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道德经人生格言(文案10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04-01 06:19:17

二十条精选道德经人生格言

1、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2、选自《道德经》第七十六章。(大意)凡是强大的必处于下方,凡是柔弱的必处于上方。如同一棵大树,只有树根强大,才有柔弱枝条和茂密枝叶。倘若树根枯死,枝叶还能存活吗?

3、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三国志·魏志·何晏传》

4、义士不欺心,仁人不害生。——刘向

5、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6、《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的远古语录体。

7、道可道,道,名可名,名。

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9、老子说过的励志名言推荐

10、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

1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道德经·第二章》

12、名可名,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3、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五章》。真正正直的人,便面上是委屈迁就的。真正灵巧的人,看起来很笨拙。真正善变的人,看起来是十分木讷的。

14、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道德经》

15、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战国·老聃《老子·七十三章》

1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老子《老子》

17、(翻译讲解):治理大国就像烹煮小鱼(一样的道理)。

18、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9、——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20、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四十条精选道德经人生格言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2、不自我表现,因此才能够通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才能得到彰显。不自我夸耀,所以才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才能够长久。

3、良心是公正廉洁的法官。——拉蒙纳斯

4、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曾国藩》

5、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6、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译文:一切要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的那点力量。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从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得到非道非德的人,非道非德也乐于得到他。为人诚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老子《道德经》

7、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道德经》

8、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9、奉公如法则上下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0、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刘向《说苑·正理》

11、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12、(翻译讲解):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知道满足者(总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13、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14、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15、——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16、这几种情况都不是自然的常态,一直踮着脚尖和迈大步走远路,这样的事情我们几乎见不到,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这样做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17、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孟德斯鸠

18、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19、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20、“有为无为”,“德”之性也。

六十条精选道德经人生格言

1、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老子曰: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4、誉人而人亦誉之,则是自誉矣;毁人而人亦毁之,则是自毁也。自誉,仁之贼也,自毁,义之贼也。——姚莹

5、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6、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7、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曾国藩》

8、(感悟)治理国家,当施仁政。以暴治民,民必反也。

9、行大义然后可以弭大谤。——《宋史》

10、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

1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12、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13、道可道,道。名可名,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14、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15、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罗贯中》

16、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7、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18、幸灾不仁,乘危不武。——《明史》

19、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20、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八十条精选道德经人生格言

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2、(感悟)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3、智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后汉书》

4、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5、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在古代是十分可贵的,对于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他的辩证法思想还是有很多错误的地方。老子所讲的对立面的变动,也都只是指一些具体事物的暂时现象。老子提出了居弱守雌的方法,从而使自身在万物轮转之必然中立于不败不衰之地。老子主张不能忽视细节、小事,“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8、道可道,道;名可名,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9、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10、(感悟)自知自爱,是人的自身修养达到很高境界的体现。

11、感悟:老子用水来比喻有高尚品行的人,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人争。人的至柔至刚全在一念之间,生活中刚柔并济方显英雄本色。人生并不是只有一条路才能通向胜利的彼岸。具有“强者”的资本而保持“弱者”的姿态,这是岁月积淀的人生智慧。

12、(翻译讲解):完善的,总让人感到有什么缺失的地方,但它的作用永不衰竭。充盈的好像空虚,它的作用没有穷尽。正直的好似弯曲,灵巧的好似拙笨,善辩的却好像有理说不出。

13、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八十章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5、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16、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道德经》

17、出自《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能够了解别人的人才算有智慧,能够认识自己的人,才算得上聪明。

18、——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19、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20、(翻译讲解):处理困难的事,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做大事要从细微处做起。

一百条精选道德经人生格言

1、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二十五章上善若水。

2、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能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势必潜消。——《洪应明》

3、译文:罪过没有比行私纵欲更为严重的,祸患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为严重的,灾难没有比贪欲必得更为惨痛的。所以说懂的知足知止而心无贪求,才能经常适可而满足。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战国·老聃《老子·八十一章》

7、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8、(感悟)柔弱胜刚强。世人皆知而不能行。众人难以做到的事,往往是品行高尚的人所追求的目标。

9、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10、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1、(感悟)老子认为,事物达到高的境界,其表现形式将归于自然。

12、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13、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1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在圣人治理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15、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17、选自《道德经·第三十六章》。(译文)鱼不能离开水,国家锐利的武器不能够让人知道。

18、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0、(感悟)哀兵必胜,军队在悲愤与压迫面前,战斗力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