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句论语十二章拼音版分享
1、《颜(Yán)渊(yuān)篇(piān)第(dì)十(shí)二(èr)》
2、如礼何:怎样对待礼呢?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4、②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5、A.以上节选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这三个方面。
6、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7、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
8、(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A:转折/承接;B:……样子/这样;C:作为/替;D中二者都是“了解”,故选B。
9、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
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1、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2、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13、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1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5、知:同“智”。(知者不惑)
16、曾zēng 子zǐ 曰yuē :士shì 不bù 可kě 以yǐ 不bù 弘hóng 毅yì ,任rèn 重zhòng 而ér道dào 远yuǎn ,仁rén 以yǐ 为wéi 己jǐ 任rèn ,不bù 亦yì 重zhòng 乎hū 。死sǐ 而ér 后hòu 已yǐ ,不bù 亦yì 远yuǎn 乎hū 。
17、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师范大学西门高科大厦B座1008+2707
18、(示例)长林,你有聪明的头脑,大家都羡慕你出众的天赋,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你能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19、(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什么
20、(4)可以为师矣(省略句,“以”后省略了“之”)
40句论语十二章拼音版分享
1、子在川①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②。”(《子罕》)
2、赏析: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3、读音:bù chǐ xià wèn
4、殆(dài)逾(yú)论语(lún)三省(xǐng)笃志(dǔ)
5、(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主持人的开场白一定要和活动的主题相契合,要说出《论语》这本书对后世的影响并交代清楚本次活动的目的,并引导同学们展开讨论。语言表达要得体,规范;表述准确,有条理。注意题目中的“精彩”二字,开场白的语言要体现这一点。
6、并列的有(1)学而时习之表顺接的有。(2)择其善者而从之。5)学而不思则罔。表转接的有(3)人不知而不愠
7、(24)曾(Zēnɡ)子(zǐ)曰(yuē):“君(jūn)子(zǐ)以(yǐ)文(wén)会(huì)友(yǒu),以(yǐ)友(yǒu)辅(fǔ)仁(rén)。”
8、44笃(dǔ)志:志向坚定。笃,坚定。
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0、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11、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2、学习态度三人行……其不善者而改之
13、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1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这些文言词语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词语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A.前表承接,后表转折;B.前为代词,后为语气词;C.前为介词“对”,后为动词“参与”;D.均为语气词。故选D。
15、(3)一箪食,一瓢饮(省略句,“一”前省略了主语“颜回”)
16、子曰:“温故而知新
17、(答案)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9、(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20、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60句论语十二章拼音版分享
1、(答案)lún;yuè;zēng;wú;xǐng;hào;chuán;lòu。
2、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乐不亦乐乎(快乐)
4、C.②③⑥/④⑤⑦/①⑧⑨
5、(答案)示例:长林,你有聪明的头脑,大家都羡慕你出众的天赋,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你能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思而不学/则殆。
6、古人勤奋好学的故事不胜枚举,你还能举出两个例子吗?
7、21逾(yú)矩: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
8、(2)丘仲尼鲁思想教育政治儒
9、传不习乎()曲肱而枕()
10、(答案)(1)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没有收获,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疑惑。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2、(1)择其善者而从之,则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句,第二个“其”前省略了动词“择”)
13、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14、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喻:通晓,明白。)
1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6、人不知而不愠(yùn)三省吾身(xǐng)
17、(10)不义而富且贵()
18、译: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明了什么道理?
20、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80句论语十二章拼音版分享
1、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2、③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3、⑥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4、(5)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表示要善于向别人学习。
5、(解析)本考查阅读启示。要做好这类题目,首先要把文章内容读懂,要把课内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后谈感悟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回答。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言之有理。结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来谈即可为。这句话是对儒家“恕”的理解,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行为准则。这句话说明了在生活中,我们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而应推己及人,宽容待人。
6、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可以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能随
7、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8、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提问并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9、子曰:“三军①可夺帅也,匹夫②不可夺志也。”(《子罕》)
10、zǐyuē:“wēngùérzhīxīn,kěyǐwéishīyǐ。”《wéizhèng》
11、注释:时,时常地或者按照一定的时间;习,复习或者实习;说,同悦,愉
12、而不忠12乎?与朋友交而不信13乎?传14不
13、④不亦说(yuè)乎:不也是很愉快吗?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乎,语气词。说,通“悦”,愉快。
14、评析:这一则主要阐述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还提出了不符合“道”的富贵荣华,是坚决不接受的。
15、传不习乎(chuán)
16、出自《论语·子罕》:子曰:“后生可畏,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8、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19、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20、zǐyuēwēnɡùérzhīxīnkěyǐwéishīyǐ
100句论语十二章拼音版分享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11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3、32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4、言不及义,拼音是yánbùjíyì,意思是形容说话内容无聊或说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指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
5、(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6、22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7、(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8、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0、(1)作为主持人,你应该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现在就请你展示出来吧!
11、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
12、上联:时习悦,内省乐,择善喜
13、(答案)按时温习;多次进行自我检查;诚信;迷惑,疑惑;生气,恼怒;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能忍受;于此,意思是在其中;指军队;坚定。
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5、赏析: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16、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17、注释:三军:军队的通称。匹夫:普通人,指男子汉。
18、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9、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20、不学则殆(dài)