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木心文学回忆录(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5-05 09:34:47

20句木心文学回忆录精选

1、木心特立独行,学问高深,视野开阔,看人看事都看到了骨髓里;同时,他也能体察、体谅人心,这可以用他的全部作品来印证。他一生坎坷,受到诸多不公正的对待。1956年,木心蒙冤入狱,半年后平反出狱。在“十年浩劫”中,他再次受到冲击,被囚禁18个月。这正像他所说的那样:“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木心的后半生尽管遭受了孤独和困苦,就是因为坚定自己的信念,坚持继续自己的绘画和文学创作,才使他的生活重新获得了希望和喜悦。

2、接着讲,"生活是好玩的"。

3、无知的人总是薄情的.。无知的本质,就是薄情。——木心

4、兰姆写得这么好,我怎么办呢,也只有好好地写。(550)(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

5、不要去构想,更不要去参加任何主义。大艺术家一定不是什么主义的——莎士比亚什么主义?(563)

6、蚂蚁和蜜蜂,是集体动物。他们的所谓必然王国和他们的智能正好协调、合适:一个蚁窝、蜂巢,不会“他人即地狱”。

7、傍晚阔人遛狗,我傍晚也散步,遛哲学。狗沿途撒尿,遛哲学的人,报偿是巧思和警句,回家写,比想的时候更佳,大幸福。(104)

8、把警句写在案头床边,俗。但我年青时曾将福楼拜的话写在墙壁上:艺术广大已极,足可占有一个人。(574)

9、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 马 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10、从旁看,从历史现象看,宗教会死的,宗教音乐、宗教艺术长存。哲学会过时,不足道,甚至成为谬误,但文学作品会流传下去。

11、1927年2月14日出生于浙江乌镇东栅。

12、没有长夜痛哭过的人,不足语人生。

13、首先,我认为,我们认为,相当,主观上,客观上,片面,在一定的条件下,现实意义,历史意义,不良影响,必须指出,消极地,积极地,实质上,原则上,基本上,众所周知,反映了,揭露了,提供了,可以考虑,情况严重,问题不大,,彻底,全面,科学的,此致敬礼。

14、很多人认为我很坚强,其实不然,我的内心也同其他的女孩子一样很脆弱的,很想找一个能够依靠的肩膀的。只是,生活不允许我表现的弱小,越是弱小就越要装作很坚强,每当宿舍里有虫子时舍友们害怕的尖叫,只有我在一旁故作镇定的看着她们,那是侯心里也是很害怕的。

15、塔塔沙龙第31期(乌镇行)

16、文学上的位置,就凭他一部《忏悔录》。此书第一次,也是第一人,说:“我愿完全无遗地表呈自己。”“我坏,你们更坏。”

17、20世纪中国画家中,画作第一个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美国耶鲁大学也收藏有他的33幅水墨画。△木心美术馆

18、“咱们明天再来等。”何奶奶爱怜地把何小诺拥入怀中……

19、麦田的等待,到底是值不值得,只有那些心中有希望的人才知道!

20、阿尔贝·加缪(AlbertCamus,1913—1960)。另一位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小说家、戏剧家、评论家。生在阿尔及利亚(当时还是法属殖民地),母亲是西班牙后裔。未满一岁,父亲在战争中阵亡。加缪靠奖学金读完中学,又进入阿尔及尔大学念哲学,半工半读,博览群书,成为左翼知识分子中佼佼者。1933年希特勒上台,他参加了巴比塞(HenriBarbusse)等人领导的反法西斯运动,一度加入法共。

40句木心文学回忆录精选

1、莫言《蛙》。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的代表作,你该看看。小说讲述的是计划生育那个特殊年代的一些事。

2、我以为一件艺术品如果性质上是作者思想的图解,即无药可救地失败了,不论作者的思想多么高明。这个问题看来容易懂,其实很严重,一直要归结到哲学与艺术的分界。

3、我十四岁开始正式写作,弄个笔记本,什么都写,不停地写——一写写到五十多岁,都算准备期。“文革”抄家抄走的,幸亏都是我准备期的。(1009)

4、尼勒默尔·沃尔马(NirmalVerma)。印度人。生于1929年,死年不详,也许还活着。可说是存在主义在印度的代表人物(当时中国正在忙于左翼右翼,“二流堂”,延安派,都不会顾及存在主义。在欧洲,东欧国家也不关注存在主义)。他出生于印度山城西姆拉,在新德里上大学。毕业后做教育工作,后专事写作。1959年旅居布拉格,再后来周游欧洲各国。如果他一直在印度,就不可能受这些影响。我一再说,一个艺术家,一个天才,第一步,要离开故乡,像一条鱼,游啊,游啊,游到大海去。没有人教他。但是天才就会游到大海去。

5、以上,是我的推荐,如果都不合意,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读。

6、曹雪芹《红楼梦》。古典小说名著,不同年龄段读它,会有不同的理解。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红学”研究者,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写作者,这样的小说不推荐你也会想看。

7、我外婆家开地毯厂,晒开来,有一天忽然飞来一只凤凰,周围都是鸟叫。学徒看见了,回来告诉老板,老板赶过去,什么也没有。

8、生活听起来没有奇怪,人人都在吃喝玩乐。没有享受到的生活,算不上生活。把生理物理的变化,提升为艺术的高度,这就是生活、艺术的一元论。

9、大的叛逆,要找大的主题。攻击上帝的,是尼采。攻击宇宙的,是老子。他们从来不肯指具体的人、事。

10、艺术本是各归各的,相安无事的。可是有了艺术家,把艺术当成“家”,于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P457)

11、由俄罗斯为例。可以先是高尔基,然后契诃夫,然后托尔斯泰,然后陀思妥耶夫斯基。我有时会顽皮地想,你们七八个人,一天之中看书的总阅读量,还不及我一个人写作之余泛览手边书。

12、2014年巴西世界杯,一个月,除看球外,乾坤颠倒时,看木心讲述的《文学回忆录》。上下册,1103页,半辈子没有如此一口气读完这么长的书。

13、第6条:《诗经》三百篇,一点也没有概念,完全是童贞。其中至少三十多首,是中国好的诗。到了屈原、陶潜,已经有概念了,到李白、杜甫更是概念的厉害。纵观中国诗传统,有太多的诗人一生为了押韵,成了匠人。

14、“推举一位健美先生,然后一枪击毙。”

15、《局外人》发表于1942年,故事背景是四十年代的阿尔及利亚。主角莫尔索是个法国公司小职员,单身,独居。因无能赡养母亲,就把母亲送进养老院。三年后,母亡,赶回参加葬礼。时母亲已入殓,他也不想开棺见见母亲。守灵时老打瞌睡,抽烟,喝咖啡。对母亲的死,漠然,巴不得痛痛快快睡觉。

16、所谓"冷",就是你决绝了的朋友,别再玩了。不可以的。决绝了,不要再来往,再来往,完了,自己下去了。人就怕这种关系,好好坏坏,坏坏好好,后来炒了点豆子,又送过去(送过去,碗没有拿回来,又吵)。小市民,庸人,都是这样子。

17、导语:木心,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下面是我整理的经典语录,希望大家喜欢。

18、作为艺术,这部小说是不成功的。第一个问题:艺术品能不能图解思想?第二个问题:世界真是荒谬的?人生真是无意义的?第三个问题:如果是,我们怎么办?

19、先秦诸子、魏晋文学、唐诗、宋词、戏曲、小说……

20、一是“五四”的文言与白话之争。文言转白话,是时代使然,但转得太急,两派都太意气用事,用吵架方式、革命方式,弄到“五四”以后,不懂古文了。

60句木心文学回忆录精选

1、自然界没有金鱼。名目繁多的菊花,也是靠野菊一代代培植变种而来。原始的女性,很难看,腰粗、臀大,乳房像两个袋,和现代时装模特儿完全两码事。男人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念,千年万年,调教改造女人,妆饰、美衣、香料……女性渐渐好看了,骄傲了。连曹雪芹先生也糊涂,说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其实女人是男人的手工艺品。

2、中国现在不少文人,说到底,是儒家。儒家,三个月不做官,急死了。给官家请去喝喝酒也过瘾。

3、1946年,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油画,随后又转到与他的美术理念更为接近的林风眠门下,进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继续探讨中西绘画。

4、假如我回去的找老朋友,我会去。但不会找从前的情人——情人是完成了的。完了。朋友是unfinished——就算感情在,肉体老了,青春残了。青春肉体不再,爱情就不知道还是什么。(1038)

5、第3条:老子的《道德经》,二元对称,既讲命运,也解释规律。对付什么事都有办法,以规律控制规律。但老子是上智,他始终知道,规律背后,有命运在冷笑。《易经》,研究命运的规律,但哪有那么便宜的事?精通《易经》的人,而弄到走投无路、自身不保的,太多了。事物的细节是规律性的,方向是命运性的。

6、老子主张既不爱又不恨,以境界论,高则高矣,奇苦无比。

7、中国文学两大致命伤:一是无法翻译,二是地方性太强。

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是你,冰河也是你。

9、如果你真能被艺术占有,你哪有时间心思去和别人鬼混,否则生活就不好玩了。因为你还在艺术的边缘,甚至边外,艺术没有占有你,你也没有占有艺术。所以你的生活不会很快乐,甚至很烦恼。怎么办呢?

10、第10条:世界上的书可分两大类,一类宜深读,一类宜浅读。宜浅读的书如果深读,那就给它迷失住,控制了。

11、哈哈?我和孙子一起在读《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皮皮鲁系列》《成语接龙》……老人读小孩书,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耶)(玫瑰)

12、在谈论《红楼梦》时,他从作者入手,说书名,说背景,说姓名,批判红学的同时高度赞扬《红楼梦》的文学价值,肯定曹雪芹的伟大并否定了所有的续写者,包括如今流传广的高鹗续写版。“《红楼梦》,我只读前八十回。高鹗应公平对待,也只有他可以续续,虽然是这样结结巴巴的悲剧。可惜落入世俗,并不真悲。”说起书中的诗词,他认为,“《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这就是木心,也只有木心,才会大胆说出这样透辟的句子。他的作品,好读难懂,难懂易记,因为风格印记太过强烈了,每一句话,自有一股木心的标识,引人一字一字地读下去,铭入脑海,有时立即记住了某一句,回头细想,其实还没懂确切的意思:于是可堪咀嚼,可堪回味。

13、或搜索ID“citylightsbook”添加关注

14、得不到快乐,很快乐,这就是悲观主义。如此就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明,知物之明,知世之明。(615)

15、做生活的导演,不成。次之,做演员。再次之,做观众。——木心《文学回忆录》

16、《文学回忆录》是木心的“遗物 ”,所以这本书重要的不是“文 学史”,而是“他的文学史”。 读木心自己述作的文学史,好看 的地方恰恰是见解是他的。

17、怀疑主义世家的长长谱系,到了拜伦,是出了英雄好汉。李白、杜甫,不属于怀疑主义世家,想做伟人,没做成,诗仙、诗圣也。金圣叹,李贽等等是怀疑主义者,但本钱不够。战国以后,中国没出大思想家。鲁迅,是一个人物。他早期思想宣言《摩罗诗力说》,就对拜伦大为赞扬,以为要救中国,必须提倡“恶魔精神”,可惜鲁迅先生的抱负只在反帝反封建,可惜他刚刚开始怀疑,就找到了信仰。(517)

18、要相信相对真实。夫妻的意思,就是凭道义、义务,共同生活,是守约,不能去要求爱情。爱情,是青春、美貌、神秘。夫妻呢,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1039)

19、“木心《文学回忆录》,斩钉截铁,不解释、不道歉、不犹疑。他平视世界文学史上的巨擘大师,平视一切现在的与未来的读者,于是自在自由,娓娓道出他的文学的回忆。”

20、一穷,穷在经济上;二白,白在文化上;三空,空在思想上。

80句木心文学回忆录精选

1、鲁迅的大量讽刺文,对象太具体,今日没有人看了。

2、何奶奶永远忘不了那一天,何爸爸和何妈妈为了赶得上回家过年,坐上了一辆无驾驶证的黑车,不知道是车上超载还是路滑,车子翻下了悬崖,没有一个人生还……

3、日本的好处是没有成见,善于模仿,不动声色地模仿,技巧拿到后,知道了,再改一改,就成为自己的了。(P378)

4、好办,再回到前面讲的,人活着,时时要有死的恳切,死了,这一切又为何呢?那么,我活着,就知道该如何了。

5、“孩子,咱们回家吧!”何奶奶在村口的一块麦田旁找到了被冻得瑟瑟发抖的何小诺。

6、木心(1927—2011),生于浙江桐乡乌镇。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2年定居纽约,2006年回到乌镇,是国内著名画家、文学家陈丹青的导师。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

7、人类的本能是破坏、毁灭。这是生态现象。你看花,要发芽,要开花,然后萎谢,会烂掉。进化论?没有进化论的。还有尼采的超人,哪里来超人?没有的。(825)

8、若希望儿女伟大,好的父母应承当伟大的悲惨。(P92)

9、肖斯塔科维奇,我不喜欢。他是个软性的硬汉,用音乐图解他的思想。他的思想是天生的结结巴巴,说而不明。他的音乐是都有说法的,十月革命啦,反斯大林啦……

10、希腊雕像,也有这东西,在理性之上。

11、真的爱,到关键时刻会牺牲自己。性,不会这样的。性只顾自己。

12、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从前慢》

13、在木心不幸逝世一年后,因国内文学爱好者的多次恳求,陈丹青终于将当年自己记录木心讲述“世界文学史”的听课笔记,花了近一年时间重新整理打印出来,然后联系出版社出版发行,书名定为《文学回忆录》。陈丹青在《文学回忆录》书中的每篇讲稿前,都精辟地将文中的关键词句归纳出来,让读者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全篇的主要内容。陈丹青在《文学回忆录》的后记中写道:“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抗战初期,十三四岁的木心躲在乌镇,几乎读遍当时所能到手的书。其中,不但有希腊罗马的史诗、神话,近代以来的欧陆经典,还包括印度、波斯、阿拉伯、日本的文学。”在此道出了木心深厚文学功底的起因。因木心与茅盾家有点亲戚关系,少年木心读到的这些书籍,大部分应该是来源于茅盾的藏书。

14、友谊有时像婚姻,由误解而亲近,以了解而分手。

15、明白社会科学不成其为科学,再去观察分析人,倒每有真知灼见。(699)

16、夏洛蒂·勃朗特《简·爱》。关于爱情。

17、希腊人还是比我们优秀。希腊对死是正视的,对命运是正视的。正视之后,他们的态度是好自为之——人道。拿人道去对抗天道,很伟大。他们聪明,认为人道可以对抗天道。中国人想天人合一。

18、首先内容的缺失就在所难免,在没有录音的情况下,无论陈丹青的速记多么快,也不可能将木心所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

19、希伯来思潮以基督教为代表,注重未来,希望在天堂,忽略现世,讲禁欲。组织上,教会统治一切;希腊思潮以雅典文化为代表,讲现世,享乐,直觉,组织上讲自由民主。

20、他们四个人为什么都不要体系?各有各的内因。我不分析。一分析,不也弄体系了?

100句木心文学回忆录精选

1、纪德有书叫《地粮》(要找盛澄华的译本)。他说:"人应该时时怀有一种死的恳切。"(原话记不真切了。我是惯用自以为达意的方式重述)这句话,你们能体会吗?

2、一个人要有一个方向。中途可以有种种走法,但方向不能乱变。(828)

3、虽然这只是木心比较个人化的主观梳理,但他的高度已远在大多数人之上(看看台下坐的都是谁)。所谓的“偏颇之处”也都尤其“偏颇”的道理与证据,让你难以反驳而不得不认同。比如他形容(中世纪)日本文学“很薄、很轻、简单、半透明,浅浅的,……不见哪儿有力度、深度,或有智慧出现……”你别不服气,读完那章,——我觉得他说得不仅对,而且准确。

4、读欧洲历史,别忘了两种思潮:希伯来思潮、希腊思潮。

5、我以为一件艺术品如果性质上是作者思想的图解,即无药可救地失败了,不论作者的思想多么高明。(927)

6、匆匆将这三人讲过,后回到存在主义问题。

7、奉劝诸位:除了灾难、病痛,时时刻刻要快乐。尤其是眼睛的快乐。要看到一切快乐的事物。耳朵是听不到快乐的,眼睛可以。你到乡村,风在吹,水在流,那是快乐。

8、一个人如果在一生中经历了艺术的极峰,思想的极峰,爱情的极峰,性欲的极峰,真是不虚此生。

9、后以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收官。

10、唐诗、宋词,在木心眼里也有另一番模样。因为“教我读杜诗的老师,是我的母亲……”

11、性,是神奇宝贵的生命的可能。

12、“快了,快了,等到麦田都熟了的时候,他们就回来了。”奶奶轻轻地拍打着何小诺的后背。

13、他(哈代)是真正的大家,大在他内心真有大慈大悲。他的行文迟缓,我读时,像中了魔法一样。文学家、画家,常会羡慕音乐家,而音乐家、画家,恐怕都得羡慕哈代行文的本领:如此长,温和。读时,心就静下来,慢下来。他写苔丝早起,乡村的种种印象描写,无深意,无目的。就是这种行文,描写,了不起。(542)

14、“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是没有眼睛的。群众还没有记忆。

15、现在变得,当别人相对调笑似戏,我枯坐一侧,不生妒忌。现在变得,街头,有谁拥抱我,我茫然不知回抱。——木心《赴亚当斯阁前夕》

16、1994年,我愿大家都有好的转变。课完了,我们将要分别,即使再见面,要隔了一层了,校友见面,客客气气。过去这一段,今后得不到了,想来心有戚戚。

17、在1968年前苏联将《战争与和平》成功的搬上了大荧幕,6亿美元的投资即使它能够称之为昂贵的影片。宏大的场面,史诗级的镜头语言,都使得电影版本的《战争与和平》达到了观众们的心理预期。当奥斯特利茨大战、波罗底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拿破仑溃退等诸多历史事件重现与荧幕上时,不知道这些会不会让你有所感触呢?

18、第5条:中国的文化,秦以前是人民的文学,秦以后是士大夫的文学,前后起到感情平衡的作用。中国文化的酒瓶盖到了唐朝就掉落了,酒气到明清散光。“五四”再把酒倒光,掺进西方的白水,加酒精。

19、可是世上小人多,弗洛伊德的学说大为流行。二十世纪实在是个平民的恶俗的世纪,谁把神圣伟大的东西拉了下去,搞臭,大家就鼓掌。(787)

20、我个人比较喜欢下面的一段话。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