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美的情诗(Ⅰ)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样的句子,写出了相思之苦的。是什么样的女子有这样的魔力,让柳公也为之疯狂?
2、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3、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对她评价甚高,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
4、我们应当相信,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人间的。无论他多么的平凡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总有一个角落会将他搁置,总有一个人需要他的存在。有些人在属于自己的狭小世界里,守着简单的安稳与幸福,不惊不扰地过一生。有些人在纷扰的世俗中,以华丽的姿态尽情地演绎一场场悲喜人生。
5、况且,在后来,徐志摩坐飞机遇难,在一定程度上也跟林徽因有关,这两个事情一直让林徽因处在愧疚和自责之中,面对张幼仪,她无言以对。
6、这个美丽着哀愁着的女子,这个享受着世人崇拜的女子,她在寂寞中快乐,在快乐中寂寞。她可能没有文人描述得那么,但她却是一个有着卓越才华和普通性情的女子。阅读她的人生,看到的是繁华的背后的寂寞与凄凉,那些姹紫嫣红是她的寂寞的背景,她是一个行走在夹缝中的女子。
7、1920年4月,十六岁的林徽因随父亲林长民游历欧洲,正巧徐志摩也游学来到伦敦。此时的林徽因天生丽质,如同含苞待放花蕾,她触动了诗人徐志摩多情的心。
8、“红花都要绿叶衬”,民国时期美女不仅她一个,才女更是不计其数,为什么只有一个她脱颖而出熠熠生辉呢?其实就像现代的明星出名有的是靠背景关系炒作一样,林的出名,在才华之外那些男人的烘托起码占了一半,甚至一大半。是否可以说,如果没有诗人徐志摩,就没有文学界的她;如果没有建筑界的梁思成,也没有建筑界的她?而如果没有她的父亲,更没有这样出类拔萃的一位民国女神。
9、这首诗太美了,而且语风清新令人神醉。很多人初读,不知林徽因到底是写给谁的,要用上这么美的语句。有说是林徽因写给自己刚出生的儿子梁从诫的,也有说是林徽因悼念在天国的徐志摩所作。
10、此时的徐志摩正跟林徽因热恋,心思早已不在家庭里,当他看到妻子出现后,相当不耐烦。一月后,他拟写好离婚协议,只等着张幼仪在上面签字。
11、抗日战争期间,他们曾一度离散,金岳霖说:“我离开梁家就像丢了魂一样。”以后他们几乎没再分开过,而后来的林徽因在肺病折磨下,不得不卧病在床,已经不再风华月貌。金岳霖依然每天下午三点半,雷打不动,出现在林徽因的病榻前,端上一杯热茶,或者送去一块点心,或者念上一段文字,然后带两个孩子去玩耍。
12、白云,又象是冷涧,澄清
13、你只消跟从这光明的直线!
14、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关于林微因的爱情故事林徽因秀外慧中、多才多艺。
15、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16、林徽因除了建筑学方面的成就外,在文学方面也著述丰富,她是30年代文学流派“新月派”的重要作家,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17、在人们的印象里,他总是“横眉冷对千夫指”,其实私下的他温和、慈爱。铁汉也有柔情的一面,他无意做诗人,但偶有所做,每臻绝唱。正是学生许广平走进了他的生活,给他带来了无限灵感。学生爱上了老师,以写信的方式发起了情感攻击,经过反复思量,鲁迅回复说:我可以爱。
18、邂逅一个人,只需片刻,爱上一个人,往往会是一生。萍水相逢随即转身不是过错,刻骨相爱天荒地老也并非。在注定的因缘际遇里,我们真的是别无他法。
19、雪化后那篇鹅黄,你象;新鲜
20、更何况永远照彻我的心底;
林徽因美的情诗(Ⅱ)
1、有深潭,有浅洼,半亮着止水,
2、从诗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这与其说是一首情诗,不如说是一首分手诗,其中的"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你也要更忘掉了我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等句子,都体现出了林徽因对于分别的决绝。
3、揭示你的每一个深思;每一角心境,
4、新月派诗人陈梦家在《新月诗选》的序言里写道:“我们欢喜‘醇正’与‘纯粹’。我们爱无瑕疵的白玉,和不断锻炼的纯钢”,本诗正是这样的佳作。
5、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6、徐志摩那年二十四岁,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妻子张幼仪正在怀孕。虽然张幼仪也是名门闺秀,可是徐志摩一直不满父母包办的婚姻。接到林徽因的信后,诗人迫不及待,找张幼仪要求离婚,张幼仪被逼无奈,生下第二个儿子后结束了与徐志摩的婚姻,徐志摩张幼仪也成为当时中国离婚第一人。
7、情诗多断肠。想必写得出悲情诗的人,可能也是位断肠人。这个世界上不开心的文人非纳兰性德莫属。连他的父亲,权倾朝野的宰相明珠,看了儿子的诗也垂泪,不明白儿子家世显赫锦衣玉食,身为康熙身边的一品侍卫,为何还是如此悲伤?
8、第一节里诗人通过春风、山、小河流,引出了第一个意象:静。这条河就是康河,那时候徐志摩常在康桥上静静地站着,这一幕深深地印刻在林徽因的心里。
9、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10、承袭了父亲的诗人气质,顾城毕生都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活在乌托邦的世界里。他拒绝长大,抵抗长大,他的天真是他所有灵感的来源。正因为顾城的生命悲剧,让他的诗歌更具有宿命的色彩。顾城擅长用直觉来咏唱爱情,在他不染尘滓的眼神里,“落叶”、“花丛”都是至臻至美的意象。他说“一个人应该活得像自己并且干净”,他说“西方爱情是浓烈的花朵,东方爱情是淡然的芬芳”,毫无疑问,顾城懂得爱、懂得美,但诗人注定无法安于平淡的人生,以惨烈的结局收场。
11、背景:黄磊因饰演《人间四月天》里的徐志摩而让不少观众至今印象深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经典诗作,此次正逢四月春暖花开之际,黄磊带着女儿出外游玩,并感慨地称女儿:“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2、和⼤地再没有些牵连。
13、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14、你去,我也走,我们在此分手;
15、全诗风格清丽温馨,诗人将对新生命的“爱”比作生机盎然的四月天,将无形化为有形,随着诗情的流淌,云烟、细雨、白莲、燕子等清新的意象渐次出现,仿佛一幅随意点染的山水画,美不胜收。而鹅黄、嫩绿等明亮柔和的色彩的使用,更给人以温馨感人的视觉享受。
16、是这一首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篇鹅黄,你象;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选自《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
17、这是先秦时代人们对于爱情原始、直接的表白,“君子好逑”的就是“窈窕淑女”,哪怕“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8、中国古代文人写诗词多是仕途生涯之余的排遣与自我疏导,而柳永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词人,并无仕途牵绊,沉溺于旖旎繁华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比起沉浮宦海的男人们,柳永更熟悉市井生活、人间疾苦,也更为至情至性,于是他总能站在女子的角度,写出她们心中的“晓风残月”、“无语凝噎”。
19、1920年,16岁的林徽因随父亲林长民去往欧洲游历,正是在这期间她邂逅了大诗人徐志摩,并被其才华所吸引,二人坠入爱河。但此时徐志摩已有妻子张幼仪,甚至孩子都有了,可惜林徽因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些。
20、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林徽因美的情诗(Ⅲ)
1、你展开象个千辨的花朵!
2、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对她评价甚高,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两人也都是以书信来往。
3、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4、轻轻的放着⾹,
5、徐志摩很快也找到了他的红尘伴侣—京城名媛陆小曼,并冲破重重困难,结为百年之好。林徽因成了他心里永久的痛,正如他所说的“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6、在北京的文化圈里,她一直以才貌双全而闻名。由于徐志摩的文学引领,她写得一手音韵极美的新诗,是才华横溢的女作家。
7、同年3月,徐志摩在柏林提出与原配张幼仪离婚。张幼仪虽然感到太突然,但仍理智地对待这件事,随即带着孩子远走他乡,到德国留学去了。
8、看到自己的学生要争夺自己儿子的女友,梁启超相当生气,在梁家和林家的商议下,1924年夏天,梁思成、林徽因被一起送到北美留学,学习建筑学。
9、分别以四月天中各种不同的具象来比喻生活中的各种画面;后诗人直抒情意,概言“你”就是“爱”,就是“暖”,就是“希望”。全诗以诸多意象为喻,书写细腻柔丽的情愫。
10、作为一个女人,几乎已经达到了幸福的,无论名气、婚姻以及爱情都应有尽有。在她的身后站着三个男人,个个非等闲之辈,而且都同样给予了她爱与尊重,至死不渝。这样的众星捧月,让天下多少女人艳羡嫉妒。
11、林徽因小说《九十九度中》是早期运用现代派手法的名篇。作者选取北京夏季炎热的一天,以挑夫流动的脚步,将貌似互不往来的社会各阶层不同的生活场景连缀在一起。
12、其林徽因对张幼仪心怀愧疚,无从说起。
13、诗经里的爱情是经典的爱情,无所谓风雅颂,只要一份“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无所谓赋比兴,我只要记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懂情诗的人,也能从诗经里读到美的爱情。
14、两人在伦敦相恋的风声很快传到张幼仪耳中,大约在1920年秋,张幼仪抱着仅有2岁多的长子徐积锴,漂洋过海来到伦敦,一是母女两几乎没有收入,需要徐志摩养活,二是她想亲眼看看自己丈夫心中的女神林徽因,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15、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婚后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象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
16、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17、我说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8、林徽因与女儿梁再冰合影。为了纪念饮冰室主人梁启超,取名再冰。
19、也没有時间盘查自身的胸襟。
20、然而,徐志摩毕竟是多情敏感的诗人,他的情感如脱缰野马,一次比一次炽热,一次又一次喷向林徽因。而此时的林徽因不过是16岁少女,面对徐志摩烈火一样的情感,她的少女心一度无法承受。
林徽因美的情诗(Ⅳ)
1、之后,他们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一起演戏,并常有书信来往。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担任翻译,之后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当徐志摩与林徽因再次见面的时候,已是四年之后。
2、以她为中心,聚集了一大批当时中国的第文化学者,而她就是一个高级文化沙龙的女主人。她是建筑史研究中卓有建树的学者,卷起袖子就可以赶图设计新房舍。
3、回国后,徐志摩拉来一帮诗人组成了“新月社”,会员里就有林徽因。他拉来林徽因是为了跟她再续情缘。
4、更何况永远照彻我的心底,
5、美的情诗,给爱的你
6、我却仍然怀抱着百般的疑心
7、毕竟,徐志摩抛弃张幼仪并离婚,是因为认识了她林徽因,况且,那时的张幼仪已经怀上第二个孩子(徐彼得)两月有余,徐志摩还是很绝情地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让张幼仪的生活无处着落,只能去投奔二哥。
8、五十年代后期,在林徽因去世几年后,梁思成已经娶了他的学生林洙。有一天,金岳霖心血来潮,在北京饭店约了几个老朋友,没讲任何理由,朋友们很纳闷。席间,金岳霖缓缓站起来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听到此言,老朋友们望着这位终身不娶的老教授,忍不住簌簌地掉了眼泪。
9、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10、林徽因自己从不否认与徐志摩有一种心灵上的默契,也不掩饰自己对他的真情实感。徐志摩飞机失事以后,她发表悼文寄托哀思,还让梁思成拣来一块飞机残骸,留作纪念。
11、同时,她的理性也能使她能够游刃有余地把握着距离的分寸,让自己。
12、因此,林长民决定帮助女儿离开徐志摩,在1921年秋,林长民带着女儿不辞而别,回到了国内。持续一年时间的徐、林之恋,由此画上了句号。
13、世人多津津乐道那些感情纠葛,却将一个女子一生的付出抛之脑后,真令人感慨万千。
14、她和梁思成的结合算得上是“门当户对”,他们在留学期间互生情愫,能够走到后正验证了那句话“有情人终成眷属”,婚后生活美满,夫妻也异常恩爱。
15、她骡子骑得,鸡毛小店住得,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她不顾重病在身,经常颠簸在穷乡僻壤、荒山野岭,在荒寺古庙、危梁陡拱中考查研究中国古建筑。她还是三个著名的爱情故事的女主角:一个是与徐志摩共同出演的青春感伤片,浪漫诗人对她痴狂,并开中国现代离婚之先河;一个是和梁思成这个名字并置在一起的婚恋正剧,建筑学家丈夫视她为不可或缺的事业伴侣和灵感的源泉;另外,还是一个悲情故事的女主角,她中途退场,逻辑学家金岳霖因她不婚,用大半生的时间“逐林而居”,将单恋与怀念持续终生。
16、但是林徽因是一个理性女子,她曾跟朋友说:徐志摩是把我设想成了一个他理想中的人,其实,我不是。可见,林徽因把她和徐志摩的关系看得很清楚,很透彻。
17、那时候的她就像一只高高飞上天空的小鹰,起点就比一般女子要高。也正是在那时她结识了同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那时徐志摩24岁,已经是一个2岁孩子的父亲。他们之间的年龄相差8岁,正值青年男女美好的年华。
18、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19、徐志摩钦慕林徽因,但因为某种原因终没跟林徽因走在一起。陆小曼与徐志摩是夫妻关系。
20、是林徽因写给自己的长子梁从戒的,用来表达她对孩子的无比的喜爱之情,以及从儿子身上看到的生的希望和活力。
林徽因美的情诗(Ⅴ)
1、“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但抱紧那伤心的标志,去触遇没着落的怅惘;在黄昏,夜半,蹑着脚走,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这些个泪点里的情绪。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
2、这是一首描写逝情的渺茫与零落的典型诗篇,梦似的怀念,温情的对话,令人难以忘怀。
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些被广泛传颂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之手。李商隐生于动荡年代,一生仕途坎坷,他的诗歌大多晦涩难懂、深藏寓意,但情感诗却别有一番风情,其心思之细腻通透,宛若出自女子之手。这和李商隐的感情经历是分不开的,他曾与柳枝、宋华阳痴情缠绵,后来与王氏结婚,对爱情颇为专一执着,与妻子的感情甚笃。妻亡之后他钟情自守,足见其赤子之心。
4、有人曾经指责林徽因那封要求离婚的信,也许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中那句话能解释,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可是关键时刻,她清楚谁才是真正适合陪伴她一生的人。
5、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诗《偶然》。
6、第二节又是一个“什么时候还能那样”,林徽因引入了第二个意象:希望。两人相识时,林徽因16岁,是23岁的徐志摩将一个她未曾踏足过的诗境带到了她的面前,从那以后林徽因开始学着写诗。“披拂新绿,耳语似的诗思”,诗人用一个绝妙的比喻,抒写了那段美好的记忆。后“一声钟响”一语双关,既是康桥边的钟声,也指诗人心中的乐声。
7、面对这个包办婚姻,徐志摩心里多多少少有些抵触。后来,他认识梁启超,被梁启超的学识和思想所折服,随即决定拜其为师。在梁启超的自由思想的影响下,徐志摩认为自己的包办婚姻是一个美丽的错误,跟自己的婚恋观和理想人生存在很多偏差,他决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来追求属于自己的婚恋自由。
8、从1954年开始,林徽因长期积累的肺病不断恶化,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只能躺在医院接受调节。
9、李宇春唱响美人间四月天,廖昌永称赞:特温柔。
10、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11、为此他的父亲彻底和他翻脸,不再给他经济支持,他都无怨无悔。这样一个为了爱豁出去一切的单纯的男人,林却负了他。在他离婚之后,富有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林抛下他嫁给了梁启超的儿子。
12、在这首诗里,林徽因一共提出了3个问题,三个问题都没有回答,这种留白是李商隐情诗显著的特点之一。后人之所以认为这首诗是林徽因忆起与徐志摩的点滴而写,是因为诗中的几个意象与徐志摩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几乎是一样的。
13、诗中志摩在不停地安慰徽因,等你走了,我会大踏步勇敢地往前走,任何艰难险阻我都不怕,因为有你在,因为我的心底住着你,你是我心底的那颗不夜的明珠!同时志摩也勇敢地说出了他俩共同的心声“我爱你”!
14、大诗人泰戈尔曾有心成人之美,后无奈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
15、中国情诗的起源要从《诗经》说起。《国风》里大多数都是描写爱情和婚姻的诗篇。诗经讲求赋比兴,由物及情,先说“关关雎鸠”,再写君子求淑女不得辗转反侧,先说“蒹葭苍苍”,再写对美好伊人的思念。这种婉约、幽美的风格在后来的诗、词、曲中得以见长,比起直白的西洋情诗,中国古诗更像是一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罗裙美女。
16、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对她评价甚高,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两人也都是以书信来往。在后来的《猛虎集序》(1931年)中有提到,他在二十四岁以前,与诗“完全没有相干”,是与林徽因的相遇,激发了他的新诗创作。同年3月与发妻张幼仪提出离婚。
17、徐志摩是一个诗人,具备典型的诗人性情。为了爱情他甘愿放弃现有的一切。于是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林。其实他的妻子张幼仪也非普通女子,也是出身名门,当时已怀有身孕,他却毫不留情地抛弃了她和孩子。
18、在期待过路人疏神时绊倒!
19、活泼开朗,美貌大方的林徽因,如同春雨降落在徐志摩心里,很快激发出徐志摩的灵感和诗情,激励徐志摩写出许多情意绵绵的诗文。
20、你是夜夜的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