竺子

18、从圣贤到神仙,结论是爱酒不但有理,而且有益。后将饮酒提高到高境界:通于大道,合乎自然,并且酒中之趣的不可言传的。

19、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

20、这时他已结jiao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月下独酌李白(2)

1、《月下独酌》一诗,李白写于唐天宝三年的744年,李白出生于701年,写此诗的这一年李白43周岁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代·辛弃疾

3、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时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因有此作。

4、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5、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作者那时胸怀壮志,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

6、其时诗人已经淅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象在倾听佳音;舞时自己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似与自己共舞。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jiao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自己一往情深。这又是“立”。

7、三月里的长安城,春光明媚,春花似锦。谁能如我春来独愁,到此美景只知一味狂饮?富贫与长寿,本来就造化不同,各有天分。

8、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9、你是我今生美的修行·白落梅

10、杯酒可通儒家的大道,一斗酒正合道家的自然。

11、“举杯”二句: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12、既:已经。不解:不懂,不理解。三国魏嵇康《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

13、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全诗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因此一直为后人传诵。

14、AndthenIwasdrunk,andwelostoneanother.

15、红水东流化湛情深——大化高级中学莅湛回访交流记略

16、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17、月亮本来就不懂饮酒,影子徒然在身前身后。

18、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23

19、李白(lǐbái),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20、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

月下独酌李白(3)

1、自第五句至第八句,诗人由月、影引发议论,点出“行乐须及春”的主旨。“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明月和影子毕竟不能喝酒,它们的陪伴其实是徒劳的。诗人只是暂借月、影为伴,在迷醉的春夜及时行乐。诗人的孤单寥落、苦中作乐跃然纸上。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3、即使酒少愁多,美酒一倾愁不再回。

4、论文、活动(按文章、活动音序排列)

5、历代文人对李白的诗歌成就作出了很高的评价。李白生前就有诗名。贺知章一见就称他“谪仙人”。杜甫对其诗歌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赞其“白也诗,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说:“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许多文人都对李白有着很高的评价。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F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到元白时期,开始扬杜抑李。白居易说:"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杜甫曾对李白有过这样的评价“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6、酒杯之中自然死生没有差别,何况世上的万事根本没有是非定论。醉后失去了天和地,一头扎向了孤枕。沉醉之中不知还有自己,这种快乐何处能寻?

7、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8、斯蒂芬·欧文曾说:“诗歌是一种工具,诗人通过诗歌而让人了解和叹赏他的独特性。”李白正是有了这首“对影成三人”的《月下独酌》,才让人们了解和叹赏他的独特性的。

9、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10、穷愁:穷困愁苦。《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论》:“然虞卿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云。”千万端:一作“有千端”。

11、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后得到究竟辩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12、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3、我想你了,可是我不能对你说(艾米丽•狄金森)

14、三月里的长安城,春光明媚,春花似锦。

15、这是一个精心剪裁出来的场面,写来却是那么自然。李白月下独酌,面对明月与影子,似乎在幻觉中形成了三人共饮的画面。在这温暖的春夜,李白边饮边歌舞,月与影也紧随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仿佛也在分享他饮酒的欢乐与忧愁。从逻辑上讲,物与人的内心世界并无多少关系。但从诗意的角度上看,二者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正是中国诗歌中的“兴”之起源。它从《诗经》开始就一直赋予大自然以拟人的动作、思想与情感,如“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愁月”“悲风”等等。李白此诗正应了这“兴”之写法,赋明月与影子以情感。正如林语堂所说:“它是一种诗意的与自然合调的信仰,这使生命随着人类情感的波动而波动。”

16、李白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所属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所属江油市青莲乡)。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至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

17、不知有吾身,此乐为甚。

18、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卓别林

19、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20、挣脱冷,寻觅暖——初读萧红有感

月下独酌李白(4)

1、看看这组诗的创作年代,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诗仙为何要写这组诗了。这组诗大约写于天宝三年(744年),熟悉李白的朋友都知道,李白此时已经准备离开居住了多年的长安了。

2、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时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因有此作。此诗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

3、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4、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5、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6、李白对酒的态度中,常常影射着他的生死观,身处开放包容、繁荣富强的盛唐帝国,他对酒、对死生的态度,虽同受老、庄影响,与魏晋人的生死观有渊源,但又因为儒家思想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成分对当时文人的作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始终是他追求的一部分。

7、酒星:古星名。也称酒旗星。《晋书·天文志》云:“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享宴酒食。”汉孔融《与曹操论酒书》:“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人著旨酒之德。”

8、⑾无情游:忘却世情的交游。

9、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0、许多人都妒贤嫉能,对李白大加排挤和诋毁。

11、天如果不爱酒,酒星就不能罗列在天。

12、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如“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作》);如“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李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带有些许悲凉的境界,而把这种酒月情结发挥到的,就是这首《月下独酌》了。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13、从逻辑上讲,物与人的内心世界并无多少关系。但从诗意的角度上看,二者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正是中国诗歌中的“兴”之起源。

14、月亮,你哪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子,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15、徒:徒然,白白的。徒:空。

16、花间一壶酒⑴,独酌无相亲⑵。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⑶。 月既不解饮⑷,影徒随我身⑸。 暂伴月将影⑹,行乐须及春⑺。 我歌月徘徊⑻,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⑼,相期邈云汉⑽。 (其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17、花丛中摆下一壶好酒,无相知作陪独自酌饮。

18、李白借用蟹螯、糟丘的典故,并不是真的要学毕卓以饮酒了结一生,更不是肯定纣王在酒池肉林中过糜烂生活,只是想说明必须乐饮于当代。后的结论就是:“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话虽这样说,但只要细细品味诗意,便可以感觉到,诗人从酒中领略到的不是快乐,而是愁苦。

19、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20、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月下独酌李白(5)

1、《月下独酌》这篇诗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情怀,这种孤独感正是诗人政治失意,理想幻灭,胸中积下深沉的幽愤,心头压着巨大痛苦的反映。接着他又歌咏喝酒的好处,抒发自己的胸臆。从这一首诗看(其实是四首)看出李白也是拿得起,放得开的诗人。

2、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徐志摩

3、其时诗人已经淅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象在倾听佳音;舞时自己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似与自己共舞。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自己一往情深。这又是“立”。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结为交游,主要还是在于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后的结论。

4、以文学之名立树人之志——记第九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文学教育交流大会

5、乐饮:畅饮。《史记·高祖本纪》:“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驩,道旧故为笑乐。”

6、但在诗之末尾,李白又流露出一种独而不独,不独又独的复杂情思,他知道了月与影本是无情物,只是自己多情而已。面对这个无情物,李白依然要永结无情游,意思是月下独酌时,还是要将这月与影邀来相伴歌舞,哪怕是“相期邈云汉”,也在所不辞。可见太白之孤独之有情已到了何等地步!斯蒂芬·欧文曾说:“诗歌是一种工具,诗人通过诗歌而让人了解和叹赏他的独特性。”李白正是有了这首“对影成三人”的《月下独酌》,才让人们了解和叹赏他的独特性的。无论男女老少,任何一个中国人,只要他举杯浅酌,都会吟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以表他对所谓风雅与独饮的玩味。而这首诗的独特性,早已化入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之中了。

7、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愉,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也体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从表面上看,诗人好像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充满着无限的凄凉。诗人孤独到了邀月和影,可是还不止于此,甚至连今后的岁月,也不可能找到同饮之人了。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约好在天上仙境再见。

8、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我唱歌月亮徘徊不定,我起舞影子飘前飘后。清醒时我们共同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但愿能永远尽情漫游,在茫茫的天河中相见。

9、玛吉阿米——仓央嘉措之歌·竺子

10、译文:花丛中摆下一壶好酒,无相知作陪独自酌饮。举杯邀请明月来共饮,加自己身影正好三人。月亮本来就不懂饮酒,影子徒然在身前身后。

11、但在诗之末尾,李白又流露出一种独而不独,不独又独的复杂情思,他知道了月与影本是无情物,只是自己多情而已。

12、诗人已经渐渐进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倾听佳音;舞时诗人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好像在他共舞。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诗人一往情深。这又是“立”。

13、⑵间:一作“下”,一作“前”

14、这组诗共四首,以第一首流传广。

15、巧妙设计阅读方法,提高整本书阅读效率

16、温馨提示:建议戴上耳机,效果更棒哦

17、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

18、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

19、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⑷。

20、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