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刘基之死(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05 18:49:36

刘基之死(1)

1、温州人刘基,六十一岁夹着尾巴告老还乡。《明史》记载,刘基在家韬光养晦,小心翼翼,只是喝喝酒,下下棋,从不提起自己的功劳,避免同地方官吏接触。刘基如此低调,如此谨小慎微,后还是免不了灾祸。

2、天机不可泄露。泄露必遭天谴。不遭天谴也遭人磨。万事万物在这世上都有规则,这符合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别人怕你知道他秘密,更恐惧遭人算计,身边有神算则夜不能寐。何况是掌握着你命运的皇帝。必灭你而安心。为了子孙后代计,知不如不知,学不如不学。

3、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4、正是怕怀疑,知道皇帝要清算他们了,贪婪却怕死的胡惟庸才慌了。以前他所猜透的皇帝的心思要么是整别人,要么是解决别的与他利益无关的问题,他有什么好怕的呢,自然是尽心尽力,努力顺着皇帝意思,表现自己的聪明。现在不一样了,猜到老东家要开始鸟尽弓藏了,矛头对准的是自己,能不怕吗。

5、所以朱元璋得知刘基死后,先是君臣情谊让他难过、愤怒了一会儿,正冲动着要传第一怀疑对象胡惟庸审问时就恢复了理智,立马下令派人去北平把李景隆、徐允恭调回南京当亲卫,又派人以皇后思念儿媳儿孙为由把秦、晋二王的老婆孩子接回宫。这反应之快不得不说朱元璋真的是干大事的狠人,个人情感在其次,维护朱家江山利益才是首位的,难怪在位三十年,能让满朝文武对之闻风丧胆。

6、洪武三年,朱元璋私下过问刘基,想让他入中书省为相。刘基推辞道:“臣嫉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刘基是个明白人,表面上看,皇上要对他委以重任,实际上却是把他往火坑里推。想想之前自己的好学生杨宪,正是在左丞相的位置上遭到淮西集团的围追堵截,终一着不慎落了个身败名裂。第二年,刘基索性申请了退休。虽然远离朝堂,但是朱元璋仍然对此人十分看重,时常宣刘基进宫商量要事。洪武八年正月,刘基得病,丞相胡惟庸带御医去看望,结果刘基吃了药后病情恶化,仅过了两个月,病死在家中,享年65岁。刘基蹊跷的死因引起众多人的猜忌,矛头纷纷转向了丞相胡惟庸。

7、朱元璋对这些情况不可能不了解,只是他尚且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或者说,他还在等,等待事态的发展,等待收拾胡丞相的好时机。

8、方国珍起兵后,行省荐举刘基为元帅府都事。刘基主张用武力平定方国珍。

9、刘基病了,这次是真病了,在病中,刘基还幻想着朱元璋去清理这些悍兵悍将,朱元璋亲自去探视刘基的病情,发现刘基是真病了,其实朱元璋还是比较相信刘基的,胡惟庸去探视刘基,随行的医生给开了一副药,刘基吃后不久就死了,刘基死后,才暴发了胡惟庸案件,朱元璋灭了胡惟庸和蓝玉满门。

10、刘基认为宋、元因宽纵失天下,现在应该严肃纲纪。中书省都事李彬贪赃枉法,罪当处斩。李善长与李彬私交深厚,请求从轻发落。

11、朱元璋知道刘基和杨宪私交甚厚,听完这番话,感到奇怪。

12、这些所谓派别,实际上就是老乡会,大家都说一样的方言。朱元璋手下大的老乡会就是淮西集团,会长本来应该是朱元璋,但考虑到他还兼任皇帝一职,所以这职务落到了李善长身上。这一集团人多势众,主要成员有李善长、郭兴、郭英、汤和、周德兴,还包括死去的常遇春等人,可以说这些人是朱元璋起家的班底,根基极为深厚。当时的人们见面都以会说淮西话为荣。

13、然而刘基的回答是:“杀李彬,天必雨!”

14、老乡刘基︱「浙江」程绍国

15、朱元璋似乎看到了一线曙光,赶紧问:“先生有何破敌良策?”

16、《明史》上说,胡惟庸派医生去给刘基看病,刘基吃了药以后,腹中就像有块拳头大的石头堵着,不久就去世了。后来中丞涂节揭发胡惟庸谋反时说,刘基是被胡惟庸下毒毒死的。

17、刘基不屑一顾,用比喻的口气给予否定,说了一句分量很重的话:“此小犊,将债辕而破犁。”要让这样的“小犊”担当重任,我担心会坏事。

18、刘基处死李彬,与李善长结怨

19、刘基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不仅能看透皇帝的心思,还能看透别人的心思,皇帝将他诏回必然是让他纠核百官,把借开中贪污受贿的上下官员一概肃清。他这一回来,不管是对胡惟庸还是整个淮西帮都不是什么好事。刘基在回京途中死了,还没赴任就死了,这对胡惟庸乃至淮西帮都是有利的。也正是这有利,加上刘基死得太突然,还是在路上,让胡惟庸害怕被朱元璋以为他就是凶手,至少是主谋。

20、李善长、刘基、宋濂聪明一世,却在危险的建国初放松了警惕,对“兔死狗亨”的历史规律心存侥幸,误判或是没有预料到朱元璋暗藏杀机。

刘基之死(2)

1、首先,正如我们之前所说,明初官场上形成了两大势力集团,除了刘基缩在的浙东集团外,另一大集团便是人多势众的淮西集团。除了李善长外,该势力还包括郭兴、徐达、汤和等重臣。说白了,淮西集团就是朱元璋的老乡会,也是太祖能够一统南北所倚仗的核心力量。也就是自己当了皇帝,不太方便和臣下一块儿站队,理论上讲,连朱元璋自己都应该被算作淮西集团成员。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洪武初年,淮西集团的势力应该强过浙西集团,然而,当上皇帝的朱元璋此时关心的已经不再是如何让老乡们多占点便宜,而是皇权没有威胁,皇家血脉延续,大明万世千秋。

2、朱元璋面露难色。刘基在身后轻踢坐椅,朱元璋恍然大悟,答应了他的请求。胡美投降后,江西各郡县也闻风而降。

3、刘基死因之所以存在多种说法,都是因为“胡惟庸毒杀刘基案”疑点重重引发的。刘基属于自然死亡观点,在近现代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接受。这也是还归事实本真。但学术界对刘基死因的讨论,必定还会无休止进行下去。

4、刘基十分警觉,马上说道:“这要陛下决定。”朱元璋的脸色这才好看了点,他接着问:“你觉得杨宪如何?”这又是一个陷阱,朱元璋明知杨宪是刘基的人,所以先提出此人来试探刘基。刘基现在才明白,这是一次异常凶险的谈话,如果稍有不慎,就会人头落地!他马上回答:“杨宪有丞相的才能,但没有丞相的器量,不可以。”

5、这也不合适,那也不合适,朱元璋不免面露愠色,忽然说道:“这丞相之位,怕是只有先生你合适。”没想到刘基仍是推辞,说道:“我一向嫉恶如仇,又缺少处理繁杂事务的耐心,恐怕也会辜负皇上的重托。天下不是没有人才,需要的是皇上留心物色。只是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出任丞相啊。”

6、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朝廷赠他为太师,谥号文成。

7、毛骧的父亲叫毛骐,较早追随朱元璋,并且屡建战功,所以成为朱元璋的嫡系,甚至一度和李善长并称左右心腹。毛骧听从父亲的安排,很早就追随朱元璋,并在平定中原的过程中立有战功。他也由此而获得朱元璋的垂青,被任命为亲军指挥佥事。不久之后,又被提拔为羽林卫指挥使。

8、刘基已经推辞过一次,见皇上再次提起,立即用坚决而又委婉的语气推辞:“臣非不自知,但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辜大恩。天下何患无才,愿明主悉心求之,如目前诸人,臣诚未见其可也。”

9、刘基之死终还是引发了可怕的连锁反应:太祖意识到淮西集团很有可能就此失去制约,不得不对后者痛下杀手。胡惟庸案十年后,李善长终也没能逃过被诛杀的下场。1392年5月17日,太子朱标逝世,朱元璋再次大动杀伐,把自己亲手创建的“太子班底”清洗一空。对功臣勋旧的过分严苛终引来恶果:一代开国皇帝被扣上了“滥杀”、“屠夫”等罪名,而后来继位的建文帝无法压住局面却偏偏要玩大的;朱棣一扯反旗,大军浩浩荡荡由北向南长驱直入,偌大个朝廷竟无一人可用。

10、虽然大权在握,朱元璋对丞相始终怀有提防之心。除了李善长被早早安排退休之外,汪广洋也曾几度起落,直到被杀。等胡惟庸任丞相时,朱元璋算是明白过来:换人不如改制。于是,他耐心等着胡惟庸出错,在除掉丞相的同时,也借机消灭了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

11、朱元璋欲任命杨宪为宰相,当面征求刘基的意见,刘基回答说:“杨宪有宰相的才能,却没有宰相的器量。宰相应该心胸宽广,公平如水,以义理作为权衡事情的标准,不能掺杂私心杂念。但杨宪没有这样宽广的胸怀,选他做宰相是会贻误大事的。”

12、刘基不仅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还精通相术。

13、刘伯温之死仅仅是一个开始。五年之后,大清算终于来了。始于追查他的死因的胡惟庸案发生于的洪武十三年,终的罪名则是不可饶恕的谋反。“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实际数目远高于此,因为被杀的都是以家族为单位,杀一人也就是杀一家。坐胡案死的有李善长、朱亮祖二国公二十列侯,身为太子老师的宋濂虽免于死罪,但死于流放途中。十三年后,又有蓝玉案发生于洪武二十六年,坐蓝案死的有傅有德等一公十三侯二伯及诛连被杀者又一万五千人。朱元璋铢杀屠戮,用恐怖手段造成了至高无上,森严可怖的皇权。为朱姓江山的永固,所摧残的不仅仅是功臣的性命,更有国家民族的元气和活力。

14、这句话说得不合适,自居丞相之才不说,还说出所谓嫉恶如仇的话,如刘基所说,谁是恶呢?

15、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幸存的功臣有耿炳文、郭登,都是极其低调,懂得知时势而退,早早交出大权,朱元璋根本没有杀他们的理由。

16、刘基晚年是一个体弱之人。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曾就晚年病情有过诸多描述,早在1368年冬,就写过一首《老病叹》诗:

17、刘伯温,本是开国功臣,曾为大明王朝的建立呕心沥血,算无遗策,然而父子三人都死在这个新建立的帝国之中,死在权力斗争的漩涡之中,死在大明王朝当权者的手里,为臣如此,不亦悲乎!

18、朱元璋采纳了刘基的建议,诱骗陈友谅到龙湾,成功将其击溃。

19、朱元璋打下天下后,建国一开始,刘基就建议朱元璋削掉这些开国元勋的兵权,但朱元璋并没有听从刘基的建议,这样就得罪了这些将军们,刘基此时已经预见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就和儿子一起高老还乡,在乡下,刘基听说蓝玉的手下都敢把县令给打了,也是气氛的,,称他们为悍兵悍将,这时间,朱元璋天天派人给他送封赏,他也明白了朱元璋意图,朱元璋是不会让他离开的,所以他就回到了京城,朱元璋只给他封了个御史官。

20、朱元璋召见“四先生”,问道:如今天下纷争,何时能定?章溢说:天道无常,只有德高望重、不嗜杀人者能够统一。刘基则条陈“时务十八策”。这个“时务十八策”的中心,是如何夺取天下的战略方针,非同凡响。《名山藏·臣林记》写道:

刘基之死(3)

1、此时的刘基虽然“悲穷叹老”,却难掩嫉恶如仇的本性,怕招来祸水,索性隐居山中,与外界隔绝,每天以饮酒下棋为乐。青田知县求见不得,化装成农夫再次前来,刘基正在洗脚,命小儿子把他带进茅舍,粗茶淡饭招待。来人告诉他,自己是青田知县,刘基赶紧起身,连称草民,拜谢而去,从此不复再见。

2、但朱元璋不是那么好打发的。

3、随着北平的一批元人探子落马,朱棣查出凤阳等地七品以下地方官与京城二品大官朋比为奸、沆瀣一气,这让朱元璋十分生气,知道这些人敢如此嚣张是因为管理御史台的涂节是胡惟庸的人,这涂节可能跟冯胜、朱亮祖等人还是一伙的,想让涂节像之前的刘基那样纠核百官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便诏回已经退休回乡的刘基。

4、大凡在极度紧张后,人们的思想会放松下来,刘基也不例外,他终于犯了一次错误,这次错误却是致命的。

5、悲剧结局:朱元璋第一谋臣刘基为何被毒死

6、从三个人的死因来看,都与胡惟庸有关。

7、朱元璋与刘伯温谈话玄机四伏

8、胡惟庸是个精明干练的人,遇事小心谨慎,也善于讨皇帝的欢心,由此而获得宠信。但是,随着权力的不断扩大,地位的不断提升,他也开始变得骄横跋扈。除了皇帝,谁都不放在眼里。这也难怪,除了朱元璋,朝中已经没有谁的权力比他更大了。内外奏章,他都可以先拿来查阅,凡对自己不利的,便先行扣下。天下人都知道胡惟庸权大势大,各方趋利之徒竞相投奔,贿送财物。

9、刘基见招拆招,回答道:“此人很浅薄,不可以。”

10、南田有个地方叫谈洋(今朱阳),该地区是盐贩、盗贼聚集的地方,方国珍就是从这里起兵反叛的。于是已经告老还乡的刘基委托儿子刘琏上奏,建议应在该地区设立巡检司,加以控制。而时为左丞相的胡惟庸却挟私弹劾刘基:“谈垟地有王气,基图为墓,民弗与,则请立巡检逐民。”也就是说淡垟有君王之气,刘基想在这里谋取自己的墓地,当地百姓不答应,便要设置巡检司为难当地民众。谈垟是否有王气,今人看来,很是可笑。可惜那是在六百多年前,那时霸占王气之地为墓属逆谋行为,是诛九族的大罪,而把此类莫须有的罪名嫁祸于精通象纬(阴阳风水)之学的刘基身上,逻辑上更是有了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因果。

11、朱元璋回来后,心怀嫉恨的李善长弹劾刘基在神坛下杀人属不大敬,一些怨恨刘基的人也趁机诬陷他,朱元璋大怒。刘基请辞,回归故里。朱、刘之间开始出现裂痕。

12、刘基一生聪明,但也疏忽了这一点。这也就决定了他在这场斗争中很难成为胜利者。

13、洪武元年,双方第一次交锋。当时的监察机构是仿照元朝建立的御史台,刘基是御史中丞,也就是说,他是言官的首领,此时的优势在刘基一边。

14、临行前,刘基就两件大事向皇帝提出忠告:一件是,针对皇帝有意把自己的家乡凤阳作为都城,直截了当地表示反对,凤阳虽然是皇帝家乡,但并非建都之地;另一件是,应该集中力量消灭元朝残余势力。朱元璋接受了前一点,对于后一点有所忽视,措置失当,让蒙古军队逃回沙漠,成为北方边疆的大患。于是乎,朱元璋恍然大悟,这位张子房式的人物是不可或缺的,就在当年年底,写了亲笔信,把刘基召回南京。这封手书写道:

15、刘伯温回家后虽慎言谨行,但依然难以保身。李善长一手培养出来的亲信胡惟庸等人对刘伯温发动了强烈的反击。结果朱元璋下旨剥夺了刘伯温的俸禄。不久,朱元璋拜胡惟庸为相,刘伯温长叹不已,由于担忧和气愤,刘伯温病倒了。

16、况且,在胡惟庸谋反案败露之后,朱元璋一怒之下废除宰相一职而不是更换宰相,可见其对胡惟庸擅权之忌惮。也从侧面表现出胡惟庸当时擅权的严重程度,毒杀一个无实权的刘基,对他来说只是小事一桩!刘基的儿子是怎么死的呢?刘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刘琏。

17、朱元璋是很想念刘基的,刘基死后,朱元璋就经常把刘璟召入宫廷与自己聊天,亲和慈祥如同对待家人一样。而刘璟少年时就熟读经书诗文,才华横溢,更是深得朱元璋喜欢。有了朱元璋的庇护,胡惟庸自然不敢谋害他。

18、面对险恶的政坛,聪明的刘基虽然及时退隐,但他在老家的一举一动仍会受到各方关注,包括胡惟庸,也包括朱元璋。毕竟他是明朝初年除淮右集团之外重要的力量。

19、朱元璋击败陈友谅、张士诚,驱逐蒙古人,一步步将天下的权力收入怀中,尽管在承袭元制的基础上仍设有丞相,但朱元璋一直在观察,一直在想方设法将权力永远保存在朱家子孙手中。

20、李善长并不甘心失败,他纠集一批淮西集团的官员,合力倾陷刘基。

刘基之死(4)

1、刘基去官后,他的好友杨宪继任御史中丞。杨宪指示检校凌等轮流向朱元璋密奏李善长的缺点。

2、人皆爱我馈我药,暂止信宿还萌芽。

3、洪武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早朝,奉天门再面见。刘伯温他在这里时,满朝都是d,只是他一个不从他,吃他每蛊了。他大的儿子,这小的也利害,不从他,也吃他每害了。这起反臣,都乞我废了,坟墓发掘了。

4、值得注意的是,明史专家吴晗考证的结论是:“刘基被毒,出于明太祖(朱元璋)之阴谋。胡惟庸旧与刘基有恨,不自觉地被明太祖所利用。”倘若这个考证正确,那么刘基的悲剧就更令人唏嘘不已了。

5、当然,我们今天不是来探讨刘伯温对于明朝的功劳到底大不大,而是来讨论下这位明朝开国元勋他所遗留下来的子嗣终的结局如何。

6、刘基被朱元璋褫夺了奉禄!刘基亡羊补牢急忙忙进京谢罪。

7、中藏网首页:http://www.coant.com.cn

8、欢迎勾搭微客服:thexrock(1150728290)

9、很多人都知道,胡惟庸和刘基有仇,朱元璋也知道,却派他去探望刘基。而刘基这样有影响的人,胡惟庸是不敢随便动手的,不然也不会让刘基在他眼皮底下逍遥五年,他很有可能是得到了朱元璋的默许。无论此事是否朱元璋指使,但毫无疑问,刘基之死朱元璋是负有责任的。权术手段被朱元璋玩的是炉火纯青,一箭双雕!

10、这一天,朱元璋单独找刘基谈话。双方以拉家常开始了谈话,就在气氛渐趋融洽时,朱元璋突然变换了脸色,以严肃的口气问刘基,如果换掉李善长,谁可以做丞相?

11、胡惟庸案发前,中丞涂节供认,是胡惟庸授意他毒死了刘基,并指汪广洋也知道此事。

12、刘伯温就这样“光荣”地退休了。无官一身轻的他,偏偏还关心国家大事。刘基发现瓯、括之间有个叫谈洋的地方,是盗贼的巢穴,因此请朝廷在那里设巡检司守卫,盗贼为乱就不那么方便了。

13、当时,吉安侯陆仲亨和平凉侯费聚都先后犯事,并受到朱元璋的处罚。两人都害怕,胡惟庸便乘机暗中对他们进行拉拢。威逼利诱很快见到成效,两人应邀到丞相府饮酒。酒酣之时,胡惟庸令左右退下,对他俩说:“我等所做之事多不合法,一旦被发觉将怎么办?”愚勇的二位立即变得惶恐起来。见此情形,胡惟庸便将自己的打算告诉他们,命他们暗中在外招集兵马。

14、王国侧先生说,今刘基后裔,多达十三万人,二十一代、二十二代居多,遍温州各县及海内外。多农工、教育、科技、商贾,极少做官。多聪慧、诚信、坚韧、内敛,有刘基的美好基因。这就好!

15、至此之后,刘基不再得到朱元璋的信任,他虽明白自己地位不如前,但仍然坚持在朝中为官,为浙东集团撑台。但朱元璋不是那么好打发的。洪武三年,朱元璋亲自下书给刘基,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你年纪这么老了,应该在家陪老婆孩子,何苦在这里陪着我呢。”这意思就是,我要炒你鱿鱼,走人吧。刘基只好回到了乡下。

16、相比之下,刘基也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却只被封了诚意伯(伯爵)。耐人寻味的是,他的俸禄也是伯爵中低的,年俸只有240石,而李善长是4000石,多出刘基十几倍。刘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许多重要决策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什么到头来却只得到这样的待遇?

17、刘基受此打击,也不可能隐居了,为了避免再受诬陷,他干脆住在南京,连家也不敢回了。不久便病倒了。

18、洪武元年大旱,身为太史令的刘基趁机反对朱元璋的一些做法,比如让阵亡军人的妻子集中居住在寡妇营,大量征调工匠导致许多人惨死,把张士诚的许多部下充军等。朱元璋采纳了刘基的建议,但仍然没有下雨,气得朱元璋打发刘基回家为民。

19、李善长这个人的特点是外表宽厚,却心胸狭窄,谁敢和他过不去,就一定要解决对方。

20、以姚广孝之能,既然能在帮助燕王上,给胡惟庸下上一盘大棋,又岂能不对刘基的安全加以防范?以刘基之能,与姚广孝不遑多让,又岂能在这关键时刻中了对手的暗算,一命呜呼?

刘基之死(5)

1、即使朱元璋不怀疑他,怀疑冯胜、朱亮祖、耿炳文等人,那些武将一落马是不可能让他继续当宰相的,只会拼尽全力把他拉下马,一损俱损,共赴黄泉,哪怕没有的事也会说成真的一样。以朱元璋的疑心之重,杀心之重,怎么可能放过他。

2、当初朱元璋逼中书左丞李善长退休时,太子是强烈举荐自己看重的御史中丞刘基任相的,而且无论是功劳、品德还是能力,刘基都在胡惟庸之上。这些胡惟庸都知道,所以刚开始时对这宰相的岗位并不敢多想。然而,朱元璋为敲打淮西帮武将,为避免得罪整个淮西帮,必须重用淮西文臣,且用的这个人还不能资历太老,太老就怕太子朱标唤不动,这才选择了资历浅的胡惟庸。刘基对宰相这位置不怎么感兴趣,没能拜相并不那么难过。后来猜到朱元璋不信任胡惟庸,想把御史台也交由胡惟庸好看看胡惟庸是河心肝后,索性辞职告老还乡。

3、至此之后,刘基不再得到朱元璋的信任,他虽明白自己地位不如前,但仍然坚持在朝中为官,为浙东集团撑台。

4、之所以会有刘伯温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朱元璋为了掩盖李善长的功绩,以免后世人说他杀功臣而已,当然另一方面也有民间神化的作用在内。作为军师、智者、帝师,刘伯温料事如神,他深知自己向来嫉恶如仇,得罪了李善长、胡惟庸等权贵,又深谙“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5、刘伯温生于1311年7月1日午时出生。

6、确实,刘基的谋略多有过人之处,在南征北战中,运筹帷幄之功多。当时的形势,陈友谅占据湖广,张士诚占据浙西,究竟先对付哪一个,议论不决。多数将领以为苏州、湖州富庶,应该先取张士诚。朱元璋征求刘基的意见,他力排众议,主张先取陈友谅,说:陈友谅劫持主公、威胁下属,名号不正,而且占据我方上游,应该先打掉他。张士诚是一个守财奴,不会破财兴兵援陈;陈氏灭掉以后,张氏孤立,取他犹如探囊取物;南方一举而定,然后北向中原,帝干之业可定。朱元璋采纳了这个战略决策。史家赞扬道:“陈氏平,遂决计伐(张)士诚,暨北定中原,(刘)基运筹居多。”谋士朱升这样评价他:“学贯天人,才兼文武。”可谓知人之论。

7、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授刘基为弘文馆学士时曾对他说:“朕初到浙东时,你就对我颇有好感。等朕回归京师,你就亲来投奔。这时,浙东之民对我还未深信,你老卿一至,山越清宁。”

8、刘基是浙江人,考中了元朝的进士,做过官。而朱元璋和他的亲信都是来自社会底层的贫贱者,李善长虽然有文化,也是落魄文人,都无法和刘基相比。

9、但他真的是后的胜利者吗?历史的回答是否定的。

10、引发矛盾的导火线是一个叫李彬的人,是李善长的亲信,他由于犯法被刘基抓了起来,查清罪行后,刘基决定要杀掉他。此时正好朱元璋外出,李善长连忙去找刘基说情,刘基却软硬不吃,还将这件事向朱元璋报告。朱元璋大怒,命令立刻处死李彬。不巧,这份回复恰巧落在了李善长手里,他不敢隐瞒,但也怒不可遏。为了救自己的亲信一命,他想了一个借口,他相信只要讲出这个借口,刘基是不会拒绝他的求情的。

11、刘基真的能够“朝入青山暮泛湖”吗?

12、刘基隐居乡下,闭门谢客,终日以饮酒弈棋为乐。虽然他如此韬光养晦,终还是不得善终。

13、这时胡惟庸官升宰相。他决心再找机会加害刘基。刘基的死与胡惟庸有直接的关系。史料记载,刘基病重时,胡惟庸曾派人给他诊治,开了一些药,服后,腹中就有拳头大小的石头似的积物。1375年3月,朱元璋见刘基病情恶化,甚为怜惜,派人护送他回老家。回家只一个月,刘基就带着无限的忧怆、满腔怨恨离开了人间,终年65岁,一代谋略大师就这样凄凉的去了。

14、刘基一生足智多谋,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他对形势判断准确,思维缜密,能预测事情的发展方向。虽然他本人并非真如民间传说那样,有呼风唤雨的本事,但从他的判断和预测能力来看,料事如神并非过分的评语。他和诸葛亮一样,已经作为智慧的象征被老百姓所铭记。

15、其实刘伯温的真正死因是两派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当时刘伯温功高盖主,得罪了不少大臣,为了平衡两派之间的竞争,于是朱元璋借胡惟庸之手,让御医用药使刘伯温慢性中毒身亡。明朝建立后,朝廷中形成了以朱元璋的老乡会为主的淮西集团,代表人物有李善长、汤和、徐达等人。

16、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难以理解。朱元璋是一个乡土观念很重的人,李善长是他的老乡,而且多年来只在幕后工作,从不抢风头,埋头干活,对自己没有什么威胁,这样一个人对朱元璋这个疑心很重的人来说是很放心的。相对的,刘基是一个外乡人,更重要的是,刘基对事情的判断常常比他还要准确!

17、朱元璋打下浙东,仰慕刘基的才学,把他与章溢、叶琛、宋濂一起召到身边,尊称为“浙东四先生”。关于刘基的出山,何乔远《名山藏》提供了一个极易忽略的细节:“(刘)基决计趋建康(南京),众疑未决,基母富氏曰:‘自古衰乱之世不辅真主,讵万全哉?’”在刘基的母亲富氏看来,身处衰乱之世,不宜出来辅佐君主,因为难有万全的下场。刘基没有听从母亲的劝告,还是去了建康。富氏的劝告不幸而言中,铸就了他的悲剧。本文所要说的就是悲剧的来龙去脉。

18、不久,朱元璋召见刘伯温,充满“关心”和“体贴”地对他说:你年纪这么老了,应该在家陪老婆孩子,何苦在这里陪着我呢?

19、毛骧因为搜集情报的需要,开始多方主动接触丞相,而胡惟庸也深知毛骧的重要性,对其进行拉拢,甚至一度引以为心腹。二人打得火热,无话不谈。为了招兵买马,他命毛骧将卫士刘遇贤和亡命之徒魏文进收为心腹,并且拍着胸脯说:“我将来会用得着你。”

20、朱元璋这次可真是被刘基给蒙了,刘基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在临走之前已经布下了自己的棋子———杨宪。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