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勤奋好学的人物典故(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10 06:08:59

勤奋好学的人物典故(一)

1、韩愈是唐代著名文人,希望能受朝廷重用,一展抱负与长才。他在年少时便中进士第,但因个性不适官场,一辈子在仕途中浮沉不定,颇有失志之感,《进学解》这篇作品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成。

2、用重金去买良马的骨头。

3、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司马光从小到老,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之后反而更加刻苦。他住的地方,除了图书和卧具,再没有其他珍贵的摆设。卧具很简单:一架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枕头。

4、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5、凿壁偷光,成语。出自西汉匡衡幼时凿 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名相的故事。现用来 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6、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7、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

8、集思广益(诸葛亮)

9、焚书坑儒(秦始皇)

10、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

11、刘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中国西晋时期名将。汉中山靖王之后,美姿仪,弱冠以文采征服京都洛阳,“人称洛中奕奕,庆孙越石”。诗仅存4首,却与左思齐名。

1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广)

13、出处:映雪常与囊萤共用,为“囊萤映雪”,《三字经》中就有“如囊萤,如映雪”的语句,映雪的主人公是孙康。

14、一鼓作气、东山再起、孺子可教、老当益壮、纸上谈兵......

15、当然,从一而终的人终究是少数,但是大多数还是要守住自己的底线!

16、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17、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18、这位在近代中国画坛享有盛名的艺术大师也是起步晚,基础差。齐白石从小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他砍柴、放牛、种田,什么活都干,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挣钱养家。27岁才开始正式学画画。这个时候所有人恐怕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日后会成为一代大师,获得一连串的荣誉。

19、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

20、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勤奋好学的人物典故(二)

1、(点上面黄色字进入学习)

2、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3、→国学常识200题,董卿强烈推荐!

4、老当益壮(马援)

5、当我们平时生活中用到一鼓作气、负荆请罪、老当益壮等成语时,可有想过他们的出处呢?这里面可包含着古人的大智慧。

6、宜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

7、一诺千金(季布)

8、答:《嗜学习范仲淹》的故事,范仲淹勤奋好学幼时家贫,没有饭吃,只能喝稀粥,冬天煮好粥,让它结冰,再用刀切一成一小块一小块,每天只能吃一块,他的朋友知道了,给他送来吃的,他就随食物腐坏,也不吃,他跟朋友说不能让自己学会享受,后终于有所作为。

9、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10、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11、程颢、程颐兄弟都是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被世人称为“二程夫子”。

12、(解释)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形容抓紧时间学习,读书勤奋。

13、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14、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15、言过其实(马谡sù)

16、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17、一般说“从奴隶到将军”表示一个人的飞跃,而刘邦8年时间就完成了“从亭长到皇帝”的跳跃,更牛。

18、(人物)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作为开篇人物,当之无愧。

19、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隋炀帝九年,玄感在黎阳起兵,派人入函谷关迎接李密。

20、可就是这样一个在中国科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人,其人品却是极其不堪,甚至宋神宗直接称他为"小人"。

勤奋好学的人物典故(三)

1、韩愈藉老师与学生之口,一方面讥讽为政者不能善用人才,一方面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失落。

2、闻鸡起舞(祖逖)

3、386(60岁)年称帝,定都中山(河北定州市)。393(67岁)年消灭慕容泓的西燕政权。因扣留北魏王拓跋圭弟弟,与本是藩属的北魏关系恶化。395(69岁)年太子慕容宝征北魏,于参合陂之役大败,隔年慕容垂反击,但病死于亲征途中。

4、生活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引用到成语,这些成语的正确含义和对应的历史名人你都知道吗?

5、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

6、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7、人物:崔光,北魏名臣。曾经撰写国史,封平恩县开国侯,加授太子太保。73岁病逝。

8、勤劳、坚韧,已融入血液,成为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倒的精神因素之一。

9、江郎才尽(江淹)

10、割发代首(曹操)

11、把山上的草木都当成敌兵。

12、(人物)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青的时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

13、人物:萧绎,梁元帝。萧绎是一个矛盾的人。他早年因病一只眼睛致盲,一方面他酷爱读书,堪称大学问家,著作之丰是千古帝王之;另一方面,他私心很重,放纵侯景作乱,间接导致父亲萧衍死于侯景之乱。他于江陵称帝,后被西魏所俘获,被杀。萧绎虽然爱读书,却也作出过焚书的恶行。实在是一个矛盾之人。

14、杨时,北宋著名哲学家、文学家,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晚年隐居,南宋初年病逝。

15、暗度陈仓(韩信)

16、蒲松龄草亭问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 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 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

17、中国有句老话“太公八十遇文王”。很可能夸张了。不过我记得在那里看过,说姜尚72岁被拜为国师,可信度就高些。无论是八十遇文王,还是七十而拜相也好,足以勉励我们每一个人

18、经常有家长说,也想加入共读,

19、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

20、仁宗嘉佑元年,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佑五年(52岁),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勤奋好学的人物典故(四)

1、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

2、阖闾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立志报仇。勾践于次年主动进攻吴。在夫椒山(今江苏吴县西南)与吴兵发生激战,越兵大败。勾践退兵至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用范蠡的计策,向吴称臣乞和。勾践五年,率妻和大臣范蠡亲去吴国臣事夫差入质于吴,抵达吴都,勾践忍辱负重,自称贱臣,对吴王执礼极恭,吃粗粮、睡马房、服苦役,“服犊鼻、著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小心伺候夫差,做到百依百顺,养马,夫人给水、除粪、洒扫。三年不愠怒,无恨色。胜过夫差手下的仆役。

3、出处:《魏书·崔光传》:“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

4、闻鸡起舞,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同时比喻意志坚强,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祖逖(tì)(266~321),是东晋初有志于恢复中原而致力北伐的大将。父亲祖武,任过上谷太守。父亲去世时,祖逖还小,他的生活由几个兄长照料。祖逖的性格活泼、开朗。他好动不爱静,十四五岁了,没读进多少书。几个哥哥为此都很忧虑。但他为人豁落,讲义气,好打不平,深得邻里好评。他常常以他兄长的名义,把家里的谷米、布匹捐给受灾的贫苦农民。著名的“闻鸡起舞”就是他和刘琨的故事。后来,他做了官,并在313年,以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的身份进行北伐。

5、封金挂印(关羽)

6、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

7、人物:崔光,北魏名臣。曾经撰写国史,封平恩县开国侯,加授太子太保。

8、从此以后,凡公余时间,都由妻子教他读经史。每当妻子一摆老师的架子,他就躬身肃立听训,不敢稍有不敬。与此同时,他还请人刻了一方“目不识丁”的印章,经常佩在身上自警。几年之后,张曜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9、指鹿为马(赵高)

10、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即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你对以下2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了解多少呢?

11、黄忠年轻时一直为荆州刘表效力,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与刘表侄子刘磐一起驻守长沙攸县(今湖南株州攸县,即虎纹老家)公元208年,曹操占领荆州,临时任命他为裨将军,任驻守原地,归属于长沙太守韩玄。公元209年,刘备攻打荆州各郡,占领了长沙、零陵、桂阳、武陵等地,黄忠投降刘备。公元211年(64岁)黄忠跟随刘备入川,征战益州,表现突出,勇冠三军。平定益州后刘备封其为讨虏将军。公元219年(72岁),刘备进击汉中定军山,黄忠一战斩杀魏国身经百战的守将夏侯渊,曹军惨败,黄忠自此声名大震。后黄忠升为征西将军。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重用黄忠为后将军,公元220年,黄忠病逝,享年73岁追谥为刚侯。

12、崔光幼年家贫,嗜书好学,白天耕种,夜晚读书后为人撰写书稿,以润笔之资赡养父母。

13、现出的典故之书存在上述问题主要是对语典缺乏认识。划清语典与成语、引语、普通语词之间的界限是至关重要的。辞书关于语典的释文即“引用”“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必须再加上一层限定,这个限定就是“离开源出语言环境即无法理解”。有这层限定,语典的范围即可明晰。

14、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

15、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16、凿壁偷光(匡衡)

17、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

18、横行:指行动蛮横;无忌:无所顾忌。

19、(释义)揭:举;竿:竹竿,指旗帜。揭竿为旗,奋起反抗。泛指人民起义。

20、洛阳纸贵(左思)

勤奋好学的人物典故(五)

1、→42首诗词,邀你感受清明情思…

2、得陇望蜀(岑彭)

3、(人物)刘秀,汉世祖光武皇帝,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东汉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刘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职,整治官场风气,优待功臣;经济上解放生产力,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史称光武中兴。

4、第三个便是沈括,沈括出生官宦世家,生活的优越,仕途也是极其平坦,沈括一生都致力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5、勾践23岁就继承王位,刚继位不久就打败了强大的吴国,可谓是志得意满,但此时的勾践当然还算上“成”。因为强大的吴国正在发奋血耻,一场灭顶之灾随即就降临到了这位年轻的君王和他的国家。

6、人物:车胤,东晋大臣,曾辅佐桓温,后官至吏部尚书,以为人刚正不阿闻名。

7、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8、今天,就和大家盘点一下,12个耳熟能详的形容勤奋好学的成语,看看它们的主人公命运如何。

9、人物: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游酢、杨时两位。

10、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

11、吴承恩其实从小在家乡就小有名气,他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贴。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然而他的成名作《西游记》却成书很晚。

12、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害怕。

13、人物:李密,著名的乱世豪杰,隋末群雄之瓦岗军领袖,后降唐,又叛唐,终被斩杀。

14、宝刀不老(黄忠)

15、悬梁刺股(成语故事)汉朝时儒学大师孙敬小时候读书十分刻苦,经常读到深夜,怕自己睡着就把头发用绳子系在屋梁上。战国时纵横家苏秦到秦国游说失败,为博取功名就发愤读书,每天读书到深夜,每当要打瞌睡时,他就用铁锥子刺一下大腿来提神

16、汉光武帝刘秀本是太学生,研习过《尚书》,比较好学,故而行军打仗之时也不忘学习.他勤于政事,又经常和大臣们讲论经典,半夜才睡觉.太子劝他注意身体,他说“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17、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18、车胤囊萤夜读。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 但读书却用功,“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车胤 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19、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

20、东窗事发(秦桧hu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