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句解释及感悟(1)
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译语)有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为伴。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7、(讲解):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8、(译语)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1、孔子说:“学习以后,能经常温习它,不也感到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感到很快乐吗?别人不理解我,我却不埋怨,不也是一位有教养的君子吗?”
12、(注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来教育学生:历史文献、生活实践、待人忠诚、讲究信用。
13、物质环境提高了,人心并没多少变化,遇到鸡毛蒜皮的事情是还要吵几句的,遇到困难还是会犹豫不决的。人性也没有因为物质水平的提高而变得更善或更恶,就在那里,没啥变化,因而两千多年前的《论语》就有存在的必要。
14、▶我和一个年入52亿的副总裁聊了聊,真正拉开人生差距的,不是能力!
15、敏而好学,不止下问。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7、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18、理屈词穷:站不住脚,无话可说。《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19、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0、孔子论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论语名句解释及感悟(2)
1、(讲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
2、(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5、(译)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条,我都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您的自我表述啊
6、译文:做一个君子,应当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7、(注释)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8、(注释)人数众多的军队,其首领可以被改变;但一个有志气的人,却不能强迫他改变志向。
9、惠而不费:惠,施惠,给人以好处;费,耗费。施惠于人,自己又无所耗费。《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后来常用以形容有实利而不多费钱财。
10、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1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讲解):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巧言令色,鲜矣仁。(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德不孤,必有邻。(讲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2、(注释)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13、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14、(原)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1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语出《论语·卫灵公》。
17、轻裘肥马:裘,皮袄。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骏马。《论语·雍也》:“赤(公西华)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后来就用“轻裘肥马”形容生活豪华。
1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名句解释及感悟(3)
1、(译)孔子说:“古人学习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
2、八字,运程,婚姻,财富,准的吓人
3、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4、善贾而沽:贾,同“价”。等好的价出卖。《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也用来比喻怀才未遇,等待有赏识他的人才肯效劳出力,或得到高职位才出来做官。
5、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6、(讲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7、(译)孔子说:“(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不能领会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不能举一例就理解其他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8、(讲解):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0、(译)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11、(原)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2、故事的主人公赵括把兵法背的滚瓜烂熟,谈起打仗,他父亲是赵国有名的大将都说不过他。可赵王让他去带兵打仗,他却不会根据实际灵活变通,结果误国误民,惨死在战场上。这又让我明白了:我们既要成为好学之人多读书,同时也要学会灵活运用,做个会学之人,活学活用,知识才能转变成智慧。
1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6、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做好你想说的,之后再把它说出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7、不仅在成年人之间盛行,
1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讲解):我每天都要从多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办事情,是否忠实呢?与朋与交往,是否有不真诚的地方呢?老师传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解):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9、驷不及舌:意思是言已出口,驷马也追不及。指说话应当慎重。《论语·颜渊》:“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20、(译)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真象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对于宰予这个人,我还责备他什么呢?”孔子又说:“开始时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宰予使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论语名句解释及感悟(4)
1、他刻苦到夜里读书困了,怕自己打瞌睡,就把绳子栓在头发上,把另一头固定在房梁上,这样他就不会看着看着睡着了。他就是凭借这样的刻苦学习精神,使自己成为了一代鸿儒。如果我们现在学习都能有他的这股头悬梁的劲头,还有什么学不成的呢。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原)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5、(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6、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
7、(译)孔子说:“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8、(讲解)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0、(译)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增加文采,就可以算完人了。”又说:“现在的完人又何必这样呢,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长期处于贫困的境遇也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算做完人了。”
11、过的知识;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中,我们知道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空想而不读书就必然会产生疑惑等等。
12、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3、当仁,不让于师。
14、再如:“朝,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如也;君在,如也,与与如也。”意思是说,孔子上朝的时候,与下大夫说话,侃侃而谈,从容不迫;与上大夫说话,态度和悦;君子在场时,说话局促不安。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不同等级的人说话态度明显不同,他的做法与当今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是不相符的,充分说明孔子所处时代是一个等级分明的时代。
15、言必有中: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得正确。《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那)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8、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终。《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9、朝闻道,夕死可矣。
20、以直报怨:直,正直。以公道来对待自己怨恨的人。《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名句解释及感悟(5)
1、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2、阅读是种品味分享是种美德
3、(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4、文质彬彬:文,文采;质,实质;彬彬:指文和质配合得很好。形容举止文雅,态度从容不迫。《论语·雍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6、论语中关于识友的名句是: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
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9、(原)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划。”
1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1、如果我们认为孔子的论语只有一种或几种解释,那它很定会被历史所淹没。之所以两千多年后提起他还是如雷贯耳,只能说明我们至今为止还承载着它的智慧。
12、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13、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因,毋我。
14、道不同,不相为谋
1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6、(译)孔子说:“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9、每个孩子都会感兴趣的一套书,里面藏着中华5000年的小秘密
20、(译语)评判一个人的时候,要看他说的话,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才可全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