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辛王尔德的情人
1、主演:莎莉·菲尔德/多莉·帕顿/雪莉·麦克雷恩/达丽尔·汉纳/奥林匹娅·杜卡基斯
2、Forster以隔空对话的方式,让东方与西方在言谈中卸下彼此心防,再以借用领扣的小动作,让两位男主人翁有更亲密的互动。虽然全书以致后来拍成电影的整部影片中,从未正面勾勒同志情愫,但许多象征、许多细致的描写,映射到整个故事更大更远的宏观题旨,包括英国与印度之间的关系,包括印度本身的宗教与阶级组成,彼与此在隔阖之间,是否有卸下心防的可能。这些映射、联想,返照回两位男士的往来互动,实在耐人寻味!
3、《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霍华德庄园》《莫里斯》《印度之行》
4、邓布利多有凤凰社,格林德沃能办集会,叶芝自然也有自己的“联络地”。
5、德克·博加德(DirkBogarde),从1950年代中期红到1970年代中后期的天帝级银幕巨星,刚出道时是青春偶像、票房红星,在1960年代毅然接演许多暧昧性特别重、艺术氛围特别浓的作品,从「商业片一哥」蜕变成「艺术片天王」。由于他脸形偏圆,多少有些娃娃脸的味道,成熟男性的魅力汇集了可爱男孩的青春,超凡脱俗的清澈和情欲缠绵的污浊,当他打开表演的开关,便能随角色需要而喷发出来。
6、《厄舍古厦的倒塌》《鄂榭府崩溃记》《红死病》《红死病的面具》《爱伦坡怪谈》《布拉格的大学生》《莱姬娅之墓》《地狱医院》《爱伦坡作品象棋手》《魔鬼双瞳》《陷坑与钟摆》《深坑、钟摆和希望》《乌鸦》《魔鸟》《梦魇疯人院》《奇特的故事》《泄密的心》
7、剧情高潮的「猎巫」、「追凶」的指涉,在1920年代或许只是通俗剧堆栈高潮的煽情手法(而且极具效果),但看在现代观众的眼里,那层层次次的暧昧联想,便是华彩及荧光盈盈散逸的关键所在了。
8、②截取故事中的部分主要情节进行提炼,拍出感觉气氛。
9、曾经有人问校长关于他自己孩子的状况。他说:我的儿子是个棒的木匠!不管做木工是他孩子的职业还是爱好,校长的自豪都显得率性而可爱。
10、《所有未来的倒影》:戴潍娜:古典主义大开大合的现代还魂(“我要你做我生命中悲伤伟大的休止音”);杨庆祥:于简洁凝练的微物之中见神祇(“那些死亡的人再也喝不到清晨的牛奶了”);严彬:一半是故乡的深沉回响,一半是异国的遥远呼唤(“请将那把乌青又发亮的锄头交给弟弟”)。
11、根据索马里黑人模特华莉丝·迪里的自传畅销书改编。讲述了华莉丝从索马里沙漠中走出到成为世界名模的故事,于2009年上映。
12、退休仪式上,不少毕业的学生回来,很多人流泪。一位后来考上哈佛的华裔青年滔滔不绝地讲述了校长给予他的帮助,有个学生回忆自己入学后哭了两个月,每天校长都会带他到办公室里吃糖。
13、21世纪以来,凭借一首情诗《当你老了》,叶芝在中国社交网络之群众喜爱的诗人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14、1895年,克劳利进入剑桥大学,本修哲学,后转向英语文学。22岁时,阅读《圣殿上的密云》成为一个质变契机,这本书暗示了属灵届有一群看不见的生命体在引导人类进化。这一想法震撼了他——同年冬季,克劳利加入神秘主义的“黄金黎明”。
15、主演:克里斯汀·斯图尔特/蒂莫西·斯波/杰克·法辛/莎莉·霍金斯/西恩·哈里斯
16、导演: 乔治·海肯卢珀编剧: CaptainMauzner主演: 西耶娜·米勒 / 盖·皮尔斯 / 海登·克里斯滕森 / 吉米·法伦 / 塔拉·萨莫斯类型: 剧情 / 传记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语言: 英语/斯洛伐克语/法语上映日期: 2006-12-29
17、“示众”过后,海丝特选择远离人群,只有珀尔在身边。海丝特用自己华美的绣工养家糊口,有余力就帮助别人。后来人看到海丝特佩戴的红A,以为这个A代表Able,即能力。
18、瑟尔伯·昂托《月光下的旅人》:通过不停转移焦点人物展开行文形成环环相扣的叙事结构,间或插入一段主观视角的插叙赋予故事以时间之厚度和纵深并在对照中凸显人物思想的变化和差异,语言虽未如拉斯洛那般盘根错节却也饱满充实富于律动的节奏感和直抵漩涡中心的穿透力,读下来一气呵成好看;激进的学生团体在穆齐尔和马洛伊等作家的作品中亦有直接描写,米哈伊和托马西艾玛兄妹的关系又极类《旧地重游》,而对宗教的讨论以及对地狱景象的处处描摹则如同重写但丁《神曲》;每个角色都可以变成一条线索融入以另一个角色视角展开的故事中,作为主角的米哈伊和爱尔琦夫妇则牵连起了两个年代和所有人物,爱尔琦从一个局外人到慢慢介入米哈伊的回忆和精神世界再到终抛弃他,而米哈伊一直在失去从未得到过任何,甚至无缘那带着性快感的死亡手段,“绕过塞斯提伍斯墓,轻入亡神之府。”
19、还有那些双性恋者,原来喜欢过异性,感觉自己是异性恋者,但后来又因为被一些境遇性或者偶然因素又喜欢上同性,他们认为自己性取向改变了,其实只不过是他原本就是同性恋者,原本就是同性取向,只是自己一直认为是异性取向,所以一旦被诱惑自己真实的取向就暴露出来,这时,你让他在同性异性之间取舍,他会爱同性比异性更多一些,这种人一旦喜欢了同性就很难再喜欢异性了,这就是假的双性恋者,尽管他不排斥异性,其实只不过初的性取向是异性罢了,他真正的性取向其实是同性取向。还有一种情况是他对同性异性都可以接受的就是真正的双性恋者了。
20、诸神为人类编造种种不幸,以便后代拥有可以歌颂的东西(荷马);一切通往一本书(马拉美);修辞应该是一座桥,一条路;而有时却是一堵墙,一个障碍;梦乃是古老的美学活动;大的悟就是破我执。这样佛教就与休谟,与叔本华,与我们的马塞多尼奥·费尔南德斯一致了。没有什么主体,有的只是一系列思想状态;一切近的东西都将远去。
21、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同为垮掉的一代(beatgeneration)代表,却鲜有威廉·巴勒斯《裸体午餐》里几乎成为整个流派招致主流诟病的刻板印象的、表现为语言失序、意识迷乱、画面令人生理不适的、与纵欲和堕落纠缠不清的反抗与破坏性,凯鲁亚克异常真诚、由内自外地用一场时刻充满自我怀疑与反思的旅行拓宽了其精神内核,赋予其如音乐节拍之“欢腾”与“幸福”义,对自由的求索和天性的解放并非是对秩序和正统的全然弃绝和摧毁,即使“进入亘古的阴影,在凄凉的凡人的领域里”被死亡催逼,也要“奔向所有的天使起飞投入圣洁虚无空间的跳板”,“无数安乐乡在星球像飞蛾似的旋转的太空中分分坠落”,或许有过迷惘、疲惫、争吵和放纵,但死里复活希望仍在,如同“千万次的入睡醒来”。以及,我有多讨厌《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我就有多喜爱《在路上》。
22、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双面格蕾丝》
23、主演:崔凡特·罗兹/安德烈·霍兰/马赫沙拉·阿里/娜奥米·哈里斯/加奈儿·梦奈
24、很唯美的一个故事,那么真挚的爱情,仿佛不是真实发生的,但又真实地出现在世界的某地……
25、《野性的呼唤》《蛮荒惊异》《雪地黄金犬》《海狼》
26、原来,在1990年代末、2000年代初的电影银幕,我们还有个常常在银幕上丧命的裘德·洛。每部的死法都不一样。此属题外闲谈,就此打住。
27、《会饮篇》:曲水流觞,着实有趣!在苏格拉底看来,生殖其实是肇始于人类对永恒的本能渴望的一种手段,爱是一种通向不朽的欲望,在美的对象中传播种子,然而此种美只是美的相(类型,μουοειδηζ)的影子(柏拉图的洞穴火光),而通向美的真实即是柏拉图式的爱。
28、TheNakedCivilServant&AnEnglishmaninNewYork
29、迈克尔·波伦《植物的欲望》:去人类中心化的植物纪传史,从植物的角度切入,不同学科或分野或融合,上溯希腊神话民间传说,钩沉历史与文学典籍,又往往落脚于哲学问题,旁征博引、融会贯通,各种妙趣在科普的枯燥外皮下图穷匕见。苹果之甘甜、郁金香之美丽、大麻之陶醉、马铃薯之控制,植物如此暗度陈仓,巧妙利用人类的欲望得以生存而人类却仍浑然不觉。
30、《大河湾》:后殖民时代,阿非利加大陆的孤儿。不同于阿契贝的原生态非洲在西方的软入侵下土崩瓦解不堪一击,奈保尔从一开始便站在了远处,从闯入者萨林姆的视角来见证大河湾的变迁:“浑浊的大河奔腾不息,周遭发生着一些平淡的事件,各民族混居在一起——这一切早晚会滋生出伟大的东西。”
31、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从家宅空间、抽屉箱柜、鸟巢贝壳慢慢过渡到角落、缩影,终引出内心空间与世界空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家宅空间可以躲避作为原始空间的宇宙带来的恐惧,一方面我们通过家务料理将家宅重做,实际上无论如何变化外表的家宅空间仍是同一种内心空间的外在表达,关于家宅的记忆和幻想会在内心空间中自行重组,当下可得的与无法把握的两种时间糅合其间从内心绵延到世界边缘;内心空间因其吸纳世界的广阔性而具有作为存在的强度,如微物之神通过缩影完成巨大的转移,新颖性乃诗人先于哲学家存在的明证,形象总先于思想到来,因此诗人通过诗歌生成的语词空间能将我们从封闭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情感空间中释放出来,听见灵魂内在的广阔宇宙(Cosmos),“由于形象的新颖性以及它的放大,我们肯定能够在高于理性确定性的地方或者理性确定性的边缘处产生回响”。
32、弗鲁特韦尔车站FruitvaleStation(2013)
33、一如《战争与和平》,《生活与命运》围绕一个家族在时代变迁中的故事展开。格罗斯曼以托尔斯泰式的宏大视角和写实笔法,讲述了沙波什尼科夫一家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经历,并通过家族成员各自的遭际串起上百位出场人物与一系列交叉延伸的历史事件。历史的创痛、现实的积弊,极权与战争双重碾压之下人性的艰难处境,都以栩栩如生的深刻细节纳入其中。
34、故事讲得是已婚妇女和摄影师的恋情。双方为了责任,选择离开,从未再联系过。但思念却长达一生。
35、小野二郎,已八十多岁,是全世界年纪大的三星主厨,他可谓是师傅中的师傅、达人中的达人,在日本国内的地位相当崇高,而「寿司第一人」的美称更是传播于全球。该片记录了小野二郎毕生追求创造寿司的历程,同时也采访了他的大儿子小野祯讲述他追随父亲脚步的重重压力。
36、翁贝托·埃科《玫瑰的名字》:与黑塞《玻璃球游戏》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如以克乃西特的溺水和修道院的付之一炬为纠缠已久悬而未决的问题留下含混不明的答案,而侦探小说的形式、“非洲之终端”隐蔽的玄关、残缺书本构成的藏书馆无不令我想起博尔赫斯;理念是事物的符号,形象是理念的符号,一种符号的符号,幻象就是镜子里的影像、是幽灵,哲人为上帝造物一一命名,当我说出玫瑰的名字,“声音悬隔了所有形式上的植物”,抵达马拉美“本质的花”,“所有花束中缺席的那一朵”;七天创世纪,上帝与魔鬼有染,上帝是唱高调的虚无而魔鬼是“精神的狂傲,是不带微笑的信仰,是向来不被质疑的真理”,两面双生,“以前我们总仰望天空,恼怒地乜斜物质的淤泥浊水;现在我们却俯视大地,并在大地的印证下相信上天”。
37、主演:希斯·莱杰/杰克·吉伦哈尔/米歇尔·威廉姆斯/安妮·海瑟薇/凯特·玛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