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论语二十篇全文朗读(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09 10:28:15

论语二十篇全文朗读(Ⅰ)

1、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2、0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

3、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4、愠不亦君子(9)乎?”

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6、译文: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啊!对于我说的话没有不高兴。”

7、(⑴)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2)行:音xing,指行为举止等。

8、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

9、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10、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11、这句话的意思是:《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12、276(唐诗三百首)杜牧:泊秦淮

13、公冶长第五(主要讲评价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14、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1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6、尧曰第二十(主要记录古代圣贤的言论和孔子对于为政的论述。)

17、292(唐诗三百首)韩翎:已凉

18、译文:鲁国人翻修长府。闵子骞说:"老样子,怎么样?何必改建呢?"孔子说:"这个人不轻易发表意见,一开口说话就很中肯。"

19、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20、(国学经典)《论语》《朱子家训》《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大学》合辑

论语二十篇全文朗读(Ⅱ)

1、[讲解]《论语》记孔子门人一般称字,如对仲由称“子路”,对端木赐称“子贡”,对曾参独称“子”,因为此书是孔子二传或三传弟子所记,曾受业于曾参。“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下述三事,这是巧合。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重视品德的修养。

2、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5、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6、译文:季路问侍奉鬼神。孔子说:“未能事人,怎么能侍奉鬼神?”他说:“请问死?”他说:“我不知道生,焉知死?”

7、译文:闵子骞侍奉在孔子一侧,恭敬和悦的样子;子路表现出刚强的样子;冉有和子贡体现出从容不迫,侃侃而谈的样子。孔子很高兴。又说道:"像子路这个样子,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8、0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9、译文:子贡问:"子张和子夏这两个人谁更贤能?"孔子说:"子张有些过头,子夏有些不足。"子贡接着说:"那么说就是子张要好一些了?"孔子说:"过头和不足是一样的。"

10、(6)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11、264(唐诗三百首)顾况:宫词

12、宪问第十四(主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

13、(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14、译文:孔子说:"跟从我周游陈蔡之间受苦的学生现在都不在我身边了。“

15、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16、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17、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18、(8)惮:音dan,害怕、畏惧。

19、0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2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论语二十篇全文朗读(Ⅲ)

1、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2、《了凡四训》第一篇至第四篇合集(全书完)

3、250(唐诗三百首)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扩展资料文章赏析:

5、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6、0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7、微子第十八(主要记录古代圣贤事迹,以及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也记录了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8、(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9、《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而且论语教给了后人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

10、[讲解]这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也有借鉴的意思。

11、278(唐诗三百首)杜牧:遣怀

12、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13、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4、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15、(⑴)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e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郸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16、247(唐诗三百首)李益:江南曲

17、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

18、[讲解]曾子曾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孔子关于“仁”说过许多话,细分析起来,都跟这两点有关,例如“修己以安人”,“修己”也就是“恕”,“安人”就是“忠”。由于子贡问的是“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实即问“道”),所以孔子拿“恕”来回答他。

19、(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0、(⑵)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论语二十篇全文朗读(Ⅳ)

1、《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其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2、《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的一本书。孔子被奉为"至圣先师",因为他的话都是深思本末后止于至善的高度总结。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其位谋其政"、"尽人事以听天命"……。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243(唐诗三百首)卢纶:塞下曲·其一

5、[讲解]关于这段话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记载: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颜色依旧充盈。孔子又对他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据此,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6、0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

7、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

8、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

9、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0、302(唐诗三百首)李白:清平调·其二

11、译文:季康子问:“你的学生中谁是好学?”孔子回答说:“有颜回的好学,但他不幸早死!颜回死了。”

12、(2)千乘之国:乘,音she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13、社会是一个竞争系统,行为崇尚"物竞天择、弱肉强食",老好人就如食草动物,是被肉食动物掠杀的对象。老好人的弱是引发战争、掠夺的根本原因,所以孔子要骂:乡愿,德之贼也。

14、(5)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15、国学|文化|艺术|哲理|养生|视觉|美文|教育

16、译文: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17、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8、280(唐诗三百首)杜牧:赠别·其一

19、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

20、0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论语二十篇全文朗读(Ⅴ)

1、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0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4、293(唐诗三百首)韦庄:金陵图

5、子罕第九(主要记孔子言论,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6、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7、译文: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8、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9、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核心是“仁”、“礼”、“义”。《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

10、学而第一(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11、(⑴)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12、(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13、老子也说: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阴阳的关系、福祸的关系、君子与小人的关系,都是在讲不同的时、位,看到或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如地球公转和自转引发气候变化一样。读《论语》亦是如此。

14、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15、译文:道德修养好的人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善于辞令、口才好的有宰我、子贡。长于政事的学生有冉有和季路(子路)。文学才华突出的有子游和子夏。

16、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著名的便是“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

17、(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18、266(唐诗三百首)刘禹锡:乌衣巷267(唐诗三百首)刘禹锡:春词

19、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20、讲评价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