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曾国藩家书(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13 06:45:10

二十句曾国藩家书精选

1、《论语·宪问》记载孔子感叹: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若丧家之犬,但他始终没有抱怨过。不怨天,不由人,而知修身立德,完善自我。

2、父亲大人万福金安,自闰三月十四日,在都门拜送父亲,嗣后共接家信五封。五月十五日,父亲到长沙发信,内有四弟信,六弟文章五首。

3、曾国藩在攻克天京后,权势极大,功高震主,清朝对其极不放心。咸丰帝曾在湘军克复武汉时叹道:“去了半个洪秀全,来了一个曾国藩。”

4、不同之处二者所处时代不同,曾囿于时局限,強调了所有的学识,道德,修身都以忠君为主旨。而傅雷有留洋经历,強调以学识,修身,道德之时,则以人格追求自由,公平,独立人格为目标。

5、道光六年(1826年)春,曾国藩应长沙府童子试,名列第七名。

6、事缓乃圆,好从慢得;从缓待变,应对自如。

7、第四章家训•家教•家庭

8、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9、《曾国藩家书》之所以受到后世的推崇和赞誉,与其内容和写作特点是分不开的。

10、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11、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12、文化遗产价值。家书是一笔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近百年来,留下了大量的家书文献。这些家书是人们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原始物证,也是记录当时社会变迁的历史档案。此外,家书还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作为一种信息沟通手段和情感交流方式,家书与生活密切相关,有着相对固定的书写格式、礼仪称谓、寄递送达等操作规范,这符合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1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欲稍得成,从恒下手。

14、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15、积劳之人,非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享福之人

16、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17、目录中把时间、时间结合起来,让读者对全书书信内容有了清晰的认识。

18、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19、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以及岳州之败,靖港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曾国藩崇尚坚忍实干,不仅在得意时埋头苦干,尤其是在失意时绝不灰心。

20、在曾国藩看来,勤俭是保家之道。曾国藩一生戒惧“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特别是当了大官以后更是诚惶诚恐,怕子侄后辈染上骄、奢、逸的毛病。咸丰四年九月致诸弟信中说:“诸弟在家,总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侄,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万望诸弟刻刻留心,勿使后辈近于此二字,至要至要”。咸丰十年十月和十二月前后两封致四弟信中说:“余在外无他虑,总怕子侄习于骄、奢、逸三字。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弟切戒之”;“时事日非,吾家子侄辈总以谦、勤二字为主。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咸丰十年十月致九弟季弟信中说:“贤弟教训后辈子弟,总以勤苦为体,谦逊为用,以药佚骄之积习,余无他嘱”。

四十句曾国藩家书精选

1、因此,在道光二十七年七月禀父母信中,他明确指出:“勤俭本持家之道”;同治三年八月致四弟信中说:“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对于曾国藩的勤俭主张,如果仅仅从物质和经济层面理解,就会显得低俗和浅薄,他实际是从道德和精神层面强调勤俭持家。在曾国藩看来,勤俭是君子所为。在给儿子纪鸿的信中,他说:“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所以,在咸丰四年八月致诸弟信中,他要求“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咸丰八年十一月致诸弟信中又说:“后辈诸儿须走路,不可坐轿骑马。诸女莫太懒,宜学烧茶煮菜”。

2、后要指出的是,本书有一个大的特色,即目录的合理编排。显而易见,书信多达千封,这并非一个小数目。体现在目录上,它不能是一串串的年月,否则枯燥乏味,翻阅起来没有什么意义;也不能是一串串的每封书信的大意概括,否则没有时间脉络可循,很容易让读者云里雾里;而应是这两者的结合,把时间、事件结合起来,如此一来,就能让读者对全书书信内容有个明晰的认识。

3、为德为才,得一已难,两者兼全,更不数见。

4、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5、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6、第三是治学之道。曾国藩提出读书要有“三要”——有志,有识,有恒。志存高远,就有奋力拼搏的动力和力争上游的勇气;有识才会有自知之明,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恒就会坚忍不拔,负重前行也义无反顾。曾国藩一生都反对“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式学习,他认为单纯的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只会越学越差,指出读书不仅要“勤思善问”,还要“经世致用”“匡救时弊”。在这种思想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将兴办洋务纳入经世体系,1861年设立安庆内军械所,中国近代第一所制造武器的兵工厂就此诞生;1863年中国自主研发的“黄鹄”号轮船试水成功;1865年至1866年他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1867年又在江南制造总局增设翻译局和印书处,等等。

7、不轻进人,即异日不轻退人之本;不妄亲人,即异日不妄疏人之本

8、点评:曾国藩说,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曾国藩“刚柔”功法到家,在自己鼎盛之时,看到“刚”性太强,便以柔掩之,并强调刚强与刚愎的不同,并把这一点恰到好处地用到为人处世之中。他认为处世不应求全、求圆、求满,这就是“抱残守缺”。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一味追求大获全胜,功德圆满;可是一旦大获全胜或者功德圆满,凶险和灾祸也就随之降临了。

9、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是咱们大多数人不具备以终为始的终局思维。

10、曾国藩在攻克太平天国之后,功高震主。所以为了消除统治者的疑心,曾国藩主动自裁湘军,也把家书刊行问世,借以表明自己忠心为清廷效命,以塞弄臣之口。于是《曾国藩家书》便风靡流行、经久不衰。

11、治家八字:书、蔬、鱼、猪、早、扫、考、宝

12、曾国藩在传统文人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被誉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其生前编纂的《经史百家杂钞》影响巨大,而在他逝世后流行的“家书”更是大受欢迎。

13、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14、 我们在生活中常会遇到欺瞒狡诈之人,他们的“计谋”变化多端,不可测度,可以与其抗衡的就是一个“诚”字,做到“至诚”,狡诈之人自然而然就败下阵来。

15、艰难险苦,坚定意念;决不气馁,振作精神。

16、你现在带兵,就要埋头苦干,尽心尽力,寻求带好兵的方法,日夜孽孽以求,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除带兵这件事,其他一概不要考虑。不可以既想读书,又想中举,又想做州官县令,纷纷扰扰,千头万绪,将来又走我的老路,百无一成,到那时后悔也晚了。

17、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18、吏治不分皂白,使贤者寒心,不肖者无忌惮

19、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

20、君子处顺境,当以所余补人之不足

六十句曾国藩家书精选

1、他在安慰其弟曾国荃连吃两次败仗的信中说:“另起炉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费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

2、但也不求很快见效。看他对书的领会程度,已经有些心得,大约只是手不从心,还表达不出吧。

3、于有才无德者,当不没其长,而稍远其人

4、咸丰八年六月初四日致沅弟

5、“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i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白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

6、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再次参加会试,终于成功登第,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

7、《曾国藩家书》是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8、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7月,钦命曾国藩为四川乡试正考官。8月,补授翰林院侍讲。12月,曾国藩充文渊阁校理。

9、恭谨地得知祖父母大人身体康健强壮,家里老小都平安,诸位弟弟发奋读书,并且高兴的知道父亲离京后一路顺畅,从京城到省城,只用了三十多天,真是神速。

10、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3月,任会试同考官。5月,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9月,转左庶子,不久升侍讲学士。12月,充日讲起居注官。

11、曾国藩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历史知识,熟悉历代掌故,因而在击败太平天国后一方面自裁湘军,一方面把家书刊行问世,借以表明自己忠心为清廷效命,以塞弄臣之口。

12、点评:曾国藩很重视立志。他说,一个人假若自己能立志,那么,圣贤豪杰,什么事情不可为?如果自己不立志,那丢虽说天天与尧、舜、禹、汤同住,也是他是他,我是我,又与我有何关系?

13、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缺一不可

14、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与人分名即受福之道

15、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16、九弟的功课很正常,《礼记》九本已点完,《鉴》已看到《三国》,《斯文精粹》诗文各读了半本,诗歌稍有进步,文章没有进步。

17、这是晚清一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流传广泛的书信作品,集结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二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撰写的致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儿辈的家信,小到家庭生计,大到治国带兵,涵盖修身、为官、处世、教子、养生等方方面面。

18、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19、读书心法就是四个字,看读写作,每天都要去做,这是每天的功课。看书就是涉猎,读就是读经典,只有发声读经典才能体味个种美妙。写字就是练书法。现在大家都使用电子化办公居多,但写一手好字肯定是加分的,此外也很养心静气。至于写,这里有一个重点就是不能觉得自己写出来的文章难看。要有狂者进取的气概,要多试着写。写多了对文字的敏感度就有了,文章的整体把握就起来了。

20、说到底,敬是对自我的严格要求,是对自己品行的锻炼和提高,是修己。把自己修炼好了,那么与外界进行接触,人家才愿意跟你合作,才愿意跟你共事。

八十句曾国藩家书精选

1、这段文字可解读的空间不大,但写得真挚恳切,读起来享受。

2、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有志者,事竞成。

3、人贵自知,自知则明;偏信则暗,兼听则明。

4、第六章钱财•损输•节俭

5、凡从师必久而后可以获益

6、少劳而老逸犹可,少甘而老苦则难矣

7、 曾国藩考了7次才考中秀才,而他终打通科举这条路,靠的完全就是“笨功夫”。

8、凡大员之家,无半宇涉公诞,乃为得体

9、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

10、装帧精美,附插盒,上下均采用布面包裹,保护书籍,是收藏、馈赠的理想选择。

11、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12、《曾国藩家书》内容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应有尽有。诵之悟之﹐大有裨益。人生丰富﹑性格复杂﹑毁誉参半﹑争议不休。然千封家书﹐足见其殷切之情。今以文白对照的形式﹐向读者展示这本蒋介石终生苦心研究的书的魅力所在。

13、在生活上,道光二十九年三月致诸弟信中说:“予尚有寄兰妹、蕙妹及四位弟妇江绸棉外褂各一件,仿照去年寄呈母亲、叔母之样”。在读书上,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致诸弟信中说:读书讲究志、识、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4、他希望后代兢兢业业,努力治学。他常对子女说,只要有学问,就不怕没饭吃。他还说,门第太盛则会出事端,主张不把财产留给子孙,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子孙图强,也不愁没饭吃,这就是他所谓的盈虚消长的道理。

15、第九章死葬•风水•相人

16、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7、家书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折射出不同家庭浓浓的亲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的家书,如诸葛亮诫子书、孔融家书、陶渊明家书、郑板桥家书、曾国藩家书,以及现代的鲁迅两地书、胡适家书、闻一多家书、傅雷家书,等等,连绵数千年,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构成了融世态、亲情、个性于一体的独特文化现象——家书文化。“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天涯海角众游子,亲人家书心贴心”这些名句,就是家书文化的极好写照。

18、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

19、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的曾国藩家书是好的。

20、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片刻,来复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一百句曾国藩家书精选

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男等在京,自知谨慎,堂上各老人,不必挂怀。家中事,兰姊去年生

3、成大事半是天缘半是迁就

4、根好株好而后枝叶有所托;柱好梁好而后椽瓦有所丽

5、《曾国藩家书》强调孝悌和家,这是曾氏齐家的伦理准则。中国传统实行的是家族宗法制度,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齐家的核心就是处理好家庭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主要是父母、兄弟姐妹和子女的关系,其伦理准则是孝悌。所谓孝,是对父母长辈的敬重和报恩;悌,是对兄弟姐妹的友爱和关心。在中华文化中,孝悌不仅仅是家庭伦理准则,更是社会伦理准则。

6、《曾国藩家书》版本颇多,今天特别推荐,缘由有二:

7、曾国藩曾经谈到,什么是敬。

8、第一章读书•文章•学问

9、帮人则委屈从人,尚未必果能相合

10、曾公注重家庭和睦。我家的家规中,也有一条关于和谐的:和睦相处。昨天,我就因为妈妈不让我吃冰淇淋,便和她吵了起来。爸爸教育我,现在没还进入夏季,吃冰淇淋对身体不好,妈妈是关心你,你怎么能和妈妈吵架呢!而且这也破坏了家规。听了爸爸的话,我的脸刷得红了,诚恳地向妈妈道谦。

1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

12、同乡京官如故,郑莘田给谏服阙来京,梅霖生病势沉重,深为可虑。

13、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14、曾国藩家书自时起便风靡流行,历久不衰。后经多家取舍整理,形成多种版本。

15、在家赋闲一年多的曾国藩终于得到皇帝的诏书,奉旨出山,重返与天平天国战斗的战场。

16、曾国藩是我国旧文化的代表人物,甚至于理想人物。……他是一个实践主义的理学家。……他和小农民一样,一生一世不作苟且的事情。他知道文章学问道德功业都只有汗血才能换得来,正如小农民知道要得一粒一颗的稻麦都非出汗不可。

17、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清朝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发起洋务运动,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同治年间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袭罔替。曾国藩一生奉行程朱理学,但对于宋明儒学其他支派的思想亦多所汲取。在文学方面,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

18、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如下: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道听途说,聪明的人嘲笑你,无知的人为之惊骇。惊骇之人也终会弄明白,会说你实际上在欺骗他。嘲笑你的人看不起你,你再发誓他们也会怀疑你。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一饭尚铭恩,况曾保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千金难报德,即论人情物理,也当泣血三年!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19、这些家书真实而又细密,平常而又深入,是一部真实而又生动的生活宝鉴。

20、03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