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滥竽充数(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5-06 13:16:38

二十句滥竽充数合集

1、没有多久,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即位,和他爹有一样的爱好,但是不同的是,他喜欢听个人的演奏。南郭先生用之前的方法已经不能再混下去了,只得自己放弃,偷偷的溜走了。

2、滥竽充数,读音:(lànyúchōngshù)

3、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4、我从来不滥竽充数,总是认认真真做事。

5、②名副其实注释: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6、(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7、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的笨拙的把戏。 ★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

8、我们也很推荐每晚睡前,由父母给孩子读故事,共享入睡前的亲子时光。

9、过了几年,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和齐宣王不一样,他觉得独奏更悠扬、更逍遥。于是齐湣王下令,要这三百个吹竽的人好好练习,做好准备,一个个轮流吹竽给他欣赏。其他乐师们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吓得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10、欲成大事者,必有宽广的胸怀,“得饶人处且饶人”。对南郭先生们来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你不会总有那么好的运气。与其混日子,不如学习一门立身的技能。

11、南郭先生不会吹竽硬装做会吹竽,终有露出马脚之时。

12、滥竽充数意思是不会吹竽的人混迹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寓意是指不学无术,通过欺骗生存的人,只能得到一时的便宜,不能获得一辈子,做人应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13、相同之处:都是贬义词。滥竽充数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它,甚至畏惧它。主次充好。都来源于故事,都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滥竽充数来源于《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愍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叶公好龙来源于汉代刘向《新序·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4、南郭先生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吓得浑身冒汗,成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南郭先生心想,这回要是露出马脚,丢饭碗还是小事,要是落个欺君犯上的罪名,恐怕连脑袋都保不住了,不如溜之大吉。所以,趁着湣王还没叫他演奏,南郭先生就赶紧溜走了。

15、滥竽充数之辈永远承担不起这样的交易。

16、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lǐn)食(sì)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7、答:应该是滥竽充数,“芋”这个字是错别字。

18、拼音:(nìngquēwùlàn)

19、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王继位。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20、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王位,他也爱听吹竽。不过他和齐宣王不一样,喜欢听独奏。

四十句滥竽充数合集

1、于是他要吹竽的人,一个个单独吹给他听。许多人都吹过了,轮到南郭先生吹的时候,他只好偷偷地走了。

2、滥竽充数讲述了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奏。南郭先生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用数百人的粮食来供养他。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也爱听吹竽,但喜欢听独奏,于是便让乐师挨个演奏给他听。南郭先生听说后便逃走了。因此,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南郭先生也成了滥竽充数者的代名词。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人要实事求是,要求真才学,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终究会败露。

3、从前,齐宣王喜欢听吹竽,每次都要让三百人在一起吹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跑到齐宣王那里,说自己也愿意为他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就把南郭先生留在乐队里。

4、买珠宝的通常会把一些假货混在真货里滥竽充。成语滥竽充数的意思篇2(滥竽充数解释):

5、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有时候也用来表示自谦,说自己水平不够,只是凑个数而已。鱼目混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不仅混在一起,目的是“冒充”真的或好的。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没有“冒充”的意思。经常会有人把“鱼目混珠”与“鱼龙混杂”混淆误用,现结合例文对这两个成语进行辨析。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鱼目混珠”的意思是拿鱼的眼睛来冒充珍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鱼龙混杂”则比喻好的和坏的掺杂在一起。例句的语意是网络歌曲发表门槛低,造成网络歌曲好坏掺杂、良莠不齐,显然应该用“鱼龙混杂”。使用

6、滥竽充数告诉人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终究会露出马脚。滥竽充数,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迹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吓喝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7、快点击音频,听听这个有趣的传统寓言故事吧~

8、他上课不会背课文,便滥竽充数,只动口型。

9、读音:làn yú chōng shù

10、(10)做学问容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滥竽充数。滥竽充数的意思是:古代齐国有一位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的乐队里充数。见《韩非子·内储说上》。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占着位置,或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时也用作自谦的话。竽:古代管乐器。滥竽充数的意思:

11、④混水摸鱼注释: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

12、 它是一个贬义词,在句子中作谓语、定语;常用来讽刺没有真材实料,善于蒙混过关的人。

13、发 音 làn yú chōng shù

14、寓意:不学无术,只靠欺骗来生存的人,只是得了一时的便宜,却不能混一辈子。人想要成功,好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有真才实学,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15、(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专吹竽,宣王很高兴。官属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王继位。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16、滥竽充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字面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滥竽充数原文及译文,希望大家喜欢!

17、处士:没做官的读书人。

18、(示例):言调整人事,~,依然如故。

19、南郭先生在皇宫乐队里滥竽充数,后落荒而逃。

20、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

六十句滥竽充数合集

1、示例:我们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滥竽充数,只有拥有真才实学,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2、(拼音):lànyúchōngshù

3、现选入语文六年级(新教材)

4、据《韩非子》记载,齐宣王爱听吹竽,又好讲排场。为他吹竽的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根本就不会吹竽,看到这个机会,就到齐宣王那里去,请求参加这个吹竽队。齐宣王就把他编在吹竽队里,并且给他很高的薪水。这位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每逢吹竽,就混在队里,拿着竽装腔作势。这样一天天混过去,不曾被人发现。

5、(2)我们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滥竽充数,只有拥有真才实学,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6、学习就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有利于工作的要学,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要学,更多的掌握一门知识学问,增加一点兴趣爱好,为黑白灰调节一下色彩,生活也就五彩斑斓。

7、滥竽充数告诉我们:没有真才实学,只靠弄虚作假的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一定会露出马脚。也告诉我们,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一定要有真本事,这才是硬道理。不能假装自己会,不要以次充好,一定要不懂就问,脚踏实地的做真学问,练真本事,用实力说话。

8、小朋友们也可以看视频,不过不要一次看太长时间,注意保护眼睛哟?

9、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善于吹竽的乐师便有三百个。齐宣王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都会让这三百个人一起合奏给他听。

10、(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11、廪(lǐn)食以数百人:拿数百人的口粮来供养他。廪食:官府给他的良米,供俸。廪:官府的粮仓。食:粮,米。

12、《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3、(1)南郭先生本事不济,却又偏偏要滥竽充数。

14、湣王:齐国国君,宣王的儿子,在宣王死后继位。姓田,名地。

15、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6、①名不副实注释:副:相称,相符合。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17、滥竽充数讲的是战国时有个国军齐宣王喜欢听乐队演奏,而且人越多合奏越觉得气派动听。根本不懂音乐的南郭先生了解了齐宣王的喜好,蒙混到合奏队伍之中,假模假式的吹的很卖力气,冒充乐师好多年。但好景不长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再也混不下去了,直吓得仓皇逃跑。

18、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

19、(解释):浑水:不清的水。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

20、小朋友们,晚上好,又到了睡前故事的时间啦。

八十句滥竽充数合集

1、意思: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滥:失实的,假的。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释义:齐宣王让人吹竽,必须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发给他同其他几百人一样的口粮。齐宣王去世了,齐湣王即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示例:我们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滥竽充数,只有拥有真才实学,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名不副实、碌碌无为、凑数其间、鱼龙混杂

2、滥竽充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字面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3、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或以次充好。有时候也用来表示自谦。

4、(解释):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5、意思: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占着位置,或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时也用作自谦的话。竽:古代管乐器。

6、释 义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7、每当媒体夸火箭队没有姚明不行时,他总说自己是滥竽充数。(指谦虚)

8、扩展资料反义词:宁缺毋滥

9、文言文,是汉字语言的精华,从小接受优秀文言文的学习熏陶,不仅能培养语感,熟悉文言字词句式,奠定语文基础,还能拓展历史知识,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10、西方谚语说:你可以一时欺骗一些人,却不能一直欺骗所有的人。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对青少年来说,学习的条件与资源都是丰富的,但有的人明明整日担心自己是否会被老师批评、家长责罚,而不愿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或许一开始,他们并不是“滥竽充数”之人,但是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他们与优秀者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成为集体中不和谐的“音符”,终被淘汰。所以,当你还有条件、有时间可以提升自己的时候,抓住机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让淘汰远离自己。

11、③鹤立鸡群注释: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12、意思:选拔人才或挑选事物,宁可少一些,也不要不顾质量贪多凑数。宁:宁愿;毋:不;滥:过度。

13、(近义词):碌碌无为鱼目混珠以次充好因陋就简浑水摸鱼

1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如果当时齐宣王惩罚了南郭先生,天下还有那么多贤士敢投奔齐国吗?相反,喜欢一个一个吹竽的齐泯王,骄暴好战、心胸狭窄、不听谏言,导致民不聊生,后兵败,自己被杀。

15、意思:滥:失实,与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竽:古代一种簧管乐器。滥竽:冒充会吹竽的人。充数:凑数。①比喻没有真实本领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也比喻以次充好。②用来表示自谦,说自己水平不够只是凑数而已。

16、(9)路边卖果的摊贩总是滥竽充数的给顾客加果,但嘴巴却说顾客是上帝!

17、老师让我们背诵课文,总有些同学滥竽充数。

18、近义词:名不副实、碌碌无为、凑数其间、鱼龙混杂

19、“滥竽充数”的故事家喻户晓。齐宣王爱听吹竽,每次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跟齐宣王夸自己吹竽,鸟兽听了翩翩起舞。齐宣王很高兴,给他同样优厚的待遇。齐宣王死后,儿子齐泯王继位,喜欢听一个人的独奏,南郭先生知道混不下去,就逃了。

20、(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滥竽充数,汉语成语,意思是不会吹竽的人混在会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近义词:名不副实、掩人耳目、鱼目混珠。反义词:货真价实、名副其实。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糊弄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滥竽充数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一百句滥竽充数合集

1、意思: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滥:失实的,假的。

2、(滥竽充数的历史典故)

3、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4、(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5、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6、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三百人的乐队中装模作样地凑数虽然可以得到赏赐,但是要自己凭真实本领单独演奏时,南郭先生就只好逃之夭夭。弄虚作假的方式纵然可以换取一时的成功,但换不来一世的成功。人只有刻苦学习,使自己拥有真才实学,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就是装模做样,不懂装懂。混在好人堆里的坏家伙,就是说古代有个皇帝,要听竽,于是请来一票人来演奏,请来演奏当然要给钱了,于是来了一票吹竽的人,里面有个小混混,其实不会吹,就夹在那一票人里面,瞎吹,于是吹完,都一样的拿了奖金(滥竽充数的典故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上》。

7、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8、(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盗铃掩耳

9、充数,数不胜数,数一数数一数,泛滥,滥用,滥觞,下三滥

10、出自: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回:“即令宁缺勿滥;这开封是一省首府;祥符是开封首县;却是断缺不得的。”示例:对于这次选拔人才,我们宁缺毋滥。

11、(滥竽充数的典故释义)滥:混杂,引申为蒙混之意;竽:古代一种乐器,可以合奏,也可以独奏。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12、(7)他其实一直都只是在他单位滥竽充数,老板因为觉得他是亲戚,所以没有解雇他。

13、(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14、是的,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滥竽充数,古代汉族寓言故事。都是古代民间的故事。

15、释义:齐宣王让人吹竽,必须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发给他同其他几百人一样的口粮。齐宣王去世了,齐湣王即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的演奏,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16、齐宣王喜欢音乐,尤其喜欢百人以上一块吹着给他听。南郭先生知道了这件事情,假装自己有才华,毛遂自荐的参与到了队伍之中,拿着高薪不干活,只是做做样子。

17、(反义词):宁缺毋滥出类拔萃居安资深鹤在鸡群鹤立鸡群

18、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位,湣王同样爱听吹竽。只有一点不同,他不喜欢合奏,而喜欢乐师一个个单独吹给他听。

19、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20、像南郭处士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终会因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真本领,才能抵挡住一切困难、挫折和考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