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做人道理
1、曾国藩做人做事的原则
(1)、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2)、做人做事就像跳交谊舞,有进有退,有退有进。有时候,退一步路更宽。
(3)、提炼《曾国藩全集》共30册,以及100年真实可靠的晚清近代历史细节,合计480W字的精华内容,让你收获高级的谈资。
(4)、曾国藩却洋洋洒洒写了一万字,批评朝政、批评皇帝,把自我感觉良好的咸丰帝气得半死。
(5)、所以,我们在说话之前,一定要在脑子里过滤一遍,淘汰掉伤人的恶话。
(6)、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7)、清苦固是佳事,然亦不可过,天下岂有薄于待自而能厚于待人者乎?——曾国藩
(8)、皇帝生气,当即下圣旨,要处死周顗。多日后赦免了他。
(9)、(4)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徇外为人。
(10)、曾国藩一辈子走过的弯路,才是现代人有价值的成长教科书。
(11)、说闲话的人容易被人讨厌,尤其是那种背后说人闲话的人。
(12)、杜月笙有个爱好,就是每天跑到茶馆听讲书人“闲扯”,说书先生今天讲朱元璋,明天讲苏东坡,后天又讲讲当下局势。
(13)、占便宜,无论哪一种形式,哪一种性质,哪一种目的,都可以一言以蔽之:便宜好占,或者难堪,或者麻烦。
(14)、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15)、倘若说话方式不对,话再真诚、再有价值,对方不入耳也是徒劳的。
(16)、决定成败的,不在高出,在洼处,不在隆处,在平处。全看人能不能在棘手之处,耐得住烦。
(17)、前面提到的是曾国藩的修身,那么在面对人的时候,我们又应该和曾国藩学习一些什么东西,总结起来六个字:柔和利益工具。
(18)、你要相信人与人之间是有磁场的,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吸引到什么样的人,所以,努力提升自己,结交道德高尚的人。交趣味者;有趣的人,总能发现生活中的趣味,你也不想和一个呆板无趣的人做朋友吧。
(19)、可以说,新疆的收复,曾国藩起码有一半的功劳。
(20)、人人都知道马云、王健林、李嘉诚、王石等大佬酷爱读书,每天工作再忙也要抽1个小时出来读书。
2、曾国藩的待人之道
(1)、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2)、三薄:幸灾乐祸,一薄德也;逆命亿数,二薄德也;臆断皂白,三薄德也。
(3)、他自律到让人害怕。直言:“不日进,就日退。”
(4)、从字面意思看,“恕”就是宽恕、饶恕的意思,而“仁爱”思想也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所以“恕”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愿意做的,不愿意接受的事情,也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5)、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胜用矣。以恶人之心恶己,则义不可胜用矣。——曾国藩
(6)、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7)、1853年,曾国藩书生治军,创建了湘军。他自己都没想到,湘军竟能屡建奇功,终将烧了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烈焰扑灭。曾国藩是如何打造与管理湘军的?管理湘军,其实就这两个字,让部下对他“放心”,相信自己。
(8)、小人虽不过,当力遏而绝之。君子不幸诖误,当保全爱惜,以成就其德。——曾国藩
(9)、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虽然物质生活十分富足,但是,依然感到很迷茫,很困惑。
(10)、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11)、曾国藩不仅于此有理论高度上的认识,亦有实践方法的体会,对于当今仍有借鉴意义。
(12)、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13)、人们不愿意一直听你抱怨,反过来看,我们也不愿意老是听别人抱怨。
(14)、昭王过意不去,一定要屠羊说领赏。于是屠羊说更进一步说:“这次楚国失败,不是我的过错,所以我没有请罪杀了我。现在复国了,也不是我的功劳,所以也不能领赏。我文武知识和本领都不行,只是因为逃难的时候偶然跟国王在一起,如果国王因为这件事要召见我,是一件违背政体的事,我不愿意天下人来讥笑楚国没有法制。”
(15)、每个人读书的方式不同,有时间、有学历的人,会随时随地手捧一本书钻研苦读。
(16)、人有差错,他怕你恼,便当含容,若责之不已,他知你意不可挽回,反不怕起来,有何趣味?——曾国藩
(17)、原因就在一个“敬”字,人就是这样,你对我态度傲慢,那我也绝不能吃亏。但是一方若是表现出敬意,对方一定会以敬意回报。“敬”,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人际关系更美好。
(18)、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19)、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20)、事事谨慎——三实:不说大话、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3、曾国藩三条做人的道理
(1)、刚刚提到,在面对人的时候,我们要做到柔和,利益,工具。那么在面对事情的时候,曾国藩又给我带来一些启发呢?我也想几个字来形容:重要专注中庸和我相关。
(2)、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曾国藩
(3)、曾国藩言:“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4)、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确实是看到有这么一种人,他们对自己要求很高,对别人要求也很高,其实这种人,在生活中是很容易受到别人排挤的,不把自己抬高高高在上,别人自然就会自惭形秽,于是就会慢慢的原理。如果我们能够改变策略,也对于别人,我们更加的理解一些,更加的宽容一些,这也许也是一种好的事情。
(5)、从人大的清史研究史毕业的他,对清史如数家珍,尤其是曾国藩。
(6)、疾恶太严,当计其所穷。或曰:太严便是一恶。——曾国藩
(7)、书本上的世界是非黑即白,而现实中的事情却错综复杂。很多问题,不是道理是非就能说清楚的。出头的椽子先烂。
(8)、曾国藩的“戒多言”源于一件小事,当时他刚进入翰林院不久,正春风得意,一次在给父亲过生日时,对前来祝寿的好友郑小珊夸夸其谈,有些得意忘形,结果引起郑小珊反感,拂袖而去。
(9)、曾国藩的这一智慧,也适用于当今的职场。把功劳让给同事,主动承担错误的员工,老板都很喜欢。想要成功的朋友,都应该这么做。
(10)、曾公在家书中,上千次的提到他的弟弟们学习状况,从中能够看出曾氏家族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11)、“立身以不妄语为本”,俗话说,“祸从口出”,立身大的挑战就是骄傲和自大,说出一些言过其实的话,为了夸耀自己的能力而吹牛。
(12)、湖南的官场没一个喜欢他的,朝廷上也没有喜欢他的。
(13)、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14)、第五句话叫“主意看指爪”。人有没有主意,他说主要看指爪。实际是相手。古书有四肢象四时,五体象五行的说法。手以厚、软为贵。手指纤长,其人聪颖,有主意,短而粗者愚鲁。曾国藩说,“手心、手掌心当中纹络清晰而浅者,心定”。这个心定就是主意定,临事不慌乱。“手掌纹络浅而乱者,人心乱、心浮”。
(15)、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16)、曾国藩曰“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17)、腰长过人者贵,三段停匀者贵寿。头,头一段;肩至丹田一段,以下为一段。
(18)、老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19)、其次,要做好“恕”字功夫,还有多反省自己的错误,而不是一味指责他人,正如孟子所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即: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要多自我反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少怨天尤人。君子经常责备自己,小人老喜欢责备他人,所以戒掉尖酸刻薄的坏毛病,才能真正做实“恕”字功夫。
(20)、历史上,有许多英雄人物不懂得这个道理。功成名就之时,他们不知道谦虚退让,一味居功自傲,结果引来皇帝的猜忌,落得个直奔菜市口的下场。
4、曾国藩的做人之道
(1)、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2)、诗中屠羊说的典故,出自庄子的《让王篇》。屠羊说是楚国的一个屠夫,曾跟着遇难的楚昭王逃亡。在流浪途中,昭王的衣食住行,都是他帮忙解决的。后来,楚昭王复国,昭王派大臣去问屠羊说希望做什么官。屠羊说答复道:“楚王失去了他的故国,我也跟着失去了卖羊肉的摊位,现在楚王恢复了国土,我也恢复了我的羊肉摊,生意依旧红火,还要什么赏赐呢?
(3)、你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得为人处世的智慧,驾驭人心的谋略;运筹帷幄的格局!
(4)、赏析:择:选择。买书不能不多买些,而看书就不能不知道怎么选择。广泛涉猎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让我们的知识结构更加全面。然而漫无目的的看书和不做任何选择的涉猎,又是不可取的。 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
(5)、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尊重是相互的。“六尺巷”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为何两家人开始为了一堵墙争得你死我活,后却让出了“六尺巷”?
(6)、曾国藩一生道德文章可为当世楷模,受到了很多人的敬仰!尤其是曾国藩通过自己一生为人处世的经验,可谓其人生智慧的结晶,值得当代人学习和践行!
(7)、(11)作字。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凡事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8)、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9)、说话要像山间的泉水一样,沁人心脾,汩汩而流。
(10)、赏析:滥:泛滥。隘:狭窄,狭小。与人交际的办法,与其因为交友太滥而失去朋友,不如交得少一些而让朋友更精。 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
(11)、曾国藩出生于农民家庭,祖父、父母的文化都不高,他却终成为“千古第一完人”。
(12)、整个上海滩的人,都服他!当年毛主席也评价“杜月笙这个人,有本事没脾气!”
(13)、但不管怎么说,曾国藩作为一个标标准准的儒生,在晚清乱世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说明其为人处世的本领很高超,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14)、人有一事不妥,后来必受此事之累。如器有隙者,必漏也。试留心观之,知他人则知自己矣。——曾国藩
(15)、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6)、经常去说别人闲话,总有一天闲话会传入那人的耳朵里。
(17)、《人伦大统赋》说,“欲察神奇,先睹目睛”。眼睛掌贤愚、贵贱、巧拙、勇怯、邪正之宫。孟子说:“胸中正则眸子眊矣。”眼睛以长、深为贵,其次是尾部稍微翘起,再次是藏神。因此有“两眼藏神,富贵高名,鱼尾插额,位至相国”。而三角眼通常为人狡诈。再如,瞳仁要如点漆,黑白分明。象眼属于思考理智型,黄眼仁属于长寿型,突目属于性格暴躁,浑浊属于早逝型等。从眼睛观察人的类型,曾国藩记载的例证多,如“平视无顾”为佳,“游目为贼眼”,于他人不利,而“痴视伤己”。鼻子居五岳之中岳,相书上讲鼻子是审判官,位居中央,高高耸立,号称天柱山,上接天庭,下接水沟(人中)。“鼻以准头为主”,两边为“金甲”。
(18)、曾国藩不是圣人,甚至也不是凡人,他是个笨人。
(19)、称人之善,虽有过情,不伤厚道。攻人之短,即有实据,终属浇风。——曾国藩
(20)、说话清晰明确,不说胡话,让听者觉得你这个人靠得住,这便是高情商的表现。
5、曾国藩做人语录
(1)、讲求清廉:“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盖凡带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吾身不苟取。以此风示僚属,即以此仰达圣主。”
(2)、由此可见,他给我的启示是;“智,仁,勇”排在首位的是智,智就是明,明有两个方面。一般人只看到近前的事物,我则看见更远的事物,这叫高明。
(3)、二是一般人只看见明显的一面,我则者看见了隐藏的一面,这叫精明。人是否高明?取决于几分天赋,而精明全靠后天钻研学问的程度了啊。
(4)、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说:“交际的学问妙不可言,只有做到了的人才能知道其中潜在的力量是多么巨大!”所谓妙不可言,不是真的不可说,而是需要让明白人去说。不难排除,有些不善交际的笨拙手,根本不善于经营自己的人事关系,甚至还可能毁掉已有的“关系网”,从而让自己身陷被动;高明的交际专家总是这样——“团结一切可能团结之人”,在广的程度上赢得好人缘。曾国藩的交际学问是:放开手脚,坦诚相待,把陌生的力量变成朋友的力量。这就是说:曾国藩特别明白交际与回报的关系与学问——“要想让别人认可的,必须先认可别人。”
(5)、纵与人有相争,只可就事论事。断不可揭其祖父之短,扬其闺门之恶,此祸关杀身。——曾国藩
(6)、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7)、与人交谈,总是对照别人的短处,夸奖自己的长处,或指着比人的短处不放过,都是为了贬低别人,从而抬高自己。
(8)、公然威胁皇帝,你要是不给我督抚大权,我就撂挑子。
(9)、以上就是曾国藩对儿子告诫,也是对我们所有人的告诫:待人之道,无外乎两字口诀——敬和恕。这两个字看似很简单,但谁若能完全做到,做足做实“敬”字功夫和“恕”字功夫,便可谓是圣人!朋友们,您觉得呢?
(10)、这些,我们都会结合九型人格、认知升级、家庭沟通的心法,结合曾国藩处世精妙的部分,落地成一套真正用得上的方法论交付给你。
(11)、以学养身的学问:人生的高境界在于“养心”两字
(12)、所以,说话需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不要把自己置于进不可攻,退不可收的境地,一个剑拔弩张、喋喋不休的人,往往是浅薄俗气、缺乏涵养而不受欢迎的人。
(13)、当然曾国藩也有着异于常人的心性,这也让他沉浮官场几十年依旧波澜不惊。曾国藩的一生,可以说是在失败和成功之间徘徊,官途起起伏伏,充满挫折和阻碍,但他都凭借着自身强大的意志力站到了后。也许他没有无与伦比的才华,甚至被认为是当时名人中为愚钝的一位,但他依旧屹立不倒,迎难而上,这种性格也是官场上所罕见的。
(14)、怎样才能拥有常人没有的智慧,游刃于职场、情场和家庭关系中?
(15)、收下小礼,那是不拂人面子。拒绝大礼,既是坚守原则,又是仗义轻财。曾国藩说得好:“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他轻财,所以留住了人才。这样的领导谁不愿意跟随,谁又不放心呢?
(16)、曾国藩也是一个孝顺的人,不仅心系国家安危,作为人子也很看重孝道。曾国藩因为是国家的重臣,所以很难有时间经常回到家中看望自己的父母,但是曾国藩有时间就会给自己的父母写信,来表现自己对于家人的关怀。而且曾国藩的孝顺并不是表面上的,真的是通过实际行动表现出来的,在对待自己父母的时候也是极为认真。而且在教导自己子女的时候也以孝为先。
(17)、正是物质的超前发展和教育的相对滞后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如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
(18)、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19)、有一个人解读的曾国藩却别具一格,他说曾国藩真的又傻又笨,仅凭个人努力就取得了成功?
(20)、要让别人听进去你的话,这是与人交流的关键。
(1)、曾公家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份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来源于曾公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积淀。
(2)、《晋书》上说:有一回晋元帝宴请群臣,众人酒喝得很尽兴,晋元帝高兴地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全国有名的大臣,我们今天共聚一堂,众位爱卿有没有觉得我像上古的尧舜禹呢?”众大臣鼓掌称是。
(3)、马云回答:“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清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食物,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血肉。”
(4)、曾国藩父亲过生日,郑小珊前来祝寿,他是曾国藩的老乡,当时曾国藩刚入翰林院,得意忘形,拉着小珊夸夸其谈,口无遮拦,有的说没的也说,惹恼了郑小珊,于是郑小珊愤怒离去。
(5)、所以说,改变人的素质,真正的根源还在于教育和文化。
(6)、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常说是非事,必是是非人。”
(7)、第三个和你分享的事情,就是要中庸,古人有这么一种智慧,就是中庸之道,无论是为人也好,做事也吧,我们必须要用一种中庸的思想,什么事情,不需要做的那么,做的一般,过的去就可以了,做的太了,你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你以为的自豪,你的领导和你的下属,也是和你的想法一样,不一定认可你的观点。
(8)、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行一事而损终身之福,切须检点。——曾国藩
(9)、第三个和你分享的事情,就是要中庸,古人有这么一种智慧,就是中庸之道,无论是为人也好,做事也吧,我们必须要用一种中庸的思想,什么事情,不需要做的那么,做的一般,过的去就可以了,做的太了,你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你以为的自豪,你的领导和你的下属,也是和你的想法一样,不一定认可你的观点。
(10)、后,我想要和你分享一个关键词,工具,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情,进入一个系统,甚至进入一个单位,不要因为自己有很大的力量,有很大的魅力,能够破坏这样的事情,改变这样的事情,改变系统,改变单位,而是要想一想,能不能利用这样的事情,利用这样的系统,利用这样的单位,达到我们想要达成的一个目标,做成一个大事情,这才是真正的智者要做的事情。比如说,曾国藩,就是这样的人,刚刚开始的时候,他进入北京时,总是说别人的不是,总是要弹劾别人,更让他差点丢失性命的是,在皇上说给我提提意见的时候,他还直接提出皇上很多的不是,险些丢失自己的身家性命;后来经过修炼之后,他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没有能力去破坏现在的系统,而是要利用现在这个大清朝的这个系统,做成一件大事情,这才是他真正的智慧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