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关于粽子的古诗四句(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06 06:30:11

关于粽子的古诗四句(一)

1、唐代诗人温庭筠对此也吟道:“盘斗九子粽,瓯擎五之浆。”而唐代另一位诗人姚合以“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之句,描写了海岛上渔家欢度端阳午的热闹场面。日本曾18次派遣唐使来我国,也将端午吃粽子的习俗带回日本,并留下了“端午榴花照眼明,村庄儿女啖香粽”的著名诗句。

2、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3、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5、请你先跟老师读一读吧!

6、好是佳旦称觞,班衣拜舞,有鹓雏相对。后院婵娟争劝酒,端午彩丝双紧。——王迈《念奴娇》

7、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广东)五月节,小哒埠。(广东潮汕)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划龙舟。(福建)未吃五月粽,破袄不敢放。(福建)

8、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9、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宋高箸《重午怀旧》

10、清暑初交殿角风,又传节物近天中。

11、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

12、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

13、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

14、这是作者感叹人生易老,年华易逝。选取特定的一个时间——端午节来说事,可见那时的端午节是热闹,很有节日气氛:挂艾草、悬蒲剑、饮蒲酒,划龙舟...但作者年事已高,不能参与,感到很泄气。(1)诗的品质不是很好,也难寻一两句醒目的佳句。

15、据传说赛龙舟的习俗也是和屈原有关的。屈原投江后,人们划船来救他,就形成了赛龙舟的习俗。南朝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隋代杜公瞻注云:“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

16、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17、争传九子粽,皇祚续千春。——王珪《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后阁·金屋风光别》

18、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篇二:和端午作者: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19、灵符旧系千丝缕,玉粒新颂五彩筒。

20、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关于粽子的古诗四句(二)

1、《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代 欧阳修

2、习俗:"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放风筝,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洗苦草麦药澡,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等。

3、画船纵横湖水滨,彩丝角黍斗时新。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胡仲弓《端午》

4、8: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

5、34: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鱼家傲》

6、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度。

7、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8、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褚朝阳《五丝》

9、强取酒卮池翠柏,懒开粽叶觅杨梅。——司马光《和子渊除夜》

10、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11、伍子胥乃春秋时期的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吴伐楚,入楚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后因提倡彻底消灭越国受谗言陷害以赐死,子胥死前曾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吴王闻言令取子胥尸体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至此,端午传说人物中又填下了伍子胥一人。

12、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3、9: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4、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山东)

15、除了这几种习俗,端午节还有斗百草、饮菖蒲酒等习俗。宗懔在《荆楚岁时记》分别记载了这两种风俗:“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戏。”斗草有不同的形式,或者以对仗的形式报花草的名称,多者为胜;或者以叶柄相绕,断者为负。后一种斗草的形式实际上一直流传到了现代。《荆楚岁时记》又载端午节饮菖蒲酒的习俗:“以菖蒲,或缕或屑,以泛酒。”当然也是为了避邪祛病的目的。

16、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17、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8、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19、玉粒量米水次淘,裹将箬叶苎丝韬。炊馀胀满崚嶒角,剥出凝成细纤膏。

20、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关于粽子的古诗四句(三)

1、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2、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万俟咏《南歌子端午》

3、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4、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5、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6、吃茄吃到会摇,吃豆吃到老老老。(台湾)

7、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

8、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9、七律·端午老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有名的端午节古诗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10、还有悬挂菖蒲和艾草的习俗。菖蒲和艾草都是有香气、可以入药的植物,端午节正处于病疫高发的夏季,因此古人常将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据说可以驱邪、治病。晋代周处《风土志》中记载当时有制作“艾虎蒲剑”的风俗:“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清代北京也有类似的风俗:“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

11、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12、“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不酒樽。”(南宋.戴复古《扬州端午呈赵帅》)佳节合家团聚,插艾叶、挂菖蒲,品酒食粽之际对联猜谜,其情怡然,其乐融融。

13、洗午时水,无肥亦嫷(漂亮)。(台湾)

14、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15、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16、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7、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

18、回复“唐诗”、“宋词”,即可查询诗词。

19、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20、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

关于粽子的古诗四句(四)

1、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花心动宋史浩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

2、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3、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4、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5、彩丝金黍,水边还又相逢。怀沙人问,二千年、犹带酸风。骚人洒墨香浓。幽情要眇,雅调惺松。——赵以夫《芰荷香》

6、七律.端午老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浣溪沙宋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

7、《六幺令・天中节》宋代 苏轼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译文:粽子的叶子香气扑鼻,香飘十里,端起酒杯一起对杯喝酒。

8、从作者对端午这一天的生活的具体描写中,至少可以看出从南宋开始,端午就有了纪念屈原和卫生保健的双重内涵。

9、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李隆基(唐)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10、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宋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11、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12、这首词是北宋绍圣二年(1095),苏轼在贬到惠州的第二年时所写。这首词的上阕写的是端午节沐浴兰汤的风俗。主人公是一位女子,炎夏里微微的轻汗透过了她衣裳的绿色薄绸,而她沐浴过后的兰汤因为漂融着洗下的胭脂,显得十分香腻。词的下阕则写到了上文介绍过的端午节缠五色丝线和挂艾符的习俗。“佳人相见一千年”,是说作者希望与这位佳人能够相守千年。因此有人说这首词中的“佳人”就是苏轼的侍妾朝云。

13、幽欢一梦成炊黍,知绿暗,汀菰几度。竹西歌断芳尘去,宽尽经年臂缕。梅黄后,林梢更雨。小池面,啼红怨暮。当时明月重生处,楼上宫眉在否?——宋吴文英《杏花天重午》

14、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15、其实,据现代学者考证,端午节的起源更为古老,本与纪念屈原、伍子胥等人无关。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端午的历史教育》等文章中指出,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都和古代百越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有关。古代长江中下游的百越民族以龙为图腾,他们“断发文身”来模拟龙形,以避免伤害。《汉书》记载:“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他们将粽子投到江河中是为了祭祀龙神;而将舟船刻画成龙形在水面竞渡,也是对龙的图腾崇拜。后世关于屈原、伍子胥等人的传说都是逐渐融入到端午节的习俗中来的。

16、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17、乙卯重五诗(南宋·陆游)

18、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白居易《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19、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山西)

20、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关于粽子的古诗四句(五)

1、老便蜜粽加餐易,病却蒲根仙嚼难。

2、贺新郎宋许及之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

3、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4、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5、译文: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吃了像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

6、篇十:端午日作者: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包粽子的诗歌有哪些啊和端午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7、君有语,但分付。浣溪沙苏轼(宋)轻汗微微透碧纨。

8、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9、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吃过粽子吧!那你们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吃粽子吗?没错就是端午节。那你们知道端午节是哪天吗?没错就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那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因苦劝楚王无果,忧愤投江自尽。楚国百姓怀念这位为人清正的大夫,于是将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鱼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尸身。后世延续为传统,渐渐演化为端午节。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端午节的古诗吧!

10、看到古人如此高大上的过节方式,你是不是也跃跃欲试呢?这个端午,来一次优雅的转身吧!

11、关于节日的民间传说,众说纷纭,然而,又恰恰是因为这些传说的真假难辨,才使得一个个节日披散着一层朦胧的美。

12、馋吻偏怜粽栗香,新衣不管囊萸臭。——范成大《病中不复问节序,四遇重阳,既不能登高,又》

13、端午粽子诗句(精选60句)

14、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15、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16、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

17、✎富贵之短暂与声名之无穷,屈原正是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即使是死也要保持自己的气节与节操。

18、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19、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20、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