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信行必果后面两句
1、言必信 行必果下一句
(1)、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2)、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这样的普通人啊!大概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3)、我们讨论孔子思想言论时必须牢牢记住的理论起点是,孔子是按“易理”来构筑他的思想体系的,而“易”的本质含义就是“变”,就是不固化——不“必”。所以,那种“硁硁然”的“必”信和“必”果之士,孔子自然是瞧不上眼的!
(4)、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解释。在《论语》中,此语的上一句话就是“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若将两句话;联系起来读,下面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子贡问,有没有说了一句话便终身行之的人呢?孔子答,对待这件事要以“恕”对之。即使他做不到,也要宽恕。自己做不到,别要求别人做到。
(5)、其实“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还有下一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6)、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7)、这就意味着,如果能做到“惟义所在”,那么,每个“人”就都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了!那么,孟子为什么还要单独提出只有“大人”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呢?
(8)、意思其实再明白不过了,孔子所谓的“言必信,行必果”并不是我们普遍认为的高大上道德准则,而是比较低级的普通人的表现。这里有两个概念一定得搞清楚:第“士”基本上指的是“士大夫”,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参政者,而且是君子。第文中的“小人”绝不是跟“君子”相对的概念,而是指的平庸之人,也就是普通人。明白了这些,就容易理解孔子这种“毁三观”的观点了。其实他说的一点都没错,关键就在于他的认知层面比我们高一个层次,已经上升到信仰的高度了,而不单单是做事。
(9)、所以,我们先让大家细心体会和咀嚼一下这两段话的含义,然后再开始我们的评述。
(10)、但是,由于这种理解毕竟只是“理解”而不是孔子“亲口所说”的原话,所以就如实地记录下来,“以资(后人,读《论语》者)参考”。
(11)、让我们想象一位领导者L,ta承诺了要去做一件事,但后来发现它是不道德的,便「食言」不去做了;或者这件事本来已经开始推行,后来因为许多人反对,发现这件事实际上不该做,便「出尔反尔」,把这件事撤回不做。这样的食言和出尔反尔,确实会损害L本人的声誉,使公众和上级意识到她的缺点——毕竟撤回证明了一开始决策的错误,证明了她能力的不足——但即便如此也要撤回,这是君子应该做出的选择。这时候,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就是放下个人毁誉,真正从共同体利益去考虑的表现。虽然社会对她个人的能力评价因此而变差,但孟子想说的是,我们对她道德水平的评价却应该提高,因为在这种情境下能做到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恰恰是伟大的。「言不必信」与「言而有信」因此并不矛盾,它们是不同层次、不同情境的道德准则。通常来说,一旦做出承诺,应该言而有信;但在所言、所行可能不符合「义」的时候,则应该将前一条道德准则降到较低的位阶,这就是「言不必信」。
(12)、 (出自):《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意思: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恪守信用。)
(13)、如果“大人”的含义已经涵盖了惟义所在的内容要求,那么,惟义所在四个字就不需要再体现了,直接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就行了。但因此会引出的问题是:大人为什么可以不遵循“言必信,行必果”的思行准则呢?换言之,是不是除了大人之外的其他人(包括君子、小人和除君子小人之外的“大众”)都应该“言必信,行必果”呢?
(14)、⊙一部侮辱道教的影视“神剧”《天蓬元帅之大闹天宫》
(15)、子贡问:“现在从政的那些人呢?”孔子说:“唉!都是些器量狭小之辈,何足挂齿呀!”
(16)、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弟焉。”
(17)、因此,尽管孔子略带轻视(硁硁然)地将之归类为“小人”,但还是客观地肯定了这类“小人”起码也还算是“下”一个层级的“士”,是强于当时的那些当权者的。
(18)、其实,这也是凡是不能化的哲学思想的体现,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19)、这样一来,就很容易理解孔子对「言必信、行必果」的批评。孔子的答语层次很清晰,「行己有耻」的人修养高,在外交场合能达成对国家的职责;次等的人在国家层面上大概没什么贡献,但至少在宗族和本地尽到了责任,被称赞为「孝弟」;第三等人做事既不从对国家的意义,也不从对地方社会或家族的意义思考,关注的是自己是不是言必信行必果,就算自己过去的言论不正确、想做的事不该做,也非要把它做了。这大概是为什么孔子说这是「小人」的原因吧。
(20)、这些对比,应该说,让我们可以从中领会到的是:所谓“小人”,一方面,他们只是一些对“义利”关系进行判断和取舍时的“重利轻义”之人;另一方面,孔子强调的只是其胸怀的狭隘和品性的低俗。所以,这种“小人”还谈不到普通意义上所说的“坏人”的程度。
2、言必信行必果前面2句
(1)、然而原句:“吾生有崖,而知无崖,以有崖求无崖,殆哉矣。”
(2)、所以,尽管孔子为《易》作了七种传,而且,周易64卦本身就是谈论阴阳五行的,但是,孔子连“五行”二字都没有提及!可见,孔子根本就不承认“五行学说”的“合法(此“法”为“天地之道”)性”。换言之,孔子认为“五行”根本就不是什么“常”,更与“信”没有什么“本质的”联系。
(3)、无论从任何角度还是任何意义上讲,回到孔子自身去探究孔子要表达的“意义”,才是正确的途径与方法。
(4)、子贡问孔子:怎么样才能算是一个「士」呢?在春秋时代,「士」还不像后代是泛指一切知识分子,也可以指贵族中低于大夫的阶层。因此孔子从他们的职业使命和社会地位,描绘了高的和次高水平的士。当子贡又问「那比这更差的呢?」孔子便说,这类人呢,说过的事就肯定将它实现,想做的事就非要做成,这是一副小人的样子。至于比这更差的,孔子只能「噫」了。
(5)、他对孔子说,“以前,我跟着老师在匡遇难,如今,又在这里遇难,这是命吧!如果再次遭难,我宁愿战斗而死。”
(6)、所谓“逻辑”问题,其核心含义就是“概念”问题。
(7)、子贡问:“敢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称他孝,乡d称他弟(悌)。”
(8)、显然,把「言必信行必果」写进各种新《三字经》是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误读。伟大的人从来都从一件事是否符合「义」来思考(在别的文段中,孔子、孟子也强调从「仁」去思考),而不要去关注是不是符合自己以前说过的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没有说错话过?虽然强调「言必信、行必果」可以督促我们说话更加谨慎,只说我们能做到的话(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人们放弃对于想象、对于可能性的讨论),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都不可能避免说错话,因此孔子孟子都更重视改正的可能性,而不是强求从一开始就完全没有错误。
(9)、网上流传着各种真真假假的名著解读。很多像于丹一样装腔作势,一惊一乍。常见的如:
(10)、如果大人的概念中不包含惟义所在,那么,这样的大人还应不应该再称为“大人”?如果不应该,那么,这样的大人是怎么拥有赤子之心(品德纯粹善良)的?
(11)、·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12)、而今天所谓的“闭门造车”,却是在讥讽“出门不能合辙”的脱离实际。但如果放在古代,所谓的“闭门造车”是称赞“出门合辙”的巧妙,是不折不扣的褒义词。
(13)、然而,孔子这句话真意却被误解了几千年,是想当然断章取义的结果。
(14)、可见,不仅普通的“诺言”,即便是“盟誓”,由于这是一种受到胁迫的“信”,所以,是完全可以不遵守的,因为“神不听”。
(15)、子贡问:“什么样的人才算士?”孔子说:“行为知耻,出使四方而不辱君命,就是士了。”
(16)、所谓“赤子”,按清代学者杭世骏考证,古时“尺”与“赤”通用,幼儿仅有“尺把”高,故称“尺子”,即“赤子(成人以“丈”测量,故称“丈”夫)。
(17)、这句话一直被理解为只要父母还健在,子女就不能去远的地方。
(18)、所以,“信”在我们以上所引的孔子言论中,指的是进入“人的层次”所引发的各种性质的“诺言”,因此,才存在“能不能守信”的问题,进而引发“该不该守信”的问题。
(19)、另一方面,义是与利相对举而言的,“小人士”为了“生存”,是不敢不“言必信行必果”的。即便是就今天的情形而言,如果不遵循“言必信行必果”的处事准则,在相互间的“利益交换”中,“小人士”是无法“混”下去的。尤其是今天的“商品经济”社会,没有“信(契约精神)”是寸步难行的。
(20)、如果说「中国人一向讲求言必信、行必果」,的可能是发言人把「不轨于正义」的游侠看成了全体中国人的代表,而认为孔子、孟子、墨子都不是真正的中国思想吧。司马迁本人为何赞赏游侠,是许多文章中已经讨论过的问题,这里不拟讨论。但发言人理直气壮地把孔子孟子明确反对过的说法戴在「中国人一向」头上,媒体再一阵兴奋地记下来(并且记错了一个重要的字)发表,让我不禁想问一个问题:
3、言必信行必果后面两句拼音版
(1)、也许有一天,我们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强大到可以战胜美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可是今天的我们,或者那一天的我们,还是中国人吗?一群完全不懂中国文化、不按中华传统做事的人所统治的、构成的国家,可以叫做中国吗?如果我们的祖国都已经不是中国,那么到时候实现了统一的到底是什么国家呢?「强国」?
(2)、示例: 我们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从来是言必信,行必果。
(3)、曾子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成了信誉的典范。《增资烹煮》的故事,也千古流传。给我们以启示和启迪:一个人如果讲信誉的话,那么,他就会立足于世上。并且可以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反之,将一事无成,遭到人们的唾弃和指责。
(4)、这种学术上的“不明就里”和“东拉西扯”,一直延续并“传染”给了朱子。朱子在解释《大学》开篇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时,后说:
(5)、·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6)、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就有一个实例(《孔子家语·困誓》中也有记载,不过更加详细而已):
(7)、杨绛:孔子是一位可敬可爱的人,《论语》是一本有趣的书
(8)、季文子遇事都要考虑三次才去行动,孔子听说后,说:“想两次就可以了。”
(9)、·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
(10)、我们先来看孟子的第二段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1)、不失却德性和纯粹善良之心的人,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只要符合义的要求即可(或者:只要做到“合义”即可)。
(12)、孔子名言“言必信,行必果”,风行当代,不少公众场合都挂着这句话,是说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
(13)、这段话从总体上看,不存在什么疑难难解之处。弄清硁硁(硁音kēng。敲击石头的声音。硁硁然,浅薄固执貌)和斗筲(筲音shāo,盛饭竹器。一斗为十升,一筲为五升)的含义后,可大概翻译如下:
(14)、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一段一出来,就是一大摞的善,而且真要细说起来,每一个善的意思,都未必相同,因为善的意思本来就多,放在这里的时候,意义就更多了,这还是用通行本的断句,要是用其他版本的断句,那没办法说了,意思太多了。但是好在,意思虽然多,但其实根底还是没有变的,和昨天所讲的水德关联很大,解读的意义再多,是角度的不同,但是能否真的领会,就是心的事。
(15)、《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孔子的一个故事,可以说明以上道理。
(16)、在明确了这个含义下,我们再回过头去看一看第一段话“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并把关于大人的定义嵌入其中,那么,这句话就变成了:
(17)、要想正确体会孔子这个命题的“意义”,我们必须对“士”、“小人”和其中的“必”字,以及当时的“话题对象”有一个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
(18)、显然,在孔子眼里,“公务员”队伍中的“第一等”是“德才兼备”的士,第二等是品德好但能力不强的士,第三等则是不懂权变的墨守陈规的士。
(19)、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20)、楚国大司马子西,想把他召回国,但叶公反对说:“我听说胜这个人狡诈而好作乱,恐怕会是个祸害吧!”
4、言必信行必果前面一句是什么
(1)、后世的人,往往只引用前面两句,而重要的话,还在后面。
(2)、我们在往期多篇文章中已经指出,孔子的仁与义大体上可以对应于老子的道与德。孔子之所以用义取代了老子的徳,完全是出于“自立门户”的需要。所以,理解孔子的义的含义与内容,可以仿照理解老子的德的含义与内容来比照进行。这就意味着,义与徳的核心内涵是它的本体论含义。在它由形上层次进入形下层次的时候,其概念表述是存在本质差异的。
(3)、孔子:明君有三惧!勾践为此下令:知错不报断足;唐太宗为此每天寝食难安,今天每个管理者当镜鉴
(4)、人无信不立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没有了信誉度得不到周围人群的认同感,你这个人就无立身之地.
(5)、大道“不”行,天下和个人会怎样、怎么办?孔子如此回答实践!
(6)、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7)、动善时,阴符经里讲,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四季轮替,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的规律,如果你非要违背这个规律,强自为之,往往就会收获恶果,无论是为人处事的不合时宜,还是吃喝住行的生活方式,都要遵循时序。好似水一样,动则变,静则澄澈安详,动与静都需要把握,如果不能把握好,往往就会自食其果。而这些说完,后再说”夫唯不争,故无尤“如果什么事都去强出头,都自持其能,那么紧随其后的争端是必然的,无尤,可以说是没有祸端,没有争执,越是不引人注目的,往往能发挥大的作用,没有人在意阳光空气水,但这些就是生命所必需的,而道亦是如此,无人注目,却没有人能离得开。不争不是无用,而是大用却不自傲,善下之,方可久。水之至柔,以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性无常,在寒则硬,在热则升,上善之若水,故几于道。这里又要回过头来说,几于道,接近道,但并未合道,老子讲水德,以水为引阐述了很多,但是却说,这只是几于道,这并不等于道,那么什么是道呢?无可言也。不过还是要强调一次,几于道,而不是等于道哦。
(8)、按“常理”来说,孔子的弟子们是没有资格在《论语》中“加入”自己的观点与言论的,只能表现为作为“学生”身份的“问话者角色”。但是,大概正是由于存在这种“客观需要”,《论语》中才出现了“有孔子弟子言论”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