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名句赏析【文案50句摘抄】

admin 说说大全 2023-04-22 01:17:49

刘禹锡名句赏析

1、(赏析)用淘沙见金比喻正直清白的品格历经磨难之后,终将闪射出光辉。比喻的贴切,使这首诗具有格言的艺术感染力。

2、在为官十几年后,刘禹锡有了一定的权力参与中央政务。这段时间里,刘禹锡政治热情极为高涨,和柳宗元一道成为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在执政期间采取了不少具有进步意义的措施,但由于改革触犯了藩镇、宦官和大官僚们的利益,在保守势力的联合反扑下,很快宣告失败了。作为核心成员的刘禹锡,自然逃不脱被黑恶势力迫害的命运。后,他被赶出了京城,在远离首都的地方任职,再也无法参与国家重大事务。

3、  燕子争着回巢,享受天伦之乐。可浪子呢,难道还不如一尾燕子?“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等待一扇不开启的门。”放下,也是一种选择。何必再去苦苦强求,苦苦追寻?

4、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青出于蓝胜于蓝,雏凤清于老凤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生的力量,总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既然如此,那么,就催一把“新叶”,让一让“后波”吧。

5、字词典故 “笛赋”:(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6、赏析  刘禹锡说,也知道你应该是被才华和名气折损了爵位。可是这二十三年的光阴,也未免折得太多了吧。

7、回顾自己的半生,刘禹锡被贬谪了二十三年,连白居易都同情惋惜不已。可难得是的,刘禹锡苦闷,但并不绝望,他写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千古名句。

8、千淘万浪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出自《浪淘沙·其八》

9、出自:《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南唐后主李煜

10、(出处)《浪淘沙·九曲黄河沙》——唐代:刘禹锡

11、原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2、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乐天见示》

13、刘禹锡又多次贬官南方,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学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如《白鹭儿》诗以隐喻方式写自己孤高的情怀,但用的是轻快的民歌体。还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

14、刘禹锡被贬到朗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南常德)的时候,才34岁。人生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秋天来到,草木逐渐枯败,这衰败的景象,理应勾起诗人心中的痛苦。但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保持了豁达乐观的心态,写下了《秋词》这首与众不同的赞美秋天的诗作。

15、诗中虽然感慨很深,但读来给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相反却是振奋。

16、此诗的首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

17、▲此诗怀古伤今,全诗酣畅淋漓,寓意深刻。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

18、诗一开始,就一反悲秋的传统观念,提出了诗人自己的独特看法:“秋日胜春朝”。他认为秋天要胜过明媚的春天。为了说明这个命题,他用鲜明、爽朗的色彩,描绘出了一幅壮丽、开阔的秋日图景:

19、赏析 刘禹锡说,当一艘船沉下去以后,它的侧畔却依然有成千的船帆经过,继续前行。在一棵病死的树前头,依然是处处郁郁葱葱,千花万木地呈现着春的生机。

20、西晋时,向秀、吕安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

21、他的性格也比较倔强,受道家影响,诗中倒是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如《秋词》二首之《同乐天登栖灵寺塔》,都有一种高扬的力量。由于有了含蓄深沉的内涵、开阔疏朗的境界和高扬向上的情感,刘禹锡的诗歌便显得既清峻又明朗。

22、诗人没有一味消沉下去,他笔锋一转,又相互劝慰,相互鼓励了。他对生活并未完全丧失信心。

23、京兆归何处,章台空暮尘。可怜鸾镜下,哭杀画眉人。

24、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

25、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6、锡庭树晓禽动,郡楼残点声。灯挑红烬落,酒暖白光生。

27、▲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到夔州时所作。在被贬谪后,刘禹锡依然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

28、长恨人心不古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出自《竹枝词》

29、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出自《酬乐天咏老见示》

30、  花朵一开,京城震动。“花中之王”的牡丹,自刘禹锡此句一出,“花王”地位,更加难以撼动。如果说还有挑战者,那就是黄巢“我花开后百花杀”的菊花。其霸气与杀气,曾令大唐的“国色天香”,黯然失色。

31、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浪淘沙九首·其一》

32、白话释义: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33、记得作者在“万户千门成野草”(《台城》)的诗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征衰败。现在,在这首诗中,这样突出“野草花”,不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今天已经荒凉冷落了吗!

34、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35、如《竹枝词》、《杨柳枝词》、《堤上行》、《蹋歌词》、《浪淘沙词》、《西塞山怀古》等,都很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民歌那样浓郁的生活气息,以下两首尤为传神:《堤上行》三首之《竹枝词》二首之一。

36、这首诗作于公元836—842年之间。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刘禹锡作《秋声赋》。这篇赋的末尾说:“嗟乎!骥伏枥而已老,鹰在耩而有情。聆朔风而心动,盼天籁而神惊。力将痑兮足受绁,犹奋迅于秋声。”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奋发不已的乐观精神,与《秋声赋》颇为一致。

37、  前一句特指好友柳宗元的亡故,后一句指母亲的去世。由此也引发了下面的千古名句:

3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9、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正是这样。秋色宜人,可以写的景物很多,诗人却只抓住白鹤凌云这一象征大好秋光的典型景物与自己诗情之旷远作为一实一虚的情景来描写,这样,无论是物是人,都没有半点悲秋气氛。

40、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竹枝词九首·其七》

41、  从中,我们也可以知道刘禹锡与白居易是在这一年的春天相遇的。

42、▲这首词写于824年。14年前,刘禹锡被召回长安,在游览玄都观时,写下一首《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被当时的宰相武元衡针对,再次被贬。14年后,刘禹锡再次回到长安,此时,武元衡也早已去世。刘禹锡写下《重游玄都观》,重提旧事,向打击作者的权贵挑战,表示决不因为屡遭报复就屈服妥协。

43、俟自直之箭,则百代无一矢;俟自圆之木,则千岁无一轮。

44、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浪淘沙九首·其四》

45、  淮水东边远古的月亮,为何三更半夜还过女墙来?是探望?是窥视?是不舍?是传递信息?或是来告别?石头城已空,但山河依旧。前车之鉴,谁能鉴之?

46、这是一首七绝小诗。七绝是精粹的诗体之它需要用简约的手法来表现完整的意境或感情。

47、意思是他被贬低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48、  李商隐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美好中,略带几分岁月流逝的遗憾。刘禹锡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那就只剩欣赏美景的美好心情了。这,就是两人诗歌风格的区别。一个,美好中带有惆怅。一个,美好中满是阳光。

49、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的石灰这么清白,靠的是锤炼。“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的金子这么灿烂,靠的是千淘万漉。不同的故事,相同的结局。人生的灿烂,离不开艰辛的过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