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文案121句摘抄】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19 09:07:51

题西林壁

1、题西林壁刻在哪个地方

(1)、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2)、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3)、毛谷风:此诗反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

(4)、阅读感悟法,直观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5)、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6)、师:那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种赞叹之情,一起来齐读诗歌的前两句。嗯,可真有气势。

(7)、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宋代大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诗。

(8)、师:那同学们,“岭”和“峰”有什么不同啊?

(9)、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10)、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11)、(3)学生联系生活谈一谈学习后两句的感受。

(12)、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13)、师:你已经迫不及待了,就你吧。嗯,声音洪亮,字正腔圆,感情拿捏的也是到位,好,现在让我们一起齐读古诗——《题西林壁》,起......

(14)、苏轼从小才华过人,七岁能书,十岁能文,常常出口成章 ,发言为诗。

(15)、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16)、《题西林壁》谁说说什么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17)、为什么作者看到的庐山景象都不一样呢?(观察地点不同)

(18)、诗歌是形象的艺术,它应当以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以饱满丰富的感情感染人、教育人。但是,诗歌又十分讲究立意和造境,讲究通过饱含感情的艺术形象表现深刻而明确的思想。因此,好的诗并不排斥议论和说理。宋人多“以议论为诗”,明代的何大复说:“宋诗言理”(《汉魏诗序》),清代的吴乔说:“宋诗主于议论”(《围炉诗话》),在宋代诗歌中,确实出现了不少味同嚼蜡的作品,但也有不少议论精辟、充满理趣的佳作。

(19)、 ①站在山脚下的视线比较不清楚      

(20)、苏轼于公元1084年(神宗元丰七年)五月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2、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

(1)、师:朗读结束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教师带着感情范读)

(2)、师:大家的眼神充满了疑惑,别着急,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幅图片。

(3)、全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5)、何满子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420-421

(6)、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7)、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8)、师:那同学们,在前两句诗中你们读出怎样的感受呢?哦,壮阔,哦,气势磅礴,哦,惊叹。

(9)、谁能用“因为……所以……”再来说一说。(学生练说,指名。)

(10)、题:题写。西林:西林寺。壁:墙壁——题写在墙壁上的诗歌。

(1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12)、诗人苏轼由湖北去河南做官上任的路上,经过江西九江,于是顺道游览著名的庐山。庐山峰峦起伏、丘壑纵横,以雄、奇、险、秀著称,苏轼一进山,便被庐山的美景深深吸引了。

(13)、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身处在庐山之中。

(14)、内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5)、清代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苏轼的《题西林壁》正形象化地说明了这一道理。

(16)、《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除了《题西林壁》他还写了。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17)、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18)、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小学语文组的......号考生,我今天抽到的试讲题目是《题西林壁》,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19)、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20)、(    )这首诗的意境适合用哪个成语来形容?

3、题西林壁的意思翻译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3)、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4)、后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5)、明白了这一道理后,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评价我们周围的同学呢?是看他的优点呢还是看缺点呢?(优缺点全面看。)

(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7)、师:是啊,同学们,看似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却讲述了不简单的人生道理。

(8)、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9)、从正面看到的是“山岭”从侧面看到的是“山峰”。那什么是山岭什么是山峰?

(10)、他走到一处向远看去,庐山像一条绿色的大蛇,绵延逶迤,郁郁葱葱;等他走上一会儿,眼前的景色却变了,刚才连绵的山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高耸入云的奇峰,像锋利的剑一样直插云霄。苏轼不禁感悟,从不同地点、不同方向看去,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庐山面貌都是不同。

(11)、通过这件事,苏轼觉醒了,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以前,那么骄傲,实在不应该。

(12)、谁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前两行。(指名读)

(13)、(1)“横”是什么意思?各不同是什么意思?

(14)、《题西林壁》前两句写,后两句写,这首诗借写庐山的自然景象,还告诉我们。

(15)、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16)、师:诶?那西林寺和庐山有什么关系呀?哦,大家说西林寺就在我们的庐山上,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庐山的风光吧。

(17)、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18)、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西面和西面看。

(19)、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20)、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4、题西林壁古诗注释及译文

(1)、汇报本节课收获,可以是手法上,可以是情感上的,可以是内容上的。

(2)、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3)、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4)、徐中玉:此诗说明“局中人常常看不清事物的全貌和真相,就是由于受到认识条件限制的缘故。”

(5)、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连绵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近高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赞美了庐山景色的雄奇壮观、千姿百态。

(6)、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7)、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8)、作者也发出了由衷的感慨,诗中是怎样写的?(学生读诗句)

(9)、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10)、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11)、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12)、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13)、师:还有哪位同学想补充,哦,你说,他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你们呀,可真是黄金搭档。

(14)、要看清庐山的真面目,的确不容易呀!请同学们再自由读一读整首诗。(指名读)

(15)、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16)、师:现在“山岭”和“山峰”你们能分清了吗?我从你们的姿态中感受到,你们听明白了。

(17)、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18)、师:大家有觉得有问题吗?哦,完全正确。那让我们齐读一遍题目——题/西林壁。

(19)、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

(20)、师:第四组,你们想汇报的是通过学习后两句诗得到的体会。那你们有什么体会呢?

5、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1)、      横看/成岭/侧成峰,      观察的角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3)、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以理语入诗,写得既有情趣,又有理趣。元丰九年(1084)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改任汝州刺史,他特地过江登临庐山,游山十余日,并在西林寺写下这首题壁诗。诗人从自己独特的观察和感受出发,勾画出庐山的千姿百态,秀美迷人。但是,这不是一首纯粹讴歌壮丽山河的写景诗,作者在措写景物中,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

(4)、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5)、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6)、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7)、苏轼的诗既是人生感悟,也是一种政治体验。苏轼自进入仕途后卷入了新旧之法的争议,他在政治倾向上更贴近保守派,反对王安石主导的新法。

(8)、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9)、他觉得自己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代大赋,诗歌都很精通,已经到了学富五车的程度了。

(10)、苏轼(1037—1101),北宋诗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作诗清新自然,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填词开豪放一派,气势雄浑,豪迈不羁,摆脱了绮艳柔蘼的风尚,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11)、他又想起自己做的那令人脸红的对联,于是苏轼连忙回到书房,准备扯下那幅对联。

(12)、全诗意思: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13)、接下来同桌小声的把前两行诗的意思说说。谁愿意说一说。

(14)、因为诗人站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正像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地球上,但我们却不能看到地球的全貌。套用古诗的话说:真是……

(15)、①题:书写,题写。②西林:西林寺,在今江西庐山脚下。③岭:高大的山脉。④峰:高而尖的山头。⑤识:认识。⑥缘:因为。

(16)、赏析:《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既是诗中有画的写景诗,也是意蕴深远的写理诗。诗歌的第一二句,主要描述了不同方位下,所观看到的庐山不同样貌。三四两句则是写理,通过紧扣诗人自己游玩庐山的独特的感受,同质朴简明的语言道出了深刻哲理。

(17)、这一切都被站在窗外的母亲看得很清楚,于是她来到书房一看,对联变成了: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母亲微笑地点点头。

(18)、苏轼丨《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19)、(3)“岭”和“峰”有什么不同呢?(出示图片)

(20)、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1)、诗的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人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各不相同。诗的后两句写出了诗人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形态。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2)、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这首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各不同:各不相同。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缘:因为;由于。

(3)、江西的庐山是中国美丽的地方之一。苏轼在游庐山时,在西林壁上题诗,描写庐山千山万谷变化多端的景色。除了写景,苏轼在诗中也借景说理,其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4)、读到这里谁来再说说“要想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应该怎么办?(生思考、回答)

(5)、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6)、苏东坡很聪明,他避开了李白的锋芒,不直接去碰庐山瀑布,不着力描写庐山的秀丽景色,而是借景说理,他意在说明: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7)、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8)、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9)、这首诗的前两句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特征,后两句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既表现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又点出了深刻的哲理:观察问题要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10)、体会诗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11)、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12)、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13)、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许多美丽的名山大川。那么,你们都去过哪里呢?来和大家分享下你们的游览经历吧。

(14)、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二版):199

(15)、《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16)、师:还有哪位同学?哦,你说,你去过哈尔滨,在那里感受过美丽的冰雕和雪雕。从你陶醉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你呀,也被美丽的冰城迷住了。

(17)、谁来形容一下山岭与山峰有什么不同?那连起来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诗第一句,一边用手势来表示: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生:连绵不断(引导学生缓缓张开手臂,又做波浪状,表示山岭起伏);师:从侧面来观赏,庐山的山峰——生:高耸入云(直插云天)(引导学生双手搭成一个尖角,迅速上举)。

(18)、《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19)、师: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一个名家范读,在他朗读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朗读的节奏,并标记上你不认识的生字词。

(20)、      不识/庐山/真面目,      观察效果

(1)、(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的意思:从正面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是高峻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会呈现出不同的景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