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寒而栗的近义词是什么
1、不寒而栗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
(1)、造句:猛然间一个人从身后冒冒失失的按住,也不出声,二人唬得魂飞魄散。(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五回)
(2)、出自:宋·苏洵《送石昌言舍人北使行》:“闻介马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人者怛然失色。”
(3)、(成语)耳聪目明 耳目一新 耳濡目染 震耳欲聋 忠言逆耳
(4)、造句:他的话完了,台下有几个人拚命地高声鼓掌,而更多的人却噤若寒蝉、面面相觑。(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5)、(组词)来到 来过 来回 来客 未来 原来
(6)、(反义词)天才(蠢才)天然(人造) 天堂(地狱) 天涯(咫尺)
(7)、(图文来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告知即删)
(8)、(反义词)耳背(耳聪) 耳语(喊叫) 耳目一新(依然如故)
(9)、(成语)头昏眼花 头面人物 头破血流 油头滑脑
(10)、(成语)毛骨悚然 毛手毛脚 毛遂自荐 轻于鸿毛
(11)、释义:形容害怕。《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遐叔﹞好生奇怪,嚇得眼跳心驚,把個舌頭伸出,半晌還縮不進去。”
(12)、(近义词)包庇(袒护) 包含(包括)包围(围住)
(13)、西汉武帝的时候,有个名叫义纵的人。他姐姐义殉是个医生。她因医好了皇太后的病,皇太后很宠爱她,义纵也因此得到汉武帝的任用。他先在上d郡一个县中任县令,后又升为长安县令。他在任职期间,能够依法办事,不讲情面,也不怕得罪有权有势的人,当地的治安有了很大的改变。汉武帝认为他很有才干,就调任他为河内郡都尉,后又升为南阳太守。当时,南阳城里居住着一个管理关税的都尉名叫宁成,这人很残暴,利用手中的权力横行霸道,百姓们都很害怕他,甚至连进关、出关的官员都不敢得罪他。人们都说,让宁成做官,好比是把一群羊交给狼管。宁成听说义纵要来南阳任太守,有些不安。等义纵上任那天,带领全家老小恭恭敬敬地站在路边迎接义纵。义纵知道宁成这样做的目的,对他不理不睬。一上任,义纵就派人调查宁成的家族,凡是查到有罪的,就统统杀掉,后,宁成也被判了罪。这一来,当地有名的富豪孔氏、暴氏因为也有劣迹,吓得逃离了南阳。后来,汉武帝又调义纵任定襄(在今内蒙古)太守,那时,这个地区的治安很混乱。义纵一到定襄,就将监狱中二百多个重罪轻判的犯人重新判处死刑,同时将二百多个私自来监狱探望这些犯人的家属抓了起来,说他们想要为犯人开脱罪行,也一起判处死刑。那天,一下子就杀了四百多人。尽管那天天气不冷,然而,住在这个地区的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吓得不寒而栗。义纵执法严峻,但也存在肆意残杀的问题,司马迁《史记》把义纵归入酷吏一类。
(14)、 刘志新,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会会员,湖南省特岗教师招聘专家,首批PETS考试主考官,曾任英语报刊杂志特约执行主编,现任北京师大明德文化中心国际教育硏究所高级硏究员、副所长。
(15)、(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秦王闻之,不觉毛骨悚然。”
(16)、(成语)时过境迁 时来运转 审时度势 不识时务 盛极一时
(17)、解释: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18)、(反义词)公(私)公开(秘密) 公平(偏向)
(19)、(近义词)能干(精干)能耐(本事、技能) 能够(可以)
(20)、一想到小芳可能遭遇的种种危险,父亲不寒而栗。
2、不寒而栗反义词
(1)、(成语)开诚布公 开门见山 开天辟地 信口开河 喜笑颜开 异想天开
(2)、(反义词)吃劲(松弛) 吃苦(享福) 吃力(轻松)
(3)、(组词)开办 开采 开刀 开发 开放 开工 开阔 开门
(4)、他一想到不久后将被捕判刑,就会不寒而栗,冷汗淋漓。
(5)、(近义词)见机行事(随机应变) 见义勇为(义不容辞)
(6)、造句:夫以我一人所遭之无依著若此。而带累妻子,举世行乎栗栗危惧之涂,吾能无缺然哉!(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十)
(7)、(成语)不耻下问 不甘示弱 不共戴天 不屈不挠
(8)、释义:形容恐惧或害怕。同“汗流浃背”。
(9)、读音:jīnghuángwànzhuàng
(10)、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极度惊惧恐慌
(11)、 (解释):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恐惧。
(12)、(成语)能工巧匠 能屈能伸 能说会道 爱莫能助 力所能及
(13)、释义: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害怕。同“惊弓之鸟”。
(14)、(反义词)奇怪(平常) 奇缺(充足) 奇特(平常、寻常、普通)
(15)、(组词)有功 有关 有光 有救 有理 没有 所有 现有 只有
(16)、讨债的手段更是令债务人不寒而栗,负债者得时刻担心着家人和自己的人身自由和安全。
(17)、原文: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18)、(组词)案子 板子 包子 杯子 本子 鞭子 脖子 车子
(19)、(成语)三心二意 心无二用 一来二去 一穷二白
(20)、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心神不宁
3、不寒而栗是褒义词吗
(1)、(成语)人才辈出 人地生疏 人杰地灵 人困马乏 人心所向
(2)、(成语)开诚布公 开门见山 开天辟地 信口开河 喜笑颜开 异想天开
(3)、(成语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用于想到、听到或见到令人恐惧不安的。
(4)、(成语)远见卓识 远走高飞 源远流长 高瞻远瞩 深谋远虑 好高骛远
(5)、(组词)对岸 对比 对策 对称 对答 对待 相对 针对 作对
(6)、释义: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7)、原文释义:不由得我不害怕呀,索性就陪着笑脸趋炎附势。
(8)、(组词)叶片 叶枝 叶子 茶叶 枫叶 枯叶 落叶 烟叶 枝叶
(9)、(组词)木板 木材 木柴 木船 木雕 麻木
(10)、释义: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11)、(成语)五光十色 五湖四海 五花八门 五颜六色
(12)、释义:睁大眼睛直盯着不动,张着嘴说不出话。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楞的样子。
(13)、用法:连动式;作谓语、补语;表示下意识的表情
(14)、(反义词)近(远) 近处(远处) 近海(远海) 近邻(远隔、远离)
(15)、他一想到不久后将被捕判刑,就会不寒而栗,冷汗淋漓。
(16)、出自:《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17)、(近义词)对比(对照)对抗(抵抗) 对答如流(口若悬河)
(18)、(组词)在案 在场 在行 在乎 在家 自在
(19)、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一个个擦拳磨掌,吊胆提心的,只等姑娘一句话。”
(20)、造句:她们都是横冲直撞,真真是肆无忌惮。(郭沫若《黄河与扬子江对话》)
4、不寒而栗 的意思解释
(1)、(组词)能干 能够 能力 能量 能耐 能人
(2)、想到他可能遭遇的种种危险,真教人不寒而栗。
(3)、造句:休听那算命的胡说,撇下一个家业,担惊受怕,去虎穴龙潭里做买卖。(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一回)
(4)、(成语)马不停蹄 马到成功 马马虎虎 马失前蹄 汗马功劳 万马奔腾
(5)、参差不齐:这些树很久没有修剪了,长得高高低低参差不齐。
(6)、出自:宋·陆游《闻虏乱有感》诗:“有时登高望鄠社,悲歌仰天泪如雨。”
(7)、例句:我们在黑洞中,常常听到外面有龙章凤姿的声音,令人~。
(8)、我们在黑洞中,常常听到外面有龙章凤姿的声音,令人不寒而栗。
(9)、毛:头发和汗毛;骨:指脊背;悚然:害怕的样子。毛发竖起;脊骨透寒。形容恐惧惊骇。
(10)、西汉武帝的时候,有个名叫义纵的人。他姐姐义殉是个医生。她因医好了皇太后的病,皇太后很宠爱她,义纵也因此得到汉武帝的任用。他先在上d郡一个县中任县令,后又升为长安县令。他在任职期间,能够依法办事,不讲情面,也不怕得罪有权有势的人,当地的治安有了很大的改变。汉武帝认为他很有才干,就调任他为河内郡都尉,后又升为南阳太守。
(11)、(解释)临:碰到,面对。面对危难,一点也不害怕。也作“临危不顾”。
(12)、(英译)ShiveringAllOverThoughNotCold.
(13)、后来,汉武帝又调义纵任定襄(在今内蒙古)太守,那时,这个地区的治安很混乱。义纵一到定襄,就将监狱中二百多个重罪轻判的犯人重新判处死刑,同时将二百多个私自来监狱探望这些犯人的家属抓了起来,说他们想要为犯人开脱罪行,也一起判处死刑。
(14)、(近义词)外边(外面) 外表(外观、表面)
(15)、(成语)叶落归根 根深叶茂 粗枝大叶 金枝玉叶 添枝加叶
(16)、(组词)飞奔 飞船 飞快 飞来 飞腾 飞行 飞扬 飞跃 起飞
(17)、(反义词)开阔(窄小) 开始(结束、终止) 开头(结尾) 开心(愁苦)
(18)、(组词)耳边 耳垂 耳朵 耳根 耳光 耳环 木耳 逆耳 顺耳 左耳
(19)、(成语)马不停蹄 马到成功 马马虎虎 马失前蹄 汗马功劳 万马奔腾
(20)、(成语)三头六臂 三心二意 颠三倒四 丢三落四 举一反三
5、不寒而栗近义词反义词
(1)、(成语)东拉西扯 东拼西凑 日薄西山 声东击西
(2)、造句:且说王观察见防营军作乱,吓得个胆裂魂飞。(清·张春帆《宦海》第九回)
(3)、(组词)田地 田野 田园 田庄 稻田 种田
(4)、释义:失色:由于受惊或害怕而面色苍白。惊恐得改变了神色。形容十分吃惊。
(5)、造句:次日长闻报,仰面视天,舌挢不能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
(6)、出自:《礼记·中庸》:“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7)、(反义词)头等(下等) 头头是道(语无伦次)
(8)、造句:凶手感到这声音象是一个铁棒击打在他的头上,他转头一看,大惊失措,张口结舌。(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9)、宁成听说义纵要来南阳任太守,有些不安。等义纵上任那天,带领全家老小恭恭敬敬地站在路边迎接义纵。义纵知道宁成这样做的目的,对他不理不睬。一上任,义纵就派人调查宁成的家族,凡是查到有罪的,就统统杀掉,后,宁成也被判了罪。这一来,当地有名的富豪孔氏、暴氏因为也有劣迹,吓得逃离了南阳。
(10)、出自:《豆棚闲话·小乞儿真心孝义》:“(吴贤)忽一日仰天而叹,说出一句骇人闻听之言,道人生天地间,上不做玉皇大帝,下情愿做卑田乞儿,若做个世上不沉不浮,可有可无之人,有何用处?”
(11)、(组词)目标 目的 目光 目击 目见 触目 过目 节目 项目
(12)、(组词)见怪 见机 参见 看见 可见 听见 意见 远见 再见 主见
(13)、(释义):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恐惧。
(14)、(成语)气度不凡 气急败坏 气势汹汹 气象万千 垂头丧气
(15)、释义: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恐惧或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同“汗流浃背”。
(16)、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17)、(近义词)行家(内行、能手) 行列(队列) 行业(行当)
(18)、消息传出以后,尽管那天天气不冷,然而,住在这个地区的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吓得不寒而栗。
(19)、(组词)识别 识货 识趣 识相 识字 才识
(20)、出自:《史记·扁鹊苍公列传》:“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挢然而不下。”
(1)、造句:三藏见说,又胆战心惊,不敢举步。(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三回)
(2)、出自:明·无名氏《精忠记·班师》:“雄威纠纠杀金酋,已教胆丧魂消,他弃甲潜逃,从此边疆不再无忧。”
(3)、(成语)奇形怪状 奇装异服 奇珍异宝 出奇制胜 千奇百怪
(4)、出自:《古今杂剧·楚昭王疏者下船》:“怕的是城荒国破,常子是胆战心寒。”
(5)、释义:使人听了吃惊、害怕。同“骇人听闻”。
(6)、(成语)一见如故 远见卓识 开门见山 视而不见 由此可见
(7)、出自:唐·刘损《愤惋诗三首(其三)》“莫道诗成无泪下,泪如泉滴亦须干。”
(8)、(组词)香菜 香菇 香花 香蕉 香料 香气 香水 香味 香烟 香油 香皂 芳香 花香 清香 烧香 松香 蚊香
(9)、(反义词)不幸(幸运) 不计其数(寥寥无几) 不屈不挠(知难而退)
(10)、释义:面目惨白。原比喻面部没有什么表情。现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
(11)、(成语)足智多谋 不足挂齿 丰衣足食 情同手足 心满意足
(12)、(组词)门板 门道 门房 门口 门帘 门票 门诊
(13)、(组词)果断 果子 成果 恶果 苹果 如果 水果 松果 因果 正果
(14)、(成语)十恶不赦 十拿九稳 十年寒窗 一五一十
(15)、(反义词)口若悬河(笨嘴拙舌) 口是心非(言行一致)
(16)、 (示例):岂果脂粉之气,不势而威?胡乃肮脏之身,~。◎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
(17)、(成语)花好月圆 花天酒地 花团锦簇 五花八门 走马观花
(18)、释义:①形容精疲力尽的样子。②形容极其害怕的样子。
(19)、不寒而栗:基本解释:不冷而发抖。形容恐惧。
(20)、(组词)上班 上报 上边 上场 上当 身上 向上 以上
(1)、(成语) 半壁江山 半斤八两 半路出家 半生不熟 半途而废 半信半疑 半夜三更 事半功倍 一知半解
(2)、(反义词)见机行事(刻舟求剑) 见义勇为(袖手旁观)
(3)、(成语)集思广益 朝思暮想 闭门思过 痛定思痛
(4)、(组词)刀疤 刀把 刀背 刀柄 刀叉 刀口 镰刀
(5)、他在任职期间,能够依法办事,不讲情面,也不怕得罪有权有势的人,当地的治安有了很大的改变。汉武帝认为他很有才干,就调任他为河内郡都尉,后又升为南阳太守。
(6)、“不”的基本含义为副词;引申含义为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如不去、不多。
(7)、(近义词)开阔(宽广) 开辟(开拓) 开始(开端、开头)
(8)、(成语)时过境迁 时来运转 审时度势 不识时务 盛极一时
(9)、(近义词)瓜分(分割)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10)、(成语示例):想到他可能遭遇的种种危险,真教人不寒而栗。
(11)、秦王听了这个事情,觉得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
(12)、出自:《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3)、(近义词)起草(草拟) 起程(出发) 起点(始点) 起死回生(妙手回春)
(14)、(成语)飞蛾投火 魂飞魄散 龙飞凤舞 远走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